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第150章 全村儿都轰动了

“小心地滑!”

对于王玉堂,他心中是何想法,到底愿不愿意收他为徒,外人是无法左右的。

不过,今天能从王承舟嘴里得知事情的原委,对王玉堂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好消息了。

以至于,送王承舟出门的时候,堂堂玉堂爷,简直比狗腿子都热心。

“慢走啊,承舟。”

王承舟来到院门口,探着脑袋瞅了瞅,见堂屋没人,才小心翼翼的挪进院子里,准备直接溜进自己房间。

省得被王红河和李玉珠逮住,再训一顿。

“仨儿,过来!”

哪知道,蹑手蹑脚的刚走到房间门口,东屋的厨房里就传来了李玉珠的声音。

情绪没有任何起伏,冷冰冰的。

王承舟的身体立刻僵硬住了,见躲不过去了,才咧着嘴,挠了挠头,“妈,忙呢?”

“哼,王承舟,老实交代,干啥去了?”

王爱朵探出小脑袋,抱着小肩膀,一副审问的架势。

趾高气扬的样子,简直就是狗仗人势!

“没干啥呀,去打谷场玩了。”

王承舟瞪了她一眼,呲着牙笑着。

“我咋听说你们在打谷场,跟水西村的打群架了?”

李玉珠少有的一脸严肃,坐在凳子上,居高临下的瞪着他,“仨儿,你最近是不是太闲了?”

“下雨天,跟伱妹子一起,在家里看本书不好吗?”

“就知道出去惹是生非!”

“那聚到打谷场逗闷子的都是啥人?可都是些调皮捣蛋的混小子!”

“你一个卫生员,去凑什么热闹?让人打坏了怎么办?”

见自己亲哥挨数落,王爱朵呲着牙,挤眉弄眼的,别提多开心了。

幸灾乐祸的小人!

王承舟怒目而视,见李玉珠看过来,又连忙堆起笑脸儿,“妈,没事儿,我就是跟着看热闹的。”

“我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从小就胆小怕事,连去白河洗澡都不敢,咋会惹事嘛!”

“咱都是躲得远远的,生怕打起来了,溅自己一脸血。”

李玉珠的神色这才缓和了一些。

四丫一听,撇着小嘴儿,一脸鄙夷。

不知道是不相信他的话,还是瞧不起他胆小怕事的性格。

“不惹事就好。”

李玉珠松了口气,语重心长道:

“咱一家子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好勇斗狠的事情,咱可不能掺和。”

“行,既然你是看热闹去了,那就歇着去吧。”

“我和四丫准备做午饭了。”

蒙混过关!

“诶!”

王承舟乖巧的点了点头,白了四丫一眼,准备回屋。

哪知道,正在这时候,王红河着急麻慌的从外面回来了。

一进院子,瞅见自己儿子,眼睛立刻就瞪起来了,慌慌张张道:

“你个狗东西还知道回来,我打断你的狗腿!”

“你咋恁本事,带头领着村儿里的年轻人跟外村的打群架,打出人命了怎么办?”

“这会儿,村子里都传遍了,都说是因为你,才跟人起冲突的!”

看见王红河四下踅摸着趁手的棍子,王承舟二话不说,撒丫子就跑。

李玉珠张着嘴,以为自己听错了。

儿子不是刚跟自己保证过,是去看热闹了吗?

咋一下子成罪魁祸首了?

还领着人打群架?

想着想着,嘴皮子就哆嗦了起来,腾地站了起来,指着他的鼻子骂道:

“仨儿,你个鳖孙儿,还说瞎话!”

“你搁这儿骗你亲娘哩?”

“躲开,我非打死这个龟孙儿!”

说着,冲上去拦住了王红河。

嘴里骂的比谁都狠,手上却跟护小鸡崽儿似的,给儿子制造机会逃跑。

王红河提着棍子,左冲右突,气得直跳脚。

王承舟呲着牙,寻找着机会,伺机逃跑。

一家人跟玩老鹰捉小鸡似的。

四丫弯着腰,笑得肚子疼,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

正闹着,两位女知青同志忽然从远处跑了过来。

还没到家门口,徐小芷就扯着喉咙喊道:

“王承舟,你真的举起了碾场用的大石磙?”

“我的天,你咋那么厉害呀!”

“那大石磙有三四百斤重,不是说只有王玉堂能够举起来吗?你这,都快赶上举重运动员啦!”

于华同志跟在后面帮腔,同样惊叹道:“王承舟,看着你也不怎么壮实呀,怎么力气那么大!”

听到二人叽叽喳喳的,说着十分魔幻的事情。

一家子仿佛中了定身咒似的,呆立当场。

半天,四丫才从震惊中回过神儿来,一溜烟儿冲上去,拉着徐小芷,焦急地问道:

“小芷姐,你说真的?”

“我哥真的举起了打谷场的大石磙?”

“咱村儿很多人就见到了?”

徐小芷喘了口气,挺翘的鼻尖上全是晶莹的汗珠,明显是一口气跑回来的。

闻言,躲着脚丫道:

“小朵儿,是真的!”

“而且,不止是咱们村儿的年轻人亲眼见证了,连水西村的那些家伙都在场呢!”

“听说,你哥是为了救下王玉堂,才被迫举大石磙的。”

于华接过话茬,急急忙忙的补充道:

“说起来,都是水西村那帮坏小子干的好事。”

“王玉堂身上有伤,却被他们逼着举大石磙,王承舟看不过去,最终挺身而出!”

“他们反而污蔑你哥,大家伙儿看不过去,才跟他们打起来的。”

两个女知青很激动,脸色都潮红了,仿佛在说什么英雄故事似的。

王红河和李玉珠对视一眼,脑子都不够用了。

自己儿子为了拯救王玉堂,当着两个村子的年轻人,举起了三四百斤重的大石磙?

这句话一直在脑海里翻腾着,一时间,让他们有点儿手足无措。

“啊,哥!”

四丫却不讲究那么多,尖叫一声,一下子跳进了他的怀里。

跟小时候似的,搂住他的脖子,一阵摇晃。

王承舟连忙托住她,脑仁都差点儿让这个憨批给晃散了……

连忙把这个大号树袋熊给扯下去。

“是真的?”

王红河和李玉珠有点儿头晕,重复了一句。

心头,忽然涌起巨大的喜悦。

咧着嘴,再也说不出话来了,只是傻笑。

迎着三个女生崇拜的目光,王承舟不好意思的挠着头,连忙谦虚,“没啥没啥,主要是那帮家伙欺人太甚!”

“打群架什么,都是他们的功劳,跟我没关系。”

“咱可是卫生员,医者仁心,咋会动手打人呢?”

徐小芷抿着嘴,只是盯着他笑。

于华点着头,似乎信以为真了。

只有王爱朵,依旧跟个憨批似的,伸着小手,好奇的在他身上上下其手,冷不丁的这里捏一下,那里捏一下。

搞得王承舟直想打她。

交谈了一会儿,眼瞅着中午了。

王承舟邀请徐小芷和于华到家里吃饭,两个女知青却连忙拒绝。

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一家人肯定有不少话说。

她们两个都是聪明丫头,咋会那么没眼色,这个时候凑上去碍眼?

王承舟只好作罢。

接受了事实之后,王红河和李玉珠越想越高兴。

这在农村,可真是露大脸的事情。

从今以后,王承舟的名声,怕是比王玉堂还要响亮。

毕竟,他才十八岁,不但力气大,医术又好。

以后出门儿办个事情,谁不得给三分薄面?

“不行!”

李玉珠越琢磨越来劲,一拍大腿,“仨儿可是干了一件大事!”

“咱这当爹娘的,说什么都得犒劳一下。”

“等着,我去借二斤白面,中午给他卷烙馍吃!”

向来勤俭的王红河竟然没有反驳,甚至还不停地点头,表示十分赞同。

看来,儿子偶然间得来的成就,真是让两个老农民豁出去了。

造!

再也不仔细了。

王承舟倒是被一家人瞅得浑身不自在,连忙逃回了自己屋里。

他心里可是很理智的。

这种事情,也就是在乡下提升一下名望,带来不了什么实际的利益。

该干活还是得干活,该当卫生员还是得当卫生员。

自己依旧是小山沟里的穷小子。

并不能像旧社会那样,一举成名天下知,混个武状元当当。

再说,举个石磙算啥?

对于人家国家级的举重运动员来说,不过是小儿科罢了,没什么好了不起的。

很快,收拢了心神。

王承舟开始琢磨正经事。

刚才,在王玉堂家里治病的时候,他欲言又止,就是因为药材的事情犯难了。

按理说,王玉堂的伤势,是需要草药调理的。

奈何,蒲山乡的条件太有限了,连个中药铺子都没有。

而且,这种窘迫的状态,可能还会持续好久。

往小了说,为了自己治病救人的时候不那么捉襟见肘,往大了说,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他都得想办法多弄些草药回来。

起码,偷偷的在自己家里,弄一个简易的小药铺。

想要完成这些,单靠他自己是不行的。

村卫生员毕竟是半农半医的性质,不能直接脱产,没办法长时间到山里头采药。

必须得有人帮助。

想到这儿,一道清丽的倩影在眼前缓缓浮现,栾红缨!

王承舟躺在床上,枕着后脑勺,一想到她,心里头就美滋滋的。

师姐武艺超群,不知道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不过,单从栾修武的评价上来看,这个小妮子就有了青出于蓝的趋势。

估计,怕是已经超过了自己爷爷。

这种身手,在伏牛山里遇上个猛兽,即便不能猎杀,也能全身而退。

首先,在安全方面就没问题了。

不然,这还是七十年代,未经开发的荒山,可是很危险的。

普通的采药人,必须结成伙子,才敢深入。

栾红缨却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唯一让人纠结的就是,师姐她不认识草药……

所以,为了心中幻想出的,莺莺燕燕的美好场景,必须得开始教授她草药学方面的知识了。

否则,未来的小师娘,咋在柜台里给人抓药嘛?

王承舟琢磨着开医馆的宏图大业,躺在床上,翘着二郎腿,心里头美得都快冒泡了。

下午,天色放晴。

村里头一些闲不住的,就去地里拾麦穗儿了。

不过,干这种活儿的,一般都是老年人。

说是拾麦子,其实,大家伙儿都穷成那样了,瞅见个麦粒都恨不得趴在地上捡起来,哪有那么多麦穗儿好拾?

不过是从泥土里扒一些没人要的麦芽,回来喂鸡罢了。

对于这样精细熬人的活儿,年轻人可没心思干,宁愿在家里闲逛。

其中,自然就包括王爱朵。

不过,王承舟不去是有正当理由。

经过一两天的生长,陶罐开始成片成片的凝霜了。

外面白白的一层,就是传说中的西瓜霜。

王承舟找来一只玻璃瓶,小心翼翼的刮着。

王爱朵趴在一旁,张着小嘴儿,忽闪着大眼睛,不停的指挥,可显不完她了。

1秒记住:。手机版阅读网址:

足见,拜栾修武为师,已经是王玉堂挥之不去的心结了。

王承舟忍着笑,却无法做出承诺。

一想到这儿,心里又忐忑了起来,连忙加快了脚步。

乡下人的规矩比较严,老一辈儿的思想都很质朴,只要儿子在外面打架了,甭管有理没理,都得挨一顿打。

“太好了,太好了!”

毕竟,老栾头虽然性子不坏,脾气却有些怪异。

反之,若是儿子在外面挨打了,只要是同龄人之间的事情,都没有说什么上门讨说法的。

一般大的年纪,只要不是被群殴,打不过人家,挨打是活该。

说出去还不够丢人的,哪家的家长都不会腆着脸再去讹人家。

“也就是说……我,我能再次求他收我为徒了?”

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村子里地位最尊崇的长辈,患得患失的样子,竟然跟一个毛头小子差不多。

第150章全村儿都轰动了

“前面的水坑有点儿深,要不,我背你过去吧?”

王承舟尴尬得直翻白眼儿。

这要是让自己爹王红河看见了,不知道会咋想。

现在,或许是独生子女太多,孩子都娇贵惯了,形式已然完全不同。

孩子间屁大点事儿,就会闹得两个家庭不愉快。

那代表着,栾修武并不是真的看不上他这个人,他王玉堂,还是有一丝丝希望的!

原本死寂的内心,一下子又活泛了起来,王玉堂喜得直转圈儿,抓着脑袋,满脸是笑,“栾修武要是真的到村子里来做客,说明心中的恨意已经不那么强烈了。”

“咱们王家村的老少爷们儿跟他们爷孙儿俩,有和解的可能啦!”

阅读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