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道长不坏》
道长不坏

第1章,雍州长宁、「五气朝元」

最后便是,厚重…

但人多了就容易乱,繁华之下也隐藏着许多黑暗。

第三就是,工整…

好处是无论谁来了都不怕迷路,缺点是少了一些变化,几乎整个城都是差不多的样子。

当然,这也是九州内所有城池共同的样子,只是雍州城尤为严重了一点。

张宝仁靠坐在院中的槐树上,木然的看着天空的圆月。

距离上一次任务已经过了半个多月了。

但他依旧还没有缓过来。

上次任务后,他就和雷明春、严书一同来到了这长宁城中。

然后就被安顿到这不知是谁的院子中,然后他便一直待在这里,一步都没有踏出过。

对于外面的繁华盛世没有丝毫见识的愿望,他的心里只装有那个小城。

那座承载着他对这个世界的所有联系与记忆,一切的人与物的小城。

那个已经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小城。

每日的饭菜都有人按时送来,饿了就吃点,困了就睡一会儿,其余时间就沉默的坐在那里。

他在想着那些人,那些认识不过一个多月却已经变成了家人、朋友、知己…的那些人。

他们会怪我吗?

他在想着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自己到底是如何输的?

是不够实力强吗?

还是不够果决、不够善良、不够聪明、不够勇敢…

他还想着,当时到底怎样才能够避免惨剧。

如果当时再细心一点、再心狠一点、再无私一点,是不是就可以……

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他将自己本该想到的,能够想到的通通想了一遍。

现在他思考起了自己的未来…

“昏昏沉沉了这么长时间也是时候醒了。”

“邪恶未尽,黑暗长存,光明依旧遥远…我还不能就此停下。”

“那些人虽然不在了,但他们将永远的刻在我的记忆之中…”

阴老、江锋、宋通判、王岩、赵托、李道长……还有那只小猫咪。

一张张栩栩如生的面容在脑海中闪过,然后慢慢的沉入心底。

“我将承载着这一切继续前行,直到永远……”

仿佛誓言一般的话语在心中印刻,然后张宝仁便盘膝坐起,闭上了双眼。

识海中一本黄皮天书浮现,一页页的翻开…

在大成之后,新的神通便出现了。

只是张宝仁这段时间一直都没空理会这些,现在将过往埋在心底,也是时候捡起这关乎未来的事了。

“未来在于修行…”

“当我有着掌缘生灭,再造乾坤的修为,未来就在我的手中!”

天书内一张洁白细腻,不知是何种材料的纸张上现出了一抹赤色,然后又是黄、绿、黑、白…

五道盈盈之气在书页上首尾相连,绕城一圈。

张宝仁瞬间变得清冷无欲,出尘若仙,以“真我之境”快速解析着书页之中传来的力量本源与知识。

随着心中不断明悟,同时一道高深莫测,微不可觉的本源之力,在体内循环了一圈,然后融入到了胸中。

再然后一道生生不息,万物生发之力自肝中孕育而出…

血液循环不休,带着一抹光辉与力量的性能融入心脏之中…

一股厚重包容,暗蕴生机的力量出现在脾部…

肺中生出了一种清洁肃静的气息…

一道清凉滋润的气流在双肾之间流转…

接着五气轮转生生不息,张宝仁只觉得一股由内而外的协和顺畅,舒服。

小成。

新神通名曰,在最开始,或者说小成之前修的就是这胸中所孕育的,性质不同的五道气流。

这五气虽然分属五行,却并非真正的五行之气,而是肺腑之气,说是气更相当于一种“意”。

因为其并非实际存在,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效果与作用。

不只是相对于张宝仁现如今而言,就算是第一门神通修行的是此神通,其效果应该也就是让人更加健康,最多就是身体能够强壮一点。

“嗯,顶级的养生之法。”

也谈不上失望,毕竟这才刚刚开始。

神通小成之后,便有辅助之法出现,张宝仁凝神看去。

心中却是突然一跳。

这神通的辅助之法需要的却是“五德之气”。

所谓“五德之气”是为阴德、道德、圣德、福德、功德。

只是看其称谓就不是什么普通东西。

更为要命的还是这和相同,“五德之气”是为铺修之法,同样也是修行此术中的必需之物。

“这…”

张宝仁暗中咬了咬牙,认真的研读起了的铺修之法。

真正意义上的铺修之法,其实是观测、感知、捕捉“五德之气”的方法。

否则的话,这“五德之气”虽然说是“气”,但实则却是堪称概念的存在,哪里能够被旁人真切感受的到。

而心底没有个数,修行难度自然会呈几何倍数提升。

理解了这门秘法之后,张宝仁便可以其将所谓“五德之气”谓之以形,呈之以气。

但当他以此检查自身的德行之时,却是发现自己的身上缭绕着一层薄薄的金光。

此并非是在所谓真实世界显形而出的“灵光”,而是另一个概念之中的“光”。

这些金光点点,好似轻纱,神圣璀璨,却丝毫都不耀眼。

细细感觉而来,却是隐约能够得闻其中有无数赞美感激之意…

“愿张道人长生得道…”

“愿张真人福德深远…”

“愿张真人心想事成…”

“愿张道人……”

字字真切,语语真诚。

感受着其中真意,张宝仁心中一颤,却是明白了,这是前段时间赈灾的行径,恰好符合了获得功德的条件。

心迹如一,种下善因得了善果。

因为那一点善举得了功德。

“只是…”

对于身上加持的这些神圣的功德之力,张宝仁心底却没有一丝欣喜之意,只觉得难受。

“德不配位……”

叹了一声,又来探寻“道德”,就见一道黑白相间,相互流转,似分似合的飘渺之气从头顶升起。

张宝仁细细看来,却是感觉到了其中有道音缭绕,让人开智明悟。

好像眼中出现了一位老者在那诉说道德,又有无数道士呕心沥血,披荆斩棘,探寻着世间的真理。

道祖创立《大衍求一决》,为人族赋予文明,因此为道士之祖,也为道德之源。

其将《大衍求一决》传于众生,同时也将文明之光,道德之光分于众位道士。

道士们编织符文,编织神通,为世界诉之于理,因而…每位道士当有道德之光庇护。

“但是我…”

张宝仁感受着头顶的道德之光,眉头微皱又很快展开,“我虽未修行《大衍求一决》,但只要行之于理,自当有着道德加持。”

“《大品成仙决》就是我的道理。”

随着一念而起,便好似看到了在许多不知名之处,一个个道士们拿着一张张‘金光符’研究着。

为此世‘真理’添砖加瓦。

“大善!”

张宝仁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又探究起了“阴德”。

就见一道莹莹白气在身周缭绕,这道白气纯粹至极,不带丝毫杂质,好似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给人一种其可清理转化一切污秽、黑暗的感觉。

同时此气与手中的道册似有关联。

其中之意则正应了地府清除一切妖魔鬼怪,清除一切黑暗污秽,还得世间清静的行为。

地府本就代表着这“阴德”。

张宝仁作为地府的无常,有此气庇佑,也并无意外。

点了点头,探究起了“圣德”。

却是发现有丝丝缕缕,至尊至贵的紫气从不知名之处落下,落在自己身上。

张宝仁心里莫名的有些惊喜,又有些好奇。

朝其细细的感应,却是感觉到了一股熟悉的气息。

厚重浩大…正是泰山府君。

泰山为天下万山之祖,乃是历朝历代封禅之所在,泰山府君却是掌握有着一部分圣德之气。

泰山府君与地府牵连极深,而张宝仁身为地府精英,当得授气庇佑。

“真是好福德…好福德。”

笑着点了点头,便看向了最后的“福德”。

就见一丝虚无缥缈,若有若无的清气自天上飘下,落在了自身头上。

张宝仁当即便有一种即出乎意料,又果然如此的感觉。

果然如此是因为之前已经得了四德,再来一个,五德圆满却也无妨。

出乎意料的是此气的来源他同样有些熟悉。

其上传来的气息,阴阳并济,绵绵无尽,却是“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

又称“佑圣真君玄天上帝”。

却是掌握着一部分福德之气。

这位帝君是张宝仁供奉、侍奉了三年之久的神灵,如果算上前身和“师门”,可算是数代侍奉的真神。

虽然平日不见真神之意,但神灵自有所感。

其实要说起来,真正掌握福德的却是南极长生大帝。

如果有这位庇护,那福德必然渊源流长,连绵无尽,出门就有奇遇也只是小事。

不至于只是那么一丝。

“真武大帝”只闻其名既可知,祂更多代表的是武德。

不过对张宝仁来说,就算只是一丝却也足够了。

的修行,所需要的“五德之气”,如果充足自然更好,但少一点也行。

其修行更多需要的是那一点种子,之后便可依照五德轮转,生生不息,将其培育圆满。

当然,要是每样都如“福德”一样只有一丝,那虽然也可以修行,但就要苦耗一番功夫。

一番探查之后却是发现自己早已五德俱全,于是张宝仁也不再耽搁。

当即便将这本来就存在的“五德之气”,以五气朝元中的秘法将之收束。

将本来存在于不同层次的五种概念归于一处,“玄黄之气”,“阴阳之气”,“莹莹白气”,“飘渺紫气”,“至高清气”。

五种性质不同,多寡不一的“气”,在张宝仁的头顶,依循着某种道理,追逐流动了起来。

随着五德流转,本来稍少一点的清气与紫气,逐渐增多,慢慢的…五气变的同等大小,并逐渐的归于平衡。

然后张宝仁便束拿着“五德之气”,将之自头顶没入体内,依照着中的道理,将其与胸中五气结合。

胸中五气为自身的五气,五德之气为天地五气。

两者相合,天人归一,五气归元,是为。

如此这才可神通大成。

“玄黄之气”与脾气相合,增添了几分万物之母的厚重之意。

“阴阳之气”与肾气相合,多了些生生不息,孕育万物之能。

“莹莹白气”与废气相合,多了一点造化转生之能。

“飘渺紫气”与心火相合,浩瀚祥和了一些。

“至高清气”与肝气相合,变得欣欣向荣,生机勃勃…

新的五气在体内流转了一圈,然后又重新自天灵冲出。

盈盈五气在半空之中纠成一团,最终化为了一朵五色庆云。

罩在张宝仁头顶。

然后便是,拥挤…

整座城内共居有数百万人口,麻衣布履者、绫罗华服者、身份高贵者、三教九流者……这里有着各种各样的人,潜藏着无数能人异士。

这座城可以说是天下所有城池的一大代表,同时也是集大成者。

现如今作为雍州府城,但其还有一个更加广为流传的名字。

也是一座在整个天下中都数得着的大城,名城,古城。

无数商人商队穿行于此地,为此处带来了九州各地所有能想象到的货物。

长宁!

时正夜晚,长宁城依旧灯火通明,勾栏作坊内燕声笑语酒气弥漫,屋外宽阔的街道上游人跌跌撞撞放声高歌,怕是要玩乐一整夜。

但这般荣华乐事却和张宝仁没有什么关系。

一尊尊与城墙等高,似石似俑的神将,仿佛恒古不变的天兵守卫在各个机要之处。

细细数来有着数十尊。

雍州城,是九州之一雍州的主城。

来到这里便能感觉到一种历史所赋予的厚重感,仿佛其内的一点一滴都蕴含着人族的古史。

此城所存在的历史要追溯到好几个纪元之前,据说这是天下所有城池的一处原始模板。

当然最早肯定不是现如今这个模样,无数代以来此城也在不断的翻新修整着。

城北。

一个内外都十分幽静的小院中。

整座城四平八稳,其内道路纵横交错,四四方方,就好像棋盘一样,没有什么不规范的地方。

基本上所有人见到此城的第一感觉就是,浩瀚…

近乎百丈高,连绵无尽的城墙仿佛一条太古神山横在大地之上。

阅读道长不坏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