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世祖》
大明世祖

第八十五章赎买

因为贩奴本就是一桩生意,还能免半税,何乐而不为?

“哈哈哈!那就多谢了。”

船长哈哈一笑,然后就放任其在船舱中巡视。

为了更好的吸纳汉人,故而但凡兜售三十人以上的汉奴,就可免半税。

这对于船家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是!”很快,一个喷着廉价香水的暴露女郎就送上来一杯酒。

他伸手摸了摸,可惜被躲了过去。

作为船长,他倒是不以为意,女人他见多了,只是有便宜不占,就亏的慌。

糖酒是从东方传来的,传说是用甘蔗酿的酒,带着一丝甘甜,故而就称作糖酒。

由于保质期较长,受到了水手们的一致欢迎。

大口饮用后,他放下酒,耳朵开始聆听起来。

鱼龙混杂的酒馆,是他寻摸发财生意的好路径。

“珍珠价低了一成,想来锡兰采珠人多了……”

“听说锡兰开始种甘蔗了?莫不是也要制糖?”

“茶叶也有,这玩意有人喝?”

“莫不如制瓷呢,只是明瓷最好,贵族老爷们最爱这味儿,别的只能穷人买,但穷人能有几个钱?”

良久,入他耳的只是一些常规内容罢了。

对于锡兰,他倒是觉得除了象牙和珍珠,几无可买之物。

无论是陶器、瓷器,乃至于布帛等,都只能兜售印度,而非去往欧洲。

这样一来,利润就浅薄了。

因为葡萄牙人最擅长跑印度和锡兰这条线了。

跑海上的人就有个大胆子,不怕风险大,就怕利润单薄。

走出酒馆,他寻觅着方向。

忽然,就见到了一群汉人涌向了城中央。

而路上行走的泰米尔人则无动于衷。

他急忙而去,却见只是一栋建筑而起,写着不一样的汉子。

听不懂又看不懂,赫尔德只觉得难受极了。

不过他看得出来,这群汉人们非常的激动显然是个大动静。

果然,卫兵开始隔档,空出道路,穿着贵族样式的男人过来,引起了众人跪地不起。

就算是再白痴,他也明白这是锡兰王了。

终于,他这个显眼的荷兰人引起了朱赐的注意。

“孔庙大成,西夷过来做甚?”

朱赐随口问道,然后让人把他带过来。

通译在旁,赫尔德终于不是哑巴了:“尊敬的国王陛下,我只是被挤兑来此看热闹的。”

传闻锡兰王是明国的王室后裔,赫尔德就收起了对土著野人的傲慢,恭敬道。

“哈哈哈!”朱赐洒然一笑,不以为意:“你就站在一旁观礼吧!”

孔庙落成,对于朱赐来说是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亚于覆灭贾夫纳王国。

如今随着各种赎买和政策,锡兰的汉人不知不觉就突破了五千来人,随着时间和金银的洒去,每月都会有数百汉人至锡兰。

为了以汉人为中心稳固统治,分发土地和房屋只是最基础的,思想上的统一,则只能依靠儒家。

而孔庙就是其代表。

在这个蛮夷遍地的地方,也需要儒家来进行教化之道。

一番大礼后,朱赐只觉得头昏眼花了,精疲力竭。

旋即,他召见这位荷兰商人,询问着锡兰的利弊。

汉人只见得锡兰蒸蒸日上,他却心里明白,旁观者清的道理。

赫尔德看得也是头昏,听得询问他直截了当道:“除了珍珠和象牙,我不知道锡兰还有什么赚钱的买卖。”

“印度的生意,实在比不了瓷器和丝绸赚钱。”

朱赐陷入了思考。

这也是锡兰的结症所在。

无论是甘蔗,茶叶,瓷器,布匹等,锡兰都只是萌芽,想要真切的发展起来,不知道还有多少年。

但每年的赎买汉人政策,已经导致国库亏空,入不敷出,但又不得不为。

被几十万异族包围,没有汉人怎来安全感。

思量再三,朱赐问道:“你可知我锡兰还有什么可货卖的?”

对于商贾之道,他能够发掘珍珠,就已经算得上是竭尽全力了,再多就难了。

“这……”赫尔德为难道:“若不陛下多采矿,或许发掘什么金矿银矿什么的。”

“哪有那么容易。”朱赐摇头。

“陛下,山中既然没金银,那木材多。”赫尔德忽然眼前一亮:“您本来就是明国人,锡兰的大山中可有什么名贵木材可售东方?”

既然无法把东西卖给欧洲,那么将东西至大明,也是一条好路子。

一宽额白脸,粗脖挺肚的汉人,穿着简易地细麻宽袍,头上戴着方巾,昂首而望。

就在船停靠的那一刻,他刚上甲板,船长就笑道:“尊敬的税吏,按照规矩,我船上有三十名以上的汉人,您应该给我半税。”

要知道在整个印度洋沿岸,非洲不提也罢,印度除了德里以外,几不成体系。

而像是果阿和科伦坡则多是欧式建筑,已经看腻了,明式风格就显得突兀了些。

在拿下贾夫纳王国后,锡兰王国就确立了对北锡兰岛的统治,麾下的百姓达到了四十万之多。

“自然。”税吏点头,手中毛笔并没有放下,在略微泛黄的账本上继续书写:“汉奴我会按照市价买下,减税也是肯定的。”

瓦片,沟渠,青砖,石狮,台阶,灯笼,木楼,木雕等等,让一众没去过东方的水手们格外好奇。

待入了一间欧式的旧酒馆,熟悉的脚臭、口臭,廉价的酒水味道扑面而来,众人才回过神来。

赫尔德坐在柜台旁:“来一杯糖酒。”

港口,数艘悬挂着荷兰旗帜的货船缓缓停靠在码头,一群光着膀子的泰米尔人忙不迭涌上去,准备卸货。

长长的栈桥上,已经站立了几个税吏。

大明世祖正文卷第八十五章赎买锡兰,蓟都。

赫尔德安排好货物后,就来到了蓟都城。

这座城市相较于一年前,已然是大变样。

泰米尔和荷兰风情的建筑渐渐消失。而愈发多的明式建筑涌现,虽然有些不伦不类,但比起印度风味的建筑,却多了几分奇特。

他排出了三枚铜币。

在荷兰,二十铜币兑一银币。

锡兰王国正式建国后,效仿大明设立了海关,并且严格执行税收制度。

西京燕堡,北京蓟都,然后是辽南、辽西二府,分遣二王弟镇之。

可以说,经过近一年的治理,锡兰王国已然站稳了脚跟,在葡萄牙和荷兰人不来捣乱的情况下,国内平稳。

阅读大明世祖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