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朝诗暮茶醉唐春》
朝诗暮茶醉唐春

49觉心

在那样的乐声中,无门法师感觉到身心舒畅。

少年郎看上去非鬼非妖,乃是一个凡人。

“此处无门,乃是我的冥想之境,你是如何进来的?”无门法师缓缓问道。

随着少年的开口,四周忽然响起了悠远动人的乐声。

无门法师仔细听来,仿佛是谁在远处吹奏着尺八,尺八之音随着迎面而来的春风徐徐散开。

所谓飞天,在佛教中又名紧那罗,乃是司乐之神。

少年的衣衫与模样,与无门法师在冥想中所见之人一模一样。

对无门法师而言,这是天赐的机缘。

于是,无门法师便将他收为徒弟,取法名为觉心。

从此之后,觉心便留在仁光寺中修佛。

觉心是个哑巴,不会说话,却不知天生便是如此,还是遭遇变故才致如此。

然而觉心识字,也能写字,却又想不起昏倒之前关于自己的任何事。

每当寺中僧人询问他之前的种种时,觉心均摇摇头。

无心法师从觉心清澈的眼神中看到了少年郎的诚实,他并非有意欺瞒。

“哎,真是个可怜的孩子啊……”无门法师便这样叹道。

那一年,无门法师五十四岁。

那一年,觉心十八岁。

无门法师将觉心带在自己的左右。

不会说话的觉心,以尺八为语,每日每夜于寺前或山中吹奏尺八。

晨昏晓暮,昏晓相催,星河流转,乐音悠悠。

如此以尺八吹奏代替诵经。

这样独特的修行方式,名为“吹禅”。

(二)

既然说起觉心法师,笔者以为,有必要讲一讲尺八这件乐器。

关于尺八这件乐器,有许多古籍记载,如今笔者挑一两处来讲。

尺八,乃是一种盛行于大唐的吹奏乐器,也被视为洞箫的前身。

有《尺八》一诗这样写道。

一枝尺八恨难任,

吹入胡笳塞上吟。

十字街头谁氏曲,

少林门下没知音。

——一支一尺八寸长的尺八中响起悠悠之音,其乐声中透着难平的心潮,仿若从塞上传来的古笛胡笳之音。在那十字街头是谁人在吹奏着这悠悠尺八,乃是少林门下一个没有知音的僧人。

又有另一首名为《尺八》的诗这样写道。

因忆宇治庵主曾,

饥肠无酒冷于冰。

明皇天上羽衣曲,

偶落人间慰野僧。

——因怀念旧友,那名为宇治的庵主,令我这没有饮酒的饥肠中像冰那般寒冷。唯有来自唐玄宗的《霓裳羽衣曲》中那段尺八乐曲,那段偶然流落到人间的尺八乐曲,它的悠悠之音还在告慰着我这山野间孤独的僧人。

正是如此,尺八与僧人颇有渊源。

而关于以尺八修禅一事,又有《明暗心语偈》中讲道。

竹管本虚心

一曲会天真

高音表宽容

低音表慊逊

中音示平等

节奏话无常

吹奏前无始

吹奏后无尽

腾腾任运时

念念住一音

行到无声处

恰恰是自心

——便是已此禅偈为依,吹奏尺八亦如修心。

平等、无常、无始、无终,四意始终韵于尺八之音中。

一开始吹起尺八时,仿佛只是一个个独立的声音。

一个接一个的声音从尺八中响起,继而回荡在空气中。

音就在那样的回荡中连绵在一起,便成了乐。

世间僧人便可如此修行。

以尺八之音修禅。

几十年如一日地吹奏尺八。

而关于觉心法师所吹奏的尺八,又有别的传说。

有传言说,觉心乃是这个大唐吹奏尺八的第一高人。

其吹奏的《虚铃》在大唐年间无人能及。

又传说,《虚铃》一曲,乃是前代尺八僧人普化禅师临终时留于身后的乐曲,普化禅师圆寂后,安放遗体的棺材中似乎有声音传来,众人便打开那棺材,却发现普化禅师早已升天,不知所踪,却有一首优美的尺八曲子回响在棺材内。

那首曲子,名为《虚铃》。

当然,除《虚铃》之外,尺八还有许多曲子,其中也有附带诗词的尺八乐曲。

有一首尺八曲名为《一曲两曲无人会》,其词如下:

素琴无弦常调,

短笛无孔而自适。

三界无法,何处求心,

白云为盖,流泉作琴。

一曲两曲无人会,

雨过夜塘秋水深。

——无弦之琴虽不能弹出寻常的曲调,却令我身心愉悦。

无孔的短笛自然吹不出乐曲,然而却令我身心舒畅。

三界之内并无固定不变的缘法,又从何处能寻得我的真心呢,大抵便是以白云为盖,以流泉为琴声的修行吧(白云、流泉均为唐秘曲之名)。

而当我吹奏起那一两曲无人会的尺八曲乐,不知不觉中,夜雨过后的水池中,秋水已深。

而关于觉心法师和他的尺八曲,也还有另外的传说。

春风吹进大殿内,似乎一直吹进了无门法师的冥想之境内。

就在冥想之境中,有一位衣衫褴褛的少年郎站立在无门法师的面前。

无门法师随即唱诵起法偈。

“心既是佛”

关于觉心法师的事,乃是一个谜。

少年郎散乱的长发随着风散开。

“佛即使心”

“心佛如如”

“亘古亘新”

一炷香之后,无门法师于冥想中,渐入空禅之境。

一阵春风吹过,寺中的树叶纷纷扬扬。

(一)

“你叫什么名字?”无门法师接着问道。

“觉心。”那少年郎答道。

晨光自大殿外洒进来,少年逆光而立,微光汇拢在少年郎身后,衣衫褴褛的他犹如一个圣洁的童子。

之后,无门法师便从三昧之境中醒来,随即前去打开仁光寺的山门,却发现山门外昏倒了一位少年郎。

少年朗身上有好几处伤口,头上也破了一块,正流着血,手中紧握着一支以真竹制成的尺八,尺八上雕刻着手持乐器的飞天图案。

“从无门之处而来。”少年郎答道,沾着泥土的脸上不染悲喜。

九溪烟树往北五里处,便是仁光寺所在的北高峰,其位置就在灵隐寺的西北方不远处。

十七年前的一个清晨,晨光尚未显露,当时的仁光寺住持无门法师先是敲响了寺内晨钟,接着便在寺内大殿上枯灯静坐。

阅读朝诗暮茶醉唐春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