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种田五年,我被当做祥瑞》
大唐:种田五年,我被当做祥瑞

第249章进献火绳枪

属于奉命行事的行列。

使得他在官员中的地位有了些变化。

不过左金吾卫的文武不知在背地里骂了李恪和李承乾多少次。

毕竟李恪信守诺言,让贪墨的官员保住了性命。

而且李恪本就是奉诏前来整顿。

左金吾卫府的兵将们则是紧张后,猛地松了口气。

他们暂时不用担心被募兵代替了。

随着李恪的举措顺利推行。

左金吾卫的风评也有所好转。

原先欺行霸市的嚣张武侯都老老实实呆在武侯铺中了。

除了又巡街或又人报官外,根本不处武侯铺。

市中的商贩也不用向他们缴纳保护费。

正常地交商税即可。

这让长安城右金吾卫负责的市坊中的商贩羡慕万分。

不少商贩都开始到左金吾卫负责的区域做生意。

而原本官贼勾结的灰色势力,被李恪派出杨兴重拳出击。

几个较大的黑恶势力分崩离析。

零散的小团体根本不敢露头。

扫黑除恶之后,不仅李恪的名望迎来新的高峰。

就连左金吾卫的名声也有些回升。

李恪在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

再顺利打造了手铳后,李恪便开始让匠人们尝试打造以鸟嘴铳为原型设计火绳枪。

有了打造手铳的经验,火绳枪打造所需的时间相对少了很多。

一百杆火绳枪很快便制作了出来。

李恪再试射了几次后,便决定将这些长火绳枪包括设计图和制作工艺都献给大唐。

从而换取光明正大研究火铳和建造射击场。

前来早朝的李泰看着李恪看着一杆四、五尺长的黑乎乎地东西,顿时皱着眉头。

李承乾则快步上前和李恪攀谈起来。

得知李恪扛着的东西要进献给大唐。

李承乾瞬间回想起去年的李恪进献高产稻的时候。

因为觉得杂交稻太难听,有辱骂人的嫌疑。

李世民便根据杂交稻的特性,赐名高产稻。

“三弟,这东西种地用的吗?”

李恪轻笑一声摇摇头。

“大哥,这是杀人的利器。”

“杀人的利器?”

李承乾一条眉毛,打理着李承乾扛着的火绳枪。

“三弟,这东西既没有开刃,虽然有弩机,可是没有弓弦啊?”

“这样怎么杀人?”

李恪闻言笑了笑。

“稍候我向父皇演示之后,这柄火绳枪就送给大哥了!”

“此物名为鸟嘴铳,又名鸟铳,可以轻易打下飞鸟。”

“大哥以后狩猎,可用此物前去,不过此物声音太大,会惊扰其他飞鸟。”

言毕,李恪便扛着火绳枪进入宫中。

卫士们根本不知道火绳枪的威力,只把它当成了什么奇珍异宝。

很快李恪便扛着火绳枪站在了大殿之上。

由于火绳枪造型过于独特,很快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前来上朝的李世民。

“恪儿,你扛着的是什么东西?”

李恪上前一步,对着李世民说道:“父皇,此物名为鸟铳。”

“乃是臣闲来无事时根据弩箭的构造和炼丹时的灵感而造。”

“此物乃是不可多得的利器。”

“定能为我大唐开疆扩土。”

李恪的一番话,当即拉满了秦琼等人的好奇心。

李世民自然也很好奇。

于是李世民便让李恪到殿外演示演示。

李恪扛着火绳枪快步向着殿外走去。

而王德也派人将抬着靶子站在了殿外的广场上。

李恪见状当即高喊着让举着靶子的小宦官用东西固定住靶子。

随后李恪将装填完毕的火绳枪对准了五十步外的靶子。

几息之后,李恪扣动了扳机。

“嘭!”

一颗铅弹飞出,射穿了作为靶子的草人。

随后打在草人后的墙壁上。

李世民和众武将看着火绳枪冒出的白烟和发出的响声。

并没有太过惊讶。

于是李恪又让王德取来半扇猪肉,并将一副札甲套在猪肉上。

李恪用接近一分钟完成了装填。

随后屏气凝神对着套着札甲的猪肉射出一番弹丸。

“嘭”的一声之后。

李世民对王德挥挥手。

王德连忙让小宦官取来猪肉查看情况。

李世民等人看到札甲破了一个洞后,脸上露出轻笑。

五十步内破甲,还带有声音和烟雾。

这样的效果已经不错了。

只可惜装填速度比之弩还要慢。

然而当李世民等人看到脱去甲胄的猪肉里面的场景后当即愣住。

甲胄后的猪肉已经完全不成了样子。

“这...”

李世民和秦琼等人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若是之前他们觉得这东西不如秦弩。

那么现在他们觉得这东西太狠了。

被弩箭射中,除非射中脑袋和胸口,射中其他地方都还有救回来的机会。

只要把弩矢头取出即可。

但是这东西一下直接把肉的打烂了。

这要是射在腹部,只怕五脏六腑都被搅烂了。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看向李恪。

“恪儿,此等杀器果真是天佑大唐。”

“朕会派最好的匠人来仿制此等杀器。”

“恪儿,你向朕进献此物,想要什么赏赐。”

左金吾卫府的兵士对李世民各个是感恩戴德。

连带着李泰也顺利收割了一波名望。

反正李恪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

他自己收获了李世民和房玄龄等人的赞赏。

李恪的其他各项整顿措施顺利落地。

而李承乾也因为忽然强硬起来的态度。

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名望。

李泰也趁机割了一波名望。

李承乾这是默默转变了自己的人设。

剩下的官员则被发配到了陇右戍边。

在得知李恪引入募兵制的计划被皇帝暂时搁置后。

在李世民推后了李恪引入募兵制督促左金吾卫府的上书后。

可是你太子殿下掺和什么啊?

在左金吾卫文武的眼中。

那些贪墨较多的人流放岭南道多半就是因为皇帝受了太子的影响。

满朝文武如今都知道李承乾的强硬态度。

左金吾卫府原本贪墨成风的文职喜提陇右戍边或流放岭南的惩戒,好歹是没有被直接杀头,保住了一条性命。

甚至骂李承乾比骂李恪更多。

先前贪墨的文职被全部革去官职。

贪墨超过十万钱的官员全部流放岭南道。

阅读大唐:种田五年,我被当做祥瑞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