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六朝汉臣》
六朝汉臣

第六十一章:大汉北军入临淄

“轰隆!”

如今宵禁严格,倘若留在城中,且没有居住场所,是会被巡逻守卒抓回去审问的。

“好了好了,高兄,何必和他们废话,直接关门吧,吾还等着换岗之后,去消遣消遣呢。”

随即,他们二人放下手中的长槊,走到城门洞,一起用力,将巨大的木质城门推出去。

包着铁皮的木门拖着“嘎吱……”的冗长音调,给今日的临淄城,画上一个句号。

由于夜色的干扰,他看不清来人,只能看清楚有一大队手持长槊的人马正在疯狂地驰骋,企图靠近临淄城。

看这架势,足足有数百人。

什么情况?

难不成是要政变吗?

不对啊!

现在齐国正处于更换诸侯王的关键时期,应该不会有傻子盯上这里吧?

要知道,齐王出现之前,临淄归济南管辖!

这可是相当于两个诸侯国的力量!

疑惑归疑惑。

守门士兵们还是一同上阵,丢掉长槊,开始推动城门。

“嘎吱……”

笨重的大门渐渐地合上。

“咚!”的一声。

城门关闭。

“唰!唰!唰!”

数道门闩被插好。

“当当当!”

铜锣也被敲响了。

“咚咚咚!”

鼓也被敲打起来。

一时间,整个南门,乱成了一锅粥。

“敌袭,敌袭!准备战斗!”

“敌袭!”

“当当当!咚咚咚!”

漆黑的夜,铜锣与鼓声同时奏响,交织在一起,盘旋,环绕,直冲云霄,向所有的守城士兵通知,有敌情!

“哒哒哒哒!”

……

“哒哒!”

急切喧闹的脚步声弥漫在夜色中。

不敢犹豫。

刹那间,数百名士兵一同冲上城墙,他们皆身披皮甲,手持利刃,面色凝重。

还有几十名士兵从城门武库中推着两、三来架床弩,出现在城头之上。

这是当初从鲁县运来的!

还没用过!

“嗡隆!”弩弦划破空气的声音。

弩箭上弦,对准远方,等待命令。

“呼呼呼!”

火把点亮,挂在墙上,骤然之间,临淄墙灯火通明,俨如白昼。

城门之上。

守将张宇甲胄加身,腰间佩剑。

虽然体态臃肿,但是却威风凛凛。

他皱着眉头站在城墙边,喘着粗气,望着远处在黑暗中疾驰而来的军队,汗如雨下。

这支来历不明的队伍阵型整齐,呈锥状!

冲锋起来,速度极快!

瞳孔聚焦。

由于距离过远,环境黑暗,他借助城头微弱的火光,锁定着最前方的一名士卒,只能大概地观其装备。

观模样,不像是诸侯王的属下!

他对着远处,用丹田之气,大喝。

“速速停下!”

“来者何人?”

“隶属何处?”

……

其话音刚落。

远处,

原本向临淄南门疾驰的这支骑兵便慢慢停了下来。

一名身穿铁甲,头戴黑色缨盔的士卒骑着马,一马当先,向城门的位置冲去,其手中还举着一支令箭。

“嘎达!嘎达!嘎达!”伴随着哒哒的马蹄声,这名士卒来到了临淄城城下。

因为城头火光照耀的缘故。

这一次,张宇看清楚了士卒的打扮。

“这是……”

他瞳孔骤然一缩,背后冷不丁的一凉,双腿一软,一个踉跄,差点倒在地上。

直接肝胆俱裂,心态炸了!

来人身着甲胄、头戴缨盔、腰间佩剑、手提长槊。

一身作战利器。

这身装扮,他认识的。

当初在长安城服兵役的时候,经常见!

这么精良的装备,只有大汉主力军——大汉北军,才有资格装备。

张宇面色恐慌,吓得神经绷紧,牙关颤着。

他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说话结结巴巴,“大…大汉北军…怎么来了。”

妈的!

这群阎王爷上一次来齐国,还是因为七国之乱吧?

时隔这么多年,怎么又来了?

作为一个汉人,他很清楚北军的作用。

自平定诸吕,周勃率领大汉北军,把南军杀得几乎一干二净的时候,北军的地位和作用就已经确定了!

对外作战!

对内平叛!

这群人,隶属皇帝。

只要是北军出动,只能说明一个情况;皇帝发话了。

张宇只是一个小小的城门将。

哪见过这个阵势?

吓得趴在城墙,对下面的士卒发问。

“敢问兄台,来此何事?”

“吾乃北军校尉赵破奴!”下方士卒一脸高傲,举着手中的令箭,晃了晃,“此乃中尉卿韩安国韩公令箭,立刻开城门!”

张宇努力把声音变得平和,喊道:“请赵公稍等!吾需要查验令箭、传信,确认身份。”

虽然基本上确定了这群人的身份。

但根据宵禁开放流程,他还是得这么做。

这是职责!

若是查验流程做的不周到,出现了纰漏、疏忽、绝对会被北军鄙视。

为了齐地的面子,他不得不谨慎。

赵破奴不耐烦的催促,“赶紧放篮子查验!侍中还在等着呢!”

侍中?

张宇猛地一个激灵。

竟然是侍中统兵?

看来这群人,真是代表刘彻了。

一般而言,封侯应该让王太子到长安进行,如今直接派人来,恐怕,来者不善。

他不敢怠慢,立刻拱手,“诺!”

……

一刻钟后。

根据流程查验完毕。

南门大开,大汉北军入城了。

……

一个时辰后,

齐王宫灯火通明,宫门守卫却大变样。

主要道路的的守卫士卒被替换的一干二净,全都由北军士卒接管。

宫殿内。

王太子刘次昌一身白衣,满脸笑容,面西而坐。

他的对面,是一名穿着华服的帅气青年。

青年面前的案几上,还摆放着一个长条状的华丽锦盒。

刘次昌蔽掉左右,笑呵呵的,对青年拱手,“卫侍中,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啊。”

卫青微微一笑,拱手回礼,“仲卿见过王子。”

“侍中不必拘束。”刘次昌挥挥手,“深夜来访,有失远迎,吾有罪啊!”

他端起酒樽,对着卫青示意。

“吾先自罚一杯,侍中轻便!”

说完,率先一饮而尽。

而卫青仅仅瞥了一眼酒樽,咧嘴笑了笑,并没有碰。

他跟着刘彻多年,办起事来,已经形成了一套专门的严谨风格。

喝酒误事。

如今还有要事要做。

这酒樽还是不碰为好。

于是,仅仅笑着回应。

“王子客气啦。”

刘次昌眉头紧蹙,有些不悦。

作为未来的齐王,这是第一次有人拒绝自己的邀请。

他借着酒意,笑容削减,骄傲之色浮现。

也不废话,心情迫切,直截了当地询问。

“长安距此地数千里,侍中千里迢迢赶来,所为何事?可是为了寡人封王一事?”

卫青笑而不语,什么也没说。

而是把轻轻地打开面前的锦盒。

“啪嗒!”

盒子打开。

他捧起来,对刘次昌展示,“王子请看,此乃何物?”

刘次昌用鼻子重重呼了一下气。

眯着眼,擦了擦双眸,定睛眺望。

只见,一把破旧粗糙、还有些生锈的剑被放置于锦盒之内。

而锦盒内侧,剑的周围,竟然布满了黄金、珠宝雕刻而成的装饰品。

“轰!”

见到此物,刘次昌脸上的骄傲之色定格了。

他仿佛被电了似的大脑一片空白,睡意全无。

颤巍巍地站了起来。

呆呆地注视着锦盒。

一股记忆深处的恐惧感,从脑海深处袭来。

这把剑他小时候见过!

每当诸侯朝见皇帝的时候,这把剑都会出现。

“咕~”他咽了一口唾沫。

不敢怠慢,火急火燎地从案几后面走了出来。

走到剑的面前。

跪下。

叩首。

吓得发抖,一言不发。

卫青眼睛眨了眨。

嘴角微扬,

高呼,“齐王太子刘次昌,且听圣意!”

刘次昌伏首,“诺!”

卫青淡淡地说道:“陛下准许吾以斩蛇剑为信物,调动山东各郡国兵马。一千石以下,可先斩后奏;一千石以上,可直接拿下,押赴长安!”

刘次昌对着斩蛇剑恭恭敬敬地叩首,“臣谨听命!”

“王太子,请起吧。”卫青把锦盒重新放在案几上,把刘次昌扶起来。

“诺!”

刘次昌缓缓的站了起来,重新走回座位。

感觉嘴唇发干。

他皱着眉头,再次拿起酒樽,盛了杯酒,一饮而尽。

脑海中,思绪万千:

这侍中竟然背负斩蛇剑降临!

这是要干什么?

自己不记得犯过事啊。

难道是为了和死去的老爹算账?

不对吧。

即便是找老爹算账,也不应该派侍中啊。

按照规矩,来的应该是宗正卿。

这位皇帝爷爷,究竟在打什么主意?

(注:刘次昌是刘邦第六世孙,刘彻是三世孙。)

“关门了,关门了!想要出门的赶紧!”

“不快点,被关在城中,后果自负!”

“什么情况?”

这两个面面相觑,一头雾水。

夕阳已经落下。

随即,原本慢慢悠悠准备出城的百姓纷纷跑了起来,唯恐被关在城内。

高姓士卒挠了挠头,疑惑地走出城门,向远处定睛一望。

蓦然。

他的眼睛瞪成了铜铃。

临淄北城门

守门的士卒手持长槊,对着城门之内大喝一声,不断催促。

酉时

忽然!

“轰!轰隆!”

地面传来了剧烈的抖动,就好像是地龙翻身一般。

急忙回头,扯着嗓子,高呼一声。

“敌袭!赶紧关城门!敌袭啊!”

姓高的士兵点点头,道:“说的也是。”

一轮弯曲到极致的残月缓缓地升起。

天色变得昏暗,黑幕笼罩了大汉这一片土地。

阅读六朝汉臣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