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九十年代翻身记》
九十年代翻身记

第 62 章

很多单位的老同事都是这样的。

程宝菱劝她们去买房,程楠对小妹一向信服,爽快道:“好啊,那我们明天就买。”

言语之间就像准备去买两斤白菜一样轻松简单。

就是现在他们也不缺住的地方,小学给教工提供宿舍,但因程珍秀家里近,就没住宿舍;张临报社的条件更好些,提供一人一间的单身宿舍,不用出房租,每月只需交水电费就行。

等过个几年,两人的资历上去了,就能分房了。

看房的人不多,这为数不多的人里面,买房的就更不多了。

程宝菱这一家子人在其中很显眼。妈妈穿真丝长裙,头发挽成整齐的髻,只带了一对镶嵌碎钻的铂金耳环,拎着一只小皮包,全身上下再无任何饰品。

爸爸是简单的白衬衣加灰色长裤。

大姐新做了离子烫,长长的直发垂着,浅绿色的长裙,清新柔美。

二姐有个性,短袖配牛仔裤;三姐在外面不喜欢穿裙子,更喜欢宽松的马裤。马裤土是土了一点,胜在舒适凉爽,程宝菱也穿马裤。

售楼处的工作人员一双眼睛会看人,他们一大家子人进来,立刻有两个工作人员上前迎接。

带着他们参观介绍楼盘。说实话,这个新楼盘靠着镜湖,环境是没话说,但有一个问题。

这个楼盘的房子太讲究适用性,美观性与舒适性不足,共同的毛病就是客厅极小,甚至不足十平米。

两种户型,一种六十平,一种是八十平。

六十平的户型,两室一厅,八十平的是三室一厅。

工作人员道:

“我们的房子都是实打实的套内面积,您看,多宽敞啊,等明年的新政策落实下来,六十平的房子,套内面积能有五十都算不错了。”

何佩瑜直接问:“有什么优惠?”

那人笑道:“我们主打公园式洋房,这个价格已经够优惠了。”

“可这里地段一般,公交车只有一趟过,住在这里上班不方便。同样的价格拿到市中心地带应该能买到更好的。”

“市政有规划,明年这里会增加一条公交线。而且姐啊,不是我说,市中心的房子未必有我这里的好,地段虽稍微偏一点点,公园、学校、医院都不差。不能只看地段,环境是一等一的好。”

何佩瑜微微笑道:“明年的事情做不得准,你这房子不可能等到明年再卖吧,你把具体文件给我看看。”

那人当然拿不出文件,新开公交线的事也只是风声耳闻而已。

“我们买两套,你去向你们公司申请,给我们一个折扣。”何佩瑜直截了当地说。

那人装作为难的样子同意了。

第二天就打电话过来,说是两套一起买可以打九折。

妈妈的办事效率高,当即同意,并约好时间过去签合同。

签合同前有个重要问题要确定,买六十平的,还是买八十平的。

程楠拿出自己的存折,她说:“我喜欢大的,但是钱不够,就买六十吧,反正以后一个人住足够了。”

量入为出,程珍秀也打算要六十平的。

程楠作为未成年人,她的购房合同是妈妈代签。

签完合同,交款,没有办理按揭,全款拿下的房子,之后的□□程序全权由房产公司代办。

房子是期房,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八十,明年年中就能拿到钥匙。

程楠一边高兴她是有房子的人,一边又哀叹口袋没钱了。

她还给小妹许诺,“以后我的新房子给你留一间房。”

程宝菱笑道:“我不需要你留,等你搬去新房,我就能独享整个房间了。”

程楠不答应:“我一个人住多无聊啊,那我还是住家里吧。”

何佩瑜道:“房子是买了,但不能搬出

去住,等你大学毕业后再说。”

大姐单纯地多,“我喜欢住家里。”

程宝菱觉得就是她想出去住,爸妈只怕也不会同意。

张临于爸妈来说有点像鸡肋。

从自身条件来说,张临是个不错的小伙子。但家累太重,再想想程老头程老太小叔子这些人,何佩瑜很担心珍秀未来也要面对这些。

作为儿子,程安国没说过父母的坏话,可作为一个父亲,他的女儿以后的公婆如果是他父母那种,珍秀的日子铁定不好过。

程宝菱从爸爸的身上了解到男人的共通性,对妻子与女儿是两个标准。

男人对待妻子,那是我爸妈,老人家,你就多担待,忍忍就好;对待女儿,看不得女儿受委屈,女儿的公婆要是敢欺负她,那是要打上门去的!

可是现在的情况,没法劝女儿,硬要阻止的话,日后女儿过的不幸福,一定会恨父母一辈子。

大女儿从小乖巧懂事,是大人的好帮手,是让父母操心最少的孩子,没想到现在操的心比以前二十年加起来还要多。

夫妻俩相视一眼,继而苦笑。

他们还有三个女儿要操心呢。

想想都愁的慌。

所以在珍秀的事情上更要拿捏得当,一旦处理不当,让剩下三个女儿生了戒备之心,什么事情都瞒着父母,那就更糟糕了。

何佩瑜的态度是和风细雨,把大女儿当朋友一样相处,这样珍秀有什么事情都知道跟母亲说,何佩瑜就能及时了解到她与张临的状况。

目前的最新消息是,张临打算接他的父母与弟妹来十一期间来京市玩几天。

程安国原本的睡意消失得无影无踪,“两家人要不要见一面?”

何佩瑜也犯愁,“不知道,珍秀没说要见面的事。”

“可人家大老远来一趟,不见面不好吧?”

“那就非正式见面,也别在家里搞得那么正式。”

程安国道:“行,先看看他父母弟妹人品怎么样再说。”

临睡前这么一个小插曲,让程安国失眠了。

何佩瑜安慰他,“相看是互相的,准许我们挑剔张临,难道就不许人家挑剔我们

珍秀了?”

“珍秀有什么值得让人挑剔的?”程安国反问道。

他自家的女儿,样貌工作都好得很,配谁都配得上。

张临是人不错,但他是外地人,这一项就大打折扣,谁知道他以后会不会回老家工作。没人愿意自己的女儿远嫁。

何佩瑜噗嗤笑出声来,“就凭张临是大学生,他的父母就可以骄傲起来,说不定反而看不上我们珍秀。算了,别多想了,等见面再说。”

乡下的人像程老头程老太那样的毕竟是少数,纯朴善良的人也有不少啊。

现在还不能妄下决定。

两家的父母见面自然是要见的,具体安排等父母来了再说

张临是这么想的。

程珍秀被这件事搅乱了心绪,等平静下来,才找了个机会把自己买房子的事情告诉了张临。

张临听后很久都没有说话。

程珍秀担心地问:“你生气了?”

“我没,”张临断然道,“我没生气,只是觉得自己没用,买不起房子。”

程珍秀松了口气道:“我也挺没用的啊,我的工资还没你的高呢,买房子的钱是瑜记奶茶的分红,我根本都没参与过,都是我的二妹与小妹在弄。你比我厉害多了,你们主编多看重你呀,京市晚报上经常能看到你的名字,现在我们同办公室的老师都打趣我找个了拿笔杆子的才子做男朋友。”

张临被她的话逗着笑起来。

程珍秀靠在他肩膀上,“房子不算什么,有没有都没关系,我们不是没地方住的人啊,很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哪有买什么房子啊,我们不比人家差什么。我妈做生意,跟我们不同,不用比较。”

这是她的真心话,而且她还有个心结没有告诉张临,她只读一个函授大专,而张临是省师大真正的本科大学生,在这方面,她是自卑的,要是张临的父母看不上自己怎么办?

妈妈暂时忽略, 瑜记奇味鸭正在起步发展阶段, 加上妈妈为人谨慎,开分店的同时, 连带买下合适的铺面,妈妈做生意有自己的一套规划, 程宝菱并不一味地急吼吼劝她买房。

九十年代不是二十年后干啥都不如炒房挣钱的年代, 妈妈做好瑜记奇味鸭,说不定未来能做出一个享誉全球的民族品牌来。

她与张临都是刚入职的小年轻,没资历,没人脉,没权没势,若是放在以前,等个十年八年运气好,说不定就分上房了。

可现在,国企的铁饭碗都能下岗,取消分房的政策时不时就有风声传来,具体什么时候废除这项政策程宝菱不知道,但她有印象就在这几年,千玺年后就没这样的美事了。

位置不算顶好, 甚至来说有些偏,比不上现在住的云飞苑, 但是环境好, 而且镜湖周边是京市未来十年重点发展的地段,以后的房价那是蹭蹭蹭往上涨。

大姐与三姐则不同, 大姐是安分守己,小富即安的性质,喜欢安逸的生活,对未来没有远大的目标, 她是那种能做一辈子小学教师的人;三姐孩子性格,现在没定性,她们手上有钱,与其存在银行,倒不如现在买房,以后不管怎么样,有房产在手,就不会过得太差。

程宝菱找了份报纸给大姐看,“诺,某某化工厂倒闭,工人失业,铁饭碗都不铁了,大姐,现在这年头,很多事情不能总是靠单位啊。反正现在有闲钱,买房子又不吃亏。”

何佩瑜笑道:“不吃亏,你们大姐结婚也能住,总不能以后结婚了跟张临去挤宿舍吧。”

程珍秀犹豫,何佩瑜拍板,“听我的,买!”

但是买的人不是她,因为她没钱……

她与二姐的钱都投入了瑜记奶茶的事业中,暂时拿不出闲钱买房。但大姐与三姐可以呀。

本地位于两江平原, 温带季风性气候,湖泊众多,镜湖则是京市最大的湖泊。

程宝菱忍不住叹气,天真的大姐!

年代跟过去不同了,分房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而且越往

后越难。

次日,程安国何佩瑜带着四个女儿一家人上阵去镜湖小区看新楼盘。

新楼盘不算太大,只有十几栋房子,来看房的人更少,现在的人买房远远不如二十年后人的狂热。当然以现在工资的平均水平值,每平五百块左右的房价其实挺贵。

大姐成年人,想的多一些,“买房啊,应该不用吧,我和张临的单位以后应该会分房。”

主打的湖景房, 公园式小区,每平的价格在五百块钱左右。

楼盘在本地电视台播出, 程宝菱看到,当下就觉得这个楼盘非常好, 有买的必要性。

阅读九十年代翻身记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