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第546章 重用新人

卫朔多精明,他一眼便看穿了崔宏、姜纪心中顾虑。

胡藩、朱龄石等人又何德何能,竟值得雍王委以重任?

这无疑大大出乎了众人预料,别说众将心中不服,连崔宏、姜纪等文职幕僚也纳闷。

“可不能啊!”

“眼下天下未定,伐蜀又非泼天大功,何须猜忌至此?”

“非孤小觑叛军,而谯纵、阳昧、侯晖等众非雄才大略之辈,不足为虑。”

“另外,还有买德坐镇武功,统筹全局,足以确保万无一失。”

……

军中非议自然也传到了朱龄石、胡藩、毛德祖耳中,其中毛德祖还好,毕竟有防守邯郸的功绩打底,争议最小。

可朱龄石、胡藩则不同了,几乎走到这儿都被异样目光注视,搞得两人不胜其烦。

但胡藩、朱龄石皆非一般人,并未将外界纷扰放心上,反而显得异常平静。

因为他俩知道,出现这种情况并不稀奇,谁叫他们资浅望轻?

难不成他们还能与其他将领大吵一架?

不说如此一来会与同僚关系搞僵,还会让提拔重用他们的雍王为难。

聪明人绝对不会这样做,那如何才能改变眼前困局呢?

很简单!只要打好这一仗,眼前所有非议都会烟消云散。

从接到出征将令起,两人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怎样完成作战任务上。

这一次河西出征汉中,胡藩负责穿越褒斜谷,并夺取褒城。

褒斜道,是循渭水支流斜水,及汉水支流褒水两条河谷而成的一条谷道。

斜峪口在郿县之南,褒谷口在汉中褒城之北。

胡藩统领三千步兵由郿县出发,先入斜谷,后入褒谷,出栈道后攻打褒城。

而朱龄石则要穿越傥骆道,负责南下夺取兴势城。

……

随着雍王一声令下,河西缓缓拉开了南征序幕。

在攻蜀大计中,第一步夺取栈道外围要隘,敲开南下汉中大门,无疑乃全局战略关键。

褒城乃汉中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由于地势的缘故,褒城并不宽阔,周长约十五里。

褒城虽然不大,但它依山而建,修建地十分高大坚固,且易守难攻。

其扼守褒斜道南端入口,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按说汉中通往关中的古道有褒斜道、故道、傥骆道、子午道四条。

但与其它三道比较,褒斜道全程较短、较捷近,是四条道路中开辟时间早、使用时间长的驿道。

一般情况下,只有褒斜道废阻时,才会用其它栈道。

从先秦两汉,一直到魏晋南北朝,大量商旅通过褒斜道来往于关中与汉中。

他们将货物从雍州、三辅之地,途径褒斜道,经褒城分流,再运往汉中、蜀地。

或者蜀地来的特产,也在褒城中转,或西进去武都,或继续北进前往郿县、长安。

因此,由于褒城位于交通要地,其已成为汉中最重要的商业中心。

在城内有数十家商行常驻,包括来自关中、陇右的河西商贾都在城内建有分号。

比如,由于关中禁止百姓砍伐树木,导致对煤炭需求量大增。

不少商贾行都在褒城设有大仓库,以便把巴郡出产的上等煤炭运到关中,来赚取利润。

尤其梁州曾为桓氏旧地,与关中来往更加密切,栈道内商旅不绝。

……

俗话说:春困秋乏!阳光和煦的秋日午后,总是让人昏昏欲睡。

这天午后,整座褒城都沐浴在暖和的秋日阳光里。

守军将士被秋日晒得昏昏欲睡,但仍强撑着精神尽职尽责地盘查过往商旅人户。

别看桓家已被赶出梁州,但褒城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一切仿佛如常,仍有大量商贾来往于汉中与关中之间做生意。

自从河西崛起,打通了丝绸之路后,原本因战乱而萧条的商业再度兴旺起来。

唯一不同之处,雍城比往日巡查更严,驻军也多了些,看来谯纵等人也深知此地重要。

忽然,把守城池的将领看到北边褒谷深处远远走来一队商旅。

每四名骑士围着一辆马车,缓缓跟着商队前行,马车上塞满麻袋,不知装些什么。

像这等商队,每天经过褒城者,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家,大多数是做煤炭、粮食生意。

然而眼前这伙儿商旅可不是一般人,是胡藩特意找人假扮的。

为了不引起守军怀疑,除了五十个护卫乃河西士卒外,其余伙计、管事的全雇自真正的商贾之家。

走在商队最前面一人,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大家都称其为牛管家。

此人常年来往于秦蜀栈道,熟悉栈道上的一草一木。

眼看快到褒城,牛管家不时回头偷偷打量队伍中那个年轻伙计,心中充满了忐忑。

这名伙计乃胡藩本人假扮,此次奉雍王将令南下夺取褒城。

由于褒城易守难攻,又有近三千守军驻守,若是强攻必将付出巨大代价。

为了扬名,为了向外界证明自己,胡藩选择了智取。

大军出发前,胡藩早打听清楚了,眼下朝廷圣旨还未下达,汉中叛军绝不会想到河西军来攻。

正是这一点,让他找到了破敌良机。

眼看即将来到城门前,原本漫不经心的胡藩,突然睁开双眼,问:“到了吗?”

旁边一骑士急忙回道:“大人,前面就是褒城。”

“好!悄悄吩咐下去,让兄弟们做好准备。”

“到时看我手势,大家一起动手抢占城门。”

“站住!车上装得什么?!”

“回将军,车上装得是茶叶、食盐,想到成都交换些粮食。”李管家上前道。

“怎么这么多人?他们是干嘛的?”

守门将领眉头一皱,看着那五十个护卫,心中闪过一丝不安。

“回将军,听说最近蜀地在打仗,为了安全考虑,小的只好多雇些护卫。”

“是吗?”守门小校将信将疑,不断用怀疑的目光,来回扫视那些护卫。

看到守门士卒怀疑,不由让后面的胡藩暗暗捏了把冷汗。

但显然他多虑了,牛管家不愧是常年跑商路的老手。

只见他悄悄将一把银元递到那个守门将手上后,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蜀地险要,想当年魏武是何等神勇,伐汉中尚且半途而废。”

“如今殿下派朱龄石、胡藩、李恂等将任督帅,是不是太孟浪了?”

卫朔耐心解释道:“龄石、道序、德祖的确资历浅,但三人皆乃才智非凡之士。”

“新人之所以为新人,便是因为缺少机会锻炼。”

早已云集在雍秦境内的数万大军兵分数路,沿子午道、褒斜道、傥骆道、陈仓道等栈道大举突袭汉中。

在很多人眼中,历史上,平定蜀地者无不是名震一方的豪杰、重臣、名将。

“只要有机会,新人也会变得经验丰富。”

“买德、镇恶、道全等将,哪个不是这样一步步成长起来?”

“如果我们不给机会,新人永远只会是新人。”

比如胡藩、毛德祖、朱龄石等将,全被委以一路主将,担任突袭要任。

“殿下如此安排难得不怕众将不服吗?”崔宏有些不理解雍王此举,颇为不安道。

隆安元年十月,不等建康那边降下圣旨,卫朔便下达了对蜀作战命令。

他笑着问:“两位先生一定觉得孤行事冒险,甚至认为孤有嫉贤妒能之意?”

“臣不敢!”崔宏、姜纪忙躬身请罪。

姜纪斗胆直言道:“还请殿下明言,臣洗耳恭听。”

“可……可万一耽误了攻蜀大计呢?”

“不会!”

崔宏想不通,不由暗暗嘀咕:“今河西军中不乏能征惯战、名震遐迩者,而雍王却大力简拔新人,莫非担心有人功高盖主?”

殊料,不等硝烟燃起,当卫朔一公布各路军主将,不由引起一片哗然。

原来雍王将一大批军中宿将被弃之不用,反倒对新人委以重任。

阅读南北朝之征伐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