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残唐仙侠》
残唐仙侠

第三百七十九章 峰顶七星

这地方人迹罕至,按说是没有人闲得无聊爬上来垒石头玩,但这座山峰是方圆百里的制高点,应该有过驻军。

也不知过了多久,月亮出来了,那虫草的草头抖了一下,又过了一会儿,那草头慢慢钻出地面,变成一条淡黄色的虫子,蠕蠕而行……

草生虫僵,这个结论是他祖上得出的,并且他也实地考察过,确信不疑。眼下这支虫草是怎么一回事儿?孙少仙倒没有急于捕获,弄明白个中原因,对他来说更重要。

一条虫子爬山,肯定不是为了登高望远,难道峰顶有什么东西吸引着它?孙少仙抽空去了一趟峰顶。

峰顶有一个院落那么大,覆雪坚硬,但也看得出有几堆乱石,是人工堆上去的。

最后,孙少仙便拍拍腿道:“这脚就是捉它的时候崴的。”

几个人听得意犹未尽,良久,李克用说了一句:“年深日久的东西会成精,看来还真有这回事。”

“你以为只有人会修仙,狐狸,黄鼠狼都会修的。”鲁奇说道。

“蛇也有。”萧玄衣补充:“还有乌龟王八。”

“有件事我想不明白。”李克用道:“以孙大哥的身手,怎么会崴了脚,那虫草爬的再快,怎么也比不上兔子吧。”

“当时的情况,虫子爬到雪地里,都快看不清了。我等了大半个月,难免有点情急。”孙少仙说着,又反问众人:“你们知道虫草有多少脚吗?十六只。”

萧玄衣恍然大悟:“这么多脚,悬崖峭壁如履平地。”

“对啊,它走的路,根本不是人走的。”

“孙大哥家灵芝人参多得是,为了一支虫草,把脚都搭上了,到底有些不值。”莫聪也说道。

“一物有一物的特性,人参再好,在某些方面代替不了虫草的。比如说耐寒,一条虫子在冰天雪地里来去自如,咱们穿着衣服,喝着烈酒都受不了。”

这时孟知微也发问道:“孙大哥是不是经常在天上飞,为寒所苦啊?”

“孟兄弟真是聪明。”孙少仙说罢又想起一件事:“我这几天腿脚不便,你家小白跟羽衣兄玩耍去了,等它们回来,我给小白说。”

“谢谢孙大哥,照顾了小白这么些日子。”

“哪里的话?我和羽衣兄的沟通,有时候还真亏你们家小白。”

“既然你脚崴了,羽衣兄倒不如让我们照料几天。”萧玄衣突然插话。

“你是想骑着玩吧。”孙少仙看着萧玄衣。

“偶尔骑一下也没关系吧。”萧玄衣腆着脸道。

孙少仙打量了一下萧玄衣:“我不是开玩笑哈,孟兄弟要是骑的话倒还可以,你现在还不行。”

“凭什么我不行呀?”萧玄衣嘟囔。

“跟孟兄弟比起来,你的气息虽然绵长,但还有些浊。”

“那就算了,改天借微弟骑一下,我过过眼瘾总行吧。”

“孟兄弟什么时候需要,让小白来说一声就行。”

孟知微连忙谢过。

几个人又闲聊了一会儿,话题扯总算扯到天马上,莫聪将事情的进展说了一遍,眼下算是告一段落,孙少仙该帮的忙儿也算帮过了,或走或留,悉听尊便。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做一件成一件那还得了,孙少仙也安慰了几个人一番。说最近不良于行,暂时还不会离开河西。

莫聪这才把来意说明,孙少仙愕然了一会儿:“天马无种,这原因我还真不知道。”

“我和鲁大哥准备在河西待一段时间,打听打听这事儿。”

“你的心情我理解,就跟我想弄清虫草不僵的道理一样。只是我这个博物名不符实,要不这样,我帮你问一个真博物去。”

“真博物?”

“就是‘一物不知,深以为耻’的京师段家。”

“哦,就是写《酉阳杂俎》那位?”莫聪想了起来。

孙少仙点点头:“好几年没回京师了,不知道老世伯还健在否?”

李克用一脸黑线:“他要不在了问谁去?”

“我跟他儿子段安节总角之交,他的博学远在我之上。”

“我想起来了,《酉阳杂俎》里有一篇狐狸拜斗的记载。”莫聪接过话头。

孙少仙闻言愣了一会儿,突然合掌而笑:“不错,这虫子当时不是在拜月,而是拜斗。”

孙少仙又记起,峰顶几个石堆大致就是七星方位布置,只是当时散乱不堪,孙少仙没看出来。

那虫子按天上七星的方位,每天爬上一个石堆礼拜,于是感应到天上七星。北斗司命,所以当死不僵。

莫聪总结道:“这么说,当时布置营盘的,看来是一个高人。”

“也未必,你们没听说过一首童谣吗,‘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李克用说道:“那营盘八成是哥舒翰搞的七星阵。”

萧玄衣虽然文盲但不傻:“‘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说得是哥舒翰喜欢夜里带刀砍人,跟他搞七星阵有什么关系。”

“这就是兵机了,你不懂。我估计哥舒翰听到这首童谣后,就把自己跟北斗七星联系上了,经常搞搞七星阵什么的来暗示大家,自己是有天命的。”

“自己摆的七星阵,一百多年后,竟然跟天上七星有了感应,估计哥舒翰也没料到。”

“这事儿很难说,年深月久,虫子都能成精。”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作为药圣的传人,这个解释是无稽的,冬虫长草之后,就变成了僵虫,僵虫怎么会爬行呢?

这到底怎么回事?孙少仙无心采药了,便装作收工的样子,在四处转了一圈。天黑之后,又回来看那虫草。

孙少仙摸出几枚参片嚼了,又啜了两口烈酒,调了一会儿息,这才好些。再看那虫草,慢慢爬上一个乱石堆,然后将上半身昂起,如同人立。

孙少仙听说过狐狸拜月的故事,说是狐狸弄个人的骷髅戴在头上,对月而拜,骷髅不掉下来,狐狸便能幻化成人形。

孙少仙接着昨天的继续搜寻,个把时辰后,又看到了那条虫草:半指长的草头,在一从腐草中。

在离那支虫草十几步远的地方,孙少仙慢慢坐下,然后紧盯着那支虫草。以孙少仙的修为,虽然是夜里,十几步外还是看得清清楚楚。

这虫子也会拜月?孙少仙正要细看时,那虫子已经爬下石堆,在雪地上踅摸了一会儿,尾部一拱一拱的,下半身渐渐钻入雪地里去了。

一连六天,那虫子白天蛰伏,晚上都要爬到石堆上,装模作样一番。只是每次爬上的石堆不同。

到了第七天,那虫草拜完,不找地方蛰伏了,而是朝峰下爬去。孙少仙又看了一会儿,确认它是在返回。心中有所惊觉,再细看那虫草,头部的草头竟然没了。

孙少仙觉得有必要把此事搞清楚,便去寻找昨天发现虫草的地方,这下吃惊非小:那片石砾还在,虫草却不见了。

排除人为的情况,这件事情只有一个解释:昨天夜里,虫草变成了虫子,从地下爬出来,到另外一个地方,又钻进了土里。

第二天,孙少仙又去了老地方。这是他多年采药养成的习惯:寻常之地走马观花,看好的地方则要盘桓十天半个月。

那几堆石头很可能是军营的遗址,但和那支虫草有什么关系呢,孙少仙没弄出个所以然,怏怏而归。

半个月后,那虫草爬到了山顶上,其时正皓月当空。千山负雪,与月华相射,天地间流光溢彩。

孙少仙隐身于雪峰之上,却无心欣赏美景。高处不胜寒,何况又是冬天,就算孙少仙有几十年修为,仍禁不住牙关相撞。

虫草没了草头,差不多跟雪地一个颜色,或者将来钻入地下,要想捉它更是大海捞针。

想至此,孙少仙长身而起,将那虫子收入囊中。

此后的几天里,孙少仙都去跟踪那条虫子,虽然没弄明白虫草不僵的道理,倒是发现了一个规律:那条虫子不是乱爬的,它有个目标,就是往峰顶上爬。

孙少仙愣了一会儿:难道是自己搞错了,昨天搜寻过的地方又滤了一遍?没道理啊,象自己这种老把势。孙少仙又起身察看了一下,确认自己没记错。

或者这支虫草跟昨天那个很像,也不会。按孙少仙多年练就的功力,见到一根草就跟见到一个人一样,这世上就没有两张一模一样的面孔。

阅读残唐仙侠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