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汉明》
汉明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钱肃乐被追杀

钱肃乐也能理解吴争所虑,可这么一来,皇室和权臣之间的争斗便会没完没了,直至一方消亡。

五年多颠沛流离、含辛茹苦,换来的是,家不家、国不国、君不君、臣不臣,奈何?!

钱肃乐心中凄惶,若这世道再这么下去,义兴朝内乱,已经不可阻挡。

然后与永历朝谈判,共同组建一个新朝,如此,北伐便有了坚实的根基。

然而,事实上结果是,朱媺娖愿意,吴争却不愿意。

一头老牛,半斤老酒。

足矣!

想着快要抱孙,钱肃乐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

此时,苏州府至嘉兴府近陶庄的官道上,蹄声大作。

数十黑衣蒙面的骑兵,出现在钱肃乐所坐马车的后面,间距不过三、四里。

护送钱肃乐的八名护卫,确实是慌了。

他们催促着车夫赶紧南逃,自己也使劲地拍打着马屁股加速。

钱肃乐探头一看,一惊、一愣、一蹩眉,而后长长一叹。

他没有惊呼,也没有说话,反而放下帘子,闭上了眼睛。

逃不掉了。

既然逃不掉,又何必逃?

钱肃乐心中涌上一股浓浓的悲哀,陛下啊,何须如此?

要钱某死,一道口谕就是了。

……。

人算不如天算。

莫长林交待了鲁王朱以海和周思敏之后,一向谨慎的马士英也松懈下来了。

没有再让莫长林一遍遍地重复着供词。

所以,莫长林终于可以用一打碎碗盏的碎片,割了自己的颈。

深深的破口。

非常不可思议,非常的决绝。

莫长林对自己下手之狠,令马士英打了个寒颤。

也马士英看来,莫长林是因为儿子早已不在人世,失去了活着的勇气。

这个理由,连吴争也信了,接受了。

说是信了,接受了,其实也不尽然,只是吴争心里不想再追查此事,牵出太多的人,太多自己不想追究的人,这本身就是一种失败。

吴争终究是人,无法承受这样的心痛,既然无法承受,那么下意识中去回避,也在情理之中。

但吴争做出了决断,将宗室尽数从十一府之地迁徙出去。

吴争终于找出了一个可以容纳数千宗室的地方,那就是陈钱山一带海域的岛。

当然,十一府之地宗室人口上万,但不会都追随朱以海,许多人到时候愿意去应天府或者是永历朝,所以,吴争给了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利。

有了王得仁两年的经营,那里已经生活设施齐全,有王一林所部监管着,也不至于出事。

加上离岸距离也不远,吴争认为很合适。

所以,吴争召见了朱以海。

“三府之地,就不用想了,我给你们找了个去处。”吴争也不兜圈子,指着几上地图对朱以海道,“陈钱山周边海岛,足以让你们过得自由自在。”

朱以海大惊,这与他想象的相去太远。

“吴王,你这是要发配、流放我等啊?”

“如果你要这么想,我不否认。”

“你……。”朱以海脸色苍白,他知道人为刀殂我为鱼肉的道理,他叹息道,“为何如此绝情,这么做,天下人皆会指责你……。”

“我不怕。”吴争挥挥手道,“叫你来,一是为通知你,二是十一府宗室未必会全追随你,所以,我准备了另外两个选择,不愿随你去陈钱山的,可以选择去应天府,由朝廷安置,也可以南下去郑成功那,我来安排海船,到了郑成功那,他自然会将人送去永历那。”

朱以海怔怔地看着吴争,嘶声道:“这天下还是朱家天下吗?”

“不是。”吴争平静地看着朱以海,“至少这十一府,不是朱家天下。”

“你要反?”

吴争轻嗤道:“连同朝廷控制的十几府,都是我打下来的,说反,怕是不妥吧?你也别再一副丧气样儿,回去转告你的叔伯子侄们,随你去陈钱山海域的宗室,爵位俸禄皆保留,包括你在内,我不会少你们粮钱。至于去应天府和永历那的,自然由他们安置。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去陈钱山,来去自由嘛,但十一府之地,你是不能待了……我说得够清楚了吧?”

朱以海不甘心。

可不甘心有用吗?

面对着眼神冰冷的吴争,朱以海知道,从吴争突然下令监禁各府宗室的那一刻,一切都已经注定。

朱以海还有别的选择吗?

没有。

他是绝对不会去应天府的,因为那真的是死路。

对云贵那,朱以海也没兴趣。

正如朱以海说的,如果没有钱肃乐、张煌言等人的拥立,他其实最想做的还是出海,活下来过安生日子。

虽然吴争没有给他舟山,但相较于颠沛流离,朱以海终究是同意了。

别无遗憾的意思是,只要国朝好、百姓安生,哪怕此时让钱肃乐死去,他也能含笑闭眼了。

可惜。

世间真正君子者,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苦自己。

所以,他可以让自己苦、让吴争苦,因为,他视吴争为,亲人。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世事总不能尽如人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钱肃乐的座右铭。

然而,事经历太多,心,累了。

不如归去。

或许心中还有着一丝私念,那就是远在北方的儿子和杭州府的女儿。

除去这二人,钱肃乐心中别无遗憾。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可结果是,钱庄弊案、清军来犯、皇帝下罪己诏自我圈禁。

付出了数以十万计的伤亡,好不容易将敌人赶回江北,结果大变再起,皇帝居然派禁军去追杀一个刚刚拯救国朝于危难的大将军,这不滑天下之大稽吗?

钱肃乐都忍了,他觉得该忍,苦自己也不能苦别人。

就算家已毁,人不在。

一座小院,两亩瘦田。

两年前黄道周与自己定下那个计策时,钱肃乐还真以为,只要吴争和朱媺娖能联姻,那么,双方合力,足以与北面清廷抗衡,最起码划江而治是没问题的。更新最快 电脑端:https://www./

一首唐代诗人刘叉的《偶书》,在钱肃乐的吟读中,显得格外的沧桑、悲凉。

钱肃乐是个刚直之人。

阅读汉明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