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梦回宋天下》
梦回宋天下

194天下兵马大元帅

因为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袁天罡的《推背图》也不敢说百发百中,更何况这“名不见经传”的宋齐鲁师徒了。可是万万没想到,这“天下兵马大元帅”之事又被言中,这一次是巧合,可是连续两次命中,这就不是简单的“巧合”能解释的了!

其实赵桓能够理解赵构“拒不北上”的苦衷,他对自己的这位弟弟也是有感情的,要不然也不会在年初完颜宗望第一次围困东京的时候,他也不会在议和的当晚同意李纲和姚平仲劫完颜宗望大营,同时解救赵构的计划了。

等到赵构来到前堂,宣旨的公公便开始宣读宋钦宗的旨意。除了圣旨,另外还有宋钦宗给赵构带来的口谕。

听完宋钦宗的贴身太监给自己带来的口谕,赵构心里震惊莫名。哥哥的求救倒在其次,只是震惊于宋齐鲁的预测之能,没想到又被他再一次说中了!

赵构打小接受的正统儒家教育,虽然也接触过《周易》,但是他内心对谶语这一套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还是嗤之以鼻的。他心里一直就把宋齐鲁预测到自己会北上金营是碰巧赌中的。

可是在这事上赵构也是心急走了一招昏棋,他“聪明”并不代表这赵桓就傻了啊!哦,我这刚给你兵马权限,你这就想着把你母亲接出去,怎么滴?有想法啊?

如果赵构从长计议还好,不会引起有心人的警觉,只是心急之下这话倒是更给赵桓提了醒,拿着赵构的生母当人质,不怕赵构给自己耍花招,他可是知道赵构向来孝顺的。

赵构自己也是懊恼不已,后悔自己口直心快,只是现在去追传旨太监,也怕是来不及了。

就算是解释了,也无异于“此地无银三百两”。可是截杀传旨太监,先不说这次赵桓为了保密,给他周围派遣的诸多大内高手能不能得逞,就是真让他杀,他也不敢啊。那样没来由的坐实了造反的名头。

所以现在赵构只能寄希望于赵桓就是以为自己是因为思念母亲才随口说的一句吧。毕竟他的生母已是太后,现在宋徽宗还健在,没有他的允许,赵桓也不可能干涉的了后宫之事。

虽然虞允文一直信誓旦旦的跟赵构保证据他师父推算此行无忧,而且还会因祸得福。但是别说赵构了,就是虞允文自己心里都没底。

于是虞允文只得告诉赵构,自己已遣人做了万全准备,即使事有不虞,也能护得赵构全身而退。这才是二人点头交流的意思,即是相互打气,也是告知虞允文去做准备,以防不测。

先不说他一个小小的没有实权的王爷能不能从开封接出他爹和他的生母,就是如何劝说把一向“怕死”的宋徽宗从城高池深的开封忽悠到这“前线”的小城应天府这事儿就难如登天。

再退一步讲,真要是明目张胆的接了他爹妈出来,这不等于明摆着告诉赵桓和全天下,“我不跟你玩了,你自己自生自灭吧,哥们儿要造反自立”了吗?

赵构此时还正是热血少年,想及而今大宋朝的局面也是扼腕叹息,恨不能“待从头,收拾旧河山”。

要说这赵桓也不是无情之人,他也是迫于朝堂压力,这才再次派遣自己这位弟弟北上“送羊入虎口”,去金营求和也是被逼无奈。

到那时候,所有的正统大义和舆论都不会在自己这一边,他赵构也就会成了背负千古骂名的“乱臣贼子”。这买卖明显划不来啊。

赵构浑浑噩噩的接下圣旨,又打发了太监让他给自己皇兄回话说自己一定不负所望,择日便开府召集人马准备勤王。并试探的让太监带话给赵桓说自己最近晚上一直做噩梦想念母亲了,看自己的皇兄能不能让人接他母亲出宫和自己一聚。

虽然是冒着被猜疑的风险,倒是赵构仍旧还想着试一试。他也是万分纠结,他也跟赵桓一样的判断,认为只要跟金朝割地赔款后,金兵就会退去,只不过是赔款数额多少和割地大小的问题罢了。

赵构猛然从悲伤中醒悟,抬头和虞允文对视了一眼,都各自微微点了点头。

该来的总归会来了,虽然赵构已经详尽的上书了自己之所以未北上入金营的缘由,并且也附上了宗泽的附议条陈。但是不知道自己的那位“好哥哥”到底会不会跟自己秋后算账。

“哎,自古天下忠义多屠狗之辈,要是人人都有尊师这般拳拳报国之心,这天下,这宋室何愁不兴?我汉民何愁不屹立于世界之巅,区区金国几十万众的弹丸之地怎敢屡屡犯我京都!遥想秦皇汉武当年的风采,何等的壮哉!凡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听听,听听,这话时隔千年听着还让人血脉偾张,这是何等的雄姿,何等的自信才能说出这话!但是再看看如今,八十万禁军被六七万金军撵的上天入地无门!耻辱啊!耻辱!”

起初从宋齐鲁第一封无字天书所预言的远离东京所代表的“靖康之难”,赵构也是抱着嗤之以鼻的态度的,对于时局他还是有自己的判断的。他不相信就凭金兵的十几万人可以亡了这大宋朝,或许他从心底就抵触不愿意相信此事。只是没有想到哥哥宋钦宗的处境现在已经如此艰难,说不得这事儿也会“一语成谶”啊!

赵构此时从第二条锦囊中得知的“五月初一,应天,大宝”等字样不停的出现在自己脑海中,难道自己真的就是“天命所归”之人?

要真如此的话,先前宋齐鲁让虞允文传达的,关于让自己想办法从东京接出自己的父亲和生母之事,就不得不慎重对待了。只是这宫中之地,戒备森严,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把人接出来的。

要不然金兵就算亡了大宋朝廷,也不可能占领了大宋天下。一来他们金国刚立国不久,并不善于治理宋朝这样的大国。二来没有正统名义,光是忠于宋室的百姓和有识之士的起义就能够拖垮金国。辽国在最强盛时期都没能吞并的了宋朝,就是最好的佐证。

可是因为宋齐鲁的谶语接二连三的命中,这又让赵构心里打鼓。所以抱着万一的想法,他也开始争取“救”出自己的母亲。

刨除前面一大堆督责和劝勉的一大堆废话之外。概括出来大体意思就是:你的来信,我已经看到了,你没有北上金营,我能理解你的难处,并不会责怪你。我也听闻消息了,这金朝他娘的这回是准备玩真的了,这可不行啊,哥哥这要钱没钱,要兵也堪堪只有七万守城,关键是还不怎么听我的。这眼看着金军两路人马就要再次包围开封了,可是耿南仲、唐恪、吴敏、李邦彦这群投降派的王八蛋矫诏天下各地兵马禁止前来勤王,一心求和。看来哥哥这次怕是会凉凉啊。现在我们哥几个只有你不在京师,所以哥哥就封你当这“天下兵马大元帅”,你想想办法自筹钱粮和兵马,抓紧带人前来救驾,要是晚了,哥哥我估计就得扑街了,咱哥俩也够呛能见着面了。

虞允文和赵构两人心中共鸣,都在为此时的大宋王朝在风雨中飘摇而感伤,一时间都没有了说话的情致。

就在此时,外面的小公公前来禀报说:圣上有旨意传来,让赵构去前堂接旨。

阅读梦回宋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