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战国狐出没》
战国狐出没

第139章 阵中(三)

两山下的前线工事准备得差不多了,很快就可以开工。因为秦国实在太贱,到处出手打人,所以攻击套路早就被人摸清了。各国针对秦军的攻击习惯有不同的应对方式,韩魏这边吃秦军弓弩的苦头最多,所以喜欢用厚甲覆车,就像顶着雨伞一样冲上去。或者就是巨盾木牌,顶在头上冲锋。

尤其是楚国,那个悲催的国家我记得最清楚。被白起一把火烧了夷陵,所有先王的遗骨都被迫火化。后来又一把火烧了郢都,楚国只能迁都陈国,仅保留江东之地,曾经披甲百万的泱泱大国只能凑出来十万步兵。最后还是楚王做了秦国的女婿,这才得以苟延馋喘。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徐劫多少对我有些心理支持,我觉得久违的活力有回来了。虽然公孙喜很舍不得放徐劫走,不过好歹我还在,神通鲁仲连也在。

尼玛都把哥这里当幼儿园么!

好在哥又有精神了!

其后我有对照了戈、戟、剑等常用兵器,结果都是不分伯仲。可见之前对秦队的判断还是靠谱的,人家完全是依靠纪律和士气取胜,并没有开万箭齐发的外挂。

当联军开始在预设战场上挖掘工事的时候,真正的肉戏总算上演了!

联军上去挖坑,秦军肯定要放一拨人出来捣乱。联军当然不可能是专心挖坑,原本就等着他们来捣乱……于是就在中间打上一小仗。有时候会有人受伤,有时候互相对峙一下也就都散了,很少有人直接死在那儿的,谁都知道现在只是热身。

秦兵是客兵,我们主兵可以休息,但是他们一旦休息就会降低士气。而且十几万人聚在一起,卫生都很成问题。马上就要进入深秋了,按照当地人说的,十月过半之后还要下几场雨,估计这么一来,秦兵的士气还得更低落一些。

眼看秦军已经不再阻止我们挖战壕了,我建议公孙喜开始找派人去秦军大营对岸选择地方筑坝。白起为了防止自己分兵两个大营,所以选择了伊水东,对于西岸只设立了一些瞭哨,布置的人并不多。韩人筑坝的消息当然瞒不过白起,反正我也没指望一条进入枯水期的河流还能淹了他的大营。我的目的只是调动一下守军的积极性,让秦军疲于应对而已。

真正的杀手锏在新城到白起大营之间的这条不过二十里路的平原地带,不知凡几的韩国人都加入了游击队,参与袭击秦国车队。他们已经总结了不少实用的战法,比如派人吸引秦军,等秦军追赶的时候另一波人去扛粮食。后来廉颇也参与进来,以盗匪的身份公开在新城附近活动,有一次甚至引出了两千新城驻军。

当我听说有不少民众都开始跟踪廉颇他们,为的就是廉颇杀完人之后他们可以捡粮食,心情复杂程度是难以言喻的。

廉颇就不知道扩编么!五百人起码可以安全地扩编到七百人吧,育训于战,效果肯定不会差!

暗驭手很快就给我带回了廉颇的消息,他表示已经在难民中选拔青壮加以训练了,希望能够得到城中的支援。

这个太容易了。城中本就有存粮,让共济会的几个大户凑一凑,打着犒劳前线秦军的名头运送出城,到了指定地点刚好被“劫”就行了。秦军对于自己后勤线不稳想必也很恼火,连下了几场秋雨之后,白起有些急躁了。

“可以让信陵君给点压力了。”我对庞煖道。

庞煖不动声色,外面传来了一声枝叶晃动的声音。庞煖缓缓道:“他去了。”

徐劫对于我编练的这支力量十分好奇,我当然不肯托盘而出,只是跟他说有这么回事,让他看着就行了。现在他见识的只是天枢堂的信息传递和来去无踪,很快他就能见到天枢堂乱军之中取敌首脑的威力了。

接下来我还要整编越女社,使之彻底成为我的天权堂。廉颇的军队组成开阳堂。天权是文曲星,给越女社这个负责情报收集的组织正合适。开阳是武曲星,作为我的主力军倒也合适。

我从赵国逃出来的时候,几乎已经是丧家之犬,没想到现在不到一年的功夫,又有了起色。其中的机缘真可以说是受到了上天的眷顾。

“你的这些人,让我想起了无盐之众。”徐劫缓缓说道。

我心中突然闪过一道闪电,丫是在试探哥呢吧!

活得久果然可以成精。

好在这个严重影响世界平衡的兵种已经退化了,不过战壕依旧会在战场上出现,因为骑兵出现了。当然,现在的骑兵主要是偷袭、劫粮道、骚扰侧翼。更多是以斥候的形式存在,除了赵国还没有一个国家将骑兵独立成军的。秦国人倒是重视骑兵,但他们更多的是将骑兵视作“骑马赶到战略地点的步兵”。估计自行车普及之后,他们也会建立自行车部队。

而现在,我要让战壕这种历史悠久的战场贵宾再次辉煌起来——用来躲避箭雨。

徐劫却没有丝毫动容,好像我说的是家常便饭,基本常识一般。我不由心惊,这老头得多么没下限啊!

虽然我现在随时可以全身而退,但是去陶邑是我所欲,破坏白起的成长也是我所欲。现在白起只是个碌碌无名的秦国新秀,但是此战之后他就一路高唱红歌,让鲜血染红大地,六国之中除了赵国有一堆名将坐镇,其他国家哪个不是被他欺负得还手之力都没有?

秦军的箭阵的确会带来不小的杀伤,但是绝没有电影里的那么可怕。对于这些青铜箭簇的杀伤力我并不怀疑,但是密度和射击频率才是战场上更重要的东西。只要躲过了两军尚未混战时候的第一波箭雨,就可以算是有一个不错的开局。这也是因为山东六国的士气实在太差,战损达到十分之三的时候阵线就会崩溃。一旦奔溃就会成为单方面的屠杀,然后更多的人跪地投降。

挖两道战壕,让前锋部队能够躲一下,对于整体的士气都有极大帮助。最主要是不能让这些士兵闲着。

更何况我们这边也是有弓箭的!

在成功接头之后,徐劫就要回洛阳。他是不用担心谁家被打的,照他的说法,我压根不需要经营历山和陶邑,只要潜回赵国,徐徐谋划,重返权力中心就行了。我不能所不听他的,言听计从一向是辅臣的最高荣誉。问题是我跟赵何并没有像跟赵雍那样的默契,就算他有心招徕我,也会对我心存戒备,所以我还是更信任我的历山大本营。

至于陶邑……徐劫还不知道我的暗驭手,否则一定会赞叹我的眼光。以那个地理位置作为我的情报集散中心,实在太便捷了。嗯,徐劫还不知道越女社的事。这老头才刚来就忍不住帮我乱出主意了,工作态度还真积极……

我自己说完这句话,被其中浓郁的厚黑学气息吓到了。我从来不是个厚黑的人!其实在说这句话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诚实可靠小郎君。

我提出的办法是——战壕。

很遗憾,战壕不是我发明的,早在管仲时代中原列国就用战壕来阻止敌国的战车。那时候的战车又没有履带,一陷入战壕就等于废了。后来战车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战壕却被保留了下来,用来阻止敌方的重步兵冲锋——主要是针对魏国的武卒。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步兵想魏武卒那么变态,身上穿三重甲,备长中短三种武器,还要背三天的口粮,主要训练长途行军和短途冲刺。简直就是人形坦克车!所以吴起不得好死,做得实在太逆天了。七十六仗全胜,简直比开外挂还牛!

韩国的弩箭在列国中属于领先地位,制作工艺精巧让人赞叹。我原本对于韩国弓箭手抱有极大的期望,真的见识过之后才明白精品和军品之间的差距……简直是天壤云泥之别。

根据从被俘秦军细作神上拷问出来的情报,秦军那边也比我们好不了多少。我特意让人拿了一具弩机给那些细作看,他们都很茫然地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因为在他们看来都差不多。这样的话,我就放心了。就算秦弩比我们这边强一些,我也不怕。因为在主要靠抛射的战场上,弩的作用远小于弓。从弓而论,韩魏用的弓比秦弓更大些,因为韩魏的弓从未引用到马背上。而秦国人已经接受了骑射一体思想,制作的弓为了应付马背使用,尺寸都有缩减。

对此我只有一句话想问……

不过我并不觉得自己说错了。如果讲信义,列国就不会打成现在这个模样。如果要面子,多少战国豪杰都得死不瞑目。自从墨家钜子孟胜及其从一百八十人自刎于阳城,这个世界就没有什么能够死节的国士了。

从西山上下去的时候,我才知道徐劫托庇于公孙喜,是这位大将军的客卿,平时住在伊阙城里,所以没有见过。看来他为了找我也是花了些功夫的,否则也不会找一张临时饭票。公孙喜之所以对我的意见渐渐看重,也是因为我和徐劫有许多不谋而合的建议。

阅读战国狐出没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