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让你写益智剧,你写大明王朝?》
让你写益智剧,你写大明王朝?

第三十八章 改稻为桑!这特么才叫为国为民!

【徐阶、高拱立刻看向张居正,而张居正的表情则是满脸愕然,轻轻摇头。】

张居正提出要给东南增加军费,剿灭倭寇,让海上能够通商,如此一来每年能够增加上千万两白银的收入。

而这时候,在这场廷议上一直以来都不怎么作声,像是真的年老力衰,精力跟不上这样激烈朝会的严嵩……

【在提到打通海上货商之路、跟海外商人通商的时候,张居正还在斟酌,严嵩立刻接过了话题。】

【这个想法张居正和臣商议过。】

【严嵩接着答,桑田产丝的收入比产量高。】

【沉吟片刻后,嘉靖终于拍板,再加一条,改的桑田仍按农田征税,不许多加赋税。】

【这事内阁议个章程,交给浙江的胡宗宪去办。】

深吸一口气后,苏牧缓缓敲出最后一行字。

【金銮殿廷议结束了,改稻为桑成为了大明最迫切的国策。裕王妃撕心裂肺的喊声也在婴孩的啼哭声中平息了下来,大明多了一位皇长孙。几方势力,各有所得,各有所失。】

【嘉靖帝将早就准备好的冬枣和栗子,交给太监送往裕王府,当着群臣的面悠悠感叹,家事国事天下事,朕不敢不知。】www.qixinyuan.com.cn 米妮小说网

【群臣走后,嘉靖帝留下严嵩、严世蕃父子吃元宵,又是一声感叹,家事国事天下事,朕也不是全知。】

【大明王朝第三幕,结束!】

而在这远比前两幕长得多的最后一幕最后一部分结束后,观众们也是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出来,旋即,便是铺天盖地的弹幕在翻腾。

有的观众对于严嵩的做法表示不解。

“啥情况啊?”

“严阁老不诛奸臣,反倒搞起经济来了?”

“改稻为桑,这听起来确实是个十全十美的好方法,严阁老的各种方案准备的当真是齐全,基本上是方方面面都想到了。”

“可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提出这个方案的时候要带着张居正?”

有的观众则是叹了口气,仿佛已经洞察了严嵩的良苦用心。

“很明显,严阁老欣赏张居正的才华啊。”

“张居正是几人里唯一一个提出要怎么开流的一位,的确非同小可,所以严阁老在想出改稻为桑这一政策的时候,也想着提携张居正一把。”

“只能说……唉,真的是泪目。”

一些观众更是眼眶都红了。

“之前争权夺利的时候,严阁老一点反应都没有,好像年老体衰、老眼昏花,在这种党争上无能为力。”

“可是一谈到改稻为桑这种造福百姓的事情,严阁老立马耳朵也不聋了反应也不慢了,侃侃而谈,思维流畅,像是要将最后的一点生命火光都燃烧一样。”

“泪目,当真是泪目!”

“徐阶、高拱、张居正,你们好好看,好好学……”

“严阁老这特么才叫为国为民!”

“改稻为桑这种利国利民的国策,你们一辈子也想不出来!”

……

PS:今日第四更,还欠八更。继续求鲜花求票票,感谢大佬们。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4日到4月6日)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光是想想,哪怕今天已经敲了很多字,苏牧依旧不知疲倦的敲动着键盘。

在一番缓和先前激烈争吵余波的对话后,嘉靖帝终于还是将话题引向了他最关心的那个方向——赚钱。

【这回,嘉靖帝则是迫不及待的说话了。】

【当然能,关键是蚕丝,如何增加桑田,多产蚕丝。】

嘉靖这个大明王朝天花板级别的角色出场了,改稻为桑,也快了!

先前张居正就提过“预则立不预则废”的事情,嘉靖帝便先问起了张居正的想法。

【严嵩则是立刻道,皇上圣明,历来蚕丝多是靠浙江供应,气候使然。】

【内阁的意思,干脆让浙江现有的农田再拨一半改为桑田,一年便可多产蚕丝一千万两以上。】

【嘉靖又问,农田都改了桑田,浙江百姓吃粮怎么办?】

到那时,大明朝最深的弊病,才会真正的浮出水面。

海瑞入京的那一刻起,也将奏响绝无仅有的篇章,留下青史留名的天下第一疏!

苏牧兴奋了起来。

【严嵩此刻继续道,如果海上商路畅通,接下来就是运什么去卖钱的问题。】

【一匹上等的丝绸,在内地能卖到六两白银,如果卖到西洋诸国,则能卖到十两白银以上。】

【现在应天是一万张织机,浙江是八千张织机,能不能增加织机,多产丝绸?】

【严嵩立刻答复,从外省调拨。以往外省本就每年要调拨一百万石粮食给浙江,增加了桑田就再多调拨粮食。】

【嘉靖又问,外省调来的粮食一定更贵,桑农能愿意吗?】

图穷匕见!

从大明的皇宫再到浙江,胡宗宪、海瑞、郑必昌、何茂才、沈一石……

这一个个或是朝廷大员,或是胆识过人,或是家财万贯的人物,便都会悉数登场,拉开一场权谋大戏。

阅读让你写益智剧,你写大明王朝?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