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敌国天子他俯首称臣了》
敌国天子他俯首称臣了

1. 风雪玉门关(修)

因筠衡公子惯穿一袭白衣,风度翩翩,又足智多谋,善卦,在诸国纵横,固有此言。

今年的冬天来得格外的早,导致本来就土地贫瘠的玉门关附近的耕地亩产量更少。

若只是粮食减产,玉门关勒勒裤腰带倒也不是过不下去。更严峻的是,近几年来,北齐异动频频,今年更是扫荡附近的村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但是她听说已经有小国坚持不住,开始打仗了。虽然这些小国大多都不为三大国所放在眼里,但是近些年来,在这些小国中展露头角的筠衡公子在三大国中也有不小的名声。

人言皆称,白衣筠衡,苏秦再世。神算独步天下。

北齐越来越不安分了。

玉门关外,三国交界的是非之地。古往今来,烽火不断。曾几何时,玉门关外广阔的一片都是属于后梁的国土,但自十八年前,皇后母族——穆家满门男丁皆在战场上殉国,后梁便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国土寸失。最后还是依靠着千年大关——玉门关,后梁才守住关后的国土。

穆家一门殉国后,后梁武将中再难有那样骁勇善战的将领了。

或许曾有过,但都被那疑心四起的帝王给暗中贬谪了,就怕有第二个战功赫赫的穆家。

想到穆家,顾卿心中一寒,穆家一门男丁全都壮烈殉国,这其中说是没有猫腻,谁信呢?

只愿母后的计划能早日实现,她,已经忍受这样的后梁很久了。

明明一开始不是这样的,她还记得小时候的后梁国力强盛,兵强马壮,百姓安居乐业。

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切都变了。

如今的圣上,后梁皇帝杀臣贬将,重文轻武,对外龟缩不前,对内徭役赋税节节攀升,民不聊生。

她只愿自己国家的百姓可以过上安稳幸福的日子,可是这样的日子,已经很久没见到了。

无论如何,玉门关必须守住,这是漠国与北齐进入后梁腹地最重要的关口。

千年来,玉门关独自沉默地矗立着,拦住了身前的敌人,守护着身后无数个家庭。

念及此,顾卿勉强按耐住心中的焦急,稳声问道,“崔都监在哪,此番情况他作为监军应当及时站出来,积极寻求周边城镇监军的帮助啊!。”

却听身后玉奴颤抖地回道,“崔...崔都监还在春芳苑......听说还举办了一场诗会。”

春芳苑?那不是城内最豪奢淫逸的勾栏吗?!

如今边疆不稳,北齐扰边频繁,城内涌入大批关外百姓,粮食紧缺,作为玉门关一把手的崔都监竟然还在温柔乡中享受,还有闲工夫做那些酸诗!

顾卿怒火中烧,手已经摸向挂在腰间的佩剑。但手刚一碰到森冷剑身,又收了回来。

现在还不是时候。

随着几声沉沉深呼吸,她又问,“那刘统领呢,他前几日便出发前去环关三城借粮了,有消息传来吗?”

身后传来玉奴的声音,“刘统领今日刚刚传来消息,说是环关三城的都监们都互相推脱......刘统领道,借粮一行,恐难成功。”

此言一闻,顾卿再也忍不住。她猛一转身,身上墨狐披风掀起一角,裙袂翻飞。转身便离开城楼,走向城内。

“玉奴,用最快的鹰传信给刘统领,就说,先礼后兵,随他前去的一万士兵可以动了。不拿回粮食来,誓不罢休。”

这些尸餐素位的都监!玉门关附近的土地贫瘠不假,但是玉门关后的环关三城便有河流经过,膏田沃土,粮食产量丰富。三城便是为玉门关提供粮食的腹地,现如今这些都监竟然罔顾玉门关的一城之危,拒绝为刘统领借粮。

他们拒绝,无非是看自己是个失势公主,而刘统领更是一名武将罢了,在后梁,同品阶的情况下,文官天然便比武官高半级。这些都监都是文官监军,自然瞧不上刘统领。

既然和他们好好讲道理行不通,那就别怪我到时候直接动手抢了!

前不久母亲便已经传信来,东风将至。既然已经打算随母亲做那惊天动地之事,那还守这破规矩干嘛,何不将旧山河换新天地!

顾卿凤眼一眯,“传我指令,控制住玉门关,不允许任何消息传出去!”

这开刀的第一个人便是崔都监。

整个玉门关内粮食都不够,他却还能享美酒佳人,看笙歌燕舞,看来是府中的存粮太多了!

想到后面顾卿眼中不禁划过一抹冷色。

***

几日后。

顾卿此时正坐在梨花木桌前处理政务。桌边厚厚一沓的文书,窗外雪花纷纷。她笔耕不辍,偶尔搁笔,疲惫的闭眼揉揉眉心。

自从控制崔都监后,积累的政事便需要顾卿去解决了。不管他是如何震惊,不可置信,他现如今已经算是被软禁在都监府中了。

虽然玉奴能帮她的都帮了,但是需要亲历亲为的太多了。

更何况几日前暴雪突至,城内已经有屋子倒塌了,城内如今正忙着救灾抢险,赈济灾民。幸好当时关外的百姓已经全部转移到城内来了,不然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也不知道会压死多少家庭。

但是也有好消息,茫茫大雪眼中阻碍了视线,北齐士兵最近消停得很,而刘统领率领一万士兵已经将粮食从环关三城中“借”来了。

但是大雪终究会消失,

顾卿是后梁帝后长女,本是身份贵重,却在十年前那场宫闱内乱中,被皇帝贬黜,发配边疆。幸有皇后亲娘运作,成了玉门关之主。

名为主人,实际顾卿不能参与玉门关任何政事,若不是顾自己暗中组建军队,只怕事情还要难办许多。

要是筠衡公子能到后梁来一遭就好了。顾卿心中苦笑着,也许这玉门关内,后梁的困境就能解了。

她心中忧虑玉门关内的粮食状况,又不忍心封住城门不让关外的百姓入城。

顾卿立于城墙之上,心底却发沉。

亲爹尚且苛待自己至此,若是再传出镇守边疆不稳,自己怕是会有性命之忧。况且,更会在皇帝那儿留下皇后恣意弄权的把柄。

她深知,如若南燕百姓们不进城,今年冬天,等待他们的不是严寒酷冬,便是北齐士兵的刀锋。

顾卿垂眸,看着城门外长长等候入城的百姓,他们都不是什么富贵人家,衣物单薄,此刻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看得她心中酸涩。

玉门关外,等待入城的人依旧没见着变少,繁忙的人流中已经升起了炊烟。大多是见着今日是轮不到自己,已经提前聚在一起生饭取暖的人。哪怕是在寒冬,但是伴随着袅袅炊烟,依旧有孩童清脆的嬉闹声,家长们低低的呵斥声响起。

听到此言,顾卿瞳孔一缩,搭在城垛上的手不禁用力得发白。

情况竟然到了如此糟糕的境地!

寒风呼啸,夕阳西下。关外的温度开始下降,广阔的大漠却被夕阳笼上一层光,看着温暖实则虚假。

一年前,漠国的西南方,有两小国名叫婆罗国,所罗国。两国素有冤仇,但实力不分上下,因此僵持几年,彼此都没有互相吞并成功。而筠衡公子游行此处,受所罗门国王恩惠,为他出使婆罗国,一言便引得婆罗国内乱,所罗国趁乱入侵,终得以了解恩怨。

无论多错综复杂的形势,他始终纵横捭阖,应付自如。因此名扬天下,连远在后梁的顾卿得以听闻他的事迹。

而这只不过是筠衡公子诸多事迹中的一个例子,但无论哪个国家如何诚心邀请他留下,他都辞谢,始终在诸国游历。因此有国家对他反目成仇,但他无畏无惧,狷狂肆意至此,倒是颇合了顾卿的心意。

这便是人间烟火气,平常人家里,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秋收冬藏,如此以往,岁岁而已。这便是顾卿眷恋喜爱的人世间。

顾卿眼中蔓延的柔和一滞,抬眼蹙眉看向不远处缓缓归城的士兵,他们身上都带着伤,身侧马背上的马鞍都溅着鲜血。显然是今日巡边护卫队与北齐扰边的士兵发生了冲突。

顾卿凝眉深思,估计是最近几年年头不好,大旱大寒接踵而至,三大国还好,只是边境骚乱。

城门之下,她凝眉望着玉门关外长长等候入城的百姓,叹道,“玉奴,城内的粮食还能坚持几日?”

守在顾卿身后的玉奴低声回复,“公主,按照原来的计划,城中的粮食还能撑得住一个月。但是最近北齐频频扰边,周边的百姓都进玉门关避难,恐怕...撑不过半个月了”

阅读敌国天子他俯首称臣了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