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春过辽河滩》
春过辽河滩

第八章

而她那些年,不是没有机会改嫁,其中我知道的,就有几次。都是一些男人的亲戚,邻居找上门来提亲的。有说不要孩子的,有说带孩子也可以的,等等不一,都是老光棍,没有娶过老婆的。这里也有好样的男人,因为家里穷等客观原因,打的光棍。而提亲的那些女人们,都是同一种口径,劝说妈妈要想得开,人活着就是这么回事,该享福时,就得享福,总比这样受罪强,而你又是孤儿寡母的,哪天能熬到头啊。还不如找个男人,免得受气,也不再遭罪了,又有男人帮你拉扯孩子,又有个依靠,还有个伴呢,怎么弄都划算。不比你一个人业障强多了。要是你现在想不开,找个男人搭伙也行,让他帮衬你一把,也就是晚上借你个炕头睡一觉,这也没有什么,你也不是没见过,孩子都大好几个了。再说这种事,也不算是丢人,也不是没有,你何必死撑着呢,要那块贞节牌坊有屁用。还有你的那个男人,说不一定哪年哪个月才能出来,他要是知道你现在所遭的罪,也会赞成你先找一个男人,有个人帮助你,说不定他还得感谢人家呢。这是真话,不是挖苦你,说真格的,我们对你这么的热心,一个是为你好,也是为你的孩子好。再个你长的又年轻漂亮,也不能说是白白的浪费了你的青春年华,便宜了那些老光棍,就是那些让我们提亲的男人,也是知道你的。要不然的话,象你这样,带这些孩子,又是劳改犯的家属,谁还想要你。我说趁现在你还年轻,有点姿色,有人要你,赶紧找个主吧,等过几年,说不定,上赶着白送人家,都不见得有人要呢。这话可能不怎么好听,你可别生气,真就是这么回事,你就仔细想想吧。要说这些女人也是好心,说的也都是实情。象妈妈这种情况,有人要也就烧高香了,那还有挑三拣四,选择的份儿,也就是象她们说的那样,仗着妈妈年轻漂亮,为人处事等各种名声还好,要不然,也不见得有人想找这么大的一个业,就别说他们都还想着你呢。

每次有人和妈妈说这些,她都要难过好些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眼睛红肿,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的哭。这种事又没有个人可以商量,只能是自己难受。思前想后的,总怕自己的孩子多受一层气。就说找人拉帮套,那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谁知道人家是怎么想的,会长久吗,要是只图自己年轻漂亮,帮个三天两早上的,新鲜劲一过,或者是时间一长,有个什么摩擦的,人家拍拍屁股走了,自己丢了人,还白搭了身子,那不是造孽吗,下十八层地狱也没有脸见人,那还怎么活呀。这可不是她小心眼,也不是不信任人,实在是没有什么把握的事。那个时候的运动,一个接着一个,把人都整精了,谁的心里也没有底,也不敢随便就真的相信人。更何况她一个女人家,万一是有人想趁她的难处,占便宜,她还能把人家怎么着。不是只有自己白白的吃亏,自己委屈,又得丢人,说都没处说去。要是在遇上一个无赖什么的,反咬你一口,那不更闹心,更要命了。人活着,不光是活命,更是活一张脸。而且谁都想好,在难处,更是想好。可你净住好处想也不行,得切实际,不是谁想好就能得好的,有些事,也不都是能够争取来的。像妈妈这种情况,有这么多的想法,可不是多余,实在是有她不得以的苦中。可她要是改嫁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起码是正大光明的,不会有太多的非议。真要是改嫁,这里头也有很多的难处。首先不是原配,而她也已经习惯了原来的生活方式,重新和一个男人生活,不知道能不能适应。她或者是他们又都不是小青年了,个人的脾气秉性,生活习惯大都是定了性,不容易改变,互相间就不好凑合,要是有一个处理不好,有个纠葛,在她就更难了,进不得退也不是,到那时可就更难办了。还有一种想法也是难办,就是改嫁后,一般地说,找的男人差不多都是打光棍的男人,都没有孩子。到了人家,不管是处的好坏,感情如何,你是给人家生个一男半女的,还是不生,这都是实际的难事。不生吧,与情与理都说不过去,因为人家不嫌弃你寡妇失业的,又有几个累赘。那就已经是天高地厚的恩德了,你又年轻,不是不能生养。要是生了,前窝后继,三窝两嘎的,就更有戏了。而在于她,都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都是一样,这就是事了,对于先后的孩子,那个好,那个差点,都不忍,都不是,这就不能仅凭自己的想法所为,还有外人看着呢,有后爹瞧着呢。就是能摊上一个心眼好使的男人,也还是怕外人说三道四的。这种一颗心掰成两半,一根肠子八下扯的,也不是那么好过的,比自己带孩子过也强不了哪去。只能说是能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这方面是不用遭罪了。而其它的,也免不了被人说闲话,生闲气。要是再找个男人是有特性的,只认自己亲生的孩子,带过来的孩子都是王八犊子。何况我们本身就是劳改犯的子女,不用人说就比别人矮半截,要是后爹有什么想法,我们受气受罪不用说:妈妈她夹在中间怎么办,真要是走到那一步,她也就没有活路了。死不起,活不起,走不了,扔不下,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这些情况非常现实,妈妈她能不仔细的想吗,谁说有个男人帮助好点,而他的后果,以至于麻烦,也不是好解决,好处理的。而象这种情况的男人,没有一个不想要自己的孩子的,不可能有那么大度的,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问,什么还不要,干愿为劳改犯白养活孩子老婆的。这样的男人不能说没有,可以说是太少见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大多数人是办不到的。妈妈她在那些年里,对于这些事,也想过,也为难过,以至于到最后也没改嫁,这也不是说她没有动过心。她也是一个极普通的,又是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又是在年轻的时候,别说生活的那么艰难,就是现在,生活好的妇女,谁不想找个男人嫁了,谁愿意自己一个人干靠。尤其是再一遇上难事,遇到愁事,或者是受人欺负的时候,她就会更动心,更伤心。有的时候都会想,随便找个人嫁了就算了,什么也别管,只要叫男人就行,要是有个主,何苦受人家闲气,叫人欺负,还没法子说呢。有些男人缺德,而他们的女人更不是东西,明明是他们男人欺负你,可是你要吱声,说不定还会被他们的女人说成是你下贱,你不要脸,你勾引别人,是你惦记别人的汉子。总之,谁让你是下等的公民,是劳改犯的老婆了呢,没有汉子给你撑腰,在这些事上,这种时候,就显出有男人的重要了。不然,也许就没有女人想找汉子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们俩个说好并排走,用一根树棍抬着筐,有时一人一只手拎着筐梁。这样走不为别的,只是三哥岁数也不大,也不愿意走在后面,也害怕。你可以想一下,俩个十来岁的孩子,在无人的野外,又是晚上走路,能不害怕吗,谁说那个时候不信鬼神,而世上也真没有鬼怪。不过,要让你小的时候,一个人晚上在野外走路,不知你怕不怕。我想你多数也不敢走,也会感到象是后面有东西跟着,头发根发乍,毛骨悚然,心里突突直跳。也怕有个响声什么的,会吓够呛。这不是胆小心虚,也不是做了亏心事,只是人们习惯了白天的活动,习惯了看的清楚,心中有数。而晚上我们的眼睛,看到的东西模糊不清,看的又不远,对四周,不是全清楚,就难免产生错觉,心里就没有底。精神就会紧张,就会害怕。并且我们群居惯了。为什么人有孤独感,那是人们共同生活,相互依赖惯了,一旦剩下自己或者没有人和你沟通,没了依靠,就会觉得孤独了,就会不安了。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们一起生活的一种意义,一种乐趣。你要是经长一个人单独活动,不与人沟通,狐独感会更加强烈,时间长了还会使人发疯。这可不是吓唬谁,你要是仔细想一想,就会有同感。这不,多咱到家了,才算是松了口气,那时候才会感到又放松,又累又饿,又渴。为什么走路的时候,把累和饿都忘了呢,是因为精神高度紧张,出汗都不知道,等精神松驰下来,也就是说回过神来了,什么感觉都来了。到了这个时候,才真感到家的重要,家的温暖,有家真好。每到这时,听到妈妈说,累了吧,洗洗手,吃饭吧,这时候的心里特别温暖,特别舒服,特别甜,会有一股暖流,流遍全身,让你倍感亲切。接下来,你的心情会特好,胃口大开,吃什么都香,见什么都顺心。真的,我们小的时候,生活虽然苦,又艰难,精神又压抑,又受摧残制约,活的非常苦闷。可是有了这种亲情,有了这和温暖,就会感受到生活的温馨,生活的有劲头。人生不是只有苦难,也有甜蜜,也有幸福,要不然人生就没活头了,就没意义了,还有谁能向往人生,感谢人生,善待自己的人生呢。一想到这些,不管是什么时候,我的感觉都会特别强烈,心里特别的甜蜜。它是一种让人幸福,让人可望,让人回味的力量,是一种精神食粮,一种安慰,一种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高级情感。有了她,会增添人类生活的美感,让人活的有滋有味。不知你有没有过这种感受,有过这种体会没有。我想这种亲情,这种情感交流,人人都应该有过。要是没有,那就太可悲了,太可惜了,活的就太没竟思了。正是这种情感的力量,让我们在困境中得以生存,让我稚嫩的心灵得以安慰,在己后慢慢的人生路上,能够忍受各种的痛苦,经受住种种磨难,来励炼人生,走过这艰难的一生。

说起来真要感谢妈妈,不只是生了我们,给了我们母爱,给了我这种亲情。而且是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养育了我们,没有离开我们。这份母爱,我们是刻骨铭心的。虽说以后,她也犯过错,这在我们年少的时候不理解,对她有过想法,可是这种亲情,是永远也不会泯灭的。到了我成年以后,由其是成家了以后,回过头来想一想,她当时的处境,就能理解,也能同情她了。可以说,当时妈妈正直年轻,风华正茂,也需要男人,也需要温暖。要是改嫁,不愁得不到,也不会没有人要。只是我们都还小,又是一帮,要带我们一起改嫁过去,是有些困难。她自己要是走,就比较容易,也会找一个象点样的男人。要是那么做,扔下我们几个孩子,就更惨了。那都不知道我们几个人能不能活下来,会活成麻样。你也知道,象我们这样家庭的子女,是没有人管的,有的,只是受气的份儿,你说那不就该活受罪了。如果带我们一起去找,也能找到,可以找个条件差点的,你象四,五十岁没有说上媳妇的光棍。在农村,现在可能还有,当时就不用说了,一定找得到。而不管找个么样的男人,只要成份好,是贫下中农,嫁鸡随鸡,妈妈也会翻个身,不会再受人气,不用夹着尾巴做人了。也可以堂堂正正的过正常人的生活。可是为什么她那样像傻,为什么她不去过好日子呢。不管是什么样的男人,总比没有强,而在于她,只有好处,是没有坏处的。

再说,原来男人在的时候,又体面又风光,在农村,是受人尊重和羡慕的家庭。如今不但这些都没有了,反过来还要看别人的脸色过日子。这一反一正,其中的滋味,里面的难处,就可想而知了。还有,妈妈在生产队干一天,才记七分工分,好年头,十分工有一元钱的时候。一般年头,十分工一天都在七,八角钱左右。挣七分工天才几角钱,要养活一家人,是够艰难的吧。虽然说现在有大儿子帮助,可他一个孩子,在生产队干一天,才给五分工。娘俩加一块,才能顶一个大劳动力多一点。每年去了口粮款,所剩就无几了。不象原先,男人一个月就挣三十多元钱,再加自己挣的,生活得多富裕。现在不行了,这个生活的重担,压的她有点喘不过气来。你说她能不见老呀。

现在想一想,她没走有这一步,都是为了我们,根本就没有为自己着想,总是苦了她自己了。怎么说呢,有句俗话说的明白,叫羊肉贴不到狗身上,更何况是在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远远没有现在的人想的开,对于抚养别人的孩子,怎么也觉得别扭,也不会那么开心,那么自然而然的相处。在农村,自己生的,有多少人重男轻女,何况不是自己费力劳动得来的,有几个人真的会珍惜爱护,如同己出。妈妈觉得不带我们走,可能就有这种想法,怕我们多受一层气,她夹在中间难受,不好做人。要是自己走,不带我们,还怕我们遭罪,活不下去。这种种的想法,让她左右为难,牵肠挂肚,才耽误了她。而这样的奉献,又使得她狐苦和倍受折磨。我想,做为女人,谁都想得到男人的爱,得到男人的温暖和关怀。而最头际的,就是生活在一起,共同支起一片天;风雨同舟,患难与共,有精神的安慰,也有生活的扶助。没有几个女人真的愿意自己孤苦伶仃的,无依无靠地,在人生的路上自己行走,这里的难处,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感叹,无可奈何吧了。而妈妈能够坚持不改嫁,让自己受煎熬,受磨难,这份亲情,这份母爱,也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的,其中的艰难,心里的苦处,社会上的折磨,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承受的了,所能做到的,从这一点上说,她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母亲,多么伟大的女性。

我记得第一次吃荙姆花根时,看到它白白的颜色,粉条一样细长的身体,很新奇,很想吃。而第一口嚼下去,还留在嘴里一点甜味,觉得非常好吃。尤其是孩子,吃到甜的东西是非非常高兴,吃不够的。等到吃多了,吃饱了,就不是原来的甜味,而是嗷不噔的味,这时,让你觉得有说不出的滋味。不得劲,不好受,一打嗝,一出气,就跟出这种味道,咽也咽不下去,吐也吐不净,只能等到它消化完了,才能没有这种味。一般的时候,是不全吃这种野菜根的,不只是它有这种味道,主要是它不禁饿,吃了它没有什么力气,只是充填肚子。所以用它掺在苞米面里,为的是占个地方。还有嗷不噔的味也少了,不至于让人老觉得不舒服。我当时小,嘴馋,吃到甜食就什么都不顾了,等过后,才知道不好受,却是没有办法了。心想下次可不吃这东西了。等到下回再吃它时,扳不住,还想吃。妈妈知道我第一次吃多了,一定不好受,就告诉我说,少吃点就没事了。另外,你上回吃完之后是不是拉稀了,这种野菜根就是这样,吃多了就会拉肚子,不过没事,它不是病,拉过就好了。而挖这种野菜根,是很费力气的。大哥白天劳动,二哥放学后有好多的活等着他,晚上还要等大哥收工后一起去抓鱼什么的,都没空。只有我和三哥,没那么多的活,就去挖荙姆花根。他拿看铁锹,我带着筐,我们一起到辽河滩地去挖。为什么去河难地呢,这种野菜喜欢生长在潮湿的地方,又要土地肥沃松软。辽河滩是黑土地,又潮湿,又松软,正是荙姆花生长的好地方。

荙姆花根的挖法,一点也不复杂。就在它生长的地方挖,因为它在地下的根,成串的长,还分叉,一株花的根能串很多,很长。还不能薅,用手拔,它就断。要想得到它,就是翻土,从翻出的松散土里向外拣。拣的话,谁都能做,就是翻土,要有力气。挖一锹土,有时才有几根,有时能拣十几根。而它的长短,要由铁锹挖土的厚度来定,不是深度。挖的深,是挖的根数多,而挖的土厚,它的根就长。原来这种根在地下,不仅竖着长,还横着窜。要想挖的长,又要挖的多,用铁锹挖的土就得又厚又深。我三哥年纪小,没有多大力气,每锹土挖的又浅又薄,拣出来的根,没几根、又短。就是这样,他也很吃力气,干不了多一会,就累的满头大汗,气喘嘘嘘的,要坐下来歇一会,才能接着挖。所以我们俩人每次都挖不了多少。不象大哥他们来挖,每次挖的又多又长,还不用到天黑就回家了。我和三哥每回挖荙姆花根,都要等天黑后,看不见了,才住手。而回家的时候,还有点恋恋不舍的。不是力气多,也不是为别的,只是挖的少,觉得不够本。无奈,年纪小,尽了最大的力气,也只能干这么多活,得这点回报。当时只是想,要是有什么东西帮助翻土,不用人工挖,只是拣,那有多好啊。

这样的日子,虽然说吃的还算过的去,穿的就不怎么充足了。只能是大的穿过了,给小的,而小孩子是没有钱来添置衣服的。只有大哥、算是家里的顶梁柱,每年能添一套衣服。其余不足时,就用爸爸原来的旧衣服改制。这个活,都是晚上妈妈手工一针一线做的。有时到了换季的时候,妈妈整夜地忙着改,要不然,我们四个人就没衣服穿了。可是,她白天还要去生产队里劳动,做饭,衣服,操持家务,挤时间还得去菜园子忙活。到了晚才能给我们几个人缝补衣裳。那个时候的我们还小,又要帮家里头干各种活,又贪玩,也不知道介待,衣服穿的特别费。几乎每天晚上妈妈都要给补衣裳,忙的别说睡觉了,就连掉眼泪的工夫都没有。妈妈谁说生下我们四个孩子,在爸爸走之前,还是相当年轻的,满头的黑发,细发的皮肤,脸上连一个皱纹都没有。都说人要不操心,脸上就不见老。其实,一个是年岁和心态,一个就是条件。爸爸没走前,妈妈虽然也操劳,可她心情好,精神头足,没有负担。人有精神,就不见老,你要是老有精神压力,一天天没精打采的,连个笑模样都见不着,不老才怪呢。不信你上街仔细看看,问问就知道了。现在,妈妈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显得老很多。首先,精神上的打击特别大。她一个女人家,又没有文化,又没见过世面,光是身边没有个男人,没有个商量的,没有个依靠,就够为难的。这又是罪人家属,本身都自卑,见到人更是胆颤。心里没鬼都害怕,别说有鬼了,你说,活的不就更累,更不自在了。这种心理上的负担,能不使人焦悴。让人整日不得安心,又没有出头之日,怎么会不催人老,不让人萎靡呢。

这还得说没有天灾人祸。要是赶上年景不怎么好,一天工分几分钱或者是倒挂的时候也有。那就更没辙了。只有自己想办法苦挨。不象贫下中农等人家,政府还有个救济,有个照顾,个人也随便些。比如卖个农产品,搞个小开荒,自己多种点什么。再不济,还敢到生产队的地里偷点吃。而我们家这样的条件就惨了,政府没有空管你这些,生产队也好,群众也好,是不许你搞其它活动。至于你活了活不了,怎么苦,怎么难,你自己还不敢向外说,也没人可怜你,没人同情你。这还不算,要是乱说,那就是对社会不满,对人民不满,那还了得,这不反天了吗。那就有你好瞧的,有你罪受的。所以说,象我们这样的人,有苦自己咽,有罪自己受着。

这些连我们孩子都知道,何况妈妈呢,她还能年轻得了吗。也就是这样,我们从小就能吃苦,比别人家的孩子多受累。挖野菜,挖荙姆花根,这种野菜的藤和叶,人不能吃,是喂猪的好伺料。而地下的根,白白的,长长的象粉条,盘根错节。把它从地下挖出来,洗净,可以上锅蒸着吃,也可以切碎掺到苞米面里贴大饼子吃。它有些甜味,有些嗷不登的味。虽然说不算太好吃,又没多少营养,人吃了不添多少力气,可总能填饱肚子,比吃不饱强,比挨饿更好受。这种活,只有我们小孩子才有空去挖。而一般的年头,是没人吃这个,也没有人去挖它。只有象我们这样的家庭,在没有别的东西填饱肚子的时候,才由孩子去挖这个。爸爸走后,刚开始的几年,年景还算不错,大哥他们又打鱼,又抓青蛙的,我们吃的还算过的去。挖这种菜根,也不是经长的,多数是妈妈让挖,她是让我们先吃吃这个,怕一旦到了荒年,我们吃不了这种苦,或是找不到东西吃。再有,从爸爸走后,妈妈特别注意节省粮食,怕到荒年没办法。多节省一点粮食,到时候就少挨点饿,少遭点罪,多一份活命的希望。这在她原来是不用寻思的,现在什么都得想在前头,要不然不管什么事,孩子大人都得多吃苦,多遭罪。大人还可以多挺一点,孩子就惨了,所以要提前准备,提前磨炼。

阅读春过辽河滩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