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重来1976》
重来1976

第六百八十八章 民科

“为什么这么说?”

“哦,小陈你说说看?”

韩局当然高兴了。

他这顶乌纱帽都未必保得住。

“我看了下卷宗,觉得这应该是咱们市周边心怀不满的农民所为。”

韩局连忙问:“怎么缩小?”

“松蜡一般用于防水……”

陈侃点头:“这种炸药主要用在防水防潮的矿场。”

袁宪洲在一旁连忙说:“这就好找多了。比如煤矿,咱们西南那边就有不少煤矿,前年还发生过透水事故。”

穆荣也说:“现场提取的指纹也显示罪犯的右手可能只有四根手指。这多半是90年代以前矿井工作留下的残疾。”

“年龄也可以限定了,应该是四十岁以上的人。”

“可以把安监局的人叫来做人物侧写了。”

韩局兴奋不已:“小陈啊,你不愧是博士啊!一上来就能发现重点。”

“主要咱们检验部门工作做得细致,我光看检验报告就可以了。”

“咱们市出女神探啊,以前有个秦局,在全国都大名鼎鼎。你要是也能分配到咱们市局来,那真是烧高香了啊……”

其实,陈侃倒有意到一线锻炼。

不然就像周梅一样,专门擅长纸上谈兵,连人物侧写都做不好。

没事儿就跑到报纸、电视台上搞点心灵鸡汤。www.qixinyuan.com.cn 米妮小说网

凭着从美剧里学来那点心理分析水平,没事儿放点马后炮,教老百姓怎么找对象,怎么教育孩子。

不过,这由不得陈侃。

像她这种拥有三门博士学位的高端人才全国罕见。

不要说市局了,省厅都未必留得住。

安监局的人来到市局以后,陈侃立刻给出了人物侧写。

年龄四十岁到五十岁之间,中等身材,偏瘦。

右手食指有缺损。

家住本市西南方向某个乡村。

90年代曾在煤矿上班儿。

要强好胜,心气儿高,有点小聪明。

在当地被当做能人,有本事的人。

很可能承包过当地的小煤窑,并因此致富。

后来小煤窑被关停并转,从而怀恨在心。

根据陈侃给出的罪犯侧写。

袁宪洲、黄毓他们公安干警在安监局工作人员配合下。

只用了三天便抓到了罪犯。

罪犯43岁,一米六九,略瘦。

90年代以前在煤矿干过几年。

在一次事故中失去右手食指。

2000年左右承包过一个小煤窑,赚了100来万。

三年前被安监局强制关闭。

总而言之,跟陈侃的侧写相比八九不离十。

……

白客回收火箭的事儿虽然比较低调。

没有现场报道,也没有人物专访。

但这么重大的事儿,很容易就在业内传开了。

订单也纷至沓来。

因为火箭发射实现回收以后,成本大幅度降低。

比如,原本1000万美金帮人发射一颗卫星,可能还会亏钱。

眼下200万美金发射一颗都能赚钱。

更何况可以一弹多星呢。

以星辰科技眼下的技术,一弹九星都没问题。

接下来再出重型火箭,都能弄出一弹30星了。

目前,天空中大约有600多颗卫星。

一半是米国的。

其他国家不是不想,而是没这技术。

造卫星容易,造火箭却不简单。

所以,卫星发射的市场都被米国垄断着。

就像天朝人的熊猫一样。

你想租用吗?

我来开价,你闭嘴,光听就行了。

白客这技术一出来就牛逼大了。

直接把米国人发射卫星的价格砍下来三分之二。

谁看着不眼红啊。

原来不打算发射卫星的都心动了。

米国的盟友像日国、加国等也偷偷找人牵线搭桥想搭顺风车。

白客肯定得先紧着自己人。

先帮天朝军方发射三枚军用卫星。

卓杰网也悄咪咪地发射两颗通信卫星。

还有巴铁等几个友好邻邦。

反正先发射的都属于政治任务。

好在钱都不少给。

像科威特、阿联酋、沙特等几个土豪都只能排到来年了。

至于米国的盟友就没有具体日期了。

等等再说吧。

最近一年,云图生物科技的人造肉技术也获得突飞猛进发展。

三年前,云图生物科技的人造肉成本还相当高昂,甚至比黄金还贵重。

指甲大一块儿牛肉成本得10万美金。

眼下,巴掌大一块儿牛肉成本却只要1万美金。

虽然离上市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但进步已经很惊人了。

“呵呵!一定是你的培养液给力!”

“嗯,白总您说对了。”

孙皓得意洋洋。

“呵呵,孙总,你看咱们是不是应该去参观一下?”

“好啊,可你笑啥笑,阴阳怪气的。”

孙媛白了白客一眼。

“呵呵……”

几个人一起向实验室走去,一边走着,白客一边同孙皓的助手偷偷交换眼色。

到了实验室,白客主动戴胶皮手套拿面罩。

孙皓戴上胶皮手套后说:“不用了,咱们这无菌室已经很严格了。”

到了大玻璃前,孙皓将手伸进去打开器皿。

“你们看,这就是咱们的培养液。目前牛肉、羊肉、猪肉、鸡肉的干细胞都可以在这里迅速成长。”

“那有没有可能,这里突然长出一只鸡来?或者长出一条牛腿?”

孙皓笑了:“这跟种地一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只鸡或一条牛腿的构成比单纯的一块儿肉复杂多了,咱们眼下还达不到那种技术。”

孙媛有些兴奋地说:“可以当做一个方向,将来器官移植就指日可待了。”

“那不成克隆了吗?”

“迂腐,这是造福民生的克隆,是好的克隆。”

“好吧。可这培养液既然可以繁育一块儿肉。那它算不算一个生命体呢?”

“当然算了。它是真菌嘛,就像你见过的千岁、红茶菌这种东西。”

“既然如此,它会不会进化啊,比如变得有攻击性。”

“哈哈,姑父您想象力真丰富。”

孙媛也在一旁哭笑不得:“你姑父整天在家看科幻。你要跟他说点天马行空的事,都说不过他。”

“呵呵,民科,我属于民科。”

“嗯,姑父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科学研究就要预测到任何一种可能性。”

说着,孙皓脱下胶皮手套,将手指向培养液中伸进去。

“别!”

白客想制止,但已经来不及了。

袁宪洲介绍完案情,韩局在一旁义愤填膺:“这个坏分子!他是故意破坏我们安定团结的局面,想在老百姓中制造恐慌气氛!对待这种坏分子,我们必须像秋风扫落叶一般残酷无情!”

韩局有点话痨,穆荣连忙及时制止他。

他连忙向韩局解释:“应该是民用炸药的一种。”

其他公安干警也都有点生活生产常识,听穆荣这么一提示,不由得议论纷纷。

最近两个月来,本市西南城乡结合部陆续发生多起爆炸事故。

“小陈认为咱们这个案子暂时还上升不到控爆的程度。”

“是不是矿山、采石场用的那种炸药啊?”

韩局有些兴奋:“这些炸药都是管控的,我们跟安监局合作,把周边的矿场、采石场拉网筛查一遍,不信找不到这个坏分子。”

“不过,这种炸药在90年代以后就很少用了。”

陆续造成多起停电事故。

老百姓戏称这罪犯是“笨-拉灯。”

?

“咱们的化学分析做的不错,从现场找到的炸药成分看,应该是铵松蜡炸药。”

“哦,”大家都面面相觑,除了穆荣外,大家对这些拗口的名称没什么概念。

穆荣当过兵上过前线,对炸药略知一二。

“那就不好找了。90年代以前炸药管控不太严格,很多矿区的工人都会偷点回家炸鱼、炸石头什么的。”

穆荣皱起眉头:“能不能缩小点范围?”

本市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不上报自己能解决还好,上报了自己又解决不了,那就是个大麻烦。

经过调查发现是有人故意为之。

被炸毁的多是人迹稀少的电线杆、变电线路等设施。

阅读重来1976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