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秦钟林黛玉》
秦钟林黛玉

第759章 少爷老实了

此等天候,的确还有人在江堤处不住劳作,给于修缮?给予查漏补缺?

“石头、沙头堆积而成。”

“这样的江堤可以长久?”

小胖子步伐很慢,身披特别定制的宽大蓑衣,端量临近不远的这处江堤。

极目而视,可一观江水盛况,雨势不显,江水却不住冲击两岸。

“为何不用那些东西?”

“一路南下,本王目力所至,水泥之物的原料还是有很多的。”

小胖子反问。

小神医献上的水泥之物,可为国之大用,否则,父皇也不能够直接封授男爵。

每岁为国朝省却修缮沟渠、江河道路的银子是一方面,其次,便是水泥之物凝固之后,很是坚硬。

浑圆一体,非沙石、石头可比。

可以应对很大的水势冲击,不说抗衡所有的冲击,起码,可以大大抗衡不少强大水势。

扬州这里是国朝赋税重要之地,这里肯定是水泥之物的首要受益之地。

现在……并看不到水泥大用。

“殿下!”

“关于水泥之物大用的文书,年初的确下发至巡抚衙门,如今苏州之地已经在使用了。”

“扬州这里……快了。”

江苏布政使近前。

“快了?”

“是否快了,会有监察御史以观的。”

小胖子不在多言。

一路南下,对于许多事情也有崭新认识。

国朝的许多好政策,父皇的许多好心思,下面的人并不一定完全可以领会。

或者说,就算领会了,也不一定会完全的落实。

就如还在处理的盐务之事。

父皇的心思……林如海、鲁德恭应该都清楚,可……数年过去了,鲁德恭现在已经在牢狱中。

十年的时间,这处江堤修缮了五次!

平均每两年修缮一次,每一次修缮都需要大量的银子,那些银子是否真的落到实处也不好说。

水泥!

去岁小神医闲聊就和自己说过,对于国朝而言,水泥是好东西,对于下面的一些人来说,水泥就不一定是好东西了。

可以理解。

奈何……这一次自己能做的就是看看、瞧瞧,许多事情并不能够插手、过问。

此行回京之后,当和父皇好好说道那些事,派遣一些得力之人尽快将水泥之事落实。

“……”

秦钟旁侧跟随,鲜少出言。

连日来,跟在小胖子身边,已经见识扬州城这里的许多方面,酒务、河务、海塘事务、盐务、榷关、仓务……。

大开眼界。

扬州这里如此,天下间各省各地大都也是如此。

都有专人专职,上至巡抚、布政使官员管理,下至一些微末小吏也有参与。

纵然有一些事务……职责不太清晰,可……也有其内在缘由。

就如眼前的江堤修缮。

这位河道官未必不想要以水泥将其修成,而后可以大用,对于己身仕途也有裨益。

许多事情,他也做不得主。

……

……

“林姑娘,你画的越来越好了。”

“都快和少爷画的一样了。”

庆余巷。

林府。

林黛玉所在的小院子,传来阵阵欢快之音。

“就你会说……,按照钟哥儿的话说,我现在的画道也就刚入门,还差的远。”

“不过……我觉画的还是有些模样的。”

“比起前两日,进步还是有一些的。”

上房之内,临窗书案,林黛玉正在欣赏自己刚画好的一幅画,是院中的景色。

雨势绵绵而落,松柏摇曳其中,极远处,乌云漂浮,鸟兽不显,临近处,寒风阵阵、迎面凉凉。

屋檐下,黄鹂静静,画眉摇摇。

围墙上,一只鸟儿正在躲避雨水,浑身冻得有些瑟瑟发抖。

……

钟哥儿的画!

较为写实,许多想象之中事物,也可数笔勾勒出来,比如风的律动,比如云的气息。

别有韵味。

比起时下流行的山水画作,各有千秋,倾向不同。

“比如乌云、雨水……画的就没有钟哥儿画的好。”

“那种光影变换间的浓淡轻薄,不好掌握,还需要继续精进。”

说着,林黛玉秀手伸出,指了指画上一处区域,道出明显的一点不足。

“有少爷在,林姑娘再请教请教,就会更进一步的。”

香菱正在欣赏那幅画作。

少爷临走之前有交代,让她们将别苑的事情处理完,就前往林姑娘这里玩耍。

多日来,都轻车熟路了。

“香菱,听说钟哥儿最近在教你诗词?”

“记得京城的时候,你就有这个意思,现在学的如何了?”

“眼前此景,可有想出一首诗?”

林黛玉再次一品面前的画作,按照钟哥儿的评价标准,如果满分是一百分的话,自己现在可有七十分吧。

潜力还是很大的。

呸!

每一次钟哥儿评价自己都说自己潜力很大,言外之意……不就是说自己距离很好还差的远?

哼!

钟哥儿这几日倒是忙碌。

爹爹也是忙碌。

好在,采星她们还在。

本以为恒王殿下来了之后,钟哥儿就会很快前往金陵的,现在都快十一月月中了,钟哥儿还在。

这也算是一件好事。

听香菱之言,看将过去,微微一笑,趣言道。

“林姑娘,我……,我就是有些兴趣而已。”

“少爷,少爷最近在让我熟读一些唐诗宋词,先读个一千首,有空的时候,会和我说道一些诗词的妙处。”

“嗯?眼前此景?”

“林姑娘,让我想一想……。”

“有了,是一首温八叉的诗。”

“云满鸟行灭,池凉龙气腥。”

“斜飘看棋簟,疏洒望山亭。”

“细响鸣林叶,圆文破沼萍。”

“秋阴杳无际,平野但冥冥。”

“嗯,这首好像有点像,却只有部分相合。”

“我再想想……。”

“……”

“张耒的一首似乎更好。”

“阶下梧桐树,芳菲亦已休。”

“岁时惊病客,风雨送清秋。”

“栖鸟归何晚,鸣虫响渐收。”

“萧萧寒色暮,吹作夜深愁。”

“林姑娘,你觉得呢?”

香菱小脸羞红,有些不好意思,自己喜欢诗词……就是兴趣,沿途南下,自己就在读诗词。

现在还在读诗词。

一千首呢。

现在自己读了数百首了。

少爷也和自己一块品鉴了数十首,勉强有些心得,合眼前景色的诗词?秀眉微动,数息之后,便是有了。

温八叉的一首出,又觉有些不妥,又换了一首。

“都好!”

“温八叉和张耒的诗词都有些婉约轻巧,我也喜欢他们的诗词。”

“我画上的意境……也是这般。”

“香菱,看来你进益很大。”

“待你通读一千首诗词之后,有钟哥儿的指点,你也可以试着作诗了。”

“当不会差。”

林黛玉给于肯定的回答。

这么短的时间就能想出来两首诗,可见香菱平日里下过苦工的,之前没有接触过,短时间内能够达到这一步,已经不容易了。

再给香菱一些时间,绝对大进。

“林姑娘,我……我还差得远。”

香菱一张小脸更有些别样的红晕,更有些许激动。

“已经不错了,咱们女子读诗词,又不是为了读书举业,无需强求,随心就好。”

“如此更可暗合诗词之妙,强求反而难得其妙。”

林黛玉摇摇头。

“我这里也有一些诗词方面的书,你待会可以瞧瞧,喜欢的话,取几本回去瞧瞧。”

“有不懂的,就问钟哥儿。”

“嗯,钟哥儿这几日应该很忙碌吧?白日里,和恒王殿下一处四处巡查扬州各处的要务。”

“晚间,应该还在读书写字做文章吧?”

“钟哥儿昨儿是几时入睡的?”

林黛玉转身走向罩房临近的小书房之地,平日里自己写字看书都在那里,作画的话……那里的桌子有点小。

许多书也都在那里。

自归于扬州以来,从爹爹的书房里取了不少书,大都是诗词方面的,都已经看过了。

其中一些适合现在的香菱使用。

话语间,思及一事,看向香菱、晴雯,钟哥儿都两三日没来府上了,关于钟哥儿的事情,都是香菱她们说的。

“的确有点忙。”

“这几日除了早饭在苑中用,其余都和恒王殿下一处。”

“晚间还要口述一些小说文字。”

“外加做一些文章。”

“昨儿……三更二刻才入睡的。”

香菱细语应下,俏脸微红,昨儿是……是自己暖床的,少爷入睡的时间自己很清楚。

先前少爷不忙的时候,让自己暖床总爱折腾自己,虽没有要自己的身子。

然!

自己的嘴巴、喉咙总是酸酸的,总要漱漱口、刷刷牙、清理一番才能入睡,这几日……少爷老实很多。

也就……自己的肚兜遭殃了,真是的!

随行之人,扬州通判、江都县令、此间河道官、江苏布政使等皆有在此。httpδ:/www.youxs.org

扬州知府……因牵扯盐务之事,已经被下狱。

“你为这里的河道官几年了?”

小胖子看向那人。

“秋冬时日的雨水不显,是以……江堤这里还是无碍的。”

雨伞层层,斗笠蓑衣,沿着大江旁侧的要道行走,好在此刻皆为细雨,不为侵扰视线。

“回殿下,已经两年了。”

河道官一礼。

“去岁下半年,京城的一些水利沟渠、河堤修建,都可以使用水泥了。”

在府中用过饭,秦钟便是前往竹园草堂,和小胖子一处前往城外码头口岸、大江沿岸。

巡查这里的河道沟渠、河堤防御之事。

“殿下!”

稍有靠近一些,轻拍着大肚腩,眉目一皱。

“这……,根据河道记录,加上去岁那次已经修缮五次了。”

河道官近前,言辞有些忐忑。

“今岁以来,陛下也有明发旨意,工部那里会派遣专人前往黄河、大江、大湖等主要之地,造出水泥之物,给于加固堤岸。”

“扬州这里堪为紧要之地,本王记得……也在名册之中。”

“十年来,这里的江堤修缮多少次了?”

“这处江堤是去岁刚修建的,较之原有的江堤要高出一尺半,足可抵挡罕见雨势。”

“如今雨势之下,正好可以观一些地方的缺漏,是以,有人仍在这里修补。”

阅读秦钟林黛玉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