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五代十国演义》
五代十国演义

第三十二回 仁厚攻克梓州城 朱温火烧上源驿

高仁厚却道:“鹿头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打关徒增伤亡。不如围困它,时间长了,必有变故。”于是在关外,建立十二个营寨,围而不打。

大将中有人劝阻,杨师立即斩之,进军涪城,派大将郝蠲,袭击绵州。杨师立发布讨贼檄文,布告四方,列举田令孜、陈敬瑄十条罪状,宣称已经率东川各州大军十五万,入清君侧,铲除奸臣。

田令孜奏明僖宗皇帝,朝廷乃命陈敬瑄为三川都指挥招讨安抚处置使,并剥夺杨师立一切官职、爵位。又任命眉州防御使高仁厚为东川节度留后,押牙杨茂言,为行军副使,率兵五千,讨伐杨师立。

杨师立派部将郑君雄、张士安死守鹿头关。

杨茂言说:“他们死守鹿头关,可令士兵,日夜打关。”

五更的时候,各个营寨的打更人纷纷打起了更。高仁厚大喜道:“大家都回来得差不多了。”

一早,各位将领道中军大寨集合,大家都以为高仁厚真的不知道,坦然落座,神色自如。

高仁厚问杨茂言:“听说昨夜遇到袭击,杨副使身先士卒,率兵追杀敌人,一直杀到张把,有没有这回事?”www.tcknh.com 侠客小说网

杨茂言坦然说:“昨夜遇险,黑夜里不知道情况究竟这样。听说大帅已经出走,我就立刻率兵追随,准备保护大帅,后来发现不对,就立刻回来了!”

高仁厚大怒道:“我给了你最后的机会。你却不肯讲实话。我和你,同时接受朝廷的任命,我为正使,你为副使,率大军讨伐叛贼。如果我先逃走,你就该当面把我呵斥下马,军法从事,接掌大军,然后再奏报朝廷。而今,你身为副使,那么多双眼睛看着你,你就是他们的表率。遇到敌情,你就最先逃走,而且数你逃得最远,现在还谎言欺骗。你自己说,按军法应该怎样处置?”

杨茂言惭愧地拱手说:“按照军法当斩。对不起兄弟们了!茂言先走一步!”

高仁厚说:“确实如此,依法当斩!来人,推出去斩首!”

众将领吓得双腿发抖,高仁厚却没有处置他们,仿佛真的不知道。

高仁厚又下令,将夜里俘虏的几十名东川士兵,全部释放。

这些东川士兵,回到鹿头关,郑君雄召见他们问话,听说如此如此,大惊,对张士安说:“高大帅的军法,严明到如此地步,以后绝对不可轻易出兵,自取灭亡!”

五天后,二十三日,高仁厚率军打关。郑君雄率兵出击,高仁厚佯装不敌,败走。

郑君雄挥军追赶,忽然,高仁厚伏兵四起。郑君雄大败,与张士安连夜退保梓州。

高仁厚攻克鹿头关,陈敬瑄又派兵三千,前来增援。高仁厚遂将梓州团团围住。

高仁厚也不攻城,只是写了一封信,说:“新任东川节度使高仁厚,不忍心看着城内百姓玉石俱焚,为杨师立一个人陪葬,所以给十天期限,给大家戴罪立功的机会,也给百姓活命的机

杨师立听说后,勃然大怒,说:“彼此都是镇守一方的藩镇,竟然把我的位子许给他自己的下属,真是目无王法!”

田令孜听说后,决定趁杨师立羽翼未丰之前,先发制人拿下他。遂奏明僖宗皇帝,将杨师立任命为尚书右仆射。这右仆射虽然也是二品大员,却是没有实权,属于明升暗降。

当天夜里,郑君雄亲率精锐,偷袭唐军大营。杨茂言抵挡不住,弃寨而逃。相邻的几个营寨,见副使大人逃跑了,不知虚实,也跟着逃跑。郑君雄一鼓作气,杀奔高仁厚中军大寨。

高仁厚早已接到消息,立刻下令大开辕门,点起火把,把大寨照得雪亮。然后带领所有士兵,在左右两侧的路边埋伏。

田令孜、陈敬瑄兄弟二人,三年内连续平定了郭琪黄头军、阡能、韩秀升三起叛乱,又接连赶走了王铎、郑畋两位宰相,自以为天下再无敌手。

田令孜派宦官来到梓州传旨。杨师立大怒,拒绝移交,并且还杀了传旨宦官和监军宦官,下令全军动员,号称杀往成都,讨伐田令孜、陈敬瑄兄弟。

郑君雄率兵杀到高仁厚的中军大寨,只见灯火通明,大寨中一个人也没有,郑君雄说:“坏了,有埋伏,快撤!”

说时迟那时快,高仁厚命擂起战鼓,霎时伏兵四起,东川兵四散奔逃,被杀、被俘近千人。郑君雄率兵逃回梓州,高仁厚率兵一直追到梓州城下。很多东川兵跌入壕沟而死。高仁厚这才收兵回营。

高仁厚想到,今晚弃寨而逃的士兵很多,如果军法从事,要杀的人太多了,仗还怎么打?

东川节度使杨师立,本来是田令孜一党,赌球时名列第二名,因此得以被任命为东川节度使,到现在一转眼已经四年了。田令孜、陈敬瑄兄弟二人的所作所为,杨师立全都看在眼里,深以为不齿。

之前,陈敬瑄派高仁厚去平定三峡贼韩秀升时,曾经对高仁厚许诺说:“你若能平定韩贼,我当奏报天子,任命你为东川节度使。”

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五月。

五月十七日。

张士安问:“高仁厚天天围困我们,如何是好?”

郑君雄说:“今夜你守关,我率精锐,夜踏唐营,必擒之。”

于是就对孔目官张韶说:“你尽快派一批步探子,带几十个人,去追赶那些逃兵,就用你自己的口气说,幸亏大帅一直在睡觉,没有踏出中军大寨一步,对你们失败逃跑的事情并不知情,不如赶快回去,假装没有逃跑过。明天早上照样去参见大帅。”

张韶乃是一位忠厚长者,大家对他都十分信任。因此,到了四更天,逃走的官兵都纷纷回来了。只有副使杨茂言,逃得最远,一直逃到梓州南面的张把,步探子才把他追回来。

新任东川节度留后高仁厚,率军进驻德阳。

陈敬瑄现在执掌西川,又想把东川也收归囊中。

这东川节度使,驻扎梓州(三台)。这个梓州,位于西川东北面,离成都仅仅二百余里。

阅读五代十国演义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