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镇国太子爷》
镇国太子爷

第582章 形意双绝联

李怀安还没回应,赵江海上来赔笑:“二哥……”

“起来吧!朕要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

皇上再次发问。

主要还是因为李怀安身上特立独行的气质,让他很难被忽视。

皇子府的府兵全都畏惧地盯着他,显然一切与之脱不开关系。

后一秒四皇子的态度怎么像是变了个人?

“很显然,苏先生还没看到四皇子,只是看到了四皇子的府兵,就误以为四皇子对翰林院发动袭击。事实上,这些府兵是私下行为,四皇子不知道。现在四皇子把事情已经解开了,已经没事了。”李怀安耸耸肩,说得十分随意。

皇上半眯着眼睛,盯着李怀安:“你就是苏先生的护卫。”

“正是。”

“见了朕,为何不拜?”皇帝上下打量李怀安,忽然问道。

李怀安拱手一礼:“参见皇上。”

参见皇上用拱手礼?

“大胆!”

皇帝身边一位公公呵斥一声。

“我云游天下习惯了,腰板有些毛病,弯腰就要疼,还请皇上见谅。”

“胡话罢了!能不跪皇上的,唯有半步宗师。”

那公公上前一步,手中拂尘甩到了李怀安的面前。

李怀安伸手一抓,直接拽住。

公公脸色一变,想把拂尘收回只觉一股怪力,让他无法动弹。

“好小子,有点儿本事。”公公冷笑道。

“一点一点而已。”李怀安笑得很轻松。

公公还在收手,却还是无法挪动,脸色也越发难看起来。

年轻皇帝默默看着,忽然说道:“父皇在世时便对武功高强者敬重有加,故赵国有律,凡九品极其以上者,见君可不跪。这位少侠,能在如此多府兵的围攻下分毫不伤,还杀了这么多人,其功夫肯定远在九品之上。少侠不愿意跪拜那就不跪吧。”

李怀安一松手。

那公公脱力往后一仰,险些摔倒。

公公老脸通红,估计是站在高位久了,很久没有如此狼狈的时候,盯着李怀安,眼中有些怨毒。

李怀安没有多看他一眼,而是对着这位年轻皇帝看了一眼又一眼。

赵国二皇子继承了皇位,什么时候的事?

怎么一点儿风声都没有?

而且这真是赵国二皇子吗?

李怀安首先需要确认的就是对方的性别。

这皇帝阴气太重,到底是不是男人?

想着,目光盯着皇帝的喉咙,想看看有没有喉结。

可惜对方一直低头,有点儿遮挡,看不真切。

李怀安马上换了个法子,专门盯着他的胸看。

心说如果是女人,被一个男人如此看着,肯定会恼怒或者不好意思的吧?

但这一次对方一点儿动静都没有,从容淡定,保持着帝王的气势。

看了一会儿,李怀安收回眼神,心道莫不是想多了?

“咳咳……”

苏然重重咳嗽两声,心说这人也太没礼数了,怎能如此盯着皇上看?要是皇上怪罪下来,还得了?

但年轻皇帝并不在意,而是点了点四皇子。

“老四,带着你的人赶紧滚,别再给朕惹麻烦,知道吗?”

“是。”

赵江海如蒙大赦,招呼手下人赶紧先走。

等府兵都从翰林院走了。

年轻皇帝到了翰林院的大殿中坐下。

下方所有人都跟随着到了大殿内。

李怀安对这皇帝有些好奇,也跟着到了殿中。

“还有半月便是科举,最近报名了多少人?”

“回皇上,一共有六十三人报名。”

“才六十三个?”皇帝皱眉,伸出手来,“把名册给朕看看。”

苏然送上名册,皇帝看到名册上的名字后眉头皱得更紧。

“名册上的人,一多半都是在城中有些名气的武夫,岂能由他们来报名参加科举?”

“回皇上,这些人都是经过了一些测试,证明其却有几分才学,方才能够报名。比如,这位白少侠。”

苏然指着李怀安。

李怀安故作淡定,对着皇帝笑了笑。

年轻皇帝轻咦一声:“白少侠已有九品上乘之资,天上地下无所不能,怎么会要参加科举?莫非是别有图谋?”

“武道修行到了我的境界已经再难进步,但人生还要继续,总要给自己找些乐子,不然,岂不空度此生?”

“好心性!”皇帝赞了一句,“但要却有其实,朕便信你所说。”

“听皇上的语气,莫非是想定题测验?”

“朕生平最爱文人,不喜那些舞刀弄枪的玩意儿!故自朕登基以来,大肆兴文,无奈赵国以武立国根基已久,想要改变甚是困难。故借用新唐之政改善赵国,科举之道艰难,这一次能否顺利进行,尚未可知。但如果白少侠真有才学,朕可以破例许你些好处。”

“好处什么的就不必了,我云游天下,为的是个好玩。只要皇上能出题,我便能作答。”

“好大的口气。你可知这天下文人之中,朕最钦佩之人是谁?”

年轻皇帝话锋一转,询问起来。

李怀安偏头看看苏然,笑了笑:“苏先生既为文圣,想必皇上最钦佩之人就是苏先生了吧。”

“非也。”皇帝摇头。

苏然解释道:“皇上生平最钦佩者乃新唐太子也。”

“噗!”李怀安咬了舌头,这也太突然了。

这不是开玩笑的?

提到新唐太子,这皇帝来了兴致,说起来是津津有味:“朕听闻一年前楚国使团入新唐比对,新唐太子一改纨绔之名,将楚国文圣的三道绝对一一解出,将新唐救出水火,后又在跟楚国公主的赌约上,琴棋书画四题完胜。其中种种诗词歌赋的流传,朕是如数家珍。只恨朕在赵国,新唐太子在长安,否则定要秉烛夜谈,聊聊诗文。”

哟?

看这赵国皇帝提及自己面露向往之色,不像是装的。

李怀安有些小得意,没想到赵国小皇帝是自己的小迷弟。

但是,说这些跟此刻出题有何关系?

这时,皇帝继续解释:“想当初,楚国出三联难倒了天下人,却唯独没有难倒新唐太子。其实朕这心里也有一句上联,自觉要比楚国文圣的三联都要绝妙。一直想找机会考一考新唐太子。可惜,唐赵战乱,只怕是没有机会了。今日朕就用此联为题,只要白少侠能对出来,朕必有重赏。”

“愿闻其详。”李怀安心想还有什么对子能比上一世的经典更绝妙的?

“上联是‘凄风冷雨满江城’。”

“凄风冷雨满江城……”

乍一听好似无甚特别之处,但李怀安也是此道行家,很快就发现了玄妙所在。

凄风冷雨满江城。

‘凄’、‘冷’二字各有零星两点,遇到风雨便成了势,便有了‘满江’二字的三点,水点越多,雨声越大。字之偏旁随下雨过程而转变,此为文字之中的‘形意双绝’。要以相同的‘形意双绝’作为下联来对。此上联看似简单,实则困难之级。

“白少侠,朕承认此题对你这样武林侠客来说过于困难。这上联之中包含了形意之变,可要朕给你多解释解释?”

苏然面露苦笑。

这位皇上也不知从何处听来的此题。

自小便在寻找这一句凄风冷雨满江城的下联。

找了一辈子都没找到,迄今为止无人可以解答。

登基之后更是许诺天下人,谁能解出此题可以满足任何心愿。

苏然自然也被请教过,可惜无能为力。

形意双绝,玄妙至极啊。

年轻皇帝还待解释。

只听李怀安已经开口了:“纤云细月系弦声。”

“纤云细月系弦声……”

皇帝脸色一变,没有想到这人能这么快作答。

乍一听还以为对方是说笑的,可细细一琢磨……

凄风冷雨满江城。

纤云细月系弦声。

形意双绝,同样是形意双绝。

“对对对,对出来了?”

在场所有人都蒙圈了,这是怎么搞的?

此联在赵国文人之中已是公开的考题,无数人想了一辈子都想不出来下联,居然被一个江湖侠客给瞬间对了出来。

“你,你到底是谁!”皇上站起身来,指着李怀安,秀气的脸上没有了帝王的气概,布满了汗珠,连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

李怀安却是不答,平静地说道:“皇上,这是一首诗,算我送给你的。”

“凄风冷雨满江城,纤云细月系弦声。

阳关一曲随山尽,不知山外与谁闻。”

“我草!”有书生绷不住了,“非但解了题,还将上下联结合起来写成了诗?这,这还是人吗?”

“吗的,关键还是个武林人士,这,这让我们的脸往哪儿搁?”

苏然震惊地盯着李怀安,本以为他的功夫已经独步天下,没想到文学水平比功夫还要厉害,听过文武双全,没听过文武天赋全部点满的。

这也太离谱了!

苏未雨看着李怀安的背影,回忆他的诗,忽然想到了一个人,失去的记忆涌入脑海中,吃惊地捂住了嘴,生怕自己激动得叫出声来。

皇帝是傻了,像是被人施展了定身法,立在那儿。

他是想用此联去为难新唐太子的,他日见面就用此题来弘扬赵国文风,没想到会被一个江湖侠客解答出来。

太突然了,太意外了!

而且这人真的好厉害!

“皇上要用此联去为难新唐太子,未免也太小瞧了人家。在我看来,所谓的形意双绝,不过一个噱头罢了。有点玄妙,但是不多。”

“你,你……”皇帝有些气恼,有种被人装逼还要被打脸的滋味,咬牙忍住,“少侠解了题,要怎么说都可以。”

“皇上,这上联真的很简单。不信我还可以再对。”

“什么?你还有下联?”

李怀安清了清嗓子:“凄风冷雨满江城,明花暗柳罩罗灯。

寒潮不解春风意,春光不待梦里人。”

“噗!”

翰林院的书生们都喷了。

他们用尽心思都解不出来的题,人家瞬息之间对出两题,而且还附赠一首诗。

李怀安不顾周围惊叹错愕的目光,继续说道:“如果两题不够,我还有第三解。”

“还有?”

“凄风冷雨满江城,清盏泥炉煮热羹。

愿为白头相思燕,不羡朱门断肠魂。”

赵国皇帝心中的无解之题,在李怀安面前形如儿戏,瞬间对出三题来,而且工工整整,成诗不说名传千古,也都是上乘的佳作。”

“朕至今才知道,原来朕是坐井观天,不知天下广博。白先生不仅是武道宗师,文道也是宗师之境界。只怕是新唐太子与先生比起来也相去甚远。”

赵国皇帝的称呼已经变了,将李怀安称作先生,说完之后起身拱手行了一礼,然后继续说:“先生有如此大才,朕是不会放走先生。从今日起,朕愿拜先生为师,日夜听从先生教诲,希望先生能留在赵国,教导朕,也教导赵国文人,让赵国成为文治之邦。”

皇帝询问,苏然无法作答,只能看向两个的保镖。

此刻,躲在大殿内苏未雨带着十几个书生跑了过来。

“皇上,是弟弟管教无方,家中府兵不顾皇命,冲击翰林院。弟弟得到消息,赶来劝阻,好在翰林院有两位护卫值守,没有让翰林院受到伤害。至于这些被打死的人嘛,都是他们咎由自取。”

“听你这么说,你是过来劝架的?他们并不是受你指示?”

苏然想到了混乱的场面,却没想到倒在地上的人会是四王子的人。

见到皇上亲至,赶紧下跪参拜:“参见皇上,皇上……”

“嗯嗯。”赵江海连连点头。

皇帝回头看着苏然:“苏先生,这与你所说正好相反,到底谁说的才是实话?”

“这……”苏然都懵了,看着李怀安,看着女儿,不知怎么回事。

冷冰冰的声音传来。

年轻俊秀的皇帝背着手,扫眼面前。

现场一片混乱。

“嗯?”年轻皇帝冷哼一声。

赵江海赶紧改口:“参见皇上,今日之事都是误会。”

“误会?死了这么多人也能称之为误会?”

苏未雨更不知道了。

前一秒还剑拔弩张的。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了李怀安身上。

自己的学生呢?

“苏先生,这就是你所说翰林院被砸?”

阅读镇国太子爷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