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俗人》
大明俗人

第1257章 逆流者

“那就好。”沈炼浅浅一笑。

面对该杀之人,毫不留情。

沈攸之不免赞叹道:“陛下的手段,实在令臣心悦诚服。”

沈炼瞥了他一眼,轻飘飘撂下这句话。

沈攸之顿感脊背发汗,连忙解释道:“请陛下放心,臣自打跟随陛下以来,未曾做过伤民害民之事。”

“可是说不上来,到底是哪里出现问题。”

一直以来,沈炼都在询问内心。

沈攸之缓缓说道:“陛下,压力通常来源于无法自强,但现在我们的军力占据着绝对优势。”

“更何况,是您御驾亲征。”

“为何会有担忧呢?”

“哪怕设想到最坏的结果,也无非就是上演萨尔浒之战,可也绝不会像萨尔浒之战一样败得那么惨。”

“亦或者,您是在担心那个黑衣和尚?”

有些事情,人尽皆知。

明成祖朱棣还是燕王之时,身边有个黑衣和尚叫做姚广孝。

在此人的布局谋划下,朱棣成功靖难,从燕王蜕变成永乐大帝。

眼下的时局里,又出现了一个类似的人物,但他却选择辅佐朱由检那个废物。

袭击崇祯行宫,营救朱由检,并协助皇太极完成权力集中,助

其从游牧政权当中脱离,逐渐形成一个完善的国家。

足以可见,此人能力,不下于永乐年间的黑衣和尚。

每每想起姚广崇。

沈炼心中都有股莫名的烦闷。

一路走来,自己改变了太多的历史轨迹。

从一个小旗官成长到了如今的神乾新帝,中间经历过多少曲折磨难,又有多少次命悬一线。

这些,沈炼记得清清楚楚。

可代价是什么呢?

除了一些熟悉的人死去外,可这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结果,谁都无法避免。

真正的代价还没有降临。

亦或者,可以理解成自己并没有走到终点。

沈攸之大概率是一语成谶。

察觉到沈炼的神情变化,他也知道自己说准了。

“姚广崇的确是个很有本事的人,但臣认为您不必因此而感到忧虑。”

“与您和他相比的话,确实有些可比性,也让臣想起来了一句话。”

“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

沈炼略显疑惑,问道:“仔细说说你的见解吧。”

“英雄造时势,即是可以理解成陛下在数年时间当中,全面推行新政改制,清除东林清流、打压世家豪门、屠戮权贵士绅、解决民变之

患,从各个方面来讲,您配得上大帝这个字眼,而眼下的时局,是您与诸多同僚创造出来的。”

“时势造英雄,则指的是姚广崇,他的出现很是突兀,就像是上天派下来的逆流者,他先前辅佐朱由检,您夺权之后又迅速投奔皇太极,并且得到重用,后又一手谋划禅位之乱,他想要以此来撼动您的地位,确确实实也起到了些许效果,说明他本身是做的没错,可错就错在跟错了人。”

“天下大势,以人力难以逆转,收复辽东不止是陛下与臣工们所想,更是天下百姓所想。”

“姚广崇,不过区区一介逆流者,哪怕能翻出些许浪花,但在这个时代,他终将会被埋没在史书当中。”

逆流者……

这个字眼,沈攸之的形容很恰当。

沈炼内心中所蕴藏的压力,顿时释放了许多。

“攸之,没想到,你现在都能说得天花乱坠。”

沈攸之谦虚道:“这些年来,臣闲暇之余读了不少史书,略有拙见而已。”

“不是拙见,你说的非常正确,但缺乏了一些认知。”沈炼说。

“哪些认知?”

“朕与姚广崇,其实是一类人,都属于这个时代的逆

流者!”

逆流交锋,就在眼前。

亦或者可以假设,姚广崇的出现,是要将历史轨迹掰回正轨。

沈炼的存在,则是要继续改变历史!

此战,将会没有后续。

要么神乾一朝,将会是史书中浩瀚绝妙的一笔。

反之,则会在此战落败过后,被史官无情从史书上抹去。

沈炼能够想象出来。

明军只要溃败,姚广崇会毫不犹豫拥立朱由检复位,大明和后金又会展开数十年的僵持。

此消彼长之下。

大明国力再度陷入极度衰弱状态,民变再度四起。

这一战,若是自己死在辽东战场,历史轨迹会不知不觉间再度复原。

或许,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会因此离开朝廷,选择重新集结义军对抗朝廷。

或许,孙传庭回到潼关,与李自成展开血战,被后金袭杀致死。

或许,这些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沈炼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场梦!

那就看看,同为逆流者,谁才能真正笑到最后。

千思百绪之间,一个稚嫩软糯的声音响起。

“爹!你看!这是苏柳姨娘给我做的新玩具!”

沈云帆迈着小短腿,跑到上书房来,兴高采烈地给父亲分享自己的欣喜。

哪怕是明太祖朱元璋,他手底下的悍将蓝玉,一口气打到了捕鱼儿海。

为人做事,极其嚣张,朱元璋依旧选择容忍,就是怕这帮骄兵悍将不会尽心尽力打仗。

这种事来。

而自己,也绝不会走向权臣之路。

沈攸之感觉,原来的老大,越来越像一位标准的帝王。

沈炼如今同为帝王。

神乾一朝,将会是这座帝国最为伟岸的变革!

“好了,你也不用太过紧张。”

沈炼的态度忽然变得柔和下来,脸上浮现出的笑容也较为真挚。

听起来就像是打一巴掌给一颗甜枣。

可要稍微把控不好尺度,则会让郑芝龙起了反心,届时还会在战事上增加麻烦。

随着权力的不断熏陶。

这种感觉,确实有种卸磨杀驴的倾向。

其实翻遍史书。

狡兔死,走狗烹的例子并不在少数,但沈攸之坚信沈炼不会做出

“攸之,不妨实话和你说。”

“这次与后金开战,朕心中的压力巨大。”

“攸之,丑话说在前头,以后要是让朕查出来,你做什么非法之事,一样杀。”

从治国理政,再到拿捏人心,早已是炉火纯青。

杀了人家弟弟,还让人家感激涕零。

阅读大明俗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