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第二百四十三章 聆听万物

梁渠睁开眼,从巷中探出头。

一位左脚无力,是个“跛脚”,另一位落地沉闷,是个“微驼背”。

行经巷口,淡淡的鱼腥味飘散过来,梁渠又听到阵阵“浪潮声”。

“明天晚上宵禁,早些回去歇息,今后得早上出船捕鱼,希望能有個好收成。”

话语声远去。

“对对对,去找乡老,抵制歪风邪气!”

我?

梁渠往外瞧一眼,两位身穿淡蓝色锦服的中年人步履缓慢,验证了他猜想。

真没想到,镇上开出一家娼馆的选址都能与他扯上关系。

不过娼馆要开在什么地方,他能劝得住?

锤炼耳识法,不能闭门造车,陆陆续续走过几位行人,让梁渠对的运用愈发纯熟。

等什么时候能百分百成功,耳识就到了小成。

倘若更进一步,无需特地使用练为本能,那就到了大成地步。

再往上,便是能听到信息多少的区别。

在巷子中待上小半个时辰,听过上百位路人的“信息”,梁渠略有所获,走出巷子打道回府。

途径某条鱼巷,一道异样的声音闯进“听觉”范围内。

梁渠脚步一顿,侧过头去。

“你这白鲢鱼鳃都发了暗,眼睛一圈也瘪了下去,一点水分没有,以为我是种地的不会挑鱼?三个铜板!”

鱼摊前,中年人与渔夫讨价还价,指着摊位上的鱼数落缺点。

摊主张开五根手指,寸步不让。

“三斤六两重的大鱼,少说吃三顿,五个铜板!”

“三顿?瞧不见天上太阳多辣?两时辰就得臭,我去腌得费多少盐?顶多两顿!”

中年人说着翻出自己的褡裢,抓去里头三枚泛黑的铜板。

请访问最新地址

“瞧见没,爷今天身上就仨铜板!多了没有,卖不卖一句话,没有我到别处去找。

马上辰时一过,天气更热,你这鱼怕是三铜板都买不上价了!”

“成成成,仨铜板就仨铜板”

摊主败下阵来,用草绳穿过鱼鳃盖,系上绳结。

中年人付过钱,喜滋滋地拎上大鱼,正欲回家吃两天熏鱼干,一只大手按住他的肩膀。

“你肝有问题。”

“哪来的孙子咒你爷……妈耶,梁爷!”

中年人沉脸回头,见到身后站着的高个青年,嘴里骂到一半的话连带着舌头一起吞进肚中,再出声,下巴都打起颤来。

梁渠倒是不恼,只拍拍中年人的肩,把刚刚的话重复一遍。

我肝有问题?

中年人这下慌了。

“啥,啥问题啊?”

梁渠摇摇头,他只在医馆里学过半年光景,大多针对的是外伤,骨折,出血,以及基本的药理辨识,内部症灶了解的少,无法断言。

只是眼前男人的问题……不小。

常人五劳七伤,身上或多或少有不健康的地方。

一如先前的两位渔民,哪怕年轻,仍旧一个坡脚,一个驼背。

唯独眼前男人,给出的声音信息很严重,“衰弱”到十分可怕的程度。

“最近没有身体不舒服?”

“没,没有啊。”男人两只手不由自主的到处乱摸,颤声道,“梁爷,您是大人物,不会拿咱这犄角旮旯里的瘪三寻开心,真……真有问题?”

梁渠点头。

前期没有症状,肝问题又非常大……

他大抵知道中年人出了什么毛病,八九不离十,是痈疽。

“去镇上的长春堂看看吧,那的大夫医术不错。”

梁渠给了男人五钱银子,转身离开小巷。

他不知道自己把情况说出来是对是错。

不说,男人或许尚能过上一小段无忧无虑的日子,说了反倒……

五钱银子权当赔偿吧。

巷子中,男人拿着半两银子,神色前所未有的慌张,拎上白鲢匆匆赶往长春堂。

梁宅旁陈家。

陈庆江一家正在搅合泥土,往里头加石灰和炉渣,准备在院中搭一个草棚出来。

一头没完全长开的驴子被系在木桩上,正绕着木桩来回转,嘶鸣中俱是“不安”“疲惫”“害怕”。

“陈叔,不喊旁人来做工?”

“阿水来了,害,没多少活,自己干不费多少时间,阿娣,快去倒茶。”

陈庆江站起身,让妻子回屋倒水。

“不用了,我有事不喝茶,过来给你们送样东西。”

梁渠放大听觉,挨个从在场的几人身上听过一遍,确认没什么问题,从怀里摸出两片木制莲花叶。

“阿娣姐,两个小玩意,回头用块布给它们缝起来,不能漏半点口子,再套一个小袋子,挂在小顺子和小奎脖子上一直带着,有好处。”

阿娣在一旁的水桶中洗洗手,小心翼翼地接过两片莲花叶。

阳光下,琥珀色的莲花叶泛着金丝般的美丽纹路,望之不凡。

陈庆江不晓得那莲花是什么木头做的,只觉得异常贵重,要不然哪用得上套两层布,忙乎使不得。

“就这样,我有事忙,先走了。”

梁渠对这一套熟练得很,挥挥手,转身离开,不给陈庆江任何推辞机会。

请访问最新地址

“人家是武师大人,跟咱们不一样。”

“有啥不一样,得罪梁爷,照样要跟在屁股后面吃屁!”

又两位行人路过,给出的信息与先前两位渔夫截然不同。

发出的脚步中并不带着草鞋与石板剐蹭的粗糙声,更“富贵”,“生气”弱上一截却同样不少,年龄不大,其中一位“脾弱”,经常忧虑,生气?

梁渠靠在无人经过的小巷墙下,闭上眼,听力扩张出去。

两位“生机勃发”的年轻人从巷口走过,身体带着些许“疲惫”。

做生意的两位中年人?

“哪不一样,正经姑娘会出来唱曲?话本故事看多了你?卖艺不卖身?

这东西就不该开在镇上,应当离得远远的,伤风败俗的东西。

“听说有人数过数,他来回游了一千回!水里泡有好几天!”

“一千回?怪怪,咱们上饶埠到平阳埠,走水路得十七八里地吧,一千回,那不是一万七八千里?铁打的都游化了吧?”

大泽上观光的游船,街边叫卖的小贩,书馆里雷鸣一样的掌声。

两个穿着麻短衫的年轻人提着鱼篓,一个左脚低,一个背稍弯,与他“听”到的别无二致。

“听说青石街上要开娼馆,就开在原来的青瓦巷旁边,那可离我家不远,伤风败俗的东西,不会带坏我家孩子吧。”

“不是娼馆,我记得说是青楼,听曲的地方,和娼馆不一样。”

我说,咱们去找乡老商量商量吧,瞧瞧能不能让那娼馆换个地方,当真是离得太近,影响不好……”

“乡老不一定能劝动,不如让乡老去求梁爷,梁爷面子大,咱老义兴人不能让烂糟东西坏咱们镇的风气!”

夜半出船,清晨回来的两位年轻渔民?

无数种声音在他脑海里唱起大戏,一道道信息跃然纸上。

“上饶埠那个来回游的人看不到了。”

阅读从水猴子开始成神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