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孙的主意,合资控股!

没必要再往海外发展。

只是……在朱允熞内心深处,还是在期盼着这次出征倭国不要出什么岔子才是。

他对海军可谓是寄予厚望!

事实上,现在就已经有了一丝不对劲的苗头。

大家对于海外的东西似乎变得不是那么敢兴趣,纷纷觉得大明境内已经足够好了。

不过这一次北元使者亲身体会到国道的便利性之后。

想必应该会力劝北元皇帝求和吧。

毕竟在这个运输比什么都困难的时代,大明有这么一条畅通无阻的主干道。

优势简直不要太大!

而在朱允熞等待北元回复消息,以及郑和那边消息的同时。

京师也越发热闹了起来。

一些工厂的雏形,出现在京师准备扩建的外城,纷纷沿着江河而建,打算依靠水力进行生产。

在蒸汽机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代,运用水力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最重要是,随着技术研究和制造局的发展,水力机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只是相比起当时询问的地主豪绅人数,最后终究还是少了许多。

算不上雷声大雨点小,但有差距却是肯定的。

起码没有达到朱允熞预想之中的效果。

于是朱允熞赶忙召来徐妙锦,打算问一问情况。

御书房。

朱允熞和徐妙锦寒暄了几句之后。

当先问道:“工厂的事情是什么情况?怎么当时询问的人这么多,结果现在真正开办工厂的人却这么少?”

徐妙锦也是有些无奈。

一摊手,说道:“这些家伙一个比一个胆小,不敢把全部身家都投进来。”

“而制造局这边制造一条机器生产流水线的成本又太高。”

“根本没办法降价。”

“再加上专利的缘故,只有一些原本手里田地众多的大地主才敢尝试。”

“普通的地主豪绅,根本没这个钱,或者说修建工厂要耗去他们的全部身家。”

“不敢尝试。”

朱允熞听后,这才明白了为什么工厂修建比想象中要少的缘故!

原来还是因为钱不够!

但指望朱允熞再给他们发钱却是妄想。

器械降价更是想都别想,毕竟他还指着这个割韭菜呢。

现在不会降价,以后更不会降价!

不过,要解决这个问题,倒也不是特别难……朱允熞沉吟半晌,手指无意识的在桌面敲动。

“有了!”

朱允熞面带喜色,说道:“既然一家地主的钱不够,那多几家地主的钱不就够了?”

“这样,你主管的技术研究和制造局不是有这些地主的信息吗?”

“你去将这些人联合起来,举办一场晚宴,让这些人熟络熟络,看能不能凑在一起,共同开办工厂。”

“到时候的收益,大家按照出资多少来分就是。”

但徐妙锦却面带难色。

说道:“其实……我已经试过了,可这些人彼此互不信任。”

“谁都害怕到时候钱投进去了,却被人排挤出去,不仅投资打了水漂,就连本钱也没了。”

“大家都不肯冒险。”

徐妙锦其实早就尝试过这个方案。

结果是不行!

但朱允熞却没有任何自己意见被否决的恼怒,而是满脸平静。

似乎已经预见了这个结果。

“你似乎不惊讶?”徐妙锦好奇道。

难道说,朱允熞还有什么解决办法不成?

“没错。”

朱允熞还当真有解决的办法!

“互不信任这件事太好解决了,凡是合伙开办工厂者,皆可以前往官府衙门登记注册。”

“成立一家公司,用以掌控这家工厂。”

“而这家公司,完全按照大家出资的多少控股,出三成的钱,就控三成的股!在事关公司决议的时候,有三成的股,就拥有三成的话语权。”

“到时候谁的话语权更多,就听谁的。”

“如此一来,简洁明了,同时更是有官府背书,有股份在公司,完全不必害怕。”

“如此,便能解决这些地主豪绅的后顾之忧了。”

徐妙锦大脑飞速转动。

设身处地的站在地主豪绅的身份去推想,如果是她的话,有官府作为背书,没有后顾之忧。

再加上几个分摊的话,不会一口气占据自己所有的财产。

她还当真会选择搏上一搏!

因为工厂生产出来的商品,实在是太有吸引力!

绝对不愁市场!

简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又有什么道理不搏上一把?

“好主意!”

“我这就回去,告诉所有人这个消息!让那些还没离京的地主赶紧开办工厂!”

“有官府背书,想必他们这次肯定是高兴坏了!”

徐妙锦也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

说干就干。

连一声招呼也不打,直接就跑着出了御书房,朝技术研究和制造局赶去。

让本来打算留徐妙锦吃晚饭的朱允熞有些尴尬。

只能是留待下次再说。

不过技术研究和制造局正是有她把关。

朱允熞倒是放心得很。

不用担心出什么差错,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其他事情上来。

只需要偶尔抛出一两个想法和点子即可,徐妙锦就会帮他把这些想法和点子尽可能的研究出来。

完成技术革新。

也正是如此认真负责的态度,才让大明涌现出了如此之多的新事物。

也让大明将来不缺用来倾销掠夺粮食和原材料的商品!

这一点上,徐妙锦当真是要记一大功!

(本章完)

只要有这三十二万头牛羊撑过一段时间,就算是郑和真的失败了!朱允熞也有充足的时间去解决此事!

无论是靠甘薯还是再次出征倭国。

他们是真的希望朱允熞把矛头从海外转移回来,放到北元又或安南身上!

只是胳膊拗不过大腿,朱允熞不同意,他们就没法有所作为。

三十二万头牛羊!

都还有时间!

但心里肯定还有着这样的想法!

只要海外一事有些不顺,他们都会站出来反对再度出征海外的事情。

这些都由不得朱允熞不担忧!

给大明的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也让物价得以暂时缓平。

给朱允熞更多的时间,去慢慢处理增发纸钞过多,导致纸钞贬值的问题。

但实际上,朱允熞心头却高兴坏了。

而是都盯上了北元这个心腹大患。

方才蓝玉和徐辉祖等人虽然是在演戏,可实际上却也是说的真心话。

根本不似作假!

早朝后,北元使者快马加鞭赶回北元,以现在修建国道之后的速度,想必半个月之内应当有回信。

事成与否,到时便知。

若是这第一步都走不到,难免会影响到大明朝堂对于征服海外的信心。

虽然这并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但对大明来说,却无异于是一剂强有力的强心针!

在如今物价飞涨的关键时期。

阅读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