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第178章 争取生个葫芦娃

这条大鲤鱼足有五六斤,完全够一家人吃了。

不知道的,还真以为她慈悲呢!

王承舟忍不住调侃了几句,臊得她小脸蛋通红,偷偷举起小拳头,皱了皱琼鼻,眼睛里满是威胁的神情。

腹黑!

王承舟默默吐槽了一句,同样笑着陪家人处理起了那条大鲤鱼。

徐小芷今天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跟喝了酒似的,再没了往日小女生的矜持,竟然非要给王爱朵展示一段儿舞蹈。

那柔软的腰身,绷直的脚尖,优雅的舞步,简直把小农民王爱朵看傻了。

王承舟更是目瞪口呆。

虽然一开始就有传闻说她家里可是出过那个啥的,非常富有,但是,谁也没想到她受过如此良好的教育,竟然连芭蕾这样的舞蹈都会。

不过,王承舟咂摸着嘴,总觉得她的舞姿怪怪的,似乎不太自然,跟那动物园里的孔雀开屏似的。

然而,当着她的面儿,王承舟可不敢胡说八道,只是心里觉得,或许她应该再多练练!

一家人吃着饭,夜色渐渐暗了下来。

天空又变成了深蓝色,干净得仿佛擦得透亮的玻璃,闪烁着点点星光。

不用说,明天又是个大晴天!

一家人终于松了口气,为了摸鱼,耽搁一下午的时间,总算没有酿成大错。

正在这时,门口忽然响起一道怯生生的叫喊,“承舟爷!”

声音很小,跟做贼似的。

一家人停下交谈,皆是一愣。

“谁呀?”

王承舟连忙放下碗筷,走了出去,“咦,你过来干啥?”

门口的黑暗里,杨巧儿强笑了一下,小心翼翼地打开自己的花手绢,递到他跟前儿,“承舟爷,我给你送条鱼。”

一股子香味儿扑鼻,王承舟才发现,里面裹着一条大板鲫,怕是有一斤多重,都炸酥了。

被她包过来的时候,不小心把尾巴给压碎了。

“哎呀!”

杨巧儿慌忙想把尾巴对上,可根本凑不成完整的了。忙活了一阵儿,沮丧得垂下了肩膀。

“没事。”

王承舟有点儿无法理解她的慌张,笑着揉了揉她的脑袋,拒绝道:

“巧儿,爷谢谢伱了。”

“不过,这东西你拿回去,我不能要。”

“我听说你家里人比较多,你好不容易捉来的鱼,就分给弟弟妹妹们吃吧。”

“承舟爷,你收下。”

不知道怎么的,见他拒绝,杨巧儿显得很慌乱,小嘴一瘪,都快哭了,“我就是拿给你的。”

“你要是不收,我也不能拿回去……”

“反正,你为了救我,跑了一条好大的锦鲤。爷爷说,做人得有良心,懂得知恩图报,你快收下吧!”

说着,竟然双膝一软,俏生生的跪了下去。

这可吓了王承舟一跳,连忙把她拉起来,瞅着她泪眼婆娑的小脸儿,皱起眉头,“巧儿,你实话说,这鱼是你爹娘让你拿过来的,还是你自个儿做主送来的?”

杨巧儿抹了一把眼泪,低着头不说话。

王承舟一看就知道了怎么回事。

心里禁不住有点儿奇怪。

照理说,自己拼死救了杨巧儿一命,她家里人不说敲锣打鼓的酬谢自己,起码的登门道谢还是要有的。

为何却是大晚上的,一个小姑娘偷了条鱼过来感谢自己?

估计是看出了他的心思,杨巧儿抬起满是水雾的大眼睛,紧张道:

“承舟爷,你别怪我爹娘。”

“我娘身子不舒服,我两个妹妹还小,需要人照顾,我爹脱不开身。”

“我爷爷说了,他明天会专门过来答谢您。”

王承舟一听,眉头皱得更紧了。想起她今日说过的话,心中一动,“巧儿,你娘身子不舒服为什么不来找我看病?”

杨巧儿一听,小脸儿又红了,嚅嗫了一会儿,终究是没说出口。

王承舟暗自喟叹,果真如此。

便安慰道:

“没事儿。”

“你娘是不是又要生小孩儿了?”

“白天的时候,你一直说想抓条鲤鱼,是打算给你娘补身体用的吧?”

杨巧儿抬起头,张着小嘴儿,十分吃惊。

不过,还是乖巧的点了点头。

“傻瓜。”

王承舟宠溺的骂了一句,一脸无奈,“你是在哪儿听的鲤鱼能下乳来着?”

“啊?”

杨巧儿终于褪去了羞涩,眨着大眼睛,“不是承舟爷你自己说的吗?”

“村子里都传开了,说是当初郭家庄的一个小媳妇儿不能产奶,急得嗷嗷哭。最后,郭水生爷爷找到了你,你一条大鲤鱼下去,就把那个小媳妇儿治好了。”

“大家伙儿都知道呢!”

道听途说害死人呀。

王承舟摇了摇头,解释道:

“鲤鱼确实可以下乳,但是它下乳的功效远远比不上鲫鱼。”

“那位小媳妇儿之所以能被一条鲤鱼治好,究其原因是乳汁不通,而非没有乳汁。”

“鲤鱼的主要功效是通乳,不是下乳。”

“大概而论,就是中医里以通为补的理念。”

杨巧儿忽闪着大眼睛,小脸儿又红了起来,不好意思的撇过头去。

王承舟回过神儿,同样略显尴尬。

心道:自己跟一个小丫头片子理论这个做什么?

哦,对了!

是她心中有执念,为了一条鲤鱼,差点儿淹死自己,自己也差点儿跟着淹死来着……

叹了口气,王承舟只好把礼物收下了。

否则,这条大板鲫可是她从家里偷来的,自己不要,估计她又舍不得扔,到时候回家被发现了,说不得就要挨一顿打。

不过,她娘眼看就要临产,正是需要进补的时候,自己可不能真的吃了。

反正老杨头还要过来,就当是保存一晚,明天再还回去吧。

“巧儿,路上黑,小心些。”

“嗯,我知道了,承舟爷!”

杨巧儿脸上终于浮现出笑容,带着少女的活泼,一蹦一跳离开了。

回屋之后,见全家人都仰头盯着自己,等待一个解释,王承舟只好大致述说了一遍,而后叹道:“挺好的一个小姑娘,他爹娘也是有福,不知道咋生出来的。”

李玉珠却听得哭笑不得,叹道:“仨儿,你觉得挺好,可她爹娘就不一定了。”

四丫和徐小芷听得一脸惊奇,忍不住问道:“为啥?”

杨巧儿算是村里有名的美人坯子。

长得很有特点,就像古画里走出来的仕女,年纪不大,气质却很清雅。

再加上性格很好,谁见了都得夸赞一句。

这样的小姑娘,乡下打着灯笼都难找,咋会不受爹娘待见呢?

王红河坐在一旁,低头笑了一声,“因为她不是个男孩儿呗!”

见王承舟眉头紧皱,李玉珠仔细解释道:“咱们王家村都姓王,杨巧儿一家却姓杨,你知道为啥?”

“这还能为啥?”

四丫翻了个白眼儿,充当起了大聪明,“因为她爹姓杨呗!”

徐小芷都被她逗笑了。

李玉珠瞪了她一眼,继续道:

“那是因为,他们一家子跟老栾头一样,都是外来户。”

“听老一辈儿的说,好些年前,老杨头他爹领了他们弟兄三个逃荒,流落到咱们这个地方,实在是饿得走不动了,就定居了下来。”

“作为外乡人,到一个生地方,肯定免不了受排挤。所以,他们一家子一直有个执念,那就是多生男孩儿,将来好撑门面。”

“可连续几代下来,老杨家人丁始终不能兴旺。到了杨巧儿他爹这一辈儿,情况变得越发凄惨,堂兄弟几个都是一代单传。”

“杨巧儿他爹杨树梢,甚至一连生了仨闺女,眼瞅着就要绝户。所以,即便自己闺女长得个顶个的赛天仙,他心里也闹腾得慌啊!”

王承舟一脸愕然。

你别说,七八十年代的乡村,还真有弟兄多就能称王称霸的例子。窦雪梅之所以嚣张跋扈,不就是因为自己本家有五个亲兄弟吗?

可是……于是,杨树梢就准备生第四胎了?

作为一个现代人,观念不同,听到这玩意儿还真是有点儿震撼。

“哼,第四胎算啥!”

李玉珠撇着嘴,一脸好笑,“要是还生不出个带把的,第五胎第六胎第七胎都有可能。”

您搁这儿凑葫芦娃呢?

王承舟觉得又是可怜又是好笑。

王红河禁不住瞪了她一眼,呵止道:“你别乌鸦嘴!让人听见了,不得恼死你?”

王爱朵和徐小芷呲牙笑着,禁不住脊背生寒。

这夫妻俩,把生孩子当工作了,那日子还能过好吗?

果然,李玉珠回瞪了一眼,叮嘱道:

“仨儿,你做得对。巧儿那丫头送来的鲫鱼咱可不敢吃!”

“她爹可是个乖张货,三个闺女没少挨他的打。”

“要是让他知道巧儿偷拿东西送给外人,非把她打坏不可!”

几人一听,一下子担忧起来。

王承舟瞅了眼门外的天色,忍不住就想立刻把鲫鱼送回去。

可又觉得不妥。

自己要是现在拿过去,不但会暴露杨巧儿,更像是打杨树梢的脸。即便是他当着自己的面儿不敢发作,可心里不得生自己闺女的气?

最好,还是等明天让老杨头悄无声息的带回去,方为上策。

可无论怎么思量,心里头都觉得窝火,禁不住愈发可怜杨巧儿了。

送走徐小芷的时候,大街上仍旧热热闹闹。

今天可是个好日子,老少爷们儿都抓了鱼,开了荤,高兴得跟过年似的。

眼看着月上柳梢头,仍旧在大街上乘凉。

王承舟也准备和王爱朵躺在院子里凉快,好早一点儿睡过去,明天继续早起打坯。

徐小芷噘着嘴,一步一步往外挪,根本不愿意走,很想凑热闹。

但是,王承舟觉得尴尬。自己亲妹子无所谓,大晚上的,边儿上躺个城里来的小姑娘算怎么回事?

于是,黑着脸把她赶了回去。

气得出门儿的时候,徐小芷偷偷摸摸的,直踩他脚趾头。

雄鸡报晓,听到第一遍鸡鸣的时候,一家人就起来去了打谷场。

王承舟盘算着,算上今天,只要再有两天,砖坯就打够了。

由于王彩云和王南舟的帮忙,进度快了不少。

到时候,把砖坯推到窑里,一家人就能松一口气了。

趁着机会,王承舟就能去老鸹林生产大队拉小瓦了。

哪知道,眼瞅着就要到中午,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着急麻慌的从村头跑了过来。

远远的瞅见王承舟,却显得愈发急切了。

待到近前,一把拉住他的手,嘴里翻来覆去的念叨着,“快走快走!”

“老杨头?”

见他挤眉弄眼的,脸色很难看,王承舟一阵疑惑,忍不住问道:“干啥去?”

“别问别问!”

老杨头阴沉着脸,仿佛有什么秘密,除了简单的几个字,啥都不说。

王承舟真是奇了怪了。

心里禁不住就想到杨巧儿,便打住了刨根问底的心思,快步跟了上去。

1秒记住:。手机版阅读网址:

这妮子,刚才差点儿把这条大鲤鱼掐死,这会儿却扮演起弱不禁风来了。

再探头一瞅,鼻子都气歪了。

辣椒倒是有,也是徐小芷提来的。

这丫头,看起来可可爱爱的,却是个喜欢吃辣椒的,上次烤爬叉的时候,用的也是她的调料。

等王红河领着王承舟出去答谢一圈儿,回来的时候,徐小芷已经端着那条大鲤鱼,提着二斤豆腐到了门口。

不知道是不是心疼那条被自己摧残得奄奄一息的大鲤鱼,她竟然还特意准备了半盆子清水,把它搁里头泡着。

至于必备的香菜,那更是没有了。

得亏王红河去路边的小菜地里掐了一把荆芥,算是为一大盆红艳艳的水煮鱼盖上了个绿帽子。

看起来赏心悦目多了。

“你端着盆子,我提着豆腐!”

王承舟翻了个白眼儿。

第178章争取生个葫芦娃

不过,为了对徐小芷表示感谢,为了平复一家人的神经,王承舟决定亲自动手,做一锅水煮鱼。

讲道理,水煮鱼的主要配料是黄豆芽,可家里没有那玩意儿,只好用徐小芷同志提来的豆腐替代。

而且,水煮鱼常用的是草鱼或黑鱼,现在却用上了鲤鱼。

王承舟又请老妈李玉珠出手,贴了一圈儿的锅贴。吸满了汤汁的死面饼子,又香又韧,吃起来劲道的很!

这下子,连汤菜带主食全都有了。

不过,看到李玉珠迎上来,立刻又换上了甜甜的笑。

瞅见父子俩,胳膊一软,连忙求救,“王秀才,快接一下!”

“好重,我胳膊都酸了。”

阅读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