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第146章 水西村的小崽子

大家伙儿越鼓励,他心里头越紧张。

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说起来,都是些不堪回首的往事。

所以,面对着一帮子宿敌,王云山的压力一下子就上来了。

生怕自己出了岔子,给王家村的老少爷们儿丢脸。

一个个咧着嘴,尴尬的笑着,不敢再多言。

不愧是大集体时代!

王承舟躲在人群中,看得津津有味,觉得还挺好玩儿的。

人群正中央。

王云山直起身子,甩着双手,活动一番,才又俯下身去,抱住大石磙,开始用力。

“嗨!”

随着一声怒吼,那几百斤的石头晃晃悠悠的升了起来。

王云山一口气把大石磙抱到了腰间。

比刚才的王大龙还要利索。

“好!”

“加把劲!”

“稳住,不要慌!”

大家伙儿眼前一亮,觉得有谱。

一个个握着拳头,开始鼓劲儿。

连那群大姑娘小媳妇儿都站了起来,走近了些,瞪起大眼睛瞅着。

那群水西村的年轻人脸上也露出了震撼之色。

这力气,说实在话,已经不小了。

一个普通的乡下小伙子,一口气抱起一百五十斤的重物,算是正常水平。

如果能抱起两百斤,已经称得上有劲儿的了。

这大石磙少说有三四百斤,能够抱起来的,绝对是凤毛麟角。

这也说明那个时候日子确实很艰苦,力气都是通过在田间地头劳动长起来的。

现在的年轻人普遍是比不了的。

王云山一口气把大石磙抱了起来,禁不住心中一喜。

往常,他跟王大龙差不多,抱起来的时候,都是很吃力的。

今儿个气氛到了,再被众人一激,力气长出了一大截。

算是超水平发挥。

按照这个势头,再努把力,说不定真能把大石磙举起来。

成为十里八乡的第二个传奇!

越想心中越激动。

这个时候,王家村的社员一致对外,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都在给他呐喊助威。

王云山心中急切,挺着下巴,猛然一用力。

大石磙一下子越过了胸口。

情形变得跟刚才的王大龙别无二致。

只要再加一把劲儿,就能举起来了。

哪知道,关键时刻,手指一滑,大石磙脱手掉了下去,重重的拍在了地上。

把地面砸出了一个大坑。

王云山猛然失去平衡,后仰着,噔噔噔,一连退出去好几步。

被人扶着,才没摔倒。

手指头划了一下,不停地哆嗦着。

“哎呀!”

“可惜!”

“完了!”

大家伙儿忍不住惊呼出声,脸上满满的都是遗憾。

“云山,没事儿吧?”

王玉堂心里头一紧,追了过去,“你有点儿心急了,不然,真的有机会。”

“没事儿。”

王云山脸色涨红,捏了捏手指头,不敢看他,“玉堂爷,我给老少爷们儿丢人了。”

“没有,哪儿的话!”

“云山,已经不错了。”

“你小子,和王大龙一样,都是咱王家村儿年轻一辈儿里的骄傲,好样的!”

大家伙儿齐声安慰着。

全然没有一丝一毫的刻薄和埋怨。

即便是那些女同志,眼眸中满满的都是失落,脸上却堆着笑,点头鼓励着。

面对外人的时候,大家伙儿的觉悟一下子就提高了。

那群水西村的年轻人松了口气,随之,就嬉笑了起来。

阴阳怪气道:

“真是可惜呀,王云山。你要是把大石磙举起来,那就是咱王家生产大队的第一人了!”

“不对不对,应该是王家生产大队的第二人!不是说,人家王玉堂几年前就完成过此项壮举吗?”

“真的假的?人家王云山这块头,这力气,都举不起来,王玉堂凭啥能举起来?我不信!”

说着说着,话锋一转,莫名其妙的就扯到了王玉堂,这个王家村第一人的身上。

众人一听,勃然大怒!

王玉堂在大家伙儿的心目中,可是王家村的标志,更是王家村老少爷们儿的骄傲。

哪里容得他们诋毁?

“放屁!高照阳,你找茬是不是?玉堂爷举起大石磙的事情,可是俺们全村人亲眼所见,能会有假?”

“就你们还敢怀疑玉堂爷?信不信他一根手指头就能碾死你?你爹是谁?”

“今天,玉堂爷就在这里站着呢,你们也敢胡说八道?举石磙,不是随手就办到的事情?”

大家伙儿义愤填膺,七嘴八舌的怼了回去。

没人注意到的是,王玉堂脸上的表情略微一僵。

心里莫名的,就有了不好的预感。

果然,那群水西村的小子一听,立刻就顺杆子爬上来了,拱了拱手道:

“不是我们诋毁玉堂爷,实在是平日里只听说您的威名,却从来没见过,心里头好奇呀!”

“反正昨儿个刚下了场大雨,今天闲着没事儿干,要不,您给咱们展示展示?”

“对呀,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展示展示呀!大家伙儿说,好不好?”

水西村的人齐声叫好。

王家村的人一片怒目。

王玉堂举大石磙是十里八乡人尽皆知的事情,这帮小子瞎起哄,摆明了是在挑衅了。

一帮子老少爷们儿的火气立刻就上来了。

即便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儿,也握着小拳头,怒目而视。

王家村儿有一个力能扛鼎的传奇人物,她们与有荣焉。

不管是嫁过来的小媳妇儿,还是没出门的大姑娘,说起来是嫁到王家村儿的或者从王家村儿嫁出去的,人家都得高看一眼。

不管认识不认识的,都会提一句“是那个养出举石磙神人的王家村儿吗?”

说起来,倍儿有面子!

见到王玉堂被人质疑,大家伙都怒了,口沫四溅:

“玉堂爷,展示一下,让他们见识见识你的厉害!”

“玉堂爷就站在这里,是谁给你们的勇气挑衅的?”

“玉堂爷,现在的年轻人没大没小,不知道你的威名,你真的不妨露一手!”

他们知道王玉堂伤到胳膊的不多,急切的想让他帮大家伙儿挣回面子。

闻言,王承舟忍不住担忧起来。

昨儿个,冒着大雨,为了那车麦子,王玉堂拉伤了肩膀,虽然经过自己的医治,减轻了不少痛楚,可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好的。

受伤的情况下,强行用力,韧带断裂都有可能。

真的到那一步,麻烦可就大了。

伤筋动骨一百天。

这大麦芒天,且不说耽不耽误上工,以他的脾气,不能下地干活,非急坏了不可!

但是,事到如今,已是骑虎难下。

被一帮子外村儿的小辈挑衅着,被一群村子里的后辈期待着,王玉堂这样的人,绝对没有退缩的道理。

当即,眼睛一眯,甩手把衬衣扔到了一旁,大步走了上去,“多大点儿事?”

“既然你们想见识,那我就让你们见识一下。”

“咱王家村的爷们儿,从来没有弄虚作假的道理,今儿个回去之后,尔等也算是个见证!”

说着,一扎马步,气沉丹田,肩膀渐渐耷拉了下来,脑袋顶起,腰窝一塌,双手自然的垂了下去。

三体式?!

王承舟瞪大了眼睛。

王玉堂为了求栾修武收自己为徒,曾在他屋子外面跪了三天三夜。

虽然最终没能如愿,却也得到了一些指点。

会三体式并不奇怪。

但是,能够活学活用,把它使在了举重上,王承舟可真是没想到。

怪不得栾修武会说他资质比自己好一百倍。

但是这份儿举一反三的巧思,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不过,可不能让他继续下去了。

王承舟亲手为他治疗的伤势,对于他的身体,或许比他自己都了解。

昨天刚到家的时候,他胳膊都抬不起来,已经算是严重拉伤了。

这种情况下,再去举三四百斤的大石磙,不是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吗?

不管举不举得起来,都会对他造成更大的伤害,从此留下病根儿都有可能。

“且慢!”

正在众人神情专注,满怀期待的档口,王承舟推开人群,走了出来。

“是你?”

高照阳瞅见他,比吃了苍蝇还难受。

哼了一声,把脸甩到一旁,显得十分厌恶。

王承舟可没空搭理他。

迎着全村儿年轻人的目光,沉声道:

“玉堂爷,你昨天帮着村儿里拉车,伤到了肩膀,现在可不是逞强的时候。”

“否则,伤势加重,没有两三个月,都难以痊愈。”

“没必要为了几句口角,拿自己的身体冒险。”

众人一听,一下子炸开了锅。

王家村儿的人,不管是大姑娘小媳妇儿,还是小伙子老爷们儿,难以置信的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满的都是担忧。

“王承舟说的是真的假的?昨儿个,玉堂爷伤到了?”

“承舟是村里的卫生员,他说的话还能有假?别忘了,昨儿个抬板车的时候,正是玉堂爷和王承舟一人一个轮子,拼尽全力,才把那一车麦子弄出来的。”

“坏了,这可咋办呀?话都说出去了,要是不接,指定会让人笑话的,玉堂爷会名声扫地呀!”

大家伙儿都急了,现场一片慌乱。

水西村的那群年轻人一听,眨巴着眼睛,盯着王玉堂的肩膀,一时间拿不定了主意。

见状,高照阳眼珠一转,撇着嘴道:

“哎哟,世上哪儿有那么巧的事儿呀?”

“知道今儿个要在人前证明自己,昨儿个就故意伤到了肩膀?”

“玉堂爷,你要是实在举不起来,直说就好了。都是一个生产大队的爷们儿,谁还能逼迫你不成?”

这些话说得可是很歹毒。

仿佛是王玉堂害怕在外人面前露馅了,不敢举石磙,故意说自己受伤了似的。

这要是传出去,他的名声必定会一落千丈。

不但今天的事情会成为十里八乡的谈资,即便以前的惊人事迹,都会被人怀疑。

质疑他为了出名,捏造事实,沽名钓誉。

“放你娘的狗臭屁!没听到王承舟卫生员说的话吗?玉堂爷昨天伤到了肩膀,今天怎么能举石磙?你是想害他?”

“王承舟可是咱们公社有名的卫生员,他说的话还能有假?”

“玉堂爷怎么可能举不起来?他一定能举起来的!只是,今天受伤了,不方便而已……”

那帮子大姑娘小媳妇儿简直气坏了,扯着喉咙跟他们理论。

可是,事实摆在眼前。

今天,王玉堂要是不当着所有人的面儿,把大石磙举起来,声誉必然会受到影响。

被人骑在头上,无论她们如何辩解,都不能理直气壮。

说着说着,就说不下去了。

一些小姑娘,气得眼圈儿一红,都快哭了。

1秒记住:。手机版阅读网址:

谁要是闯入了对方的地盘儿,就会引起好大一场纷争。

一帮熊孩子光着屁股蛋子,沿着河堤,互相投掷烂泥,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一帮子水西村的小子开始干扰他了,阴阳怪气儿的,很让人心烦。

“喂,你们水西村的男同志有点儿风度行不行?”

闻言,那群水西村的年轻人都笑了起来。

最后,脸上糊得都跟泥鳖似的,根本分不清谁是谁了,才会偃旗息鼓,回到自己争夺过来的水域里,扑腾一番。

“人家正做准备工作呢,你们咋那么多话?”

“哼,我们王家村儿至少还有人能把大石磙举起来,你们呢?就只会耍嘴皮子!”

一帮子大姑娘小媳妇儿站了起来,指着他们的鼻子一通骂。

王家村在上游,水西村在下游。

打小的时候起,一到夏天,十来岁的孩子到河里头洗澡,都得划清界限。

第146章水西村的小崽子

“王云山,你行不行啊?”

“要不,让你歇一会儿,喝口水,再来举?”

“这大石磙,听说你们村儿里只有王玉堂一个人举起来过,可他现在都三十多了,伱们年青一代,有点儿不争气呀!”

自己村儿的老爷们儿只能由自己数落,外人要是敢说一句,那姑奶奶们可就不饶人了。

当着王家村儿的老少爷们儿,对一群女同志,那群水西村的年轻人还真不敢出言不逊。

即便是年龄大了,两个村子的年轻人凑到一块儿,遇上个事情,一样要分个高低。

一个生产大队,却不是一个村儿的年轻人之间,争强好胜是常有的事儿。

两个村子挨着,都坐落在白河岸上。

阅读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