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第139章 扛西瓜是治病

作为村长大人的小公子,尚且在地里头勤勤恳恳的割麦子,王承舟一个小小的村卫生员,竟然偷奸耍滑到这种地步,是想上天呐?

这,就是威望!

不过,别人不敢多言,向来跟他不对付的王志国,可不乐意了。

即便王承舟救了他姐王彩云,也难以消除心中对他的怨愤。

所以,听到他要去钓鱼,王志国一下子爆发了。

农忙的时候,放着地里的活儿不管,跑去钓鱼,怎么都说不过去。

只是,最近王承舟表现良好,才没有立刻发作。

见动静闹得这么大,王爱朵一下子慌了。

可怜巴巴的瞅着王承舟,小嘴一撇,差点儿哭了,“哥,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她只是一时惊讶,叫大声了点儿,没想到会引来如此大的麻烦。

迎着所有人的目光,王承舟摇了摇头,笑了,“没事儿,你不喊那一嗓子,大家伙儿也会知道我今天去钓鱼了。”

“因为,这鱼,今天我是必须去钓的,谁都阻止不了。”

“我是卫生员,治病救人才是第一要务,地里的活儿,本来就是捎带的,干与不干,全凭我自己的心意。”

“鲤鱼,是我今天要用到的一味药,关乎一个女人和她孩子的健康,容不得他人置喙!”

说完,瞥了一眼王志国,根本就不搭理他。

施施然的走了。

王志国瞪着眼珠子,没想到他如此傲慢,全然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气得手指头哆嗦着,指着他的背影,气急败坏道:

“无法无天,简直无法无天!”

“鲤鱼是药?谁信呐?当我们是三岁小孩子呢?”

“不行,我要告诉我爹,我要告诉白支书!”

大家伙儿皱着眉头,琢磨着王承舟的话,心里半信半疑。

不过,见他气成这样,禁不住都笑了起来。

“对呀,王志国,找你爹告他!”

“哼,王秀才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昨儿个,我腿酸成那样,让他给捏一下,他都不捏;这会儿,巴巴的给外人治病,还有没有规矩了?他可是王家村的卫生员,是我们的人!”

“鲤鱼,药材?嘻嘻,这王秀才,自从长了本事,还以为他学好了,原来,还是那个惫懒小子!”

一群大姑娘小媳妇儿洋腔怪调的,看似在撺掇王志国,其实是在起哄。

她们对于王承舟,可是颇有好感的,心里对于他的话,已然信了几分。

这会儿,完全是在和稀泥罢了。

不过,大多数人心里,对于王承舟的行事是不赞成的,只是不方便说出口。

且不管他们在麦子地里议论。

王承舟回到家中,偷拿了一根大针,点起一堆火,烧红了,捏成了鱼钩。

而后,又找来一根破竹竿,扯了一截棉线,绑在一起。

简易钓具,就这样制成了。

又挖了几条蚯蚓,兴冲冲的来到了河边儿。

前世,闲暇之余,他也广大钓鱼佬中的一员。

只是,运气不太好,十回有九回空军。偶尔钓到一条鱼,就兴奋得发疯,提溜到诊所,见人就显摆。

搞得那些前来看病的患者忧心忡忡,严重怀疑大夫的精神状态。

前世是前世,今生是今生。

不知道是不是山清水秀,大自然还没有完全被工业品污染的缘故,王承舟头一杆下去,就中了。

一条大板鲫!

看着那反射着阳光的金黄鳞片,美得他鼻涕泡都快出来了。

连忙折了一截树枝,把布袋扎在岸边儿,做成简易的鱼护。

家伙简陋,技术来凑!

小鱼儿真是源源不绝。

鲫鱼、白条、草鱼,甚至晚上才能见到的黄刺骨都来了。

搁以前,必定喜得他手舞足蹈,可今天是来钓鲤鱼的,这玩意儿弄再多,又有什么用啊?

仔细分析了一下气压、温度、方位,把钓点换到了一棵大桑树下,终于迎来了第一条鲤鱼上钩。

钓了一下午,人都要飘飘然了。

王承舟觉得,自己简直就是新晋钓神呐!

除了两条二斤多的大鲤鱼,还有好几条大板鲫,算上白条、草鱼和黄刺骨,估计,也有个三四斤重。

要是每天都有这样的收获,还担心啥粮食问题呀?

提着鱼竿往河边儿一坐,就是美好的一天。

不过,在最初的美好过后,现实却给了他狠狠一击。

新手保护期一过,干坐个把钟头,都不见一条鱼上钩。

一直到日落西山,鱼线都没有再动过。

严酷的现实算是让他认识到了啥叫靠天吃饭。

钓鱼这玩意儿,完全是看运气,一阵儿有一阵儿无的,根本没有保障。

只能当一个副业。

否则,谁还下地干活?

白河边儿早坐满人了。

趁着日落,连忙渡河,将两条鲤鱼送到了老郭头家中。

郭水生真是千恩万谢。

见儿子郭大柱放工回来了,连忙又跟着王承舟回到河对岸的瓜田。

晚上,他还得看瓜,不能在家里待着。

一进西瓜地,老郭头二话不说,就拿过一只麻袋,开始给王承舟挑西瓜。

虽然,西瓜都是队里的,但是,老郭头作为技术员,还是有一些特权在的。

而且,西瓜产量很高,不卖到最后,谁都不知道究竟有多少。

为了表示感谢,郭水生算是豁出去了,擅自做主,要送给王承舟一大袋子西瓜。

不过,人多眼杂,纸包不住火,王承舟可不认为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昧下上百斤的东西。

真要被人发现了,不但害了自己,还会连累老郭头。

于是,拿出了一块钱,塞给了他。

便宜可以占,但要光明正大的占。

王承舟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想法,等时机成熟,说不定,队里会追着求着让自己占便宜哩。

老郭头拿着那一张纸币,禁不住的唉声叹气。

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

便默不作声的回到地里头,给他折了足有好几斤的瓜蒂。

当初王承舟说过的话,他可是一字不落的全记在心里了,知道他想要这东西。

“承舟,这玩意儿苦了吧唧的,又不能吃,你要它干啥?”

老郭头闻了一下,皱着眉头问道。

“治病啊。”

王承舟接过来,翻看了一下,小心翼翼的搁进布袋里,“这两天日头越来越毒,大家起早贪黑的,都很辛苦,说不定,马上就能用到了。”

老郭头瞪大眼睛,心里头对他是越来越佩服了,“承舟,你这小家伙,咋总是让人觉得跟那小神仙似的?”

“说出来的话,看似云山雾罩的,却还都有用处。”

“随便拿起个啥,就能治病救人,真是太厉害了!”

王承舟咧着嘴笑了,心里很开心,嘴上却谦虚道:

“老郭,不是我手段神奇,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无穷无尽。”

“这些,都是先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治个小病小情啥的,自然方便好使。”

“我不过是传承了前人的智慧罢了。”

老郭愈发的赞叹了,拍这手道:

“那也很了不起呀!”

“这样的智慧,不花钱见效快,绝不能丢了,可要多传承传承。”

“你说,咱们这儿要是多一些你这样的村卫生员,手段又厉害,品性又正直,该多好啊!”

王承舟笑了。

这话可接不下去了。

人家都说中医是玄学,其实,古往今来,中医的传承确实有种玄学的说法。

收徒传道,讲究一个机缘。

入门学医,需要一个悟性。

很多时候,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收,什么人都能学的。

否则,即便强行学了,也只会死搬硬套,照本宣科。

虽然听起来很离谱,其中却有很多道理。

中医是一门系统学科,古往今来的典籍驳杂纷繁,如果没有足够的热爱,很难坚持下去。

即便坚持下去了,没有足够的传统文化底蕴,也很难深入其中,只能学个似是而非。

到最后,要么怀疑自己,怀疑中医,渐渐失去信心,半途而废;要么破罐子破摔,拿着一知半解的东西,招摇撞骗。

所以,中医传承是一件很严谨的事情,否则,不但耽误了别人,还耽误了自己。

告别了老郭头,王承舟扛着麻袋回到家里。

路上,遇见了不少刚放工的老少爷们儿。

忙活了一天,一个个灰头土脸的,身上的衣服都看不出原本的颜色了,满是污渍。

脸上的汗水干了又湿,湿了又干,脏东西都凝固住了,远远的看着,跟起了褶子似的。

看到他,不少人打招呼:

“承舟,走,到大河里洗澡去。”

“你小子,摸了一天鱼,临天黑,又弄了一袋子啥东西?”

“王承舟,你这小日子过的,挺美呀!”

一些关系好的,开玩笑似的揶揄着他。

更多人默不作声,眼巴巴的盯着他肩膀上扛的一袋子西瓜。

大家伙儿都不是瞎子,那东西又大又圆,即便隔着麻袋,也能一眼瞅得出来呀。

没有直接说破,是怕王承舟小气,到时候把场面弄尴尬了。

“不去了,不会水。”

王承舟笑呵呵的回应着,丝毫没有避讳,“袋子里是从老郭头那里买来的西瓜,做药材用的。”

众人一愣,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原本害怕他是个伪君子,哪知道是个真小人。

干脆利落的承认了是西瓜,却找了个蹩脚的理由,说什么做药材,摆明了不想让大家伙吃嘛。

不过,毕竟是个刚成年的小伙子,不通人情世故,吝啬的样子倒是有着几分可爱。

当即,气氛就活跃了起来。

大家伙儿更愿意跟他开玩笑了:

“噫,王承舟,你个小兔崽子可真是老鳖一!”

“哈哈,还做药材?西瓜做药材能治啥病?是不是治馋病啊?”

“王承舟,这卫生员可真让你当着了,啥事儿都拿治病救人搪塞,可真有你的!”

被大家伙儿嘲笑,王承舟咧着嘴,却不好解释,只能任凭他们奚落。

不过,一群人急着去白河里洗澡,打个照面儿的功夫,就过去了。

王承舟松了口气,扛着麻袋回到家中。

刚进院子,就见四丫放下扁担,拿着水瓢往自己身上浇凉水。

急得他一瞪眼,放下西瓜就夺了过来,戳着她的脑门子骂道:

“王爱朵,你是不是憨批?”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放工之后,热身子不要直接用井水洗,会出事儿的。”

“下次再让我看到你这样,我打死你!”

四丫翻着白眼儿,急得直跺脚,委屈道:

“王承舟,就你事儿多!”

“你自个儿不用干活,清清爽爽的到处潇洒,我可是割了一天的麦子,身上都和泥了。”

“不洗,我痒!”

王承舟张着嘴,瞅着她可怜的小模样,骂不下去了。

一张小脸儿黑漆漆的,衬衣都被汗水湿透了,贴在身上,勾勒出纤巧的腰身,整个人散发着一股子汗馊味儿。

1秒记住:。手机版阅读网址:

所以,即便听到他如此不照号,大麦忙天,放着地里的庄稼不管,跑去钓鱼,仍旧没有人敢出言讥讽。

搁以前,肯定要让大家伙儿笑话一场。

“真是连人家女知青同志都不如!看看徐小芷,再看看你,伱不脸红吗?”

这家伙,可算逮到一次机会。

四丫嗓音清脆,跟个小炮仗似的,附近很多人都听到了。

到最后,不但钓不成鱼,还得挨王红河一顿打,老老实实的在地里头割麦子。

跳着脚,一点儿颜面都不留,当着全村老少爷们儿的面,指责起了王承舟。

一时间,大家伙都抬起头,望了过来。

一个个衣服汗津津的,脸上都是疲惫之色。

当下,王承舟在村儿里的地位今非昔比,可是很高的。

毕竟,经过他救治的人不在少数,单是红眼病那次,就有不少人受过他的恩惠。

第139章扛西瓜是治病

当即,顶着大太阳,踮起脚尖儿,骂道:

“王承舟,你还要不要脸?”

“没看到连村儿里的老人都在地里头忙活吗?你一个大小伙子,放着庄稼不管,竟然要跑去钓鱼?”

王红河和李玉珠皱起眉头,提着镰刀,瞪着王承舟,心里同样很不满。

别看是自己儿子,该是啥就是啥。

这小子,打心底里瞧不起他,再加上徐小芷的事情,简直恨透他了。

大家脸上,不由得闪过一丝异样。

即便是徐小芷,也抬起头,望了过来,忽闪着大眼睛,抹去下巴上的汗水,没有说话。

阅读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