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第122章 令人意外的村妇

有些人,甚至笑了起来,故意逗他道:

王承舟没好气儿的瞪了他一眼,“现在,不是对不对的问题,是你信不信的问题。”

“我要提前跟你说好。”

杨二龙一下子愣住了,手僵硬在那里,下不了决断了。

闻言,围观的老少爷们儿一阵窃窃私语。

这孤儿寡母,混得真是比自己家里惨多了。

院子里就三间土胚房,还塌了半间。

靠着东屋山墙,用几根干树枝搭了个窝棚,上面铺着半张塑料布,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皱巴巴的满是窟窿。

里面垒着土灶,墙壁上烟熏火燎的,黑乎乎一片。

不过,院子里收拾得倒是还算整齐。

但远称不上干净,有些地方偶尔遗落着两三株杂草。

一个年纪比李玉珠还要小一些的中年妇人,正趴着整理菜畦,黑黢黢的手掌摸索着小苗,一颗一颗的浇着水。

画面看得人心酸。

那些原本调笑杨二龙的人,一进院子,都不说话了。

中年妇人明显听到脚步声,缓缓抬起了头,望了过来,眼睛里浑浊一片,开口问道,“二龙,你说的那个姓王的小郎中,这是来了?”

“听着脚步声,人数可是不少啊。”

“是村儿里的老少爷们儿,都来看热闹了吧?”

王承舟吸了一口凉气,微微张大了眼睛。

这妇人,眼盲,心却不瞎。

简直洞若观火,形式料得一点儿不差呀!

“娘,是王承舟卫生员来了。”

杨二龙连忙跑过去,把她手里的水瓢接过来,搁进桶里,扶着她站了起来,“村儿里人都来看他给你治病呢。”

“是嘛,那可是挺好的。”

妇人扶着他,脸上堆笑,“儿啊,你说的话不假。”

“这小王郎中肯定是个有本事的人。”

“我一个瞎子,可够不上让老少爷们儿如此关心,人家肯定是冲着小王郎中的名声来的。”

王承舟彻底惊到了。

当即,走了过去,笑道:“娘,不知道您如何称呼?”

“叫我杨柳氏就行了。”

妇人谈吐不凡,说话带着一股子古韵,“小王郎中,二龙这孩子肯定没少去烦你,你心里可别在意。”

“这孩子心眼儿实诚,不会办个事儿。”

“就只有一样,心里头孝顺。呆头呆脑的劳烦别人,其实,都是为了我这个不中用的娘亲。”

王承舟略显尴尬。

杨柳氏什么的,真是太古早了,实在喊不出口。

当即便笑道:

“没事儿,我要是想清闲,就不当这个医生了。”

“既然当了医生,就没有嫌弃病人麻烦的道理。”

“娘,今儿个,我过来就是给你治病的,你别多想。”

杨柳氏脸上终于浮现出了笑容,感叹道:

“医者仁心,你这小郎中,单听说话,就是个有真本事的。”

“行了,咱娘儿俩也别互相客套了。”

“我这眼病,可是有些年头了。自从亡夫离世之后,日子越过越是艰辛,整日忧思,渐渐的,就坐下病来。”

说着,便推着儿子,来到王承舟跟前儿。

口中继续道:

“算算日子,怕是有十来年了。”

“小王郎中,我这眼病,你治好了就治,治不好,也不要灰心。”

“有时候,人的命就是如此,半点儿不由人。”

王承舟人已经麻了。

心里十分确定,这中年妇人,出身肯定不一般。

这份儿谈吐和心性,绝对不是一个村妇该有的。

当即,扒开她的眼睛瞅了瞅,又拉住她的两只手腕,诊了会儿脉象。

杨柳氏左右手尺部脉象,细而数,硬而浮,正是阴虚火旺之症。

与之前的判断相吻合。

眼睛内部,晶状体明显浑浊,呈淡淡的乳白色,目生翳的症状已经十分严重了。

这妇人,说什么命数如此,半点儿不由人,心里头却是个要强的。

从她眼睛都这样了,还在浇水种菜,就可以看出。

估计,背地里,心里没少生气。

恼恨自己的命运,恼恨自己的身体,以至于此。

“小郎中,能治吗?”

杨柳氏淡淡的问道。

可话语间微不可查的颤抖,暴露了她的心思。

哪有盲人不渴望重见光明的?更何况是一个如此要强的女人。

王承舟强行止住了叹气的欲望,点了点头。

忽然,想起来她根本看不到,又补充道:

“能治。”

“但是,正如我来之前说的,需要冒一定的风险。”

“当然,想要稳妥也可以,只是需要耗费不少时日,不知道娘你愿不愿意等?”

杨柳氏一下子瞪大了眼睛,乳白色的瞳孔看起来有些瘆人,“治!”

“哪怕早一刻见到光明,这个风险我都愿意冒。”

“小王郎中,娘已经不年轻了,必须得趁着时日,给我这痴傻的儿子留下些什么,免得等我一走,剩下他一个人孤苦伶仃。”

杨二龙一听,就急了,带着哭腔道:

“娘,我不想你真的瞎了。”

“你现在还能看到一点儿光亮,要是让王承舟治了之后,啥都看不到了,心里头肯定更憋闷了。”

“要不,咱就慢慢治吧。反正我也长大了,可以养活你了。”

闻言,杨柳氏气道:

“你别说话!”

“娘半死不活的,是给你当累赘来的吗?”

“要是不能趁着年轻,身体尚能劳作,赶紧治好眼睛,给你讨个媳妇儿,娘真的不如即刻就死了算了。免得见到你凄惨的光景,活着让人心烦!”

杨二龙嚅嗫着,捏着衣角,说不出话来了。

只是,呆了一会儿。

忽然,当着所有人的面儿,给王承舟跪下去了。

一边儿磕头,一边儿说道:

“王承舟,我求求你,可一定要把俺娘的眼睛治好啊!”

“你要是给她治好了,这辈子我就给你当牛做马,报答你的恩情。”

“你就是当我爹,我都乐意!”

围观的众人哄然大笑,一个个前仰后合。

指着他,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杨柳氏四五十岁了,自然不会往心里去,只是恼恨儿子的痴傻,无奈的摇着头。

王承舟嘴角一阵抽搐。

真是服了这个二货了!

之所以对他说那些话,就是想告诉他,治病救人总有个意外,到时候出了事儿,别埋怨自己。

可见他这样,更加不敢医治了。

见他不说话,杨柳氏倒是当先开口道:

“小王郎中,你别听这个憨货的,就放心给我治吧。”

“咱们可以先立个字据,将来出了事情,咱们娘儿俩肯定不会讹你。”

“若是真的治不好,就是我天命如此,活该当个瞎老婆子。”

王承舟正有此意。

见她如此诚心,便点头道:“好!”

陈卫红连忙拿出纸笔,书写了一通,让他看了看,又交给了杨二龙。

哪知道,杨二龙看了半天,挠着头道:“俺不识字呀!”

众人一阵无语,又笑了起来。

想不到这杨柳氏说起话来条理清晰,吐属不凡,儿子却是个不识字的文盲,真是造化弄人。

杨柳氏叹了口气,诚恳道:

“小王郎中,不必看了。”

“老身眼盲,儿子文盲,让大家伙看笑话了。”

“你们写好之后,只管让我们娘儿俩按个手印便是。”

拿着印着红手印的字据,王承舟叹了口气。

不再犹豫,立刻开始做准备工作。

当即,从药箱里拿出了几片儿苍术,交给杨二龙,让他把杨柳氏的房间好好收拾一下,然后点上,关好门窗,烟熏消毒。

又让陈卫红取出一条干净的毛巾,系在水桶上,吊进深井里,浸泡一会儿。

之后,自己拿出药棉和酒精,整理一下纱布和绷带。

最重要的是,黄帝九针中的员针。

员针者,其形如卵,揩摩分间,不伤肌肉者,以泻分气。

这是今天要用到的最重要的工具。

对于白内障,其实,中医很早之前就有手术治疗的方法。

其理念,与现在的西医差不多。

都是通过微创的手段,刮去眼角膜上的浑浊玻璃体,从根源上起到洁净的作用。

前面说过,目者,乃五脏六腑之精华,宗脉之所聚。

精巧无比。

施针的时候,稍微有点儿差池,就是不可挽回的下场。

所以,王承舟才如此慎重。

准备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围观的乡里不敢再大声说话,一个个神情专注的瞅着。

在这种穷山沟沟里,可从来没有人敢在眼睛上动手脚。

一个年纪不大的村儿卫生员,胆气是够足的,竟然接下了县医院里的大夫都不敢管的病症。

今儿个,注定了。

要么一败涂地,要么一鸣惊人!

陈卫红提着水桶,把毛巾拿了回来。

王承舟接到手中,发现一片冰凉,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时,杨二龙打开了门窗。

屋子里,已经用苍术做好了杀菌消毒。

王承舟牵着杨柳氏,走到屋子里,把湿毛巾敷在她的眼睛上,缓缓关上了房门。

门外看热闹的大家伙一下子就急了。

等了半天,就盼望着看王承舟如何施治呢!

咋还把门给关上了?

那还看个屁呀!

不由得,一个个交头接耳起来。

别说他们,即便是陈卫红,一样急得抓耳挠腮。

可是,他毕竟是个医生,知道在这种简陋的环境下进行外科手术,需要冒多大的风险。

所以,强忍住扒窗户的冲动。

甚至,还提醒大家安静一些。

杨二龙更是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着,最后,捡了个棍儿,蹲在地上画圈圈儿。

时间,一点儿一点儿过去。

就在大家终于失去耐心的时候,吱呀一声,王承舟推门走了出来。

面无表情。

杨二龙呼吸都停止了,一下子从地上跳了起来,来到跟前儿,嘴唇颤抖着,却不敢问了。

生怕听到一个自己无法接受的回答。

“王承舟!”

陈卫红喊了一嗓子,怔怔的望着他,咽了下唾沫。

“可以了。”

王承舟淡淡的说了一句,脸上露出了笑容,略显疲惫。

众人瞪着眼睛,院子里,一下子炸开了锅。

“天爷呀,真的给柳寡妇治好了?那可是瞎了十来年的老瞎子呀!”

“到底是咋治的呀?这王家村儿的卫生员,也太厉害了吧?咋能就把人给治好了呢?”

“不可能!我不信!骗人的!”

众人议论纷纷。

但是,不管是兴奋的,还是怀疑的,甚至是诋毁的。

心里,都难掩一股子令人振奋的情绪。

王承舟若是真的把人治好了,那说明,咱们这儿穷山沟沟里,可是出了个了不得的能人呐!

有这样一位大夫在,谁心里多少不踏实一点儿?

在一片克制的欣喜中,朴实的情绪暗流涌动。

就等着确认杨柳氏是否真的痊愈之后,喷涌而出了!

1秒记住:。手机版阅读网址:

杨二龙转着眼珠子,挠了挠头,“王承舟,你肯定是真心实意来给俺娘治病的,不是王建国说的那样,对不对?”

这小子,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大家伙七嘴八舌的,杨二龙更加拿不定注意了。

一想到自己娘要彻底失明,心里头就慌得紧,畏畏缩缩的说不出话来。

见杨二龙嬉皮笑脸的凑上来,王承舟懒得搭理他。

明显是没个主心骨,被王建国三言两语给忽悠了,故意说出来,更显得心虚。

王承舟叹了口气,“这样吧,咱先去看看,具体情况,到你家里了再说。”

“好,好,好。”

这小子,学上王建国了,六神无主的点着头。

这病要治好了还成,要是治不好,那名声可就要传出去了。

估计自己得沦为笑柄,让半个公社的人议论。

第122章令人意外的村妇

“二龙,这下完了!搞不好,别说你娘儿俩一起上工了,怕是你娘真的就出不了门儿,全凭你养活了。”

“看来,王卫生员也不是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呀,事情可难办了。”

“看你这话说的,那可是多少年的眼病了,除了神仙,哪儿个人能保证药到病除?”

一大群人轰轰隆隆的跟在后面,向着杨二龙家走去。

到了那处土墙围着的小院儿,王承舟心里头一酸,可算找到了点儿平衡。

“今儿个,我给伱娘治眼睛,可能会冒一些风险,最坏的结果,或许是你娘彻底失明,你还愿意治吗?”

这个二愣子,真是会办事儿。

才刚进村儿,就闹得人尽皆知,等于把自己架在火上烤了。

阅读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