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第120章 鬼门十三针

拉着他就走,“别说这些了。”

陈卫红被他噎了一下。

委屈巴巴的瞅着他,梗着脖子,“嗨,王承舟,伱说得轻巧。”

“反正,一进王铁林村长的家,我的腿肚子就哆嗦。别说我了,我看,即便王建国从城里请来大夫,一样得吓破胆!”

王承舟翻了个白眼儿,懒得跟他废话了。

按照西医的观点,胚胎受孕之后,一个小生命最先孕育出来的是心脏。

可中医却认为,人体最先生长出来的是肾脏。

而后是肝脏,之后才是心脏。

因为,水是生命之源,水生木,木生火。

“你要那玩意儿干啥?”

陈卫红一阵诧异,继而,想到了什么,张着嘴道:“王承舟,你真要给杨二龙的母亲治疗眼睛?”见他点头,显得异常担忧,“王承舟,我知道你的本事很大,医术很厉害。”

“可万事万物都有它的局限性,你的针灸并不是万能的呀。”

“杨二龙的母亲我见过,应该是特别严重的白内障,非得做手术不可。但是,咱县里都不能保证做这样的手术,必须要到省里头才行。可那费用,不是一个农村人承受得起的。”

他的话说得已经很委婉了。

不管是对于王承舟,还是对于杨二龙。

王承舟更加诧异了,盯着他道:“你还能诊断出是白内障?”

“什么话!”

陈卫红简直受到了侮辱,十分生气,“我只是,我只是在中医方面欠缺一点儿。”

“其实,我的医疗水平,并不比王建国差的。”

“你少看不起人!”

王承舟差点儿笑了,上下打量着他,啧啧有声,“陈大公子,那你可真够了不起的。”

“一个县医院培养出来的大夫,都及得上村儿里的卫生员了。”

“不错不错,前途无量。”

陈卫红的脸,一下子就红了。

低着头,吭哧了半天,“不是我蠢笨,是我没好好学罢了。”

“我心里恼恨我父亲,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跟他对着干。”

“我就是从骨子里看不起西医,看不起西医人的心性!”

咦,这是有故事呀!

王承舟竖起耳朵,正打算听一听八卦。

彻底了解堂堂县医院院长的大公子,为什么放着好工作不要,跑到山沟里受苦的原因。

哪知道,这小子说了半截,直接就打住了。

话锋一转,“行,反正你本事大。”

“我的见识,估计在你眼里头,就跟小孩子过家家差不多。究竟是什么情况,你自己去看吧。”

“你在这儿等一会儿,我现在就去拿。”

说完,一溜烟的跑向了大队院儿。

王承舟咂摸着嘴。

白内障!

要真是白内障,可得费一番功夫了。

还好,陈卫红这小子送了自己一整套的黄帝九针。

不知道他从哪里搞来的。

不得不说,有钱人就是好呀!

可以根据自己的性子胡来,硬是根据兴趣爱好,把传说中的道具给弄出来了。

有了它,治疗一下白内障,也不是不行。

白内障,用中医的话说,叫目生翳。

究其原因,金代张子和曰:

目之五轮,乃五脏六腑之精华,宗脉之所聚。

其白属肺金,肉属脾土,赤属心火,黑水神光属肾水,兼属肝木……黑水神光被翳,火乘肝与肾也。

简单讲,就是肝肾不足,气郁血热之故。

针灸和草药都可以调理,只是见效颇慢。

直接在眼睛上下针,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功效等同于白内障手术。

不过,需要冒一些风险。

啧,果真是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

锦鸡肉虽好,可是有代价的呀!

正琢磨着,陈卫红兴冲冲的跑回来了。

到了跟前儿,直接把一个小药箱递了过来,“王承舟同志,你还没有行医的工具吧?”

“哎,事情来的匆忙,组织上啥都没给你准备。”

“这样吧,这个药箱你就先拿去用,纱布、酒精、绷带什么的,里面都有,还有一些常用的药品。虽然你可能看不上,不过,该给你的还是要给。”

王承舟不由得笑了起来。

也没客气,当场接了过来,提在手里,沉甸甸的。

证明里面的东西不少。

于是,便表示了感谢,“行,陈卫红,你是个有心的。”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只要心气儿在,我相信,终有一天,你会在医术上有所成的。”

拿了人家的东西,自然要念两句鸡汤,鼓励一下。

陈卫红可是真的信了,脸上跟打了鸡血似的,兴奋异常,“王承舟,有你这句话,就行了。”

“放心,即便是我将来学成了,也不会忘了你的恩情。”

“有啥本事,以后,你就放心的教我吧!”

这家伙,还蹬鼻子上脸了。

王承舟翻了个白眼儿,可没有收徒弟的心思。

真要收徒,那也得收个水灵灵的女徒弟,是不是?

一个大老爷们儿,臭烘烘的,谁乐意整天跟他挤到一起研究医道呀!

心里意淫了一番。

猛然回过神儿来,连忙说道:

“陈卫红,这两天你有事情回县城一趟吗?”

“我想买几味草药,就是靠着两条腿,一来一回百十里路,太耗费时间了。”

“你蹬着自行车,往来方便一些。”

陈卫红正在兴头上,哪有拒绝的道理?

当即拍着胸脯表示,自己可以有事!

王承舟忍俊不禁,也不客气了,吩咐他拿出纸笔,轻声念道:“决明子36克,蔓菁子30克,川芎62克,米酒5升。”

想了想,又补了一句,“朱砂62克,灯芯草93克,茯神62克,麦门冬100克。”

而后,笑了一下,“玉泉,随意。”

陈卫红拿着笔,愣住了,“玉泉是啥东西?咱这儿没有叫玉泉的泉水呀。”

“就是璞玉。”

王承舟并没有抱什么太大的希望,“买得到就买,买不到就算了。”

“也是给杨二龙的母亲治疗眼睛用的。”

“不过,村儿里得目翳的老太太挺多,若是有,以后也有用上的时候。”

陈卫红怔住了,愕然道:

“王承舟,你真能治白内障?”

“我的天,那是省里的大医院才能动的手术啊!”

“不行,既然效用如此大,说什么,我也得买来。不就是璞玉嘛,咱有!”

这下子,轮到王承舟惊讶了。

仔细一想,才笑了起来,点头道:

“差点儿忘了,咱们这儿,可是有四大名玉之一的独山玉,找几块儿璞玉自然不在话下。”

“行,那你就操点儿心。”

“等买回来了,我教你怎么用。以后,拿着方子,你就是中老年妇女之友了。”

陈卫红一听,脸都红了。

当然,不是羞臊的,是激动的。

摆明了,王承舟又要教他东西了。

见他兴奋得抓耳挠腮,王承舟忍不住偷笑。

说是方子,其实有点儿忽悠人了。

因为,整张方子,就一味药,玉泉。

不过,虽然是一味药,可是,一般人不懂得炮制,一块儿石头,也不可能吃得下去。

然后,王承舟拿出了20块钱,递给了他。

陈卫红不要,可还是被他硬塞了过去。

占便宜是占便宜,治病是治病。

而且,之前从陈卫红那里得来的好处,要么就是用知识换的,要么就是公家的东西。

这么多草药,可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陈卫红虽然不缺钱,可人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一直白嫖人家,就不厚道了。

把钱收起来之后,陈卫红当即就准备出发了,“那行,我现在就走。”

“晚上在家里住一宿,收集一下东西。”

“明天一大早,我就能赶回来。”

不知道这小子是热心给自己帮忙,还是害怕在王铁林家里待着。

反正,就是很上心。

王承舟点了下头,嘱咐他路上慢一点儿。

心里,可真是有点儿感动了。

五十里路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那个年月,蹬自行车要大半天,估计,到家天都黑了。

两人分别之后。

王承舟路过王铁林家,心里始终耐不住。

怎么话说,职业病犯了。

探着头,往里面瞅了一眼。

哪知道,王志国正好从里面出来,瞅见他探头探脑,咬着牙骂道:

“王承舟,你瞅啥!现在你得意了,是吧?”

“想看俺家的笑话,没门儿!”

“告诉你,我哥去城里请高明的大夫了,我姐的病,分分钟就能治好,你给我滚!”

话音刚落。

院子里就传来了一阵怪笑。

声音沙哑,跟饿老鸹似的,异常刺耳。

听得人脊梁骨直冒寒气儿。

不用想,正是王彩云。

“不孝顺的东西,不孝顺的东西,今晚上月黑头,都甭睡觉!”

“老身我在地下过的孤苦,我的儿,谁愿意下来陪着娘啊?”

“娘好孤单呐,娘好冷啊!”

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简直就不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应该发出的声音。

王志国脸上的表情一僵,脸色都白了,跺着脚,根本顾不得王承舟了,腿肚子哆嗦着,往院子里头挪,“姐,你能不能消停点儿!”

“你看看你弄的好事,这个家都被你祸害成啥样了!”

“咱娘死了,咱娘死了!你不是她,你不是她!”

王承舟深吸了口气,摇了摇头。

典型的癫痫狂乱症。

别说,不理解的,真能把人吓死。

家里出个这样的病人,谁晚上睡得着觉?

但是,原本一片好心,却被人劈头盖脸骂了一顿。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不可救也!

王承舟背着手,往家里头走去。

不过,下午没去后山。

他害怕栾红缨担心自己,又匆匆忙忙的跑过去,打了声招呼。

老栾头一听,村子里有人中邪了,花白的眉毛都拧了起来。

当即,不放心道:

“小子,回去之后,多练两趟拳。”

“咱们习武之人,血气旺盛,肩头有两把火,只要心中有正气,百邪不侵。”

“特别是龙虎双形拳,阴阳循环,练到极致,便是恶鬼,也能一拳毙之。”

说起这些话的时候,老爷子须发皆张,杀气腾腾。

王承舟不信,也得信了。

俗话说得好,神鬼怕恶人。

就栾修武这浑身的杀气,鬼神见了,都得胆寒。

不过,见师姐忽闪着大眼睛,忧心忡忡的望着自己。

王承舟还是笑着解释道:

“师父,鬼怪之说都是迷信。”

“究其原因,都是浊气上升,迷了心智。”

“再加上那王彩云心中愧疚,有过不去的坎儿,所以才神神叨叨的。”

栾修武一听,瞪着眼睛,惊讶道:“这,这玩意儿你也能治?”

“当然!”

王承舟背着手,又装起来了,“便是真的有鬼,我也能用银针把它给逼出来。”

1秒记住:。手机版阅读网址:

“陈卫红,首先,人家不是大闺女,是小寡妇。”

“其次,你一个饱受唯物主义思想熏陶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怎么张口鬼,闭口鬼的?谁给你说她是鬼附身了?”

古时候,虽然老祖宗比外国人早上千年就进行过外科手术,至今,博物馆里还保存着全套的手术刀具,门类齐全,足以让现代人震惊。

可不知道为什么,伤科并没有像骨科和针灸那样,很好的流传下来。

“停停停!”

“作为一个医生,欲疗其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咋能道听途说,人云亦云?”

否则,必定又是一件瑰宝。

毕竟,中医骨科,可是完虐什么西医的外伤手术的。

接骨正骨方面,即便是一个再敌视中医的人,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考量,也不得不接受自己为之憎恶的东西。

陈卫红瞪着眼睛,见他镇定如常,一丝一毫好奇的心思都没有,惊讶极了,“那可是一位大闺女被鬼附身啦!”

王承舟差点儿被他逗乐了,瞥了他一眼,纠正道:

第120章鬼门十三针

“你现在先给我弄一点儿卫生用品,明天我得去杨高村一趟,需要。”

“就是酒精、纱布、绷带什么的。”

不得不说,西医在医疗用品方面,确实有着巨大的贡献。

究其原因,是两者理念的不同。

就像现代中学生的生物课。

“我就不信,遇见这样的事儿,你不害怕?”

王承舟一阵无语,连忙伸出手做了个暂停的手势,“别废话,我找你有事儿。”

“啥事儿能有这事儿稀罕人?”

阅读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