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开局在老朱面前造反》
大明,开局在老朱面前造反

第五十四章 财富从哪来

朱标相信,先生说能让大明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那大明就一定能做到。

朱标从凉亭中站起身,很懂事的鞠躬行礼。

至今为止,李墨是他唯一放在心中尊敬的先生。

一个个喊着要让大明万国来贺,却只会说说。

先生与他们不同。

德政权很穷啊,没钱,手中没有多少大城市。

黄金亦或者外汇储备更是想都别想。

所以,德政权发行的是陕甘宁边区的边币。

边币的发行信用基础只能是最原始的粮本位。

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

这场战争,怎么看也应该是秃政权胜利。

但这里,我要说一个很重要的点。

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

德政权是公有制经济,也就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占有的经济形式。

秃政权是私有制经济,也就是生产资料私有,归个人所有。

两种经济模式各有优劣,私有制能够更好的提高经济水平。

但对于无产阶级来说,私有制经济也是束缚他们的锁链。

社会的大部分财富归于少数人,绝大部分无产阶级只能艰难存活。

公有制经济想要提高经济水平很难,可他拥有一个在战乱年代最为难得的特性,稳定。

战乱年代,最不缺的就是投机者,包括金融投机者。

秃政权的货币体系在无数投机者面前,仅仅维持了一年半,便彻底崩溃。

而德政权的货币体系始终保持着稳定。

不是没有投机者想要攻击德政权,可他们面对海量的粮食,最终都败下阵来。

后来两个政权打了三次大战役,均已德政权的胜利而告终。

我们不从军事角度去解读。

单纯从经济角度去解释三场战役。

这是一个财政犹有余力的政权,对另一个财政崩溃政权的总摊牌。

德政权的某位元帅曾说过,他们的胜利,是上百万老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这话绝对不假。

故事讲到这,我想我可以对公有制经济说的更多一点。

除了稳定,公有制经济还有一个很强的特性。

能够压榨全国一切的资源去干“大事”。

而干什么“大事”的决定权又集中在几个人亦或者一个人手中不受约束。

后来,秃政权败了,德政权建立红国。

他们的确做了很多的大事。”

“战争结束了,红国建立了,德政权坚定不移的执行者粮本位体系。

和平年代,为了维护这个体系,他们设计了粮食统购统销制度。

什么叫统购统销?

具体来说,所有农民的粮食统一由官府收购,也统一由官府出售。

其实就相当于官府成了当时最大的也是垄断的地主。

收购多少粮食,价格是多少,全部都是他说了算。

农民没有任何的发言权。

这种制度会带来什么后果?

首先,百姓不可能富的起来,当然,这并不是德政权本意所为。

他们当然想要让百姓生活的更好,可当时的红国一穷二白。

他迫切的需要庞大的财富来让自己建立工业体系,来让国家变得强大。

财富从哪来?

粮食是红国最大的财富。

所以财富只能从农民身上来。

国家要工业化,要强大,但是没钱。

没办法,先苦一苦百姓吧。”

单凭说的话,无法真正理解。

我会写下来,留给你慢慢的咀嚼。

他想起了那个无比熟悉的国家。

他曾经爱过,后来恨过,现在依然爱。

很多看来无解的难题,只是因为当事人智慧不够而已。

今日的课就上到这里。”

他要把这个国家的是是非非写出来,讲与后人听。

摊开宣纸,李墨提笔。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红国有两个政权,一个叫德,一个叫秃。

破局的方法,红国找到了,或者说,几乎找到了。”

李墨有些感慨:“这会是一段很长的故事。

“这个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李墨在凉亭内做了许久。

夕阳西下,晚霞漫天。

李墨一步步走进书房,他想起了许多的事情。

德政权很弱小,不被其他的国家承认。

秃政权非常强大,手中不仅有大量的黄金外汇,还有着拥有大量先进武器的军队。

他不是那些只会说空话,大话的腐儒。

红国传承数千年,经历了无数的变更,最终依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他们所依靠的,便是智慧。

阅读大明,开局在老朱面前造反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