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苟在县学求长生》
苟在县学求长生

第19章争诗词如梦来援

赵太安这是借着军人的不得志,来映射自己的怀才不遇啊。

这首诗写出了多少军人的心酸,映照了多少军人的现实。

冯吉想到了自己的过去,也有与这位老将军类似的遭遇,虎目中竟然出现了一抹晶莹。

冯吉重重的拍在赵太安肩膀上,把赵太安差点拍到地上。

然而除了冯吉这个军汉之外,其他三人却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只可惜他只是一名普通的读书人,如果要是儒门修者的话。

那这幅佳作的意义,便会更上一层楼。

石碧珍与宋濂都是儒门修者,现在如果收了这幅佳作,再让赵太安上面写上赠予他的话。

只要以后赵太安作品流传出去,家喻户晓。

那么这幅佳作,便可让他们分上一丝才气,获得一些名声。

助他们突破禁锢多年的境界。

而赵敦诚之所以要,便是要去送给督主,巴结上司。

冯吉只是单纯的喜欢,因为写的是军人老将军。

四人各怀心思,各有鬼胎。

都想获得这幅佳作,所以齐齐将目光都投向了赵太安。

赵太安打了一个酒嗝,身子一晃直接躺倒在了柔软的羊毛毯上。

手中酒杯滴溜溜从羊毛毯上,滚到了地砖上。

发出一阵清脆的声音。

“哎呀,赵老弟怎么这时候醉倒了,你倒是说送给谁呀。”

冯吉性子最是直爽。

“今日还算尽兴,这幅佳作我先替赵老弟保管,等明日他醒来再定夺。”

宋濂就要收起书案上的字。

他虽然品级没有赵敦诚高,可他的老师乃是国子监徐大家。

二品教化境的大儒。

所以抢起这字来也是不含糊的。

“宋通判说的哪里话,我家督主平日里喜欢收集文玩字画,赵老弟这字督主定是喜欢,通判何不卖赵某个人情,让与我,督主定会欢喜雀跃的。”

赵敦诚也是拼了,既然宋濂你都这样说了。

我不搬出督主来,是拿不到这字了,本来这字也是要去献给督主的。

这么说也是实情。

这时候石碧珍在一旁弱弱的说了一句:“其实我老师也是喜欢字的。”

石碧珍的老师乃是公道学院里的简大先生,三品舌剑境的儒门博士,所以他没有多少底气。

而冯吉则更不敢说话了,他就是单纯的喜欢,也没想着去送人。

不过冯吉不抢,也没想让其他三人得到。

于是说道:“还是让赵老弟明日醒来再说吧,这幅佳作还让他自己保管!”

说着拿起了书案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折好,塞进了赵太安的怀中。

冯吉刚做完这一系列动作,赵太安又晃晃悠悠的站了起来。

双眼迷离的朝着四人拱手道:“在下不胜酒力,就此别过了,嗝,今日真是多了,多了!”

说着晃晃悠悠朝着门外走去。

推门而出后,便听到一女子惊叫出声:“哎呦,这人走路怎么不看着点人呀。”

接着这个女声又惊诧的说道:“呀,是赵公子呀,怎么喝成这样,六子快扶赵公子与我回房,真是的这几日也没说来看看我……”

声音越来越远,只剩下房中四人面面相觑。

赵敦诚:“……”

宋濂:“……”

石碧珍:“……”

只有冯吉眼中满是羡慕的说道:“还真是风流才子啊,赵老弟在醉花楼可真吃得开。”

说罢也大笑着与赵敦诚等人告辞了。

剩下的三人也就此别过,纷纷离开了醉花楼。

而此刻的赵太安,则躺在了如梦姑娘的闺房大床上,丝丝香气传进鼻中。

如梦乃是醉花楼歌姬,出身贫寒,被家里父母卖到醉花楼。

从小被柳妈妈培养,弹的一手好琵琶。

在勾栏中只弹琵琶弘扬民间艺术,每日赚一些打赏小钱。

哪有其他姑娘起晚贪黑赚得多,柳妈妈一直劝如梦,不但要弹得一手好琴,还要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才行。

然而如梦宁死不从,从小培养也花了不少钱,要真死了定要赔上不少。

柳妈妈便随了如梦姑娘的愿。

茫茫众人中,唯一能入如梦姑娘闺房的也只有赵太安一人。

或许两人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赵太安只要来醉花楼便邀如梦姑娘弹上一曲,静静欣赏着琵琶曲中那股子哀婉凄凉。

一来二去二人也熟络了。

之所以让赵太安进入闺房,如梦自认为这人是个正人君子。

在赵太安眼中如梦从来都看到的是一片清澈,如湖水一般纯洁。

并没有其他留恋勾栏那些人看中的邪念。

这也是让如梦被赵太安吸引的独特地方,是什么样子的人,留恋于勾栏,却心静如水。

奇怪,真是奇怪。

晚上门口迎客小厮,给如梦送来一张纸条。

上面写着:“在天字一号门口等我。”

字是赵太安的,如梦是认识的。

既然他递了这么一张条子,定是有事儿。

如梦便在天字一号门口等待起来。

眼中写满要上阵杀敌的热忱。

少年从军,满怀抱负,有勇有谋,功绩斐然,却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虽说真正比起悠然居士的字来,还是差上一些。

不过赵太安胜在年轻,再练上个几十年,应该就可以赶上了。

其点画浑厚与轻逸兼具,线质涩劲流畅而不失温润,结体逶迤灵动而绞转自然,章法飞扬多姿而擒纵有度。

最后被朝廷遗弃,生活清贫,然而却没有打消老将军上阵杀敌,尽忠报国的衷肠。

赵敦诚心中是这么想的。

“赵老弟这幅字送给我如何?”

赵敦诚、冯吉、宋濂、石碧珍竟然同时开口说道。

尤其是千总冯吉感触最为深刻。

在他眼前,正有一位持刀而立的老将军,望着通向北莽的雄关要塞。

这行书之法,众人都没有见过。

“赵老弟果然才高八斗啊,这诗这字堪称双绝啊,比起如惊鸿一刹悠然居士的字,也不遑多让了。”

赵敦诚摸着下巴赞道。

他当然是见过悠然居士字的,在督主书房中便挂着一幅拓印本。

四人对视一眼,皆尴尬一笑。

按照现在赵太安的字与诗来看,以后他必然成为一代大家。

“赵老弟写得好啊,真是好啊!俺没念过多少书,不过你这字这诗,真他娘的好!”

看完字还欣赏这首诗,更是让众人眼前一亮。

通读下来,那悲壮苍凉的爱国情怀,感染着在场每一位。

阅读苟在县学求长生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