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第七十三章 这天,真的有道吗?

这样的描述,简直和朱标在信中所说的一样,不,应该是和苏璟描述的一样。

很快就有人找到了,书籍也被递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这是一本唐朝开元盛世时期,有关辽东的访问记录。

辽东的土地情况描述,他立马就搜寻到了。

沃野千里!

朱樉立刻拿起书翻开,和其他皇子一起看了起来。

他们是真的好奇,自己的父皇突然过来找什么东西。

只是,当他们看到的时候,不免就觉得有些诧异了。

唐朝初年的辽东地方情况。

这算什么?

朱樉和其他皇子大眼瞪小眼,大大的眼睛里是大大的疑惑。

当然,还有一个皇子,压根没看。

那就是老四朱棣,他对读书这件事,没有任何的兴趣。

带兵打仗才是他的梦想。

这大本堂内的习文,他大多数时候都是应付,只有武将授课的时候他才会提起精神来。

“陛下,臣也找到了。”

又一本典籍送了过来,不过是唐朝末年的情况,同样是辽东契丹的情况。

朱元璋只是简单看了一眼,便又丢给了面前的儿子们。

就这样,朱樉等几个皇子的面前,很快就多了好些个书籍。

主要都集中在唐朝,但主要在开元盛世和末年两个阶段的土地天象情况记录。

只能说,朱元璋为了给太子朱标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那是下了大功夫的。

这里的藏书之全,简直就是一个大百科。

直接给朱元璋省去了各处收集的功夫。

“怎么样,看出来什么了没有?”

朱元璋问道。

朱樉摸了摸自己的脑袋,有些尴尬,因为他真没看出来什么。

就是一些记录而已,能瞧出什么东西来了。

“父皇,儿臣有话说。”

三皇子朱棡突然开口道。

朱元璋嘴角微扬,笑道:“好,老三,你说说看。”

朱棡顿了一下说道:“父皇,您让我们看的是唐朝时候的兴衰之对比,是想告诫我们,即便是有过开元盛世的唐朝,只要不好好治理,一样会引起天变,招来天怒,从而导致灭亡。”

朱棡的回答,可谓是相当的标准。

就连一旁的宋濂也是微微点头,众多的皇子之中,除了太子朱标之外,他最中意的便是三皇子朱棡了。

脑子很聪明,经常能举一反三。

“对,三弟说的就是我想说的。”

二皇子朱樉立刻附和道。

朱元璋没理朱樉,而是看向朱棡道:“老三,你认为这天怒天变是因为君王无道造成的是吗?”

朱棡点头道:“父皇,自古以来,君王承于天命,如父皇乃天命之人,建立了大明,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这一顿彩虹屁,拍的是相当的到位。

只不过,对于现在的朱元璋来说,并不是非常的受用。

一来他这从乞丐到天子,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天命这种东西,他没那么相信。

比起天命,他更相信他自己。

二来是朱标的信件之中,将苏璟所言详细描述,更是配上了那副神秘的地图。

如今找到了典籍记录,更是印证了苏璟的那些言论。

不过朱元璋倒没有直接指出,而是看向朱棡道:“老三,你平常书读的不错。”

朱棡立刻道:“父皇,全是宋师教的好,儿臣也只是听从宋师的教诲而已。”

别看朱棡年纪小,但他可是相当聪明的。

朱元璋笑笑,转而看向了宋濂:“宋提举为朕教育皇子,费心了啊。”

宋濂脸上涌出一抹感动,老泪都差点要落下了来,立刻朝着朱元璋道:

“承蒙陛下厚爱,臣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宋濂有点轴,但并不傻。

所以,他也只能是停下讲学,默默的等待着。

“是,陛下。”

一众人又开始忙碌起来。

朱元璋亲自督查,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陛下,臣找到了!”

“不知父皇在寻找什么,儿臣也想为父皇分忧。”

二皇子朱樉来到朱元璋的面前,朝着朱元璋问道。

其他的几个皇子虽然没说话,但也是一起站在了朱樉的身后,意思不言而喻。

尽管太子朱标又又又离开了他的课堂。

他已经好几次尝试去说这个问题了,但都被朱元璋直接挡了回来。

紫禁城大本堂之中,国子监的一群官员正在忙碌着。

就连契丹生活的辽东苦寒之地,都曾经有过万亩良田。

“继续找。”

朱元璋看了一眼,淡淡道。

朱元璋看着自己的儿子们,也来了些兴致,便直接将手里找到的书丢给了他们:

“看看吧,能看出点什么吗?”

朱元璋一把拿过,直接翻看了起来。

一众皇子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给吓了一跳,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能静静的等待着。

就连此时负责讲经的宋濂,一时间也没敢上去询问。

阅读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