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极乐大宋》
极乐大宋

第70章商行筑路

“庞卿,待朕说完!”

“朕心已定,此路还是需要修筑。”一开始,赵祯就很认真地说道。

给讨论会定了一个方向。

“官家!臣觉得此事需要慢慢商议。”庞籍皱着眉头。

官家这样一言定事,他们这些大臣,却是很不舒服。

“好!”

“不过朕还要补充一下,这次修筑此路,将不由朝廷统一调度安排!”

这一刻,赵祯终于抛出了今天他的想法。

“不由朝廷调度?”底下的众臣,均是有些疑惑了。如此大的事,不由朝廷调度,难道让私人去办?

“对的,就是大家猜的。”赵祯微微一笑,“修筑此路,分二十年进行,一年修一段路。每一年的修筑,朝廷都交给大宋各商行进行。”

“什么!”

“这!”

赵祯的话一说完,着实惊呆了下面众人。

就连晏殊也充满了好奇。

“晏殊!”

“臣在!”

“此次修筑,只需要选好合适的商行,再拨钱就行。”

“将修路之事交给商行,然后三司交钱,买路!”

“买路?”

此言一出,给惊讶的众人,瞬间又打开了眼界。

事情还可以这么做。

“容朕继续讲……”

赵祯又简单地介绍了一番,将三司招标、已经工程验收全部梳理给了众臣听。

底下也越来越安静。

“怎样,如何?”讲完,赵祯问向众臣。

“官家,此法可行!而且,若行此法,三司能有控制住钱缗的拨发。”晏殊细细想了一下,点了点头。

这样做,三司只需要每年将定额的钱给相应商行,对三司来说,能控制住财政风险。

“当然,这只是朕的建议,若有想法,可议!”

“官家,臣以为可行!”范仲淹也站出来点头,“此法一处,更能控制钱缗。”

“若是有不良情况,也能及时止损。”

“官家,若是商行不能完工,该如何?”这时候庞籍又站出来问道。

“所以,这对商行也有要求,也需要朝廷监察!”赵祯又开始给众臣解释。

“商行必须有足够实力。”

“朝廷也要派出官员,时时刻刻察看。”

……

稍稍又讲解一段后,赵祯很是神秘地看了一下底下的众臣。

商行筑路,大宋财政出钱买路,这样一做,又有很多商行能赚得盆满钵满。

这种行为,何尝不是对众大臣,或者说是士大夫们的一种妥协。

毕竟,这种好处肯定少不了他们的商行的。

……

“钱财的问题不大,我们再看看能否用禁军和厢军筑路,又或者海外之民!”

讲了一段之后,赵祯又开始与众臣商议最棘手的问题。

在这个没有大型机械的时代,到底派那些人来干这苦力活。

要知道,在后世有大型机械的年代,土木哥都要跑路。

何况现在!

也难怪秦隋两朝修墙挖河能把王朝搞崩了!

这就不是人干的活。

“讲到这里,底下又安静了许多。”

这个问题,上次已经讨论过了,没有什么好结果。不管是禁厢军还是海外之民,都是有问题的。

“依朕看,还是可用禁厢军,再辅以海外之民。”

“官家……”赵祯话没有结束,底下就有人想要反驳了。

“等朕讲完!”看着底下跃跃欲试的大臣,赵祯脸色寒了下来。

“禁军和厢军裁撤之后,各大筑路的商行须招募进去,成为筑路的班底。”

“这些人,每日工作四个时辰,每日工钱不可少缺,由朝廷监管。”

“另外,各大商行,也可在海外招募海外之民,特别是南洋地区的。”

“不过朕要提醒一下,招募海外之民花费甚多,可不实惠。”

“再者,朝廷也将会控制各商行招募海外之民的数量,每个商行都会有人数限量。”

“最后,海外之民,必须由朝廷监察,时间一到,必须遣返。”

……

筑路需要工人,但是赵祯说实话,也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

这个禁军厢军必须要裁撤,然后安置过去的。

不过这些人毕竟是军伍出身,赵祯也不能太为难他们,以致生变。

另外,海外之民也必须引进来。

倒不是海外之民廉价,而是赵祯意识到,大宋的原始积累需要他们。

他不得不承认的是。

大宋百姓要过得很舒服,必须要有人负重前行!

那,就从这里开始吧!

想到这里,赵祯无奈地看了一眼晏殊。

“官家,此法,既有禁厢军,又有海外之民,还是危险颇大。”宰相章得象又站出来了。

看得出来,他是真的有些担心。

现在的他,对于筑路一事,没有了太多抵触,毕竟官家又分出了利益给众臣。

只是想到其中的问题,他就忧虑。

“可先行试筑三年。”

“朕与众卿共观成效得失!”

“如何?”赵祯向着众臣问道。

“官家,臣觉得可以先试行。”范仲淹想了一下,站了出来,同意了赵祯的想法。

“但,臣担忧三年之后,却都已经酿成大祸!”章得象又道。

“章相!既然如此,朕让你全权监督此事,如何?”赵祯微微一笑。

“中间若是有危及大宋之事发生,章相可立即制止!”

听完赵祯的话,章得象神奇地看着赵祯,怎么今天皇帝给自己委以这样的重任?

“不过要是做不好……”

“若无意见,就此吧!”

来到崇政殿,看着已经班立的众臣,赵祯第一眼就发现了晏殊的状态。

“自己的手下,终于有人思想上发生了异变了!”赵祯心里暗笑着。

“而众卿所说的此路不可修,都是因为修筑此路,会有很多问题。”

“是的,官家!”底下的范仲淹点了点头。

还是讨论筑路一事。

这其实对他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安慰,他需要的就是这个时代的人的改变。

“那朕就说说怎么解决!众臣再参议一番。”说罢,赵祯环视众人。

“首先,钱缗的问题!”

“此路可分二十年完工,每年修筑一段。”

除了范仲淹会和其聊上几句,其他人都不愿意太靠近晏殊。

“这家伙已经是个另类了!”

过了两天,例行的大朝会之后,赵祯又将中枢重臣召集在了一起。

“此路的修筑,毫无疑问,不管在物资调运,还是军令传递上,又或者是家书传递,都对大宋有着众多的方便。”

“还有诸多好处,朕就不一一言说。”

“朕看来,此路可修!”

“晏殊,如此钱财可有问题?”

“没问题!”晏殊摇了摇头,这件事他上次就已经讲过了。

底下,诸大臣又开始议论起来。

官家未到,众臣已立在崇政殿中。

不过这次,作为计相的晏殊,似乎隐约被大多数人排斥着。

阅读极乐大宋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