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综武:人在全真,已成道祖》
综武:人在全真,已成道祖

第四十七章 九窍还魂丹,道童李常(跪求大佬们支持)

纵是龙虎山、璃阳·武当,这样的千古道宗,每一代都只能培养出寥寥几位丹师。

不是对李重玄的期望不高,实际上,王重阳对他的期许已经相当高了。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即便是擅长炼丹的道家,要出一位有真才实学的炼丹师都颇为不易,需要耗费大量资源与时间。

唯有经历千百次的磨练,天赋之人才有在丹道上初窥门径。

李重玄摇了摇头,刚要开口,就被王重阳抢先安慰。

“师兄无需介怀,这世上能闭关一次就成功者,凤毛麟角。”

“这次有了经验,下次再开炉,就能多几分把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以师兄之能,定有成功那日。”

“况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或许,师兄的天赋不在丹道上。”

王重阳的关心让李重玄暖心之余,又有几分好笑。

没想到,就这么被误会了。

瞅着生怕自己心情不佳的便宜师弟,他没有藏掖的打算。

直接将十瓶丹药交给前者。

“这是?”

“老道幸运,成功炼出一些丹药。”

“这瓶中灵丹名为九窍还魂丹。”

“人有九窍增智慧,一粒还魂添生机。”

“乃是以九种甲子年的珍奇药材为主,按阴阳、五行之属,加两味药草调和,又以其他药材为辅,历经三十六个时辰炼制而成。”

“只要还剩一口气,吞下一粒,就能把人救回来。”

“其他玄妙,以后你们自行探寻便是。”

“这炼丹甚是乏累,老道需要好生休息一二,就不多陪你们。”

“三日内,不得到藏经阁打扰。”

话落。

李重玄转身就走。

一身白衣道袍随风飘动,动作干脆,背影洒脱。

剩下王重阳师徒目瞪口呆,楞在原地。

良久,知道自己闹出乌龙的王重阳,憋出一句话。

“你们师伯,真不是人。”

内涵丰富,一语双关。

这话,全真七子可不敢接。

有人抬头望天,有人俯首看地。

有人瞧着不远处的红叶,有人盯着手上的拂尘。

动作不一却态度一致。

都是惹不起的大佬。

你们师兄弟的事情,我们不掺合。

王重阳笑骂几句,低头看着手上的丹瓶,他站在月台上,居高临下地瞅着蒸蒸日上的全真教,感慨道。

“从此,全真教有了自己的灵丹,底蕴又增厚几分。”

藏经阁。

李重玄回来后,倒头就睡。

炼丹是个颇耗心神的活计,纵然是他,都精神疲累,要大睡一场。

运转《道经》内特有的睡功,他很快就呼吸平缓,节奏均匀,陷入沉眠。

………

时光飞逝。

山中红叶绚烂,百草枯萎,更见秋黄。

温度骤然下降,多了几分入骨寒气。

李重玄这一睡,就是三天三夜。

等他醒来时,整个人都神清气爽,神采奕奕。

洗漱过后,尽管嘴上淡出鸟来,颇为想念山中荤腥,不过,李重玄并未立刻付诸行动。

而是先就着道童送来的清粥小菜,吃个七分饱。

多日未食,宜清淡饮食。

一些热粥入腹,他更感觉舒服不少。

瞧着眼前眉清目秀的道童,李重玄眉毛微挑,还是个熟人。

这小子,竟然是在丹室外守了他一个多月的那个道童。

他为何会被调到藏经阁,李重玄并不关心。

只是,这道童身上的那股认真劲儿,他倒是有点儿欣赏。

若是换做其他道童,在丹室外守了一个多月,早就无聊地打盹儿或是贪玩起来。

可眼前人虽小小年纪,但很耐得住性子,身上更有一股韧劲。

愣是认真地守在丹室外,除了解手,寸步不离。

真要说有啥不同,也是拿着几本道经,翻来覆去地看。

李重玄虽人在丹室,但不代表对外界一无所知。

偶尔休息时,通过感应,他将小家伙的举动看得一清二楚。

这性子,适合修道!

“你叫什么名字?”

“禀真人,晚辈姓李名常。”

“家中可还有人?”

“晚辈父母双亡,是个孤儿,一年前被长椿道长带上山,做了道童,这才没了饥寒交迫之苦。”

“你喜欢读经?”

“是!晚辈觉得读起来很舒服。”

“好一个很舒服。”

李重玄朗声大笑。

比起要问道、寻道之类的理由,这个解释让他意想不到,又觉得格外有趣。

不过,读经,的确很令人舒服。

内心平静,精神澄澈。

李重玄看道童更加顺眼,开口道。

“以后,你就去二楼伺候。”

“楼中道经,可随你观看。”

“切记,不得打扰老道翻经、悟道。”

“若有疑问,闲暇之余,可询问老道,”

“多谢真人,晚辈记下了。”

李常激动,躬身行礼。

到全真教一年,他早不是那个啥都不懂的少年,自然知晓这是天大的机缘。

片刻后,李重玄登上二楼。

拿起一本经卷,继续翻阅起来。

时隔一个多月,再次翻经,他的思维更加活跃。

参经、悟道,事半功倍。

这一发现,令李重玄又惊又喜,捋了捋颌下胡须,他喃喃自语。

“看来以后,偶尔也得找点儿其他事情做,换一换脑子。”

…………

李重玄醒来的消息,很快就传入王重阳的耳朵。

两个时辰后。

藏经阁,二楼。

看着满面春风,笑得合不拢嘴的王重阳,李重玄继续埋首经卷。

片刻后,这场师兄弟间的拉扯,终究是更稳得住的后者更胜一筹。

王重阳叹息,找个位置,熟练坐下。

“师兄,你先是闭关炼丹,又大睡一场,恐怕对江湖事知晓不多。”

“最近,大宋江湖最大的热闹,就是少室山英雄大会。”

“尤其是丹阳子,表现亮眼,没让你我失望。”

说着。

王重阳命随行的丹阳子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再讲一遍。

后者无奈,对李重玄行了一礼,将事情一五一十地交代清楚。

大部分内容跟李重玄所知不差,可也有几件事有点儿意外。

一是星宿派的出现。

没想到剧情的修正力挺大。

不过,只是小角色,他并未放在眼里。

二是虚竹。

虽因为李重玄的缘故,这位少林僧人的机缘被截胡,成了全真教的资粮与底蕴。

但东边不亮西边亮。

虚竹的确有几分气运在身。

他的纯朴性子竟入了一位少林高僧的眼,除了被其带在身边,悉心教导外,圆寂时,还将一身功力相赠。

虽只接受了一部分,其他都白白消耗出去,但也让虚竹在半年内,一跃成为一位宗师后期巅峰的高手。

哪怕玄慈的丑事曝光,少林都未曾将其赶出山门。

而那个传功的老僧,正是昔日曾与王重阳大战的灵通老和尚。

对此,李重玄虽觉得有趣,但同样不以为然。

一步慢,步步慢。

哪怕虚竹将来有可能成为一尊大宗师,且淳朴性子很适合修行佛法,可他相信,丹阳子定能压这和尚一头。

真正令李重玄在意的第三件事。

丹阳子竟然跟扫地僧对上。

原本拜入少林的萧远山跟慕容博成了苦行僧。

倒是有意思极了。

“弟子此举必然会得罪少林。”

“为全真教招惹一尊大敌,还请师伯责罚。”

看着突然跪地请罪的马钰,李重玄终于放下经卷,开口问道。

“你可曾有愧?”

“弟子心中无愧。”

“你可曾后悔?”

“弟子无悔,若是再来一次,依旧会随心而动。”

“既如此,为何请罪?”

李重玄的脸上多了几分欣赏。

“既做恶事,自要承担恶果。”

“道门行事求的就是一个心安理得,畅快顺意。”

“就是老道在场,也会为心中不平而拔剑。”

“这件事,你做的很好。”

“有了几分道门真人的风采。”

“当着天下群雄的面,堂堂正正的阳谋,令少林有苦说不出。”

“不敢因此事,明面上为难全真教。”

“还令全真教在江湖上威望大增。”

“这番算计也不错。”

“日后,将全真教交到你手上,我与你师父都能安心不少。”

“至于少林暗地里的记恨与报复,你无须在意。”

“少林与全真教,早就不对付。”

“若是他们敢算计,全真无惧,老道的剑更不是摆设。”

没有冲霄而起的气势。

没有恐怖至极的威压。

可李重玄这份淡然的语气与霸气的态度,却令马钰格外心安。

王重阳插嘴道。

“这下你放心了。”

“为师早就说过,你师伯必不会怪你。”

“相反,还会对你另眼相看,赞赏有加。”

李重玄嘴角略微抽搐,没好气道。

“谁说老道不怪罪。”

“师弟你既然炫耀完了,就赶紧离开。”

“别打扰老道修行。”

“否则,白鹿最近可是无聊的很,我正想给它找些事做。”

想到周伯通与白鹿的丰功伟绩,王重阳心中暗骂师兄无良。

立刻识相走人。

得意一笑,拿起经卷,李重玄继续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

………

ps:猜一猜李常是谁?

作者菌跪求读者老爷们的支持,感激不尽。

李重玄随意地挥了挥手,一行人且行且谈。

“师兄这次闭关,可还顺利?是否得偿所愿?成功炼出一炉丹药?”

比如,九花玉露丸、白云熊胆丸、三尸脑神丹,都非真正的灵丹。

即便是大明·武当的天王护心丹都只能算是半灵丹。

瞧着匆匆去报信的道童,李重玄嘴角上扬。

没错,一炉!

龙虎续命金丹、天宗天元丹、阴阳家真人丹、少林还丹……

这些货真价实的灵丹之所以珍贵至极,除了用料讲究、珍奇、纳天地造化外,炼制不易,也是重要原因。

王重阳专门调查过此事,知晓成功的概率有多低。

他在半道上与带着全真七子赶来的王重阳相遇。

“恭喜师兄(师伯)出关。”

全真教。

当然!

这里说的是真正能炼制灵丹的丹师。

江湖上的其他秘药,

加上师兄此前从未接触过炼丹,希望更是渺茫。

这次,共准备了三十份药草,若能第一次就成功炼出一炉,已经说明师兄丹道天赋异禀。

炼丹之事,从来不易。

慢慢踱步,朝着重阳宫走去。

不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阅读综武:人在全真,已成道祖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