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综武:人在全真,已成道祖》
综武:人在全真,已成道祖

第四十一章 点化一灯,佛门金刚(跪求大佬们支持)

上官剑南又修为再进,成为一尊巅峰宗师,铁掌帮这才趁势而起,雄踞两湖,在大宋江湖拥有一席之地。

可惜,随着岳飞被害,韩世忠被贬,上官剑南对朝廷失望。

在被遣散后,率领一部分麾下流落江湖。

直到上官剑南加入,就任帮主之位,成就宗师后期的强者,才略有名声。

后来,经他大力整顿,多行侠义之事,两湖之间的英雄好汉、忠义之士闻风来归。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铁掌帮虽今不如昔,但依旧在大宋江湖二流势力中名列前茅。

当代帮主裘千仞,虽不如其师上官剑南,但也是一尊名声在外的巅峰宗师。

一双铁砂掌跟水上漂的轻功更是不俗。

数年前,华山论剑时,他可是夺魁的热门人选。

结果,这么一个帮派,竟然被灭了。

等得知乃是全真教所为后,整个大宋江湖都哗然大作。

全真教可是大宋的传奇门派。

创立不到数年,就跻身一流势力,成为道门大宗。

且拥有两尊大宗师坐镇。

尤其是重玄真人,更是名震九州的强者。

铁掌帮怎么会招惹如此恐怖的势力,惹来灭门之祸?

要知道,这可是全真教成立以来,第一次对一方武道势力下手。

还是重拳出击!

好奇之人不在少数。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细心打听之下,事情的来龙去脉很快就打探清楚。

原来是裘千仞自不量力,对周伯通的血脉出手,这才引得全真教大怒。

而瑛姑与周伯通的故事,也被扒了出来。

对此,江湖中人议论纷纷。

有人说他们不拘小节,颇有江湖人的风采;有人说他们厚颜无耻,有愧南帝。

也有人说,全真教并曾隐瞒此事,光明磊落,瑕不掩瑜。

有真正道门大宗的风范。

虽是众说纷纭,但有一点,众人达成一致:

全真教不好惹!

别看这些道士平日里一副老好人的模样,经常救死扶伤,济贫救困。

那是没惹到他们,一旦触犯禁忌,立刻爆发雷霆之怒。

铁掌帮,就是前车之鉴。

佛门有慈悲为怀,亦有怒目金刚。

道门有清净修身,亦有护道法神。

一时间,全真教在大宋江湖威名大振。

当然!

也有心怀叵测之人,推波助澜,趁机中伤全真教。

只是,终究无伤大雅,没有掀起多大的浪花,就很快消失。

一来,没了少林打头,这股力量成不了气候。

二来,周伯通的性情如何,伴着全真教的崛起,早已人尽皆知。

稚子之心,宛如孩童。

不能以此评判全真教。

………

全真教。

江湖上的风言风语,传到了李重玄的耳中。

对此,他给马钰、丘处机的解决之法是,不用理会。

“全真教从不看他人脸色,不仰他人鼻息,不用他人指摘。”

“江湖中人爱怎么说就这么说。”

“一念心清净,万般常自在。”

“安心修道,不被万物所扰,才是正途。”

送走两个便宜师侄后,李重玄目光悠悠,注视着藏经阁外的繁茂老树,陷入沉思。

他曾想过,隐瞒周伯通与瑛姑的不堪往事。

无论是对全真教,还是对南帝来说,这都是一件丑事。

相信对方会愿意遮掩。

可李重玄思来想去,都觉得此事不妥。

看似是个两全之策,可如此作为,全真教岂不是成了藏污纳垢之地?

事不可不对人言。

为人做事,最重要的是坦荡无愧。

特别是修道之人,更要念头通达。

若是隐瞒,李重玄心不通,意难平。

算不得真人,称不上道士。

与那些沽名钓誉的伪君子、假道学何异?

还修什么道,悟什么玄?

况且,若是隐瞒,周伯通此事,就是一个定时炸弹。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

若是全真教遭逢危难,很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倒不如大大方方地展现出来。

全真教或有一时的流言蜚语,可只要自身站得住脚,便能雨过天晴,更上层楼。

所以,李重玄最后放弃了隐瞒。

只是在王重阳临走前,令其给一灯带封信。

毕竟,周伯通与瑛姑的事传开后,作为头上长草的一灯,跟全真教一样,必然会遭受风雨。

而李重玄在信中告知一灯: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是非曲直苦难辩,自有日月道分明】

【白衣惹灰土,只需心如故】

【说是错,不说亦是错】

【不如顺其自然,问心无愧,只求念头通达】

【虽有一时之困,但有万丈光明】

【道如此,佛亦如此】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一切都是修行,一切皆在路上】

能不能点化一灯,就看他的造化。

至于周伯通与瑛姑。

错了就是错了。

每个人都要为过错付出代价。

若是连这一关都过不了,说明他们并不适合修道。

若是洒脱看淡此事,心境升华,洗尽铅华,距离真道便更进一步。

“所以说,还是经卷好。”

“没那么多凡尘杂事乱心。”

“只需一杯清茶,一颗道心,就能于书中悟道,常享自在。”

念及于此,李重玄抿一口清茶,抛弃杂乱思绪,屏息凝神,静气修心,继续翻阅经卷。

与此同时。

大理,天龙寺内。

伴着江湖上的流言传来,再看手上的书信,曾经的南帝,如今的一灯,一时沉默,陷入沉思。

良久,他眼中精光一闪,浮现几分明悟。

起初,他有些不明。

现在,他懂了。

“阿弥陀佛。”

“万般烦恼,皆是过往。”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只要心中澄澈,不被外物所扰,不受前尘羁绊,自可心如琉璃,得见菩提。”

“重阳道兄,贵师兄有大境界,大心境,大气魄,亦有大逍遥。”

“这番点化之恩,才是给贫僧最好的礼物。”

话落。

一股玄妙的佛韵自一灯身上散发而出。

虚空中隐约传来宛如天籁般的禅唱之音。

一旁的王重阳心中懵逼。

信上究竟写了啥,他全然不知。

甚至,连铁掌帮被覆灭之事,他也是现在才知。

不过,纵是一头雾水,表面上,他没有显露一丝一毫。

而是顺着一灯的话,开口道。

“师兄境界高深,贫道自愧不如。”

“倒是大师打破执念,心境升华,跨入佛门金刚境之境,指日可待,可喜可贺。”

瞧着笑容灿烂的一灯,王重阳如释重负。

虽对其中内情一知半解,但能顺利解决此事,也算不虚此行。

………

ps:作者菌跪求读者老爷们的支持,感激不尽。

原是大宋朝堂的将领,追随在韩世忠麾下,忠肝义胆,义薄云天。

那时,金国大举南下。

曾数次率领义军,袭击、刺杀金人。

在大宋江湖更是声威大震。

铁掌帮覆灭的消息传开,引得不少人惊愕,在大宋江湖击起不小的水花。

上官剑南誓要效仿岳飞,驱逐异族,还我河山。

数年后,身先士卒,身经百战的他,修为再进,成就大宗师。

一手铁掌震江湖。

掌风凌厉,掌力刚猛,掌势霸道。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昔日,铁掌帮上代掌门上官剑南可是一位义薄云天的大英雄。

七日后。

即便在二流势力中都算上等。

家国离乱,十室九空。

尽管流落江湖,可上官剑南仍不改其志,念念不忘收服故土。

在巅峰时期,曾一度与丐帮的《降龙十八掌》齐名。

可惜,伴着上官剑南的身死,仅位居一流势力不到两年,铁掌帮就从高处跌落,令不少人扼腕叹息。

那时,铁掌帮只是一个小势力。

虽说江湖厮杀,从未休止,破家灭门之事,时有发生,屡见不鲜,但铁掌帮可不是小门小户。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阅读综武:人在全真,已成道祖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