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新东方毕业,你让我烧大席?》
新东方毕业,你让我烧大席?

第一百三十四章 请神拜庙

所以,这次郑飞决定拿出自己最厉害的手艺。

好友刚通过,苏连生就把一千块钱的定金发了过来。

把定金收下,郑飞起身来到卧室,来到柜子前,拉开柜子左侧的一个抽屉。

拿着笔记本来到客厅,坐在沙发上,郑飞找到了菜单。

既然是喜事,更是为了吃他做的大席把结婚时间都给更改了,郑飞怎么也不能辜负了他们的信任。

十八号这天早晨,因为今天要去郭李庙村做大席,郑飞早早的就起来了。

起来的时候,天色刚微微亮,正是清晨最冷的时候。

早早的吃过饭,王明天和范海两人还没有过来。

昨天在家处理食材,众人忙到很晚,累的不行。

今天来晚点也正常。

趁着他们几人没有过来,郑飞打开院灯,来到西屋查看起了昨天处理好的食材。

郑飞主要就是检查一下肉,看看有没有被老鼠吃。

全部检查了一遍,郑飞并没有在这这些肉食上面发现啃咬的痕迹。

看来家里有了猫就是不一样,别看猫咪还小,可是那些老鼠就是不敢出来。

砰砰砰~

正在看着一屋子食材的时候,郑飞忽然听到有人在敲他家的大门。

来了。

这个时间点过来,肯定不是外人。

果然,打开门,就看到王明天推着电动车站在门前。

刚才我还想着你们快过来了,果然够快。

王明天停下电动车,瞅了瞅院子,发现只有他两人。

只有我来了吗?

王明天问道。

郑飞点点头,来到西屋,说道:是啊,只有你来的最快,他们还没有…

还没有等到他说完,郑飞就看到李凤霞婶子走了进来。

李凤霞进来还没有开口说话,另外紧跟着,高秀莲嫂子和刘大娘走了过来。

看到三人过来,

郑飞看了一下时间,发现离天亮还有些时间。

小海还没有过来啊?

刘金秀刚才过来的时候并没有看到范海的车。

现在看到院子中的几个人,猜测范海还没有过来。

没有呢,刚才给他打电话了,没有接,应该快到了。

王明天拿着水杯说道。

高秀莲看到郑飞正在西屋检查食材,走了过去。

小飞,这些肉没有被老鼠吃吧?

郑飞摇摇头。.

我刚才检查了一遍,食材没有问题。

那这些东西要装起来吗?

高秀莲指着摆放在架子上的烧鸡和炸鱼等。

装起来,和以前一样,把这些食材都放进蒸笼里面就行了。

说话的功夫,王明天和李凤霞三人也走了进来。

趁着范海没有过来的功夫,四个人很快就把昨天做好的食材给放进蒸笼里面。

四人刚忙完,郑飞就听到外面传来汽车停下的声音。

听到这个声音,刘金秀大娘说道:听这声音,应该是小海过来了。

果不其然,汽车刚熄火,四人就看到范海走进来。

范海刚进来,就看到郑飞四人站在走廊下面直勾勾的看着他。

看到李凤霞三人都过来,看他们手上的油渍,应该来的有一会了。

不好意思,来晚了。

范海不好意思的说道。

你没来晚,离出发还有一点时间呢。

郑飞说道。

先休息会吧,然后咱们过去。

众人休息了一会,等到天亮起来才出发。

郭李庙村位于东南角,离那里最近的城镇是清河镇,大概有十里地左右。

从家往郭李庙走,要从省道过去。

从李家寨路口出去,然后直走,经过刘庄和宗庄。…

郭李庙。

今天是一个好日子,除了郭栋梁的儿子郭龙刚结婚外,今天还是他们这里一年一度的庙会。

既然是庙会,那么就少不了唱戏的。

作为周围十里八乡有名的庙会,这里要连续唱半个月的大戏。

请的戏班子也不是别人,是从中原省请过来的戏班子。

听说这次还是请的最大的一个戏班子。

戏班子来的很早,昨天晚上就到了。

今天天一亮,戏班子的成员就已经起来开始准备。

今天是庙会的第一天,他们要唱开场戏。

而在唱开场戏之前,戏班子的班主等人主要演唱人员还要化好妆,穿上唱戏的服装,来到庙里面请神。

有的地方不叫请神,而是叫拜庙。

为什么戏班子要在开戏前要先拜庙呢。

说法有很多,但是主要原因就是有两个。

一是规矩,二是因为这里是先有的庙后有的会。

这也代表着这方圆几里都是这个庙神的地盘。

既然来到了别人的地盘挣钱,肯定要通知别人一声,所以,这才有了拜庙。

拜庙除了跪拜,还要唱戏。

唱的不是别的,主要就是一些好话。

比如:西天路上一块云,云上坐着一真神,西天佛祖上面坐,单等吃斋行善的人。

这是拜佛教寺庙的曲子,除此之外还有道教的曲子。

在拜庙的最后,他们还要说几句供奉的话。

比如:我给您献仙桃三个、美酒三坛,摇钱树一颗等。

拜庙的规矩挺多,戏班子主唱人员在拜庙的时候穿的戏服也是百搭。

比如身上搭的是三种戏曲上的衣服帽子等物品,这就代表着这次只会唱三种戏。

还有一种就是打开所有的箱子,每个箱子里面的东西都拿出来一件穿戴在身上,这是为了讨个好彩头。

希望这次的戏能顺顺利利。

这也是为什么,戏班子开唱了以后,下面就是一个人都没有也不会停下来的原因。

郭李庙村外的庙中供奉的是龙王爷。

所以,戏班子主唱人员就不能穿着哪吒的行头。

毕竟,哪吒闹海的故事从古至今就有流传。

买完东西从庙前路过,郭栋梁还停下车子好奇的看了一会。

听说这个戏班子是大队的请来的,听说花了不少钱。

怪不得前几天村干部挨家挨户的收钱,当时就知道找戏班子,想不到找了一个在中原省都很有名气的戏班子。

看着戏台上正在检查设备的人员都有几人,郭栋梁不用猜就知道戏班子人员有不少。

因为成员们都在后台换衣服,郭栋梁也看不到什么。

回到家,妻子李梅兰也停止了和邻居的交谈。

回到家,还没有等他说什么,李梅兰就率先开口。

你怎么去了那么大一会?往常不是早就回来了吗。

郭栋梁把电动车停好,把刚才买的东西从前筐里面拿出来。

今天不是庙会吗?咱们村从中原省请来的戏班子已经开始准备了。所以来的时候停下看了一会。

听到他是在外面看戏班子了,李梅兰也没有在说什么。

对了,既然有戏班子,那等一会那一片肯定会有很多人过去看大戏。

你说人一多那结婚的车怎么办啊。

李梅知道他们担心什么,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

放心吧,咱们走另外一条路,肯定能过去。

郭栋梁摆摆手道。

你知道就行。…

来到郭李庙村,还没有进入村子,郑飞就听到了锣鼓的响声。

一旁坐着的王明天听到这个声音坐直了身体。

这个村子今天还有白事?

等会进去看看就知道了。

车子驶入村子,顺着村道行驶没有多久,就看到前方有一个很大的戏台子。

在戏台子不远处,还有一座庙。

看到这个庙,郑飞脑海中忽然想到了什么。

我知道了,今天好像是庙会。

郑飞听村里老人说起过这里,只是一开始没有想起来。

一说庙会,王明天也想起来了。

原来村子老人说去看戏就是来这里啊。

戏台子就在道路一侧的空地上,行驶到戏台这里,两人减缓车速,好奇的往台上看了两眼。

除了个别工作人员,没有看到一个身穿戏服的人。

来到村东路口,郑飞停下车子,下车找了一位坐在外面的老人问路。

大爷,郭栋梁家在那个地方?

往那走,中间哪一家就是,红色的木门。

谢过大爷,郑飞启动车辆拐进左侧小路,行驶没有一分钟,就看到了郭栋梁家。

正在家中收拾院子的郭栋梁和李梅兰两人听到动静,连忙放下手里的东西往外走。

来到外面,就看到两辆汽车停在门口。

看到坐在车上的郑飞,郭栋梁连忙拿出烟递过去。

郑飞摆摆

手。

大爷,不抽烟。

郑飞从车上下来,看了一圈,问道:准备在那做菜?

他的意思就是问郭栋梁找好做菜的地方没有。

郑师傅,你看在这里做菜行不行?

郭栋梁拎着他往前走了几步,就看到前方有一个胡同。

这个胡同很宽,特别是胡同第一家的院墙也已经倒塌,露出了里面长满了杂草的院子。

看着已经收拾干净的砖瓦,郑飞点点头。

可以,这地方够宽敞。

听到郑飞说可以,郭栋梁笑着说道:那我就放心了,我家位置不是很好,除了这个胡同,这一片还真就没有一个能做菜的地方。

你们把车开过去把,我这就回去给你把水电车上。

在农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电线,这电线没有别的用处,只有一个那就是浇地用。

因为田地和村子离的很远,所以,就只能用很长的电线从村子中的电箱上扯过去。

现在好了点,村子在田地路边的电线杆上安装了电表箱,这些电线也失去了作用。

正在众人忙活的时候,村子中的人也都知道了。

现在这个时间人们大都刚起来,正站在外面说话。

郑飞他们从村西来到村东,被很多人看到。

车后面那么显眼的工具,一看就知道是做大席的人来了。

听说栋梁找的大师傅是找的郑庄的那位手艺很好的郑师傅。

是吗?要是这样的话我就去吃席去了。

这是真的,我刚才看到车上的人了,开车的就是那位郑师傅。

对了,你们去吃席去吗?

肯定去啊。我本来还想去看戏去呢,这知道是郑师傅做的大席,我肯定要去尝尝。

都说郑师傅做的菜很好吃,吃席的人恨不得把盘子都吃了,我今天到要看看有多好吃。

那行,等会吃过饭你们去的时候叫我一声,咱们一起去。

没问题,到时候叫你。

把所有的东西都抬下来,郑飞打开蒸笼,把蒸笼上里面的菜调换了一下。

把炸鱼拿出来,把烧鸡肘子放在最上面。

小飞,这小酥肉是先放在车上还是?

刘金秀端着一盆炸好的小酥肉问道。

大娘,先放车上吧。

郑飞抬头看了一下,发现周围没有地方放,只能先放在车上。

天哥,这蒸笼就交给你们了,我把锅炉调试一下。

王明天点点头,和范海一起抬着蒸笼开始往锅炉上放。

放完蒸笼,两人就坐在案板前,开始切东西。

没办法,他只好弄四百块钱一桌的。

两人在电话中又商量了一些事情,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五天时间很快过去。

这几天中,有三个人给他打电话找他做大席。

那没有什么好说的,肯定要把这个活接下来。

把这个事情记下来,郑飞打开微信,同意了苏连生的好友申请。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办事的时间不是十八号就是二十号。

更是有一个人要十九号,可是那天他要忙着在家处理食材,肯定是不能接。

所以,这三个活郑飞一个都没有接到。

这是他们一家人商量好的,本来他想弄五百块钱一桌的席面,可是儿子说不用弄这么高的,四百块钱一桌就行了。

他们两口子还说了儿子几句,说他结婚怎么也要弄贵一点的席面,可是他儿子说什么都不同意。

这是郑飞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事情,为了能吃他做的大席,居然连说好的日子都给推迟了。

把自己最拿手的菜全部记在一起,郑飞更是把这个事情在手机上设置特别提醒。

弄完这些,他才重新躺在沙发上刷手机。……

时间流逝。

虽然没有接到活,但是郑飞也很高兴。

这代表这离过年越近,找他做大席的人就越多。

打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本笔记本。

二十号那天我有时间,苏家沟是吧,准备多少桌?

三十桌,一桌按照四百块钱来就行。

阅读新东方毕业,你让我烧大席?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