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从故宫开始修文物》
从故宫开始修文物

第49章 有点大啊

两人直接推门而进。

“这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看来咱们这次是有共同话题了。”

有酸奶安慕希,五斤上品龙井,六个核桃,一包桃酥点心,一包薄脆饼,一盒猕猴桃,一盒火晶柿子。

拐个弯,看到门是虚掩的。

每周一次大宝剑全套。

年龄大了,方远行自从上次试过一次泡菜国的水疗按摩后,反而乐不思蜀起来。

“龙组长,我们可是好久不见了。”

“小云,回来了啊,看样子你在故宫这段时间,实习生活应该还不错吧。”

方远行端起茶杯,向两人微笑招呼。

“老师好!”

“一进门可就闻到这股浓郁的茶香味。”

“方师还是这么喜欢喝茶,看看我这次,给您带什么好东西来了!”

卫龙将手里的茶叶盒递过去。

易云也将手里带的礼品放下。

“御前龙井?”

“这可是好茶啊,你一下子就买这么多,看来是有事相求啊龙组。”方远行这样说道。

他手里拿着茶叶端详,久久没有放下。

“说呗。”

“哈哈,还是被您看出来了。”

“是这样,宫里装裱室的补料不够用了,咱们上次不是谈过,关于新材料老化的项目吗?您给看看,那个研究,能不能扩大化,搞一个研究团队,专门做这个。”

方远行觉得茶杯喝茶还不够,直接拆了卫龙拿的茶盒。

取出一包新龙井。

看到这,易云开始主动清洗茶具了。

“今天难得有兴致,大家喝喝功夫茶。”

“我也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待会还有位朋友来,咱们等等。”

“还有人?”卫龙惊讶问道。

“对,你也认识,我先不说哈哈。”

方远行故意卖个关子。

卫龙没有想到自己难得回一次燕大,还能遇见熟人,他不禁有些好奇。

一把将旁边的办公椅拉过来,坐上去。

卫龙开口道:“方师,给您说个好消息。”

“故宫文保科技部已经在着手准备了,等到全国性的字画修复与装裱大赛结束,那个时候,装裱室第四代传承人的选拔也完成了,到那个时候,既有了人才,又有研究团队,刚好可以组成一个,从老材料的准备,到字画修复与展出的闭合回路。”

“届时,您老也算是为国家保护古物、存续文脉出一份力了!”

方远行摇摇头。

他并不上卫龙的当。

“这些都是虚名。龙组,您要知道,做研究,不仅需要人手,还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撑……”

“我个人倒是无所谓,但是年轻人谁受得了?就是博士后做这个,也得给人家发津贴不是?”

方远行的话,一点也没错。

就在前不久,敦煌研究院招生,爆出大冷门。

全国文保修复专业的学生人数那么多,竟然无人问津!

晋省的云冈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秦岭鄠邑区版本馆的文物修复岗位等等。

年年缺人,年年招不到!

原因无他。

没钱!

方远行拿起仪器显微镜下,一小块墨绿绢布,循循善诱。

“就像这块绢,你别看它小,它往往是最难找的。新绢与老绢的区别,需要在放大镜下看它的经纬丝,现织的密度与原来的密度不相符合,补缀的环节就不能用,必须要找相符、相同的绢,我们怎么做呢?”

“想办法给绢做老化,各种程度的老化……”

易云在硕士阶段时,燕园古籍所便有这项工程。

他跟随方师做过新材料的老化研究,对此还是有所了解。

新绢有时候,搁在太阳光底下暴晒若干年,时间跨度比较长,或者使用特殊的化学药水进行浸泡、咬旧,使新绢变得稍微糟一些,总之,就是用尽各种办法各种姿势。

纸张的老化是难度最高的。

最珍贵的宋纸,已经难以模仿与产出,原始的古法造纸,到如今也有寥寥几个地方在做。

得亏老一批师傅们联系到了这条线,现在才有了源源不断的各种纸供应,可即便如此,卫龙还是要不断寻找更好的纸!

只有好纸,才配修复好画!

对此,卫龙拍着胸脯保证道:“这点您放心方师,我可以写保证书,这次我可是在段主任面前下了军令状的,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保证研究团队的进行。”

卫龙双腿一蹬,办公椅滑出一段距离。

离近道:“十月国庆大展之后,我们就能在文保科技部拉到活动经费,您放心,保证研究进行,绰绰有余!”

方远行含笑不语。

他也是人老成精了,可不只会看卫龙说什么,还要看他要做什么事。

茶具洗好。

易云将茶壶放在炉子上,开始烧水。

方远行难得将目光放在自己的学生身上。

他也不知道易云现在在故宫,修复的水准具体如何了……

“小云,一会可是有重宝要在这里修复,刚好你可以观摩观摩,这样对你也大有裨益,难得今天龙组在这里,可是少不了要一展身手的……”

咚咚。

敲门声响起。

先是两名男学生助手出现,年龄与易云相差无几,戴着白手套。

四只手在小心翼翼,呵护着一块紫檀木匣子。

接着,一位拄着桃木拐杖的老头出现。

体态略微发福,不过啤酒肚被那身正装掩盖住了。

“诺,来了!”方远行道。

“潘老师,您也在这?”

看到来人,卫龙欣喜地急忙起身。

除去清华美院的荣誉教授、古字画修复大家、文物保护研究院副院长这些名头。

更重要的是,潘星汉也是材料老化项目的发起人之一。

光这点,已经值得卫龙好好舔一波了。

“潘老师好。”易云也招呼道。

“嗯。”

潘星汉礼貌性点点头。

他对易云的印象,仅限于是方远行的学生,并没有太多接触。

“小龙来了啊,刚好,我今天可是带了幅宝画,本来是需要方师出手修复的,你这个书画组的组长在,这可好办多了。”

水这会也烧开了。

易云开始倒茶、泡茶,倒换茶杯。

功夫茶,喝的是韵味。

好茶具才能配的上好茶。

为了配的上好茶,方远行可是难得拿出自己那把九千多的茶壶。

“哦?难道在这紫檀木匣子里?”

“听您这么一说,我倒是好奇想看看,这里面是什么宝画。”卫龙笑道。

“大石、小石,把画拿出来吧!”

“要千万小心!”

潘星汉挥手示意。

两个工具人助手立马就放在大装裱台上,将木匣的盖子抽掉。

易云的双眼紧紧盯着,他的瞳孔骤然紧缩。

这幅画。

似乎……有点大啊!

里面装饰古朴大气,光是墙壁上与玻璃展柜悬挂的那一幅幅书法字画,便使人有种身处文化田园的气息。

“老师说上午还在研究室,给绢布做老化的工作,没想到咱们已经到了。”

显微镜和3d电子仪器前,是修复所用的绢布、锦缎,不同的宣纸,都是平时做老化实验研究所需。

年过60岁的方远行,坐在椅子上,身体笔直,精神瞿烁。

天字馆内珍藏着不同时期的书画、金玉、青铜,以及漆木等古物件。

易云轻轻一笑。

仅有的花白头发很硬直,削瘦的身形搭配着灰白色的绸缎棉褂。

桌前放着刚泡开的龙井。

盖子半揭,茶香四溢。

第一层便是书画修复室,还有文物研究室。

易云与卫龙二人直奔天字号馆。

易云跟老头电话约好,在天字号古籍珍藏馆见面。

诺大的装裱台,洁白干净的纸墙映入眼帘。

在工作区,桌子上还摆放着一堆不知名的小瓶。

瓶子里是各种各样的化学药品。

老头平时的生活非常简单。

喝茶、看画、练书法、做研究。

卫龙手里大包小包,全是补品。

读书那会,自从馆内引进了一些新的科技仪器后,就安装了人脸识别的保险,即便文保专业的学生,也很难轻易进入。

天字馆在燕园东北角,毗邻光华楼。

阅读从故宫开始修文物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