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敦行录》
敦行录

盛唐篇8

“大人?这……既然立新君,郭子仪必定会有所忌惮,长安城如此繁华,为何不多占些时日?”这又让他不懂了,大费周折,就为了打进来劫掠一番不成?既然要退,为何还要扶持新帝改年号?

李暠稍作考量道:“广武王李承宏。”

“是,小人定当办好。”

“这……”那人有些迟疑,改年号便是彻底要换代了,那是不是代表他有机会复起?感觉琢磨透了面前这人的意思,顿时心中一喜,“是。”

“命人盯着郭子仪,如若他回来了,我们即刻退。”

“巴桑,城中收留她的那户人呢?”李暠看着远处头也未回,如同对着空气说话。

不远处站在城墙上放哨的一个士兵突然回答道:“崔勇在河东军营,派了人在里面盯着,崔大没来得及离城,在延兴门给拦住了,已经送回安邑坊,未动分毫。”

李暠低着头,嘴里默默念叨了句“崔大”,神色不明。

过了许久才抬起头道:“她一向念旧,先命人看着吧。”

“是。”巴桑看着城内已经空荡的大街,和几日前完全两幅景象,突然感慨,“大人,您立下如此大功,将来定会名垂青史。”

“名垂青史?”他想起上一世,不屑道,“然后被束住手脚吗?”

巴桑不解的看着他。

李暠看着他一身别扭的军装:“这身衣服对别人而言是荣耀,对你而言不是束缚?”

“哈哈哈哈,大人说得是。”巴桑想,果然还是他懂他。

他本就不是正规编制的兵士,只是帮大人打探消息跑跑腿的私兵罢了,穿着这身衣服混进长安可真不好受。

“奴回去就脱了这身碍事的衣服,对了,康季说想见您。”

“哦?叫他来吧。”

“遵命。”

巴桑领命离开,下楼时恰好遇到有人上来。

来人看见巴桑离开,有些好奇的盯着他的衣服多看了几眼,心中疑惑这种小兵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央金,赞普那边如何了?”

“哦,”这一问让央金回过神,“赞普这两年杀了不少不愿归顺的苯教大臣。”

“寂护呢?”那个让赞普费尽心思请来弘扬佛法的僧人,有这么多苯教大臣盯着,日子估计也不好过。

“他来不过三月,又是疫病又是天灾,带来不祥之人已被赶出吐蕃,赞普派人把他送到了尼婆罗,他临走又推荐了一人,叫莲花生,据闻此人持有密咒,术法高深。”

密咒?

“他这是彻底按耐不住了?”

“应是差不多,巴赛囊大人在劝服赞普修寺庙。”

李暠回忆当年辛艾的手札,吐蕃信佛是早就有的,但只在吐蕃王室,如此大面积推广佛教,是不是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不管如何,苯教的支持现在对他还有用。

“务必密切盯着,修佛寺不是小事,叫他们先阻拦着,赞普已经长大,心思多了,可不如以前那么好哄骗,多多留意。”

“是。”

“尚赞摩呢?”

“节度使大人正在城南练兵,准备继续东进。”

这下轮到李暠无语了,还真敢妄想:“跟他说,再给他三天时间抓紧抢,时间一到立马出长安。”

“呃……是。”

“尚结息呢?”

“大人围在凤翔城未动。”

“还未攻下?”

“嗯。”

央金呐呐不敢多言,这位大人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突然就掌了大权,那看似魁梧厉害的节度使大人,居然还真的怕他。不过他也是真的有勇有谋,他做梦也不敢想有一日能攻进长安城,而他就这样带着他们打了进来,央金有些崇拜的看着他。

李暠挥了挥手:“去吧。”

央金右手捂住胸口,虔诚的低头应是。

他走后不久,康季就来了,他也不多废话,直接跪着行了大礼磕头道:“大人,我想回康居。”

“想见我就为这个?”

“是,安史之乱令我被困长安多年,实在是思乡情切。”

思乡情切?他看了看西斜的太阳,也有些想念敦煌。

“回吧。”

“大人同意我回康居?”

“康居?”他嗤笑一声,“如今已是康国。”

康季垂下眼眸,毫不意外。

康居也好,康国也罢,不管如何变化,那仍然是他思念的故土。

“你答应我的事办得很好,这是我们之间的交易。”说着,李暠从腰间囊袋中拿出一块令牌递给他,“拿着这个,吐蕃地界可通行,其他的你自己想办法。”

“多谢大人,不知家眷?”

“此令只可保一人,其他的便自凭本事吧。”

康季看着令牌良久,心中有了决断。

“是。”他小心翼翼的将令牌收入袖袋中,“大人,后会有期。”

“愿你能一路平安。”

李暠站在城墙看向西边。落日西下,不知不觉一天就这样过了,原来了无生趣的日子,如今有了盼头。

想起屋子里那人,他面色变得温柔,迫不及待的往回走。

“据闻是连夜去了陕州。”

“皇帝跑了?”他疑惑的顿珠脚步,只是略微的迟疑,随即又道:“找个李氏宗室扶上皇位。”

他眼神突然凌厉,高晖心中一凉,吓得立马跪地,磕头求饶:“大人饶命,小的不敢。”

李暠不再看他,径直离去。

李暠边走边问:“情况如何?”

“是,大人觉得谁比较合适?”

高晖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嘀咕着:“这大人居然比大唐皇帝还吓人。”爬起来之后不敢怠慢,赶紧去办他交代的事。

离开那座宅院,他走上朱雀大街,城内几乎不见路人走动,只有四处弥漫的硝烟和穿梭来去抢掠不停的吐蕃军人,偶有士兵见他,停下来行礼,他毫不在意。

登上已经被烧得焦黑的长安城墙,俯视这原本应该繁华的都城,他一声嗤笑。

“应该是去附近召集旧部,准备再打回来。”

“代宗跑哪里去了?”

走到门口,一人进来匆匆面见,李暠并未抬眼看他,那人凑上来小心翼翼讨好道:“小的见过大人。”

李暠转头盯着他,变了语气:“高晖,你在质疑我?”

原来此人正是前泾州刺史高晖,是他临阵叛变投奔了吐蕃军队,引他们进的长安。虽然李暠在中间使了些计谋,这也改变不了他是大唐罪人的事实。

李暠看着他的眼中充满不屑与讥讽:“你和郭子仪同朝为官,不了解他是何人?还真妄想扶起李氏新帝,再谋个一官半职?忘记自己做过什么了吗?除了我,大唐还有人能信你?还是……妄想借势摆布我?”

一切皆流,无物永驻,所谓繁华,不过是过眼云烟。

如今他已经找到了要找的人,其他的都不再重要。为了她,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吗?

“另命司封崔瓖,翰林学士于可封为宰相,盯着新君改年号。”

“回禀大人,吐蕃……我们的人劫掠了很多财宝,要不要再带一些奴隶、女人回去?”

“这不重要,郭子仪如何了?”

阅读敦行录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