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重生之一个人一座城》
重生之一个人一座城

第十五章 大丰收

“很简单,双百分的同学的假期左右只有这一本寒假作业练习册,语文没有百分的同学差一分10篇小字,数学没有百分的差一分10篇加减法表,就这样,祝同学们春节快乐,解散!”布置完作业后班主任袁媛宣布了假期正式开始,而让她诧异的事,和往届那些孩子不一样,教室里的孩子们没有一哄而散,都静静的等待着什么。

“陈杨的成绩实在是太好太突出了,也是卷面只有100分,不然他考多高都有可能,本来数学老师的意思是让他进行跳级考试,但是孩子不愿意,我们也没有勉强,我们只有在他的各科成绩后面加了一个+号以示区别,你家孩子真的太优秀了,恭喜你!”

陈杨的母亲笑着对班主任说:

然后激动的打开了陈杨的成绩单,只见姓名和班级下面的成绩栏里用红色的钢笔书写着:语文100+,数学100+那红红的大+符号显示着孩子的优秀,下面的评语栏里更是用各种优秀的词语堆砌,她从来还没有看过这么多赞扬的词语组成的评语,而最后的落款竟然是校长XXX,校长亲自手书的评语。

小二班的家长会在一片笑声和掌声中落下了帷幕,现在换成孩子们在教室里坐着,家长们在外面等候了,因为要开始布置寒假了作业了。

“那好我问问他们,杨杨、小瑾!”

听见妈妈的呼唤,陈杨和小瑾停下了步子转头望向了两位母亲。

“你们两个期末成绩不错,妈妈准备给你们买个奖品,你们想想有什么需要的吗?”

小妮子一听要给奖品就眼前一亮,刚要开口说要买零食,结果记得刚才陈杨让她少吃糖,也就不知道该买什么好了!小陈杨这时就惆怅了,这个年代是真没什么好玩的东西,电脑、手机、平板一样都没有,就连电子游戏机都还没有在大种花家出现,更别说当时经济相对较落后的蜀中了。

“妈,等我想一下。”说完又拉着小瑾继续往街上走去。

中心小学的巷子一出来就是当时小镇最繁华的街道,两边商铺林立,新华书店就开设在了巷口对面,方便孩子们购买书籍和学习用品,宽阔的门面和高大醒目的招牌算是整条街最吸引眼球的地方了,而今天的新华书店门口却和平时不太一样,一位皮肤黝黑的中年人身前用破旧牛皮纸铺成的地摊上堆放着几十本纸张发黄的书籍,而这位中年人却一脸的愁容,这破旧的地摊前无人问津,小陈杨好奇的拉着小妮子的手穿过人来车往的中心街道,两位母亲也紧紧的跟随着,来到这破旧的书摊前,一眼看去,一阵古朴的气息迎面而来,每本书上都用干净的小石头压着,避免被风吹起损坏了里面的书页,小陈杨轻轻拿起小石头放在一边,然后小心翼翼的捧起一本蓝色封面的书籍,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映入眼帘,《史记》,中年人见是两个小孩子来到书摊前,本能的就要呵斥,但看见小男孩轻手轻脚的模样,便也将嘴闭上,但眼睛却紧紧的盯着小男孩,陈杨轻轻的翻开书页后,一排排竖立毛笔字跃然纸上,手抄本,绝对不是印刷体,翻动了几页后又轻轻的放下,然后把一边的小石头又轻轻的放回了书的上面压着,看着他一系列的动作,中年人的眼光也渐渐的柔和起来,但还是忍不住的提醒了一句:

“小孩子,这都是老书了,小心点哦!”

“嗯,我知道,保证不会弄坏。”小陈杨连忙回答,然后又挨着看了过去,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一套齐了,旁边还有《本草纲目》和一本《太平圣惠方》林林总总的大概有30来本,小陈杨心中一惊,这些书看成色怕是不少年头了,而且不是印刷出来的,全是手抄本啊!

“叔叔,你这些书都要卖的吗?”小陈杨不动声色的开始打探着面前的这位中年人。

“嗯,小朋友,这些书既然摆出来了就是拿来卖的嘛!这些书你们也看不懂,后面书店有小人书,你们到里面看去吧!”说完就下了逐客令。

“叔叔,那这些书怎么卖啊?”小陈杨继续问到。

“小孩子问这么多干嘛,叔叔这些书你买了也看不懂,上面好多字叔叔都不认识,别问了,和这小姑娘一边去玩。”中年人虽然不耐烦但也没有恶语相向,毕竟两位母亲可还站在后面呢!这两个大人也是一脸诧异,这孩子怎么就跑到这个破书摊来了啊,还是那种老书,记得当年除四旧的时候,这种老书不是都被烧毁了嘛!现在真的是很少见了。

“叔叔,我爸爸喜欢这种老书,我帮他问,问好了我回去给他说,说不定他就会来买呢!”母亲听着这话顿时就瞪大了眼睛,这孩子,你爸什么学历你不知道,他还喜欢看老书,这么多年了我怎么不知道,不是厂里每年要考核,你爸恐怕连化学基础知识都不愿意碰一下,不过她知道自己孩子早慧,一定是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暂时没有揭穿这一切,已经见怪不怪了。

“哦!你爸爸喜欢啊,小伙子真不错啊,还知道爸爸喜欢看书,那好吧,你回去告诉你爸爸,这书啊3元钱一本,记好了哦,3元一本。”听到孩子的解释,中年人感觉到有能卖出的希望,也就把价格说了出来,还一再提醒小孩记住价格,看来是真的想把这些书卖掉换成钱。

“叔叔,那大概有多少本呢?”小陈杨继续打探到。

“这里只是一部分,总共有100多本吧,前段时间整理地窖的时候发现一个箱子,里面都是这些书,村里有人说城里有人喜欢这种书,所以今天我就拿了一部分过来,结果到现在都没人问,早知道就不背这么远过来了,还不如背点蔬菜过来卖呢!”说完就一脸的懊恼。

“叔叔,你看这样好不好,反正你在这里也没人买,你把书带上跟我回去,让我爸爸看看他喜不喜欢,说不定你就卖掉几本呢?我家就在化工厂,这是我妈妈,你放心我不会骗你的。”说完后望向了自己母亲还一个劲的使着眼神,母亲无奈的看着他,然后对买书的中年人点了点头算是为自家小孩打了包票。

中年人一听是化工厂的先就信了一半,这年头化工厂有钱啊,知识分子也不少,说不定就真有人喜欢这种老书呢,加上孩子的母亲点头首肯,他一咬牙就收拾起书摊,准备和这孩子去家里看看了。

回到家已经是半个多小时以后了,小陈杨带着一行人回到家里,小瑾和母亲也一直跟着,毕竟后面是个常年劳作的中年男人,即使有危险多个人也好呼救,由于还没有到下班时间,回到家后父亲还没有回来,小陈杨就从屋里拿出一把椅子放在了门口的院子里,找出杯子给中年人倒上一杯热水,一脸歉意的告诉中年人让他等一下,父亲还没有回来,家中也不方便招待他,只有请他先在院子里坐一会,中年人看到这么小一个孩子礼数周到更加笃定这家人是文化人,便也老实的坐在院子里等待了。

小陈杨刚回到门口就被妈妈一把拉了进去。

“臭小子,你想干嘛?你爸什么样你不知道?你看他什么时候翻过书?”老妈用压抑的声音对着小陈杨说到。

“嘘!妈妈,你知道哪些书是什么?”

“我怎么知道啊,我只知道当年除四旧的时候,这种书都是要被烧的。”

“我听校长说过一句(校长:我给你说这些干嘛?)这种老书现在很少了,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越到后面越珍贵,所以我就想把这些书买下来,以后长大了就能看了,你不是说要给我奖励吗?我就要这书了。”

“你啊你,那像个孩子嘛!既然你校长都说这是好东西那妈妈就给你买了。”说着转身就要回去拿钱,结果被小陈杨拉住了衣角。

“妈妈等一下,你觉得这大叔是个读书的人吗?”

“我看不像,你又想说什么,不是都答应给你买了嘛!”

“妈妈,我觉得他只想把书卖了换成钱,但绝对不知道这些书多么的珍贵,所以3元钱只是一个表面价格,我觉得还有砍价的空间,等会砍价的时候你把我的课本拿去给她看价格,2元钱一本我觉得他一定会同意的,一次收入60多元钱,比你们一个月的工资都多了。”

老妈一听这话眼睛一亮,是啊30多本书就要节约30多元钱呢,刹那间菜市场砍价的劲头悠然而生,而一旁的小瑾妈妈也上来赞同小陈杨的说法,然后两人就开始了砍价计划。

“老哥,不好意思啊,孩子父亲刚才来电话说要加班,让我帮他先把书买下,你看天也不早了,你还要赶车回家了,晚了不太好,你看这样,我一个女人家也不懂这些书,既然这样大家就撇脱(爽快点)点,这些书我给你包圆了,一口价50元,哎!这比我一个月的工资都还多了,行的话我现在就去给你拿钱。”

“就是啊,我们一天累死累活一个月才48呢!你也真舍得给你家老陈花钱。老哥,看你也是个实在人,50元打个批发。”

小陈杨在屋里听着顿时傻眼了,这二位妈妈是真的。。。这是古籍啊,不是市场上碓西瓜白菜啊!批发价都来了。这位中年大叔也懵了,一个乡下人本来就不善言辞,被这二位噼里啪啦一阵连珠炮就弄到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但转念一想,是啊,比化工厂工人一个月工资都高了,反正这书是地窖找到的,放着也不能当肉吃啊,50元钱可以吃好久的肉了哦!正在自我安慰中,就见眼前几张明晃晃的大团结塞了过来,小陈杨见状拉着小瑾一溜烟就窜了过去,两人合力把书从背篓里抬了出来,也不待中年人答应,就嗬兹嗬兹的就把书抬进了屋,然后又跑了出来。

“大叔,第一次来化工厂吧,这里面太绕了,我带你出去吧!再晚班车就停运了。”然后就带着一手拽着钱一手提着背篓的大叔往厂门口去了。

“大叔,你家里是不是还剩下些书啊?要不明天都背过来,100元,都给你包了。”中年大叔还被手里的50元钱冲击的神魂激荡呢!每年收了粮食一交税(这个时候的农民还是要缴农业税的),把欠的化肥农药钱还了,就剩不下多少了,平时卖点菜钱都换成了日用品,家里几时能有这么多现钱啊!几本书就卖了50元钱,明天还有100元,想通了他连忙应到,好好好,明天中午我还来,就在这厂门口吧,里面太绕了。

“好咧,大叔你慢走,明天见!”小陈杨迫不及待的想回去看那些古籍了,赶快和大叔道别后一路疾风带闪电的往家里冲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各位看官,你们说这一本书能换几套房呢?”

“其实我和孩子他爸除了照顾他的生活以外,就是在小的时候教过他一些简单的算数和语文,想着以后进了学校会有老师好好的教授他知识,所以没有过多的关心他的学习,但这孩子从小就懂事,从来不调皮捣蛋,也不给我们添麻烦,每天早晨都坚持锻炼身体,还给我们带早饭,放学回家也积极做家务,帮我减轻了不少负担,其他就真的没有什么了,也感谢班里同学对他的帮助和支持,也感谢各位家长,我没什么说的了,谢谢大家!”说完后捧着自家孩子的荣誉就回到座位了,教室里的掌声久久回荡。

“好,谢谢大家,本次期末考试,学前二班的成绩非常好,全班64位同学有43名都是双百分,其他的最低成绩不低于98分,综合评分大大超过了学前一班,至于多了多少我就不在这里公布了,呵呵。”说完,班主任袁媛忍不住的笑着,小二班的成绩真的是太美了。

中心小学有前后两个大门,前门临街,有一条长长的巷子,巷子两边都是由青砖堆砌的高大墙体,这还是小陈杨重生以来第一次能仔细的观察着这些代表历史印记的青砖高墙,轻轻抚摸着带有些许青苔痕迹的青砖,感叹着后世他高中毕业后这些青砖高墙就被拆掉了,学校也搬迁到面积更大环境更好的地方去了,而这里也成了一座集商业住宿一体的高楼大厦,而身边多了个笑眯眯的小妮子。

“杨杨,我听妈妈说今年爸爸要带我去老家过年,回来我给你带好吃的,我记得成都有好多好多好吃的,好玩的,我都带给你。”

“各位家长好!欢迎大家来到中心小学,在这里我代表中心小学全体师生欢迎大家的光临。”班主任袁媛的发言得到了在座各位家长热烈的掌声。

“现在我开始宣布各位同学的成绩并发放学生成绩单,念到名字的同学家长请上来领取孩子的成绩单。”然后拿起讲台上的成绩单一边念着成绩一边递给走上来的家长。当陈杨的母亲上台领取孩子的成绩单时,班主任袁媛轻声的对她说:

“妮子,你要多吃饭少吃糖,去了成都要注意安全,哪里人多车也多,城市也大,走丢了可就找不回来了。”

看着眼前一对璧人,身后的两位母亲也是笑着低声的说着这两个孩子。

“杨姐,你家杨杨太厉害了,得这么多证书和奖状,我家小瑾也沾着得了两张奖状呢!”

啪啪啪~~热烈的掌声在教室中响起,这一刻,孩子带给她的惊喜和骄傲让她激动不已,在大家都在寻找这位优秀的班长母亲时,同桌小杨瑾母亲连忙催促着她站了起来,顿时四周羡慕的眼光投了过来,让她充满了骄傲,这比自己在厂里荣获了先进个人荣誉时还要激动,还要骄傲!点头向大家致谢后便又坐了回去,然而激荡的心神却久久不能平静,这孩子真的让人惊喜啊!应该说是惊吓了,平时在家除了说点大人才能说的话,提点连大人都不知道的建议以外,好像没这么优秀吧!

“好,大家安静一下,学前班是今年新开的一个年级,本来还算是学龄前班级,所以并没有在这个年级设立三好生的名额,但因为陈杨同学的优异表现和突出的学习成绩,学校破例给他颁发了校三好生的荣誉称号,同时他也被年级评选为优秀学生代表和优秀学生干部的荣誉称号,现在让我们有请杨女士上台领取陈杨同学的证书和奖状,大家欢迎!顺便再让我们的杨女士给大家讲讲她是怎样培养出这么一个优秀的儿子的!给大家传授一下经验,大家鼓掌欢迎!”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掌声中,陈杨的母亲快步来到讲台上接过了证书和奖状,那一刻她的手止不住的颤抖着,原本白皙的脸庞因为激动而泛起了红晕。

三天之后,小二班第一学期的家长会在中心小学小二班的教室里开始了,所有小二班的家长齐聚一堂,孩子们带着自己的家长走向自己的座位后便离开教室在外面操场等候着。

“起立,感谢老师辛勤的培养,祝老师春节快乐!”只听见小陈杨一声命令,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起立,一边鞠躬一边大声吼道:

“感谢老师辛勤的培养,祝老师春节快乐!”然后一群小子姑娘轰的一下就冲了出去。刚还在感动的班主任一下就弄懵了,还是脱不了活泼的天性啊!

“记得成绩表上有开学时间啊!都不要忘记了。”袁媛扯着嗓子对着教室外又大喊了一句,然后也满脸笑意的走出了教室。

“这都是孩子自己努力得来的,希望他们不要骄傲自大,我们要求也不高,能一直保持下去就可以了。诶,小田啊!你说孩子期末考的这么好,又拿了这么多荣誉,你说我们奖励点什么给他们呢?”

“问问他们自己想要什么吧!只要不过分就行。”

“还是要感谢老师们的细心栽培,谢谢!”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前二班的孩子们都非常刻苦认真,取得了非常棒的成绩,同时经过他们一起努力,在本年度的秋季运动会上取得了全校积分第一的优秀成绩,这也创造了中心小学有史以来最低班级荣获第一的记录,在此也感谢各位家长的帮助和支持。”教室里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纷纷感叹这些孩子真不得了啊。

“说句老实话,这个学前二班是我带过这么多班级中最让人省心,最懂事也是最团结的一个班级,他们每一天都在进步,进步的速度让人惊叹,他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像兄弟姐妹一样共同生活、学习,第二次月考的时候他们的平均分和一班相差不大,很多孩子都存在马虎大意的毛病,可是他们有一个好班长,他将同学们分成学习小组,相互学习相互进步,他还创办了班级故事会,用浅显易懂的小故事告诉大家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让每个人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此我也要特别感谢这位同学的母亲,她是一名优秀的母亲,她培养了一位优秀的学生及班长,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这位同学的母亲,她就是陈杨同学的母亲--杨女士。”

阅读重生之一个人一座城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