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紫牡丹》
紫牡丹

第一章 小不点的农忙首秀

刚想捧起水壶喝上两口,却发现水早已所剩无几,再望望地里,叶二与萍姐似乎并无收工之意,那还是回趟家吧,一为取些水来,二来可以将自己捡的麦头带回去。

田间,两把镰刀艺术般的在空中飞舞,一排排麦子随即被齐齐放倒,一年中最得劲的日子,对他们来说可是干劲十足,要说阻碍,可能也只有头顶那家伙了,虽还未正式进入到暑季,但它却是一日比一日更烈了,总晒得人浑身刺痛。

昨晚,天气播报预计一星期后这片土地上将会迎来中到暴雨,这个给大伙带来希望的老天爷,既给足了大伙面子,又不愿让大伙过的太过舒坦,那还能怎样呢,和他抢枪时间呗。

一忙活起来,时间便过的飞快,这段时间萍姐已经不止一次的催促他去凉处歇会儿,而这小子却坚持要把手中的袋子装满才肯罢休,一双小脚谨慎的踩在所及之处,生怕被麦茬扎到,那小腿上也不知何时早已被麦茬划得满是血印,虽已结痂,但还是会隐约感到些许瘙痒,总惹的他忍不住想要伸手挠挠。

土蚂蚱们带着挑衅的意味从眼前交叉蹦过,这会他已顾不上这些家伙,也只能由它们去了,捡完眼前最后一颗麦穗后,他便摇摇晃晃的拉着蛇皮袋子往地头去了。

六月,收获的季节,也是一年中这个村子里最劳碌的季节,对这些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靠庄稼生存的人来说,这一刻是那般幸福。

幸得老天保佑,使得这些麦粒一天天充实起来,布谷鸟日日催着村民们算黄算割,现在,麦穗连同麦秆已经彻底变黄了。

“叶瑞,快来帮忙啊”,他站在门外眼巴巴的等着二丫头前来解救自己,门前小路上时不时走过几个拉着麦捆的叔叔、婶婶,长辈们每次见到他,总要随口夸上一句,刚才在路上也有几个长辈想要搭把手,但都被他谢绝了,架子车在场里进进出出,一车车麦捆被运到这里,候着来回翻晒后的碾压,最终,他们都会被装进袋子。

家门前四颗大白杨树,遮挡了百分之六十的直射光,对他来说,比起地里,这简直犹如天堂,二丫头这时正在院子里拉扯着大黄猫的尾巴,它也早已经习惯被这位公主蹂躏,在这个家里,它比这丫头还要年长十岁,也不屑于同这个小丫头计较,此时,它只是将那白肚皮朝向天空,头也不愿抬一下。

此时,老海棠开的正艳,酒红色的花骨朵撒满枝头,好不热闹,虽说一旁的枫树也能看出些许端倪,但整棵树还是显得光秃秃的,从远处看去也并不太美观,不过,要不了多久,它也会尽情享受这一年中最美的时光,到那时,他们全家人也将会迎来小院里一年中最美的样子。

老架子车依旧发挥着余热,这已是它为叶家人服务的第三十个年头,虽已经历两代人,但依旧展现着它存在的价值,这也是叶家最主要的农用工具。

二丫头刚过完生日,年纪尚小,只能负责留守看家,在平日里不是逗逗猫儿,就是一动不动的端着板凳坐在电视机前看动画片,有时也会翻翻那些早已被叶子豪翻烂了的小人书。听到呼声后,她急忙跑上前帮忙开门,那懒猫也只是稍稍抬了头,翻过身将那肚皮贴在地上,便又睡了。

随手拍拍身上,已来不及顾及其它,他便从袋子里掏出水壶,站在水缸旁舀起水来,前些天,萍姐从外面带回的一只灌醋用的漏斗此刻可帮上了大忙,招呼二丫扶着漏斗,他则负责开始灌水,握着摇摇晃晃的水瓢,他努力的控制着节奏,尽量避免洒出水来,来来回回几翻折腾,两只水壶已被接的满满当当,紧接着他便抱着那水瓢简单而又粗暴的大口喝起来。抹一抹小嘴,又背起袋子往地里去了。这一路上,看着那被自己拉出的道道划痕,从家门口一直延伸到地头,他不由得尴尬起来,“要是能推动家里那辆独轮手推车就好了”,只可惜他现在还无法驾驭那大家伙,这几日虽也尝试过多次,抬起来倒是容易,可想在前进中左右掌握平衡,便有了不小难度。

这一会儿功夫,叶二和萍姐又向前推进了些许,这让他感到来回跑上一趟更加吃力。沿着没有麦茬的小道将水递给萍姐,叶二依旧在前面闷头忙活着,“过来喝点水,歇一会儿,准备回屋吃饭”萍姐招呼他不必再往前去了,叶二拾起腰杆,向后背了背,一边搽汗,一边应道。农忙时,叶二很钟情喝井水,村中央那口井打出的水不仅干净,还略带甜味,人们完全没有拉肚子之类的担忧,叶二每次都是一口气饮掉半壶,再随手往身上浇去,连带说上一句“美得很”。  24294/10926364

时间回到二十五年前,又是个忙碌的日子,烈日当空,没人能阻止这家伙烘烤着所及之地,那些可怜的云早已躲的老远,不远处一排白杨树死气沉沉的耷拉着头,如同几根蔫黄瓜似的。

今年,叶二与萍姐又如期出现在自家地里,还没干上多久,那汗便已眯的人睁不开眼来,顺手撩起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抹一抹,手下却没有丝毫停歇。前日,当二人站在自家地头望着眼前这片麦田时,他们心里充满了说不出的喜悦,这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特殊情感,一眼望不到头的麦田随着夏风摇曳,空气里到处都弥漫着麦子的香气,麦穗伴随着麦浪碰撞在一起嘶嘶作响,这段时间,村民们暂时忘却了过往生活中的种种苦闷,更多的是一股子奋斗的拼劲。

紫牡丹疯了似的吐着新芽,白月季也不甘落后,这几日,豆大的花苞一日比一日圆润了,雨水附着在嫩叶上,借着一缕晨光闪闪发亮。

这片关中平原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村落,并且所有房屋布局都具有很明显的地域特征,就如那体操课列队一般规矩,白杨村同样也是如此,村子里到处都栽着白杨树,娃娃们不清楚它们何时栽下的,只知道自他们记事起,大多数都已经有十多米高,约两个大老碗那般粗了,除了白杨,核桃、梧桐、柿子、槐树也能随处遇见,树多了好处也多,这不仅能改善空气质量,还能为村民们遮些阴凉,对生态环境的好处那自然不必多说,要非让人说出个不妥来,便是这白杨每到初夏时节,飞舞的白絮最让人糟心。

村道两边,知了在树上肆无忌惮地吸食着汁液,个个扯着大嗓子得劲的叫唤着,一只绿色的知了撅着屁股也不顾下面经过的人们,只顾尽情享受着属于他自己的美餐“也不知这树汁有多好喝,等着吧”,他心里念叨着。

这条原本大人们仅用两分钟便能走完的路,对他来说却是远途,这算是决策失误,因为昨日捡的麦头全是由叶二负责拉回场里的,他自己只负责跟在车后,确保晃下来的麦头能够被及时发现,本想着今日他自己应该可以应付这点战利品,但实际是,对比他个头更高的蛇皮袋子,他也只能是勉强艰难的托拉着,期间,他也尝试过像大人们那般扛在肩上,可那也只是想想罢了,直到他一瘸一拐出现在门口时,汗早已浸湿了那件萍姐刚给他买的小背心。

这是叶子豪第一次在夏收时节跟着父母出现在自家地里,这时的他使尽全力发挥着自己小不点的优势,只见他尽力顶着那并不合头的草帽紧紧跟在萍姐身后,使尽全身力气弯下腰扫荡着躲在麦茬里的麦穗头,与昨日的手忙脚乱相比,这日倒显得熟练了不少,第一次跟着大人们在农忙时节来地里劳作,所有的一切都显得那般新奇,特别是看着大人们手中镰刀艺术般的将麦子一片片放到,随后又顺手捆在一起,摆放在一处,再回头看向身后那些麦捆整齐的排着长队,“什么时候自己才能像大人们这般厉害呢”。

年前,叶子豪掐着日子将这些怕冷的花草一个个搬进屋子,在经历了四个多月的期盼后,现在又将它们依次搬进小院子,同样的流程,他早已轻车熟路,之后,还要进行一系列的复杂操作,才能保证不久之后的满院春色,这期间,要防风、防雨、防盗,还要施肥、打药,如此,才能保证那些最美的瞬间能够得以延长,年复一年,人在等着它们,它们也在等着人。

以前,大多数老人一生中只会将一个品种的花草养到老,就拿闫家姥爷来说,虽在老宅子里也养了不少花花草草,但唯一一直陪伴着他的只有一颗紫色牡丹,这颗牡丹他亲自照料了六十多年,一直到他去世后的至今近二十年里,它还依旧在原上的老宅子里尽情绽放着,如今,很多枝条虽已老化枯萎,但岁月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据说,这颗牡丹是老爷子在秋天赶集时路过秦岭山时偶然发现的,移栽后的第一年,紫色牡丹花便开满了枝头,这样一来,家里人便开始爱惜的不得了。

阅读紫牡丹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