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朱家逆子,开局截胡徐妙云》
大明:朱家逆子,开局截胡徐妙云

第64章 开设北方学子专场,巧灭化解危机!(求收藏求鲜花)

“枫小子,对此你又如何解释?”

胡惟庸认为只要自己死死抓住这一条。

朱枫就不可能替刘伯温和宋濂脱罪。

他的那点小心思早就被朱枫看穿了。

朱元璋看向朱枫。

“四百多年了,才被我大明重新收复。”

“不像是南方早就归于我大明的版图之下。”

“况且,北方经济恢复的状况远远不如南方。”

“自然会影响到学子们的学业水平。”

朱枫的话,引起了大家沉痛的回忆。

“是啊,北方战乱频发,百姓都吃不饱饭。”

“哪有闲心送孩子去读书?”

刘伯温连连摇头叹息。

“就算是如此,那也不能一个上榜的北方学子都没有。”

“上次科举考试,都有二三十个北方学子上榜。”

胡惟庸眼里闪烁精芒,自以为抓住了漏洞。

不相信,朱枫还能辩解。

“胡相,上次科举考试也是我和刘大人负责的。”

“那一次都没出问题,这一次,难道就一定是我们的责任?”

宋濂没好气道。

“这可不好说,反正上榜的结果摆在那里了。”

“出现这种情况,只有考官徇私舞弊能讲得通。”

胡惟庸一口咬定,就是刘伯温和宋濂的责任。

就在他们争执不下的时候,朱枫再次负手开口。www.xinminlan.cn 老幺小说网

“其实也不难理解。”

“相较于南方,北方脱离北元的统治较晚。”

“不仅读书人少,而且学习环境也不好。”

“北方很厉害的学子,在上次科举考试已经被录取了。”

“加上近些年来,南方经济恢复的较早较快。”

“北方经济的恢复才刚刚开始。”

“差距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弥补的。”

朱枫说的有理有据,让人难以辩驳。

听到这里,朱元璋深深地叹了口气。

“枫小子,你说的没错。”

“当初徐达大将军第一次北伐回来,那是感慨万千。”

“他在北方看到很多农田都被圈起来做马场。”

“田地荒芜,民生凋零。”

“很多人身着胡服,说话中甚至还夹杂着胡语。”

“徐达大将军说,再这么搞下去,我们的孩子连唐诗宋词是什么都忘记了。”

朱元璋对当初徐达的描述记忆犹新。

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年,但是每一个字他都记得。

这些年来,他已经大力发展北方。

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只是在科考上,南方学子的优势还是很明显。

“陛下,虽说本次科举考试的结果有一定的客官因素在。”

“但是不处置责任人,恐怕难以平息北方学子的怒火。”

“还请陛下三思。”

胡惟庸拱手说道。

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借此机会,打压刘伯温和宋濂。

“就算是要处理问题,也不能罔顾事实。”

朱枫的眼神变得无比犀利。

胡惟庸想借此铲除异己,打击浙东集团。

壮大淮西集团,增大自己在朝堂的话语权。

朱枫绝对不能让胡惟庸的阴谋得逞。

“那周王殿下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还请明示。”

听到朱枫如此为刘伯温和宋濂说话。

胡惟庸有所不满。

但是碍于朱枫的身份,他只能忍着怒火。

但是却又不忘采取更加高明的办法给朱枫出难题。

他认为这个问题无解。

再一次,胡惟庸高看了自己。

“这有何难?”

“就说上次科举考试的题目南方学子更加的擅长。”

“为了保证本次科举考试的公平。”

“特开设北方学子专场。”

“开科取士的比例和南方学子一样。”

朱枫信手拈来,拿出了办法。

“好!”

“枫小子,你这方案真是不错。”

“既给朝廷留了面子,又能笼络北方学子,给他们一个交代。”

“让北方学子明白,大明一样是重视他们的。”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朱枫一出现,准没好事。

胡惟庸赶紧看向朱枫,满脸疑惑道:“既然他们没有舞弊。”

朱枫唇角阖动,缓缓道出缘由。

“这就要从大明第一次北伐说起了。”

“刘御史和宋大人完全没有徇私舞弊的动机。”

“那为何只有南方学子上榜?”

“自从徐达大将军第一次北伐,把北元赶回大草原。”

“我们大明才彻底收复了大片北方领土。”

“距离现在没几年时间。”

胡惟庸看见朱元璋有些动摇。

心底着急的不得了。

太子朱标赶紧站出来说道:“父皇,枫弟言之有理。”

这也是朱元璋之所以大动肝火的地方。

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全场人的视线都聚集在了朱枫的身上,等着朱枫解答。

“特别是幽云十六州,自从被后唐的石敬瑭割让给辽国之后。”

“一直被各种政权统治,动荡不安。”

只是胡惟庸太高看自己了。

徐妙云点点头,“夫君说的没错。”

“刘御史和宋大人的为人都是出了名的,没必要在这种事上,自毁清誉。”

阅读大明:朱家逆子,开局截胡徐妙云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