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明末历史之共和天下》
明末历史之共和天下

第九章 郑胖子会骑马

“你们两个不对啊,将来得了润笔费怎么也该有我一份吧,不管怎么说,讲故事时吃的零食都是我提供的,还有东方兄写稿子的纸也是我从家里偷的,你们也知道我有多懒,纸可是好沉好沉的,不管了,你们怎么也要分我一些,虽然本少爷不缺钱,可那意义不一样。”郑正明抢着插嘴道。

“以前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将来我们去参加县试总不能腿着去吧。”郑正明一甩头,假作风流倜傥的样子,“回头等你把施元这几年给我们讲的故事整理出来印成书,让施元也分润你一些钱,我估摸着买匹马问题不大吧,至不济也能弄头健驴,也差不多了。”

“麻杆,你还真的整理那些杂文了?”施元差异的问道,以前给这两个憨货讲故事,曾经戏谑的说过要刘东方整理出来,到时候润笔费分他一半。

“你还真行,都写的哪些故事?”施元很郁闷,这些年自己可是给他们讲了金大侠除倚天屠龙记以外的全部著作,屠龙在这个时代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什么清朝的故事?这不叫事,改成五代十国或者东西晋,没什么难度。另外聊斋里老施元能记得的故事也便宜了这两个小同学。聊斋可是没敢给郑洁讲,施元倒不是怕郑洁吓得晚上睡不着,而是真怕那个猛丫头深更半夜探古墓去。

“都写了,刚开始是当做练字写着玩,后来就成了一件事了,不写完当天的故事睡不着觉。”刘东方一本正经的回答道,回想起这几年努力取得的成绩还有点小兴奋。

像看傻瓜一样看着施元的三个人谁也不说话,只是愣愣的看着。看的施元有点找不到北,“你们看着我干嘛?有什么不对吗?”

“对啊,没什么不对。只不过你说大宣哥有女儿不报给家族是几个意思,哪有女儿家上族谱的?你不会是刚才摔一跤摔傻了吧。”郑正明盯着施元的脸说道,他要从施元的脸上看出点变化来。

“哦哦哦,我知道,这不是有点吃惊嘛,大宣哥都有三个孩子了,我也是刚知道。”施元确实还没完全适应这个社会,二十岁的青年都有三个孩子了,尼玛这样子人口继续增加下去怎么控制?人多了吃饭就是问题【想涩(写)个鸡(计)滑(化)斯(生)鱼(育),嫩家不让了呢】。

“你们来了,来进屋里喝茶。”屋里传出施道明浑厚的声音。

.

“你会骑马?”施元吃惊的喊道,“怎么以前没听你说。”

“骑马有什么好说的,你不是还骑牛呢吗。我都学会骑马两年了,要不是怕把马压坏我早就奔驰在广阔的大道上了。”郑正明越说越臭屁,“你们想学骑马回头我教你们。”

三少年来到前院,施元看了看西跨院,西跨院住的是家里的老牛,施元不忍心去打扰它。牛棚旁边是茅房,味道可不怎么好,只好走向东跨院。东跨院四间房是专门给客人住的客房,现在住着施家族人施道明和施大宣叔侄俩个。来到东跨院门口,施元耳听着院子里面有舞动棍棒的风声,回头给刘东方和郑正明做了个禁声的动作,然后悄悄地趴在门缝上往里看。

施大宣正在舞弄着一根白蜡杆,上打梨花盖顶下打老树盘根,枪扎一条线棍扫一大片,练武人的口诀不是瞎编的。施大宣正打的起劲状态正盛的时候,院门被呼哧一声推开,门口三个少年滚作一团。

同学和战友是能超越兄弟感情的一种生物,看到同日拜师也是只有十几岁的两位师兄这样,施元也不去阻拦郑正明,扭头对刘东方说,“让郑胖子运动一下也好,那家伙太胖了。”

“我家没有马,我就不学了。”刘东方神情郁闷的回答一句。

施元一边拍打身上的土一边讪讪的笑着,“大宣哥,不好意思,他们追我,被门槛一拌就摔倒了。你练武呢,我们不打扰了,你继续。”说完就要退出院子。

“来都来了,坐会儿再走不迟。”施大宣热情的不失恭谨的邀请这个小族弟,也是未来的族长。

“好啊好啊,这两位是我同学,刘东方郑正明。”施元向施大宣介绍了一下一胖一瘦两个孩子,转身继续介绍。“这位是我族兄,施大宣,我族兄已经有儿子了,很威武吧。”

时间不长郑正明就呼哧带喘的回来了,双手各提了一个礼盒,施元双手接过,奇怪的问道,“郑胖子,你飞着回家的?这么快,还想着等你一起吃午饭呢。”

“你拉倒吧,我特么会飞,老母猪都能上树。我是骑马来的,所以就快了些。”郑正明喘匀了气才回答道。

第九章郑胖子会骑马

三个人说说笑笑,来到中间院子的正屋。

“侄儿刘东方(郑正明)拜见叔父,祝叔父早日康复。”刘东方跟郑正明在正屋向着施道正所住的侧房门口大声说道。

“好好好,乖孩子们,心到了就行,别在这大声嚷嚷了,吵了病人,快去前院玩去吧。”施元大姨从里屋走出来,摆摆手驱赶孩子们去别处玩。妹夫回到家一旬有余,浑身伤口糜烂,虽经郎中调治可是好好坏坏,这人都瘦的不行了,胡郎中都说了,让准备后事,全家都烦着呢,一帮孩子捣什么乱。

施大宣闻言先是一愣,继而尴尬的笑笑,“有个儿子有什么威武的,愚兄是先有两个女儿,然后生的这个儿子。”

“什么?你多大?你也不到二十岁吧,怎么就有三个孩子了。也没见你报上女儿的名字到家族来啊。”施元反应有些大,他还特意查了一下施大宣这一脉的家谱。

“嗯,”刘东方点点头,若有所思的说道,“我把你讲的不细的地方添加了一些内容,还有些地方有冲突,我也给改了改,回头你校对一下。”

其实刘东方心里清楚,郑正明是给自己留足了面子,施元完全是顾及自己不遭受尴尬。郑正明家里虽说不上豪富,几百亩地还是有的,何况在镇上县里还有买卖店铺。而自己则是家境非常普通,温饱刚刚好,多余的资材好像也没多少,已经是衣食无忧。当然能读书的人家都还不至于贫困,真正贫困家庭的孩子是很难有机会读书的,笔墨纸砚书,那些东西可都是价值不菲。

郑正明胖但是不蠢,在学堂也表现的非常出色,虽然经常上课睡觉,但是剩余的时间用来读书也是足够的,成绩没有施元好,也绝对不差。刘东方则是异常认真刻苦用功,性格上稍显木讷呆板,也是不笨。三个人在老夫子教授的十几个学生中绝对是最好的,有几个早入学的大孩子已经被这三个小东西超过。古时候书坊教课都是因材施教,你读书好进度也就会快一些,笨孩子进度当然也就慢,不像后世的大课堂教育大波轰,行不行最后考试看,到那时候后悔也就晚了。

阅读明末历史之共和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