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从朱元璋好圣孙到千古一帝》
大明:从朱元璋好圣孙到千古一帝

第六十四章 大明有这样的太孙,咱无忧了

“让那天下万国,四海诸邦都来仰慕我大明风华。”

“你们是我大明最为坚实的屏障,我为大明能有你们这样的好儿郎感到自豪,骄傲。”

“皇上不会忘记你们,百姓不会忘记你们,大明的山川日月不会忘记你们。”

朱雄英的目光落在了校场上一个又一个铁血的方阵上。

“拔出你们手中的长刀,杀尽胡儿,扬我国威。”

回过头,朱雄英看向徐达,郑重的说道:“大将军。”

“总有一天我要和你们一起,和大明的将士一起并肩作战,征战沙场。”

“我要为大明开疆拓土,将那些觊觎我大明,觊觎我中华之富饶的蛮夷宵小,赶尽杀绝。”

“嘶...”

闻言,徐达看着朱雄英坚毅的眼神,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随即他的脸上又露出了欣慰,赞许的神情来。

朝着朱雄英微微一躬身,徐达很是郑重的说道:“皇太孙殿下有如此抱负,实乃我大明之幸。”

“若有那么一天,老臣还在的话,老臣愿做皇太孙殿下的先锋。”

“哈哈...”

朱雄英听了大声笑道:“大将军这可是你说的,咱们一言为定!”

徐达将右手重重的锤在胸膛,朗声笑道:“一言为定。”

这个时候,在场的诸将,望着朱雄英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他们同陛下一起打下这大明江山。

不仅是为了荣华富贵。

更希望大明的百姓,从今往后不再被那蛮夷胡儿所奴役,压迫。

现在他们从皇太孙身上看到了陛下,看到了太子的影子。

一旦皇太孙成长起来,必将如陛下和太子一般光芒万丈,恩及四海。

大明能有这样的接班人,继承人。

他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大明无忧了。

......

与此同时,乾清宫暖阁内。

朱元璋、朱标这对史上最有爱父子,正坐在御榻上聊着。

从他们两人轻松的神情来看,聊得应该还算是和谐。

“这是吏部和户部递上来的两本册子。”

朱标将手里的两本奏疏递给朱元璋。

朱元璋接到手里,随意拿起一本翻了开来。

朱标则在一旁介绍道:“您看的这本是户部递呈的,由户部制定的关于云南安宁盐井中盐法的详细条陈。”

“另一本是吏部制定的关于拟定河泊所官制的条陈。”

朱元璋听了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只是认真的看着。

户部拟定的条陈中言道:凡是有商人运米粮三石到云南、临安二府者。

运米粮二石八斗到乌撒、乌蒙二府者。

运米粮三石五斗到益州、东川府者。

为曲靖府运米二石八斗者;为普安府运米一石八斗者。

皆给云南安宁盐井所产盐之盐引一引。(盐引:官府给与商人贩卖盐的凭证,一引为二百斤。)

其实这就是明朝时期的开中盐法。

当时边关之地很多地处蛮荒,守边士兵吃的军粮,若单靠朝廷派人运,对于朝廷而言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太远太荒之地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可能远超粮食本身的价值。

所以朝廷就想到了以盐引作为诱惑,让商人帮忙向边关运粮给与其盐引作为补偿的法子。

商人拥有自己的运输途径,这些运输途径在效率上远远超过朝廷。

让商人运送,给与盐引补偿,朝廷不用花一分钱,边关士卒什么时候要粮都有。

而贩盐的利润又远远大于粮食。

如此互惠互利,朝廷和商人自然都愿意。

河泊所则非明朝首创。

它不是卫所机构,也没有驻兵。

中国之地湖泊众多,渔业丰富,所谓的河泊所实际上就是征收渔税的机构。

小的一两个人,大的也不过两三个人。

吏部的奏疏就是拟定的天下河泊所人员的配置情况。

“唔...”

看完了户部、吏部递上来的册子,朱元璋看向朱标道:“你觉得如何?”

“儿子认为户部在云南施行开中盐法,吏部在天下山川湖泊设立河泊所。”

“都是利国利民之举,也可使朝廷多项税收,儿子认为可行。”

朱元璋听了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只道:“那就告诉户部、吏部照此执行。”

“不过告诉他们,晓谕天下,切不可出现坑民害民之举,否则严惩不贷。”

“诺!”

“陛下,太子!”

朴不得笑眯眯的捧着一本册子走到了父子二人跟前,向着二人躬身行礼道:“这是刚刚锦衣卫送来的。”

朱元璋接过册子,只是看了两眼,脸上的笑容就越来越盛。

最后禁不住朗声笑道:“像咱,咱大孙像咱。”

“大明有这样的皇太孙,咱无忧了!”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

“将士们!”

朱雄英的话再次响起。

“明军威武!”

朱雄英的右手再次锤在胸膛上,“大明威武!”

山呼海啸般的巨大声浪中。

“你们是大明的英雄,大明因为你们才能得保安稳,百姓们才得以安居乐业。”

“明军威武!”

“大明威武!”

“杀!杀!杀!”

皇太孙只要成长起来,大明的未来一定会更加强盛。

大明有这样的皇太孙,是天下人的福气。

“明军威武!大明威武!”

“将士们,有没有信心?”

“有,有,有!”

“杀,杀,杀!”

汹涌澎湃的声浪,豪气万丈的气势使天地变色,山河震颤。

目光落在校场上因为激动,脸色涨的通红的大明将士,朱雄英同样豪情万丈。

“将士们!”

徐达同身边曹震、赵庸、薛显、曹兴等一众公侯将领,喃喃地念着这八个字,心中的震撼无以言表。

他们很难想象,虚岁不过九岁的皇太孙,居然能说出这样振奋人心的话来。

阅读大明:从朱元璋好圣孙到千古一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