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天正绣衣院》
天正绣衣院

25心事

杨太如摇摇头:“唉,可惜啊,儒门人才济济,却日益衰败,如今各大修炼体系越来越强,必须要提升境界,早日修成圣人境,才能挽回颓势。”

很快这个大逆不道之徒被逐出了书院,可没想到当时天正国皇帝不喜欢太子,要立自己宠妃生的儿子,闹得沸沸扬扬,史称国本之争。作为以天道维护者自居的南坡派大臣自然不肯答应废长立幼,于是乎这位另类趁机支持皇帝的行为赢得了皇帝的好感。

在皇帝的扶持之下,成立新的部门国子监,这位另类任国子监祭酒另立门户,被封为大贤上师,渐渐帝国的官员从国子监中选拔,而不再从太学生里选拔官员。渐渐国子监成了帝国的官员培养基地、这位祭酒死后,把衣钵传给了从南坡书院更换门庭的杨太如。

杨太如叹了一口气:“我说老贼啊,恭喜你啊,竟然有这么好的学生,真是让人羡慕啊。”

荀向微微笑笑:“老匹夫,你的弟子也不差啊。”

“怎么着,这是我南坡书院的学生写的诗,有本事你鸿鹄书院也写个啊?”荀向一脸得意地看着杨太如。

“哼!”

看着两位老者像孩子一样又吵起来,吴妙才实在忍不住终于说出了实情:“师傅、师伯你们不要吵了,其实,其实……”

“其实什么,难道这首诗有名字?”两位老人一起看向吴妙才。

“其实,这首诗不是我做的。”

“不是你?”荀向和杨太如一听,一下愣住了。

吴妙才起身鞠躬行礼,说道:“其实,这首诗的非我所作,作者另有其人。”

“啊。”此话一出,学生中传来一阵骚动,两位大儒一脸茫然。荀向急忙上前摸着妙才的后背:“文佑,这诗是何人所做啊。是我们书院的么。”荀向杵着拐杖,抬头扫视了后面的学生。

“不是,是我家兄。”

“你家兄?”杨太如也急急忙忙凑上前。

“还是那个李俊?”荀向问道。

吴妙才点点头,从怀里掏出那张折起来的纸片,交到荀向的手里道:“这是刚才韩光生挑衅时,家兄递给我的。”

荀向忙打开,见上面歪歪扭扭写着自己刚刚熟悉的字体,杨太如也好奇探出脑袋瞅来瞅去,上面正是刚才吴妙才说出的诗。

“他人呢?”荀向忙问道。

“不知道,我光顾着看上面的内容,等抬头,家兄就不见了。”吴妙才说道。

“人才,人才,”荀向看着诗心想这样的人才可不能埋没,一把拉住吴妙才的手腕道:“文佑,上午结束,你带我去见见你家兄怎样。”

“欸,那个叫吴妙才后生,你要是有空,今天不妨先带我去见见你家兄,如何?”杨太如也忙着推荐自己。

“滚,老匹夫,跑到这来跟我抢人才来了,这么好的苗子要是跟了你,天天都是存人欲,放浪形骸,把人毁了。”

“跟你,天天就背那些经书,天天都是灭人欲,这不能,那不对,那才把思想禁锢,那才叫毁了。”

荀向一听火冒三丈:“你今天打算又跟我过不去是吧,有本事比试比试。看看你的格物术厉害,还是我的问心术强,今天非要比个高低。”

“比就比,谁怕谁。”杨太如手一挥,腾起一团烟雾,天空变得异样。

荀向也不甘示弱,袖袍一抖,一道金光附体。

两边的学生看着各自的老师都把修炼的本领拿了出来,大有大干一场的架势,个个瞠目结舌不知所措。

杨太如也点点头:“文化兄,你我两派的恩怨,持续百年,几辈人你说服不了我,我也说服不了你,可是毕竟咱们还是同出一门,这么斗来斗去,有时我都烦了。既然你这么说,我也啥的不说了,毕竟都是从南坡亚圣传得衣钵。”

说到两派的,这事情其实涉及到几百年前的一桩趣事,百年前南坡书院的创始人贾南坡屡试不第便在乡间教书为生,不想武德镇节度使叛乱,河西节度使唐饶奉诏平叛,却始终攻不破叛军的防御阵线,两军对峙日久,河西军粮草不济,十分被动。贾南坡倒骑一头毛驴雪夜闯进唐饶大营,献奇谋烧了武德叛军粮草。粮草被烧叛军立刻土崩瓦解。

“这句春来我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和当年太祖爷当年的诗的气魄有一比啊”

“太祖爷何等人,晚生怎敢和太祖相比,太祖肇始国基,一统八荒,开万世大业,光耀千秋。”吴妙才听到跟太祖爷的诗作比较,诚惶诚恐,吓得忙跪倒在地。

不远处的杨太如,则是如同被石化一般,呆呆地站在原地,还在回味着吴妙才的诗作。两边各自的阵营的学生们有的张着嘴巴,有的眼睛瞪得溜圆,无不露出惊愕的表情看着站在中间的吴妙才,搞得他一个人孤零零站在中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事后论功行赏,唐饶表奏贾南坡为第一,皇帝册封大贤国士,敕令建造南坡书院,贾南坡在书院里传道受业解惑,以天道为大,求修身克己,压制欲望,名动全国。全国太学生半数来自南坡书院,然而几十年后,书院里却出了一个另类,这个另类是个讲师,提倡回归本性,顺人欲灭天理。

“太祖爷起于草莽,就一首诗便流传至今:大鹏振翅兮摧云冥,力扑日月兮逐群星,纵揽英雄兮为苑禽,文佑啊你的诗词虽不能和太祖比,也算是佳作了。后世必定广为流传。对了这首诗你做的,你给起个名字?”

“就叫《仲夏日武德学宫对赛鸿鹄书院即兴一首》怎么样?”杨太如建议到。

“啊呸!一边去老匹夫,居然在我面前耍这种小聪明,还想把鸿鹄书院加进去,你不就是想趁机宣扬你鸿鹄书院嘛。”

“不错,确实难得。”杨太如点点头:“这首诗用词简单,气势惊人,哪个虫儿敢做声。这气势非一般人可比。老贼啊,这次我甘拜下风。”

荀向见杨太如认输,心情极好:“化龙兄,你我都是圣人门徒,不管见地如何,那都是儒门内部之事,对外咱们还是要团结,免得那些牛鼻子老道笑话。”

铿锵顿挫的声波从吴妙才的嗓子发出,形成巨大的声浪穿透了空气,直接扑向韩光生。韩光生刚才还骄矜的眼神流露出一丝慌张,身体如同遭受重击竟然站也站不稳,他下意识地朝后退了一步才勉强稳住阵脚。

荀向低头道:“化龙兄所言甚是啊,只是你我都半截在土里的人,也再难有突破,我本寄希望后生,原将平生所学相传,了却一桩心事。”

杨太如点点头:“你这个叫吴妙才学生不错,颇有诗才。”

吴妙才听到有些惭愧,忙低下脑袋。心里想表哥著作权还是你的,别误会。

“文佑,老夫看叫这个比较好,就叫《为南坡书院对诗即兴一首》”

“老都老了,还这么俗,你还不是为了你南坡书院么?真不害臊。”

两派争斗数十年,也成为了儒门衰弱的原因,新的皇帝厌倦了两派的争斗,更加亲赖道家。面对共同的危机,两派内也有和好声音,只是双方都拉不下这个脸面来。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霸气,霸气啊。”荀向也正陷在吴妙才的诗作的气势之中,心旷神怡。

“好诗,好诗啊……这样的气魄,如此睥睨天下的气概,百年罕见啊。老匹夫你说是不?”荀向激动地看着对面不远处的杨太如。

阅读天正绣衣院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