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扁鹊内经》
扁鹊内经

第第七章心太懒五

小隐云山的茶楼就是照搬皇室贵族的饮茶流程,称之为正宗茶道,其正宗唐式煎茶法,如下:

杜仲和艾雪在小吃街美美的吃了一顿,然后打着嗝走上二楼,喝茶消食!张国平穿着唐服笑眯眯站在台阶口,当起了门迎,看到两人过来,用手指了指一个很大的饮茶须知:本茶楼只提供唐朝方式饮茶,只接待穿唐服的客人,茶楼的服务人员统一称呼“博士”。艾雪悄悄对着杜仲说:“规矩不少啊!”

张国平用一个棒槌敲了一下屋檐下挂着的大铜锣,同时向楼上喊了一嗓子:

自从茶圣陆羽发明了煎茶流程后,很快作为上流社会贵族人士玩高雅的标准之一,风行全国,传至后世,祸延东瀛,经久不衰。

唐朝的饮茶规矩很多,在日本还可以看到完整茶道表演,这都是唐朝皇室饮茶流程,传到民间后演绎出别样风情,唐朝的服务员也不叫小二,要招呼人家,应该高喊一声“博士”——对,这在唐朝是对服务行业从业者或者中低级技术人员的称呼,跟现在差很多。

十一、煎一釜茶最多只能倒五碗,限量版才值钱,再多了就不够高贵冷艳,而是饮牛饮骡的蠢物了。

不懂的客人第一次来喝茶,看着这种饮茶法,忍不住嘟囔几句,茶博士就递给客人一张煎茶法介绍资料,然后很客气的讨教:“贵客,您对唐朝饮茶法的改进还有什么建议吗?”客人要是再叨叨几句,茶博士就用手摇一下座位顶上的铜铃,老板金萱就会飘然而来:贵人恕罪,茶是一种很高贵、很有文化的饮品,但是小店档次太低又没见识,达不到您的要求,建议您下次坚决不来本店,街对面就有很多品茗的好地方。

赶上特殊的节日上朝,比如寒食节,会给甜米粥喝;正月初七和三月初三加赐煎饼;正月十五、三十赐糜糕;五月端午赐粽子;七月七赐斫饼;九九重阳节加糕;十月一日加黄米羹……这些都是在日常餐点之外另加的,算是额外福利,大家吃的很开心,赶紧叩谢皇恩浩荡。

这种环境下的工作餐,食物好不好倒在其次。官员们比较看重其中的荣誉和政治意义,觉得能在皇帝眼皮底下吃顿饭光荣得不行。那个写过“恨不相逢未嫁时”的张籍,还曾经为寒食节的“廊下食”赋诗一首:朝光瑞气满宫楼,彩纛鱼龙四周稠。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行由。

四、碾碎的茶屑再倒进茶罗子,用罗筛一遍,反正就是要细细的茶粉。

五、茶粉收好,可以开始烧水了。山泉水煎茶最好,江河水较差,井水最差,小隐云山用的是阿尔卑斯山泉水。

唐朝从太宗贞观年间开始,每次朝会结束以后,皇帝都会让上朝的官员们在宫殿飞檐下、廊庑上坐地吃顿饭,这顿饭就叫“廊下食”,这时候就显示出唐朝制度比较人性化的一面。

小隐云山的“廊下食”是后来才开办起来的,当初建设民宿的时候,金萱也就打算只建一个标准的小食堂,满足住宿客人的最低饮食要求,弄点简餐就可以,但是随着小隐云山的名气越来越大,客房一直爆满,相当于常年有超过50人在住宿,加上地下酒吧和茶楼喝茶的客人,还有来买唐服的客流,对于多样饮食的需求越来越来强烈,扎张国平的怂恿下,金萱研究了唐朝的饮食特点,结合自己民宿的特点,就开办了“廊下食”小吃街,不卖外面的烟雾腾腾的烤肉,只开最有特色的唐朝几个饮食品种:胡饼、蒸饼、煎饼,三饼主打,蒸猪肉、汽锅鸡、炖羊肉,三种肉食均用水烹制,很符合养生的要求,每样食物都是一个专门的摊位制作,力求做到极致。这些餐饮受到了住宿客人的热烈欢迎,随着口碑营销的威力,小隐云山的“廊下食”小吃街成了大理古城最热门的小吃点,需要预约才能吃到!

六、用特制的风炉、上好的炭、专用的小锅釜烧水。水面有鱼眼纹,微微发声的时候,叫初沸,这时候加盐。

七、锅边缘如涌泉连珠冒泡,二沸了,这时候用瓢舀起一瓢水出来,放旁边备用。

八、一边用竹具搅动锅里的沸水,一边往水中心撒茶粉,很快水又开了,汹涌激荡,于是把刚才那瓢水倒回锅里,压一压火头,别让茶粉迸到外头。

如果是在滴水成冰的三九天儿上朝,退朝以后又在西北风嗖嗖的廊下半露天坐地吃饭,那么负责办食的光禄寺会依例给端上一碗咕嘟嘟冒泡的热汤饼,算是高级工作餐。另外冬天的加餐还有黍臛,是一种加了黄米的肉羹,趁热开吃。

如果在骄阳似火的夏天上朝,吃“廊下食”,端上来的会是用凉水拔过的冷面、粉粥,再配一些栗子、桃、梨、石榴、柿子等,如果赶上太宗皇帝心情大好,会给大家提供官窖珍藏刨冰茯苓膏,毕竟杨贵妃娘娘是个胖子,在炎热的夏天,来一碗冰镇酸梅汤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闻着喷香的胡饼,杜仲赶紧买了两张,两人手捧着热乎乎的胡饼开始大快朵颐,胡饼店对面,一楼建有很长玻璃屋檐,快延伸到院子中间,挂了一个飘逸的招牌,上面写着“廊下食”,有不少有特色的小吃,这个“廊下食”来源于唐朝的公款吃喝。

一、掰碎精选的茶饼,丢铁质容器里上文火炙烤,至少用均匀火力烤两回,越干燥越好,据说这样可以使茶味增厚。

二、把烤好的茶叶趁热放进纸袋子里,防止香气外溢,放凉。

三、把茶叶倒进专用的茶碾子里的,碾得越细越好。碾成菱角那么大的碎屑不成,至少要碾成细米状,能碾成松花粉状最佳。对于住宿不着急的客人,让客人自己没事慢慢碾茶。

九、腾波鼓浪的三沸一出现,这茶就算煎好了,赶紧离火,别再继续煮,端着锅往那些高贵的青瓷白瓷茶碗里分倒吧。

十、分茶的要诀,在于把茶水上的浮沫(茶粉不是速溶咖啡粉,大部分在水里呈漂浮状)艺术地倒进各个茶碗里,最基本的要求是:厚薄均匀,看着舒服,高手甚至能把这些浮沫斟成各种图案造型来比试斗茶。

“楼上博士,欢迎两位贵客光临!”然后躬身伸手向着楼梯示意两人上楼。

“廊下食”都有什么好东西可吃呢?因为这是用公款准备的餐食,在露天正大光明的吃喝,有点类似大学学生食堂打饭的意味,也就四菜一汤这种标准,不会简陋寒碜到丢皇帝老儿的脸,但也别奢望山珍海味,反正常参官们的肉食定量是每天三头羊,分到每个人嘴里的羊肉应该不会太多,近百名朝官下朝后乱哄哄的来到打饭的窗口,每人端着托盘,领取一份自己的饭菜,端到宫殿长廊的屋檐下,边吃边聊,吃完饭再把托盘和碗筷给端回去,真有点现在的自助餐的氛围,就是食物品种少。

官员们的吃喝不在多,在于精致和恰到好处,日常供应以外,夏季还有防暑降温餐,冬季有烤火餐,各个节日也有加餐。

阅读扁鹊内经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