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维基解密之汉武谜团》
维基解密之汉武谜团

第二十九节 刘彻巧试卫青看真心

他。

刘彻自觉地大度地背起了这个锅可以理解,因为他需要卫青,需要一个能干的部下。但卫青为什么不辟谣?对于卫青的不辟谣,刘彻真的一点芥蒂都没有?

卫青是大司马大将军,他被打伤对朝廷来说是一件大事,他可以不对外宣传,但他不可能不向刘彻汇报到底是怎么受伤的。李敢打伤卫青,那可是以下犯上啊,但刘彻并没有处罚李敢,而是装成了没事人,也正是因为刘彻的不作为,李敢打伤卫青这事才可能顺着卫青的意给隐瞒了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卫青那边一有风吹草动,怎么可能让刘彻不格外的敏感?虽然目前朝廷上出现了卫退霍进的态势,但那只是因为卫青受了伤,是被动出现的局面,刘彻当然不会就此放心,他觉得必要再看看卫青是怎样一个人,以便更清楚地认识

(本章未完,请翻页)

想当年,汉高祖刘邦还没发达的时候,竟然也养门客,自己养不起就刮哥哥嫂子的,经常带着门客到大嫂家吃饭。嫂子很讨厌这个小叔子和门客的到来,因为自己家里也不富裕,只不过刚能吃饱饭而已,所以,某次就假装锅里羹饭已经没了,发出刮锅声音。这些客人见没饭吃了,就找借口都走了。结果刘邦等人走了之后,一看,锅里有饭www.qixinyuan.com.cn 米妮小说网

(本章未完,请翻页)

呢,就恨上了嫂子。等到立了齐王、代王后,只有刘伯的儿子没有封侯。刘邦的老子当时已经做了太上皇,就问起这事来了,刘邦说:“我不敢忘记封他,就是他妈妈不是一个善良的人。”高祖7年十月,封了刘伯的儿子刘信做了列侯,封侯就封侯吧,还要恶心他一下,封个羹颉侯,提醒他他妈妈曾经刮过锅。

(初,高祖微时,常避事,时时与宾客过其丘嫂食。嫂厌叔与客来,阳为羹尽,轑釜,客以故去。已而视鉴中有羹,繇是怨嫂。及立齐、代王,而伯子独不得侯。太上皇以为言,高祖曰:“某非敢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七年十月,封其子信为羹颉侯。《汉书.楚元王传》)

没钱的人要养门客,有点地位的,那是要抢门客的。贾谊也是门客出身,不过是被人主动招揽的,那时的河南吴太守听说贾谊才高八斗,就把他召到了自己门下,喜爱的不得了。(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甚幸爱。《汉书.贾谊传》)

像淮南王刘安这样的人,那养的门客就更多了,没办法,银子多啊,花不出去,那些门客也喜欢达官贵人。刘安喜欢读书、弹琴,不喜欢打猎射箭骑马这类的,也想悄悄做点好事来骗老百姓的点赞,成为大v。他招了门客数千人,其中有8个人最有名,分别是苏非、李尚、左吴、陈由、伍被、毛周、雷被和晋昌,号称淮南王府“八公”。这些人写了《内书》二十一篇,《外书》很多本,又有《中篇》八卷,讲的是神仙金钱的方术,也有二十多万字。那时候虽然这些书都是门客写的,但这些门客是刘安养的,著作权当然归刘安,如果放到现在,刘安绝对是一个作家界的泰山北斗类的人物。就连当时的汉武帝对他也是尊重得不得了,因为刘彻当初正是是一个文青,刘安又是父辈,文脉传承啊。(淮南王安为人好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名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时武帝方好艺文,以安属为诸父,辩博善为文辞,甚尊重之。《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

为什么这些人都喜欢养门客呢?因为门客实际上也是贵族的势力啊,门客只忠于自己的主子,可不管皇帝是谁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曾经养过三千门客,导致各诸侯国连续十多年都不敢跟魏国打仗。有一次,魏国北边边境传来警报,说,赵国的部队在边境结集,有可能会打魏国,魏王当然要有所反应了,他正准备召集大臣商量对策时,魏无忌劝阻他说:“不过是赵王打猎罢了,人家没想打我们魏国。”原来,魏无忌的门客中有一个人卧底进了赵王身边,能够准确掌握赵王的一举一动,然后将情况再告诉魏无忌。想想看,这消息比诸侯王都灵通。

门客是一个风向标,卫青原本是个私生子,自己都吃不饱,养不成门客的,但他后来当了官,风头越来越劲,来投奔他的人就越来越多,多到他自己都不认识那些门客到底是谁,也搞不清楚这些门客的好坏,但这些门客却实实在在地成为他可以随意动用的势力。

虽然卫青已经闭门谢客了,但只要这些门客还在,他的势力就还在,声誉上的退让和实质的退让那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些门客但凡只要去了霍去病那儿,刘彻就给他们一个官帽子戴戴,这是一个信号,一个鼓励这些人离开卫青的信号。谁也不是呆子,既然皇帝已经这样明显的表示了,这些门客当然要放弃卫青,到霍去病那儿吃香的喝辣的去了。

而卫青呢,他看懂了皇帝的真正想法,反正身体确实不好,索性就放下一切去养病,配合着让外人觉得他已经不行了。

这才是门客大逃亡事件的真正原因。

门客们散去了,卫青的真心再次试出来了,君臣之间那一点芥蒂自然也去除了,所以后来,刘彻才会毫不犹豫地将平阳公主许给卫青为妻,但凡刘彻对卫青不放心,平阳公主绝不可能下嫁。

(本章完)

.

然而,说李广命不好和不让李广去与匈奴打仗可是两回事,别偷换概念啊。刘彻可能确实是说过李广命不好的话,但如果刘彻真的不想让李广与匈奴对垒,他完全可以不派李广上战场,哪怕被李广磨得受不了,派他上了战场,也完全可以不让他当前将军嘛,封个中将军李广还能反了不成?更何况,上了战场,形势千变万化,刘彻怎么能够在千里之外就准确掌握军情,去干扰战场上的卫青指挥?乱指挥是会出事的,所以老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把李广调开,应该是卫青自己的选择。

在古代,大臣跪天跪地跪皇上跪父母,没听说要跪另一个臣子的。从表面上看,这是刘彻向卫青示好,但实际上,更主要的目的应该是试探卫青。作为皇帝,最怕的是什么?怕的是臣子光芒过盛,压过了他自己,届时人心浮动,国之根本不稳。一般而言,只有亡国之帝才会任由朝堂上有一种势力壮大到无法控制的地步。比如说西汉外戚王莽势力过于壮大,西汉最终就灭亡于王莽之手;东汉就更悲慛了,由于地方豪强势力太过在的是于壮大,皇帝成了被捏在手心里的傀儡。其实哪怕是隋朝,虽说自身不修导致灭国,但取而代之的唐高宗李渊,其实也是外戚。

南宋的岳飞其实和卫青很像。岳飞在北宋灭亡之后,毅然投军,力挽狂澜,通过一场场战役保证了南宋的建国。跟卫青一样,他是一个爱兵如子的将军,赏罚分明,体恤下属,“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人感慨“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总结起来一句话:岳飞是个没有一点缺点的大好人、大能人。可是他的结果是什么呢?十三道金牌召回,风波亭赐死,罪名是“莫须有”。那时候南宋可还没能把金给摆平,等于是未卸磨而杀驴。为什么?功高震主,岳飞引起了皇帝对他的猜忌。

可见门客都去向霍去病投诚的真正原因是投诚霍去病就能封官。但霍去病是没有封官的本事,能给他们封官的除了刘彻没有别人,也就是说,刘彻才是树倒猢狲散的总导演。

那么,这个刘彻与卫青咬耳朵的故事是谁放出来的呢?我们知道的是,对于这么一个沸沸扬扬的谣言,刘彻没辟谣,卫青也没辟谣。

卫青的表现也很耐人寻味,他对不向自己跪拜的汲黯反而表示亲近,实际上就是告诉皇帝,我永远是你的臣子,我无福享受跪拜礼。

上一次试探是利用捧杀,而第二次,刘彻决定用棒杀,把卫青的卫客赶走,看看卫青的反应。

为什么赶走门客是棒杀呢?先来看看门客是个什么东西。

李广去世之后,长安城里很奇怪地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据说将李广调开并不是卫青的主意。当年,就在卫青准备带兵出发之前,汉武帝刘彻将他找来私下叮咛说:李广年纪大了,又运气不好,不要让他单于面对面对抗,否则恐怕会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史记.李将军列传》)

这话听起来也有点道理,汉文帝喜欢年老持重的,汉武帝喜欢年轻气盛的,偏偏李广在汉文帝时还嫩着呢,到了汉武帝时,李广又成为了一个老头子,他怎么都不对皇帝的味口。再看看他打起仗来,明明资历比卫青深,跟匈奴接触得也比卫青多,但打仗的成绩就是比不过卫青,还曾经被匈奴给俘虏。所以,说李广命不好,这话大家都能接受。

卫青的门客几乎跑光与汉武帝刘彻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史书是这样写的:因为卫青江河日下而霍去病却蒸蒸向上,卫青的老门客什么的都是势利眼,赶快逃离卫青,去帮衬着霍去病。只要他们去了,就能得到个一官半职的。最后所有的门客中只剩了任安一人不肯离开。(自是后,青日衰而去病日益贵。青故人门下多去,事去病,辄得官爵,唯独任安不肯去。《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其实,在卫青两个重要的时刻,刘彻都曾经出招试探。第一次是在刘彻封卫青为大将军之后,他认为有必要看看卫青在乍富之后的表现,所以他就表现得对卫青非常的尊重,下令要求群臣对卫青也要行跪拜之礼。

这一来二去的,卫青的位置越来越尊贵,因为他姐姐卫子夫是皇后嘛,多一层的光环。但有一个人却不理这一套,这个人就是大臣汲黯,他不管皇帝怎么说,仍然与卫青行平等之礼。就有人劝汲黯说:“天子想让群臣居于大将军之下,大将军位高权重,而且有愈发尊贵的趋势,你不可以不行跪拜之礼。”汲黯比较犟,说:“因为大将军卫青有像我这样只对他拱手行礼的客人,他难道就会不位高权重了?”卫青听了这话,反而认为汲黯贤良,对汲黯很好,常常向汲黯请教朝廷大事。

(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史记.汲郑列传》)

门客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盛行于战国,依附于达官贵人而生存,是介于家奴和客人之间的一种存在,平时不需要干活也享有工资。《赵氏孤儿》剧本中的程婴和公孙杵臼就是晋国大夫赵朔的门客,为了救助主人的遗孤而一人求死一人忍辱苟活,该剧是中国最早传至欧洲的戏曲作品,在国际上很有名,被称为“来自东方之神”。当然,养门客养出名气来的还得数战国时期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这四人花在养门客上的钱花大发了,那些门客也很敬业,死命地捧啊,活生生地把这四人捧到了一定的高度,捧得“战国四公子”流芳百世啊。

到了汉朝,门客仍然大行其道。基本上是一言相合就混到一家去了,都把人家当自家的。

卫青这次实在是太不谨慎了,因为他目前正处于一个极其敏感的时候啊。刘彻因为信任,给卫青官封大司马大将军了,权倾天下,实际上已经定下了卫青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从此之后,无论卫青再立了什么功,刘彻都不可能再给予封官了。没办法,除非把自己的位置给卫青,否则真是封无可封。

刘彻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这事的导火索是因为卫青做错了一件事。

前面说过,卫青将李敢打伤他的事情给瞒了下来,这本是卫青的善意,但结果却不是太好,将他自己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因为李广人缘好,李氏又是个大家族,平时瞧不起卫氏又没找到机会拍李氏马屁的的那些人终于逮到机会了,一个个都化身正义小战士,风言风语攻击卫氏。为了挽回自己的人设,卫青出了一招臭棋。

阅读维基解密之汉武谜团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