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维基解密之汉武谜团》
维基解密之汉武谜团

第二十六节 李广横刀自刎避牢狱

公孙敖是什么水平?就是一投机分子,扶不起来的阿斗。卫青的部队倒确确实实与严阵以待的单于碰了个正着,但结果呢?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身份跟着卫青出征。当这么大的官却没有侯位压身,公孙敖觉得很没面子,怎样能重新获得侯位呢?那就得立功。怎么立功呢?那得去抓单于。可怎么抓单于呢?这可为难了公孙敖,他是个中将军,没等他冲到前面,单于就会被前面的前将军给拿下的。好在中将军与大将军接触的机会多,公孙敖仗着自己曾经是卫青的救命恩人,和卫青吹了吹风。卫青看在以前的交情上,就决定临时变个阵,让前将军李广让个位,公孙敖上。理由是李广命奇,万一临时那倒霉运气再大爆发,把抓单于这事给耽误了可咋办呢?还是公孙敖保险,公孙敖立了功,还能恢复侯位,李广也能跟着沾点光,真是一举两得。www.qixinyuan.com.cn 米妮小说网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

这还没打仗就闹矛盾才是最伤运气的,李广那边出了岔子,卫青也没捞到好处。

李广是什么人?混了这么多年的战场和官场,当然能看懂,很明显,卫青这是打算问清楚后向皇帝刘彻上书,详细地说说其中是非曲折,把责任都往迷路的东路军身上推了么。他那个气啊,认为如果自己还是前锋的话,就可以和单于实实在在地干一仗,没准能生擒单于。但是卫青出了昏招,让废才公孙敖上,导致了这个结果,害他也没能立功反而有了过失,现在居然还想让他背锅?李广就强硬起来,拒绝回答任何情况。

卫青一看,还杠上了啊,他拿李广没办法,毕竟李广比他年长,资历也深。但对付不了李广,对付李广的手下还是杠杠的,他又派长史急急地召集李广幕府的人去对话。

既然是李广幕府的人,他们要去向卫青汇报工作总得也向李广吱一声,让李广知道有这回事。李广一看情况,胳膊拧不过大腿,卫青这是一定要把这盆脏水往自己头上泼啊,偏偏卫青又是刘彻的小舅子,总不能到刘彻面前去告卫青的状吧,即使告了,也告不赢啊。

李广是个硬汉子,不怕死,他打定了主意,就对卫青派来的使者说:“这些校尉们没有错,是我自己迷失道路,我自己亲自去受审。”李广要去,大伙儿都跟着一起闹哄哄地去了卫青所在的幕府。一到地点,李广就对跟随自己前来的部下说:“我少年结发,与匈奴大大小小打了七十余场战争,这次有幸跟从大将军卫青出塞,面对面与单于的部队干一仗,大将军却把李广我的部队迁走,让我走又绕又远又偏的路去接应,偏偏我又迷失了路,岂不是老天的安排!而且李广我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终究不能再面对刀笔之吏。”于是就拿刀自杀了。(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史记.李将军列传》)

这是死也要死在卫青的地盘上,让卫青难过。

(本章完)

.

公元前119年,卫青率大军出塞穿越沙漠后,又俘虏了一个匈奴人。匈奴人显然不怕卫青,他实实在在地告诉卫青,匈奴单于不在霍去病那条线上,而是就在附近,正等着与卫青大战三百回合呢。确实,这个时候,赵信又给单于出主意说:“汉兵才度过沙漠,人乏马疲的,匈奴人都不用动手,坐等着抓俘虏就行了。”所以他们把辎重都放在遥远的北方,而派了最精锐的部队在幕北等着汉军。(赵信为单于谋曰:“汉兵即度幕,人马罢,匈奴可坐收虏耳。”乃悉远北其辎重,皆以精兵待幕北。《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作为一个大将,卫青也憋着一口气呢,凭啥皇帝认为自己抓不住单于呢?又凭啥匈奴人不怕他呢?他觉得这是天赐良机让他证明自己的能力,且不说那些名将,这次他带的部队人数也太多了,这五万骑兵和数十万步兵是啥意思呢?卫青七次出塞打匈奴,总共杀了5万匈奴人,霍去病共杀了11万,加起来16万,已经给匈奴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让匈奴人只能躲到沙漠以北去。(最大将军青凡七出击匈奴,斩捕首虏五万余级......最票骑将军去病凡六出击匈奴,其四出以将军,斩首虏十一万余级。《汉书.卫青霍去病传》)。现在卫青有5万骑兵,还有数十万的步兵,带的部队甚至都有可能赶上匈奴的总人口了,在冷兵器时代,人多是硬道理,好汉还难敌双拳呢,抓住单于是八九不离十的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虏,说单于天还没黑就离开了,汉军这才派轻骑兵连夜追赶,卫青自己也带着大部队紧随其后。

漠北之战是汉朝酝酿了多年的一场重要战争,为什么是漠北?在霍去病摧枯拉朽一样的打击下,沙漠南面已经没有匈奴王庭,匈奴人逃到了沙漠以北想借着茫茫大漠来避开汉军的锋芒以苟延残喘。刘彻非常清楚匈奴人的想法,就和各位武将商量说:“从汉朝叛变的翕侯赵信仗着自己对汉朝熟悉,给单于出主意,常常吹风说汉兵不可能度过沙漠后还保持有原先的战斗力,如果我们现在派出大部队出征,一定能够得偿所愿,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这话说是商量,实际上是战争的通告。

卫青很有自信能干掉匈奴,他手下至少还有两员大将也有这份自信,那就是公孙敖和李广。公孙敖是个没能力的蠢货,刚刚失去侯位,好在他在卫青还未发达时就傍上了这棵大树,所以还是混了个中将军

匈奴兵这时候也醒过神来了,头儿都没了,这仗打不赢,一哄而散。

汉兵赶了二百里多里路,一直追到天都快亮了,也没追到单于,这发现的晚了啊,单于早就不知道跑那儿去了。卫青没办法,把气撒在来不及跑的匈奴兵身上,一口气斩杀了上万匈奴兵,打到了寘颜山赵信城,抢到了匈奴屯集的粮食来劳军。卫青的部队就在赵信城呆了一天以作休整,为了泄愤,卫青离开时把城里剩下的粮食全烧了。

(乃悉远北其辎重,皆以精兵待幕北。而适值大将军军出塞千余里,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可万骑。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薄莫,单于遂乘六驘,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时已昏,汉、匈奴相纷挐,杀伤大当。汉军左校捕虏言单于未昏而去,汉军因发轻骑夜追之,大将军军因随其后。匈奴兵亦散走。迟明,行二百余里,不得单于,颇捕斩首虏万余级,遂至窴颜山赵信城,得匈奴积粟食军。军留一日而还,悉烧其城余粟以归。《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其实,虽然看起来安排很公平,但刘彻实际上是将更大的筹码押在霍去病身上的,他认为只有霍去病才能把匈奴的单于给活捉或砍了。霍去病原定从定襄出塞,去和单于大干一场。坏就坏在匈奴很怕霍去病,就放出了烟雾弹,用一个俘虏透出所谓的“秘密”,说单于根本不在西面,而是在东面的代郡方向。可惜了,刘彻竟然误信了这个假秘密,立即改变原来的部署,临时将卫青与霍去病的出兵方向给换了换,派霍去病出代郡,而卫青出定襄。

(上与诸将议曰:“翕侯赵信为单于画计,常以为汉兵不能度幕轻留,今大发卒,其势必得所欲。”是岁元狩四年也。春,上令大将军青、票骑将军去病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去病。去病始为出定襄,当单于。捕虏,虏言单于东,乃更令去病出代郡,令青出定襄。郎中令李广为前将军,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主爵赵食其为右将军,平阳侯襄为后将军,皆属大将军。《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卫青是个不能有私心的人,一旦有了私心,那是要闯祸的。但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中,卫青却任由自己的私心作祟,将李广从前将军的岗位上调了下来,换成了自己的亲信公孙敖,打翻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引发了一连串悲剧的发生。

当彼时,汉军在等着与匈奴面对面痛痛快快地打一仗,匈奴也期待和汉朝真刀真枪地拼一场。卫青出塞千里后,看到了单于列队在等他们,立即命令把武刚车排在外面围成一圈,等于建了一个军营,同时派五千骑兵去和匈奴冲杀。匈奴也派了上万骑兵上了战场。当时恰好太阳将要落山,大风刮起,沙石扑面而来,两支部队都等于是瞎子,你看不清我我也看不清你,好一场混战。卫青又派了部队从左右两翼去围攻单于。单于看看,赵信说的话不靠谱,说好的人乏马疲压根不存在啊,汉兵人多,战士和战马还都强壮,再打下去也捞不到啥好处。黄昏之际,就乘着换乘六匹骡子,带着精壮的数百骑兵,从西北突围而去。

匈奴单于都跑了,作为前将军的公孙敖,压根就没能第一时间发现这事,还忙着混战抓人头。当时,天已经快黑了,汉兵与匈奴兵相互击打,双方死亡差不多。

后来,估计是卫青赶到后发现不对,赶快派人去了解形势。汉军左校抓到了俘

汉匈两支部队正发生世纪碰撞的时候,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正迷路迷得七荤八素,在卫青带兵回来的时候,他们倒误打误撞地与向南横穿沙漠的主力部队碰了个正着。李广见过卫青之后,知道卫青把自己调开了,也没能取得想要的结果,不知是悲是喜,五味杂陈地回到自己的部队里。

这壁厢,卫青郁闷得不能控制,他知道刘彻心心念念都要抓单于,这单于就在眼前送人头呢,可他自己居然让人给跑了,怎么向刘彻交待呢?人人都有推卸责任的习惯,卫青也不例外,他觉得自己排兵布局没错,如果李广能带部队能及时赶到,就可以拦截住单于的退路,也不至于让他逃了。所以,他派长史带着干粮和酒送给李广,打着慰问的旗号去向李广追问,为什么他和赵食其带队会迷失道路。

卫青敢想敢做,当即就发出命令,让李广不要打头仗了,带兵与右将军的部队合队,从东道夹击,打配合战。东道人走得少,道路弯且阻,绕来绕去能把人头脑绕得稀昏,再加上水草又少,这种地方当然不利于大部队驻扎和行军。李广又不笨,一下子就明白了卫青的用意。其实很有可能李广这次是用不着上战场的,毕竟这么大年纪了。只是这场战争对当时人的冲击力不亚于如今的世界大战,凡是有点能力的大将都想借此机会立功,李广也不例外,作为一个年少时就束发与匈奴大战多年的老将,他希望能用这一场战争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反复向刘彻表示自己“廉颇老矣,尚能饭”。刘彻也不好意思再过于打击这个运气不好的老将的积极性,就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作为前将军跟着卫青出击匈奴。李广出塞就是想尝尝封侯的滋味,怎么可能愿意轻易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就跟卫青挑明了说:“我原来是前将军,要带着部队在最前面迎敌的,现在大将军您却让我改从东道走。我自从少年束发之时就与匈奴开战,如今才得到了一次与单于面对面对决的机会,我愿意在最前面冲锋,先和匈奴决一死战。”卫青好歹是大将军,怎么可能凭李广几句话就改变自己的决定?他见李广想抗命,就拿出长官的架子来,直接命令长史写了一封书送到李广所在的幕府,说:“立即去部队,照书上的做。”在部队里,服从命令是第一位的,现在是卫青嘴大,李广嘴小,没办法,得听。李广气得都没去跟卫青告别就走了,他气冲冲地到了部队后,拔营出发,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兵从东道行军。不出所料,这支军队运气真不好,失去了向导,又走错路,结果落在大将军后面才到了指定地点。

公元前119年春天,刘彻派出了双保险,让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各带五万铁骑、数十万步兵和运输部队出塞,但胆子大、力气大、敢于冒险的勇士们都跟着霍去病。其实刘彻也没有亏待卫青,名将可都是跟着卫青的,在卫青的部队里,前将军是郎中令李广,左将军是太仆公孙贺,右将军是主爵赵食其,后将军是平阳侯曹襄,还有一个中将军,卫青曾经的救命恩人公孙敖。除了公孙敖和曹襄是弱点,大部分都是曾经和匈奴大战过几百回合的老将,但公孙敖是个中将军,有卫青罩着,而曹襄是个后将军,如果前面能挡得住,他完全不用打仗。

因为刘彻的这个安排,李氏父子李广和李敢被分了开来,因为李敢年轻能打,他跟着霍去病出征,这也导致了李氏父子在这场战争中获得完全不同的命运。

阅读维基解密之汉武谜团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