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道善文化》
道善文化

第一章 宇宙生命善恶模型

(本章完)

.

(本章未完,请翻页)

者,当立三百善。”,直接把生命形式的升级定义为行善;佛教经典上说:“诸恶莫作,诸善奉行。”;圣经的《约翰福音》经文:“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古兰经》干脆用大白话:“骗子不是我的教民。”。经典往往都是强调“向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向善”可能就是所有经典的根本观点。各种经典的理论很多,但是唯一达成的共识就是“向善”,以此观点建立模型,可以说并非胡乱的猜想,而是有理有据的推衍。另外,如果反过来推衍,假设在这个世界上的几个著名的经典都是正确的,那么如果用计算机去做逻辑运算,就会得出,各种经典重叠的部分就是对“向善”的共识,如果这个共识不是真理,反过来就会推导出肯定有一些经典是错误的,即反证法也可以逻辑推理出这个模型的合理性。

对于“道善文化”的思考来自于笔者的一些坎坷的经历,当面对人生的困惑时希望从哲学、宗教书籍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支撑,但是当笔者走进书籍的世界后,一会儿觉得这个说的有理,一会儿觉得那个也讲的不错,颇有未解困惑更困惑的味道。因为有自学计算机的经历,让笔者习惯整理归纳各种经典的理论和学说的底层逻辑,当逐步比较许多先贤、先知的经典和学说,让笔者得出了惊人的结论,即所有先贤、先知的经典和学说其理论核心都是指向“善”,于是不由得让笔者更多地思考这一观点。计算机的逻辑运算和人类的思考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且计算机的程序完全可以模拟成一个虚拟的世界,由此想到我们的生命同样可能是按照一个逻辑而创造出来,如果这个假设正确的话,那么这个创造逻辑是什么呢?这个逻辑不由得让笔者想到之前诸多经典提到的“善”,并由此假设了一个理论模型“宇宙生命善恶模型”,具体内容如下:宇宙中的生命是按照“善”的不同而划分成不同的层次,低层次的生命形式通过“向善”而进化为更高层次的生命形式,不同生命层次的生命属于不同的道德指数区间,宇宙的密码就是发展善,生命才能跃迁!假设一个理论模型很容易,而真正要从各个维度去阐述其合理性很难,就需要找到各种证据并分析和推衍,找到理论的支撑点。笔者把“宇宙生命善恶模型”作为整个道善文化理论的底层基础哲学理论。

笔者把“宇宙生命善恶模型”作为道善文化的最底层理论,有点类似于房屋的地基,后续理论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这个模型开始时是参考经典提出来的,后续按照这个模型引申出的观点去阐述宇宙、人生、社会生活等等,会发现其有更多的合理性,也说明此模型成立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请比较严谨的朋友先放下成见看完全书后再给予批评指正。世界上本没有绝对的真理,如同物理学上的公理和公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推翻重建,因而对于哲学上的观点,我们同样不必苛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断根据科学及社会的发展重建或修正,使其逐步向真理靠近,也许是每一个做学问的人应该持有的态度。

善与恶的结合体,把其中善所占整体的比例我们称之为“善意指数或道德指数”,有点像股票里的大盘指数,这里我们借用《易经》里的阴阳概念,如果把阳代表善、阴代表恶,那么生命的意识就是阴阳(善恶)的结合体,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就像《易经》里的阴阳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我们把不同的道德指数按区间划分出来,各个区间就代表了不同的生命层次,人类只不过是一定区间的道德指数的显化形式。在宇宙中有比人类道德指数高的,也有比人类低的,各种生命按照宇宙生命模型而分类,人类甚至可通过改变道德指数而变成其他的生命形式。比如动物,动物和人的区别就是道德指数比人低,动物基于本能欲望而行动,而人类有荣誉感,用道德和制度来抑制欲望,有一定的行为规范,所以人类的整体道德是明显高于动物的,因而属于不同的生命层次。笔者对于各种宗教所说的“神、仙、佛”等等理解为是具有更高道德指数的生命形式。

那么这个模型是如何证明呢?我们来看看模型的逻辑基础:遍观经典都是劝人向善,要知道这些写下经典(或代为记录)的先知或先贤彼此互不相识,所处的时代和地点都不一样,但其核心都是“向善”,这些很难用巧合来解释。比如儒家王阳明先生的心学观点明确的写出了:“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老子的《道德经》的书名就告诉我们道和德有关,并提出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教经典《太上感应篇》上说:“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

第一章宇宙生命善恶模型

下面笔者来解读这个理论模型,笔者认为生命的意识系统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阅读道善文化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