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初读资治通鉴》
初读资治通鉴

第三章 周记一 第三部分

子思向卫国国君提起苟变说:“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车。”

吴起严明法纪号令,裁减一些不重要的闲官,废除了王族中远亲疏戚,用来安抚奖励征战之士,大力增强军队、破除合纵连横游说言论。

于是楚国向南平定百越,向北抵挡住韩、魏、赵三国的扩张,向西征讨秦国,各诸侯国都害怕楚国的强大,而楚国的王亲贵戚、权臣显要中却有很多人怨恨吴起。

吴起到楚国之后,力行变法事宜,大大提升了楚国的国力,但是改革触及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受到了利益集团的群体攻击,这导致了吴起的悲剧结局。纵观历史上的改革变法,很多都是以身饲法,难有善终。

三、卫候与子思

子思对卫侯说:“你的国家将要一天不如一天了。”

卫侯问:“为什么?”

子思说:“事出有因。国君你说话自以为是,卿大夫等官员没有人敢改正你的错误;于是他们也说话自以为是,士人百姓也不敢改正其误。君臣都自以为贤能,下属又同声称贤,称赞贤能则和顺而有福,指出错误则忤逆而有祸,这样,怎么会有好的结果!《诗经》说:‘都称道自己是圣贤,乌鸦雌雄谁能辨?’不也像你们这些君臣吗?”

君主提出想法,手下却趋琰符合,这样是很危险的,因为军主要广纳意见,集百家之长,但是在朝堂之上,却无人敢于表达意见,这就说明这样风气一旦蔓延,国家将无法开展实际工作,大家都是一片吹捧中衰败下去。

四、齐威王用人

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却是田土开辟整治,百姓丰足,官府无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东方因而十分安定。于是我知道这是你不巴结我的左右内臣谋求内援的缘故。”便封赐即墨大夫享用一万户的俸禄。

齐威王又召见阿地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阿地镇守,每天都有称赞你的好话传来。但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地,只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当初赵国攻打鄄地,你不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不知道;于是我知道你用重金来买通我的左右近臣以求替你说好话!”

当天,齐威王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于是臣僚们毛骨耸然,不敢再弄虚假,都尽力做实事,齐国因此大治,成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

卫齐两国对比,用人之道的结果高下立判,只用用好了人,领导才能建立起稳固的工作基础,才能良好的开展工作,取得领导想要的结果,用任是领导的必修课程,也是管理艺术所在。

五、魏国内乱

魏国大夫王错逃奔韩国。公孙颀对韩懿侯说:“魏国内乱,可以乘机攻取。”

韩懿侯于是与赵成侯联合出兵攻打魏国,在浊泽地方交战,大败魏军,包围了魏国都城。

赵成侯说:“杀掉魏,立公中缓为魏国国君,然后割地退兵,这对我们两国是有利的作法。”

韩懿侯说:“不妥。杀死魏国国君,是强暴;割地后才退兵,是贪婪。不如让两人分别治理魏国,魏国分为两半,比宋国、卫国还不如,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魏国的威胁了。”

赵成侯不同意。韩懿侯不高兴,率领他的军队乘夜离去。赵成侯也只好退兵归国。魏于是杀死公中缓即位,是为魏惠王。

太史公认为魏惠王之所以能自身不死,国家不被瓜分,是由于韩、赵两国意见不和。如果按照其中一家的办法去做,魏国一定会被瓜分。所以说:“国君死时,无继承人,国家就会被击破。

这说明在两个国家利益冲突时,有可能小国因此而保存下来,并不会被灭亡,这就是夹缝中的生存之道;国家需要一个明确地继承人,要不然在权利更迭之时就会出现混乱,所以权力来源要光明正大,权利更迭一旦出现异议,就是一个为人诟病的事情,所以说继承人是国本,是大事,权利传承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情。

(本章完)

.

聂政是战国时期的又一大刺客,战国时期的刺客都讲究知恩图报,都舍得生命去实现刺杀目标。往往这种重信诺能够实现目标的人都是值得尊重的。

二、吴起之死

子思说:“圣人选人任官,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料,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因此一根合抱的良木,只有几尺朽烂处,高明的工匠是不会扔掉它的。现在国君您处在战国纷争之世,正要收罗锋爪利牙的人才,却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了一员可守一城的大将,这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

卫侯一再拜谢说:“我接受你的指教。”

侠累与严仲子有仇,严仲子听说聂政很勇敢,便拿出一百镒黄金为聂政母亲祝寿,想让聂政为他报仇。

吴起投奔楚国后,楚王听说吴起是个人才,便任命他为国相。

这事强调用人要扬长避短,合理使用才是领导者应做的事,不要因为人的短处而无法使用,因此领导者的才能很是重要。

卫侯提出了一项不正确的计划,而大臣们却附和同意。

子思说:“我看卫国,真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呀!”

韩国人把聂政的尸体放在集市中暴尸。并悬赏查找,但无人知晓。

聂政的姐姐聂听说此事前往,哭着说:“这是轵地深井里的聂政啊!他因为我还在,就自毁面容不使连累。我怎么能怕杀身之祸,最终埋没我弟弟的英名呢!”于是自尽死在聂政的尸体旁边。

一、聂政杀侠累

卫侯说:“我知道他是个将才,但是苟变做官吏的时候,有次征税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以我不用他。”

公丘懿子问道:“为什么这样说?”

子思说:“君主自以为是,大家便不提出自己的意见。即使事情处理对了没有听取众议,也是排斥了众人的意见,更何况现在众人都附和错误见解而助长邪恶之风呢!不考察事情的是非而乐于让别人赞扬,是无比的昏暗;不判断事情是否有道理而一味阿谀奉承,是无比的谄媚。君主昏暗而臣下谄媚,这样居于百姓之上,老百姓是不会同意的。长期这样不改,国家就不象国家了。”

楚王去世。贵族国戚和大臣作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王尸体边,伏在上面。攻击吴起的暴徒用箭射吴起,并射中了王的尸体。办完葬事,楚肃王即位,命令楚相全数翦灭作乱者,因射吴起之事而被灭族的多达七十余家。

聂政却不接受,说:“我的老母亲还健在,我不敢为别人去献身!”等到他的母亲去世,严仲子便让聂政去行刺侠累。

侠累正端坐府中,有许多护卫兵丁,聂政一直冲上厅阶,把侠累刺死。然后划破自己的面皮,挖出双眼,割出肚肠而死。

阅读初读资治通鉴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