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有点狂有点燥》
有点狂有点燥

第68章古往今来的阶级对立

一番风波悄然过去,崔问荆开启话题,众人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气氛一时热络起来。

李丽质一说话,全场肃静,只有闺蜜愣愣的看了她一眼,然后又看向地面上打呼噜的高天赐,愈发想不明白了。

王姓青年嘴皮子一抽,他不敢得罪郡主,但又觉得面子有些下不来台,辩驳道:“回郡主,东家自然是崔公子,但如此雅会,岂容这般俗人践踏?”

王姓公子闻言一滞,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他强忍着摔杯离去的冲动,坐下后一言不发,偷偷用冰冷的目光看了高天赐一眼。

由于胡来就坐在高天赐身前,他恰好把王姓青年的眼神看在眼中,心中一凛。

有形容家乡风景独特的,有以今日景色为题的,更有将今天茶会把酒探讨天下的豪放借诗词抒发的,不乏佳作。

最后,轮到崔问荆,他浅啄一口,略一揣摩,缓缓道:“留白楼下尽留白,太平庄内话太平。”博得满堂彩。

这两句前后倒装的诗句,一语双关。

留白楼是地名,后面尽留白,讲的是儒家白衣学子。太平庄亦是地名,后面的太平指的是今日学子们探讨国事,未来这些白衣学子定能保大洛天下太平。www.lawace.cn 盘古小说网

既扣住地点,又给今日茶会做了总结,最后抒发心怀天下之情,在场无不赞叹,就连李丽质与其闺蜜也眼放异彩,暗暗赞许。

“讲到天下事,避不开为天下选士的恩科春闱,明年年初便是春闱,大家不如各自说说看法?”突然,一个娇媚的声音响起,正是五姓七族先头进京,与崔问荆一起主持茶会的吕家小姐,吕彩茶。

原本因文章诗词而激动不已的崔问荆,听到吕彩茶的提议后,脸上的笑容渐渐消退,沉着脸没有说话。

明年春闱,正是今年五姓七族入朝觐见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洛刚开朝时的科举,只有世家大族能够参与。普通寒门想要走仕途,只有两个途径,那便是举孝廉与举秀才。

没错,不是考秀才,而是举秀才。

寒门学子不能科考,引得天下读书人不满。朝廷为了安慰,让地方官员推举有学问之人,在当地讲学,如果确实有本事,便可上报礼部,礼部核实后,递给吏部,吏部给安排空缺。

另外,大洛以儒学治天下,儒家首重孝。若有那闻名十里的大孝子,也能被保举为孝廉,等待朝廷任官。

可事实哪有那样容易?能参与科考的只有五姓七族为代表的世家大族。而能被举秀才或者举孝廉的,也不是平常人家,都是当地富户花银子打点关系。

于是一时间,天下冒名顶替者,虚假作秀者数不胜数,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

后来朝廷再次下令,让天下学子都能参与科考,民怨才不再沸腾。

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世家大族把握金榜名额这么多年,大多数官员都是高门大户出身。

一来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更多,二来从乡试到殿试中间环节颇多,各级主考官又多是世家大族出身,寒门学子即便答卷完美,也会被刷下去十之八九,把更多的名额留给大族子弟。

正因上次科举,出现了顶替案,各地学子府衙前游行,官府镇压险些造成民乱。震怒之下陛下斩了各级考官一十四名,下令各级考场,寒门学子入选人数不得少于三成。

这样一来,世家大族的名额就被大大压缩,大族们不敢明目张胆的抗上,但他们手中的财力却很惊人。

今年河南道旱灾,陛下给各大家族派下赈灾款项,五姓七族依然占其中七成。

这样一来,谈条件的机会就到了。五姓七族申请面圣,陛下也同意了,他们就是来跟陛下谈条件的。

特意让崔问荆、吕彩茶等小辈打前站,来时,崔家家主就给崔问荆下了命令,要他多多串联京中贵族子弟,提及科举分配问题。

这并不是五姓七族的事,而是全天下所有氏族的事,是阶层的利益,相信京城的贵族们不会拒绝反对。

崔问荆本人是不赞同的,在他看来,科举是为国选材,本来就该有能者局之。更何况陛下只要求寒门学子入榜不能少于三成,大多数名额还在世家大族手中,这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可他身为人子,违背父亲就是违背天理纲常,所以才有了这茶会。他一直没提科举的事,却不想吕彩茶替他提了出来。

“以我看来,科举既然是科举,就该人人平等。否则还考什么?按照门户高低,直接分配功名官职不就好了?这样一来,老子英明儿子傻,这富贵照样能传下去。”一名寒门学子激愤道。

“就是,科举为国选材,为社稷谋栋梁,选的是出身血统么?”另一名刚刚作出精美八股文的学子附和。

之前被李丽质的身份,与崔问荆的诚实咽的无话可说的王姓青年从座而起,冷笑道:“为国选士?说得好,你祖先没为开国出过一份力,而我们祖先为陛下,为大洛江山肝脑涂地,天下太平了,你等才求一个公平?”

“正是,我爷爷死在战场上时,你们爷爷说不定当了国贼。我爹为陛下鞍前马后时,你们爹在种地,如今,你们凭什么要求跟我们一样的待遇?”另一名公子哥起身冷笑。

“照这么说,要是你爹生个傻子出来,也得占着茅坑不拉屎了?”

“我们大族人丁兴旺,不像你等寒门青黄不接。就算生出一个傻子,还有十个八个比你精明的多的,总也轮不到你!”

一时间,言语越来越激烈,隐隐有形成互相谩骂的趋势。

没办法,有人以来,阶级的对立就从未真正的平息过,现在没有,一两千年以后,也未必会。

“古有王羲之坦腹东床,今有此子睡卧草地,崔公子不必为这种上不得台面的货色恼火,再不济将之轰打出去便是。”

坐在崔问荆下手的一名青年开口冷笑,他以为崔问荆说的话是在嘲讽高天赐,于是见风使舵帮腔。

甚至崔问荆以四书五经中“税务”,“漕运”等段落为题目后,几名有真才实学的,当场作出文章。

引用圣人口气,从破题开始、经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平仄对仗极为工整,若今天便是春闱,估计榜上有名也不成问题。

她一副“不是吧”的表情,问李丽质:“他就是你邀请之人?”

不等崔问荆说话,刚才还说不认识高天赐的李丽质一听这话,筷子往桌子上一拍,冷声道:“我记得今天的茶会是崔问荆做东,什么时候跟姓王的有关系了?”

读书人大呼精彩过瘾,公子哥与纨绔们就觉得乏味无趣了,女子们更是三三两两窃窃私语,不是悄声谈论在场的俊杰哪个值得许配,便是攀比各自家世,身上首饰等等。

作为真正古人的他们尚且如此,高天赐应该庆幸自己睡着了,否则的话·····他还是会睡着的。

这场茶会说是京师年轻一辈最高端的茶会,甚至说大洛朝年轻一辈精华的茶会都为过,那些家世一般的学子当中,有大学问的不少,崔问荆始终带着笑容,谈论到激动处以箸击盏,好不尽兴。

她这点小伎俩,如何能瞒得过狐狸般的闺蜜?闺蜜呵呵一笑没有拆穿,却又有些好奇的,多打量了高天赐几眼。

咦睡的跟猪一样,还张嘴打呼噜,除了长得还算说得过去以外,也没啥特别的,丽质这小妮子嘴上说着不认识,却连“老娘”这种字眼都说出了口,可见对此人挺在意的,她现在品位都这么差了吗?

李丽质的闺蜜见李丽质看见睡在地上那人后,眼睛就跟钉在了他身上似的,愤怒、羞愧、郁闷等等复杂的表情在她脸上不断变换。

清河崔氏祖上本就是书香门第,家中藏书颇多,甚至还有一番“圣人留下十分教诲,清河崔氏独存半数”的狂傲说辞,而天下却少有人对此说法不满,由此可见清河崔氏底蕴。

崔问荆本人又隐隐有亚圣书院年轻一辈执牛耳者的名头在,所以开头的话题一定是离不开诗词文章的。

本朝首重八股文,提起八股文,在场学子有真本事的当真不少,纷纷滔滔不绝起来。

文章之后是诗词,诗词一道虽然没落了许多年,但现在太平盛世,渐渐有了抬头之兆,几名深好此道的学子纷纷当场创作,有的一阙有的半阙,甚至有的只有一句半句,但质量上当真不错。

如“天下烟雨盛满斗,江南独掬三五升。”“今朝夏日映山色,明晨朝露雨又新。”“杯酒浓残话语迟,小桥流水天下事。”

“王公子固执了,大雅既大俗,大俗即大雅,问荆当真觉得此人不俗。”崔问荆不通世事的解释道,说的很认真。

“老娘不认识她。”李丽质闻言立马收回目光,掩饰自己的咬牙切齿。

她心中暗骂,姑奶奶真是吃错药了,才会请你来茶会,我是让你来帮忙的,不是让你来给我丢人的,一会你要是醒了最好别说认识我······

阅读有点狂有点燥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