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北宋江湖事》
北宋江湖事

第七节:路上

李立惊叹道:“真是好大一盘棋,谁先动手谁先死,就看谁能忍到最后了。”

“好。”

一阵嘘寒问暖,最后直奔主题,王化基道:“你们怎么看消息被传出来这件事?”

敖风也道:“两地如此相近,无论哪方得了启明星,都要被围攻。这个衢明纯粹是想搅混水,让各方拼杀争斗,削弱实力,最后玩一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游戏,。”

“若黑渊是五代余孽,那他们肯定要拿到这启明星,但他却放出风声,就证明他们已经知晓锁上消息是假的,故意引诱江湖势力去错误的地方,而衢明又说出真正的地点,证明了他不是黑渊的人,而想要黑渊与人拼杀耗损实力的一方就只有龙殿卫了,先让江湖大乱,龙殿卫再趁机出手就有可能一统江湖。衢明应该是朝庭的人。”王举正说到。

“我们正是要去杭州,是我们唐突,冒犯了姑娘。”

那姑娘缓步从竹林中走了出来,将一把古典精致的琵琶抱在胸前,半遮眉脸,眉目清秀,半带娇羞,十六七岁,我见犹怜。此时却黛眉微皱,刚张开樱桃小口,似要说些什么,却没说出口,又把话吞了回去,犹豫了半晌,终于下定决心,鼓起勇气道:“能带我一程吗?”

众人听闻此言,有些吃惊,敖风道:“这恐怕不行,一来你一个姑娘家家,和我们一群糙汉子一起实在不方便,再说你走了,你家人怎么办呢?”

那姑娘急忙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我父亲也在杭州,我见他常常呆呆望着这把琵琶,便去偷偷学了弹给他听,但我太笨了,弹得不好,肯定是我惹父亲生气了他才去的杭州,冒昧发问,也是此因。”

“你的琵琶弹得很好听,你父亲应该不是因这个生气,或许是有其它原因。”

“真的吗?”

“那你其他的家人呢?”

“我从小到大只有父亲,没有其他家人,现在家里除了一个我父亲留下照看我的仆人老婆婆外,便没有人了。”

“是我冒犯了!”

“没关系,但我还是想去杭州找他!”

“这怕是不太合适,你父亲都不知道,我们不能带你走,而且路途遥远,我们需要全速赶路,一路颠簸劳累,你也受不了。”

“我没事的,我能坚持的。”

这是竹里中突然疾走出一个老妪,全身黑衣黑裙黑鞋袜,气质阴寒,六十来岁,皱纹满面,快步赶上前来,用阴毒的眼神盯着众人,随后用嘶哑的声音对女孩说道:

“小姐您怎么跑到这里来了?我不是叫你不要出来吗?你要是出事了怎么办?”

女孩明显不喜欢这老妪,但又性格懦弱,蚊声说道:“不会有事的。”

老妪也不管,用狠毒的眼神扫了众人一眼后,要拉女孩回去,女孩不肯,拉扯起来,众人见是人家家事,也不好管。老妪脾气不好,力气极大,用力拉扯,也不管主仆尊卑,竟将女孩拉倒在地。

这时李老忍不住了,快步走了出来,说道:“恶奴欺主?你当真是狗胆包天!”

那老妪恶狠狠地盯着李老,怒道:“关你什么事?想早死一步?”

听到死字,女孩娇躯一震,似是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害怕的表情,说道:“你们快走!”又对老妪乞求道:“婆婆别杀他们!和他们无关!”

老妪道:“由不得你,我若杀了他们,你也就能死心了。”

“婆婆别!”

这时李老反而笑了,道:“想杀我?”

说罢一步跨出,瞬间出现在十几米外的老妪面前,全场皆惊,老妪更是被吓了一大跳。

老妪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见人瞬间逼至面前,急忙松开女孩,抬手就是一掌击出,快若闪电,明显是早已准备要出手杀掉众人,李老也不理会,任由老妪青黑色的手掌拍来,不料老妪掌至李老胸口,李老动也不动。

老妪冷汗直流,全力输出,仍然毫无变化,知道遇上高人,急忙蹬地后撤,人跃在半中,正向后滑行时,李老开口:“我也还你一掌!”言毕,竟已瞬间贴近尚在半空中的老妪。

李老抬起右手,一掌轻轻挥过,看着轻飘飘、软绵绵,却转瞬挥在老妪脸上。老妪撤退时早已运起真气护体,李老却视护体真气如无物,手掌拍在老妪脸上,老妪顿时像被扔出的石头一样飞射入竹林,撞断大片竹子后才停了下来。

一行众人被李老露这一手吓到,目瞪口呆,王化基先回过神来,道:“李叔您的功法完善了?”

李老转身笑着回应道:“快了!”

“那就恭喜了呀,哈哈哈!”

“多谢!”

这时,老妪缓了过来,扑在地上吐了几口老血后缓缓爬起,说道:“老东西,敢伤我?就不怕我家主人回来找你麻烦?”

李老不屑道:“你家主人是谁?”

“哼!刑刀陆淳!该听说过吧?”

李老继续嗤笑道:“我当是谁?横刀门都灭了他还没死?怎么躲到这里来了。”

老妪听闻此言,又惊又怒,却又无可奈何“你!”

“你告诉他,他若敢给你报仇,我李三笑就在杭州等他。”李老说罢,也不管老妪,径直扶起女孩说道:

“方才僭越,替你教训恶仆,还望姑娘海涵。”

姑娘被扶起,连声道:“没事没事,多谢老人家了,此事我会给我父亲说清的,不过真不能带我去杭州吗?”

“这我做不了主。”

这时王化基走了出来,说道:“带你一程倒是无妨,只是怕你受不劳累颠簸,而且我们也没有多余的马了。”

“我不怕!而且我有马。”

“那好,你去准备一下,我们等你。”

“多谢大叔!”

“无妨,快去吧!”

那姑娘没立马走,跑过去扶着老妪才往竹林深处去。王化基也走了回去,与敖风擦肩而过时,笑吟吟地说了句“是个好姑娘。”敖风先是不解,遂即想通了后红了脸。王化基又走到王举正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说道:“你也老大不小的了。”叹了一声气后,回到凉亭歇息了。李老也笑吟吟地看了二人一眼。

没多久,姑娘收拾好东西,牵了匹白马回来了,向众人说道:“让各位前辈久等了,还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各位呢!”

众人便互相介绍了起来,之后一起出发,一路边走边聊,众人知道陆沁不会武功

(本章未完,请翻页)

,便放缓速度照顾她。

赶了一天路,陆沁有些受不了了,众人也不能丢下她,便租了楼船,改走水路了。陆沁也十分感激,就在船上弹琵琶给众人解乏,一路上其乐融融,让队伍活泛了许多。

和众人聊得多了,敖风与陆沁才知道李老的事迹。

那是一个静谧而又漫长的深秋,一抹斜阳半死不活地吊着,树叶落满庭院,枯枝上寒鸦点点,不时扑闪着翅膀。李立曾祖李阳元在教七岁的李立祖父李益年射箭,目标正是柿树上炽红的柿子,李益年将软弓拉满,手指一松,利箭随即飞了出去,却没射中柿子,反而飞出了院墙,李阳元正要安慰李益年不要气馁,却听院外传来一个妇人的惊呼,李阳元顿感不妙,急忙翻出院墙查看,只见一个妇人倒在地上痛呼,羽箭插在妇人手中的篮子里,李阳元心中稍安,上前扶起妇人,却发现妇人怀有身孕,连连喊痛,这一摔怕是要早产,急忙将孕妇抱回家让仆人照看,又寻来医师产婆帮忙救治。

妇人是从外面进山里避祸的流民,怀有身孕,却孤身一人,看来是举家遭遇不幸了。时值乱世,战祸不断,人口稀少,李家又隐居在秦岭支脉的山里,人烟更是稀少,这才放心教孩子射箭,不料还是出了意外。

李阳元焦急等在屋外,心里十分过意不去,此事因他教子而起,虽然乱世人命最不值钱,但仁义传家的祖训是李家子弟永不敢忘的。

不久医师和产婆出来了,医师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道:“大人倒是保住了,但是孩子没了,母体虚弱,好久没吃东西了,我开个药方给你,记得不要让人受凉,饮食也不要太补,先喝两天粥,按时服药。”

产婆也抱着个死婴出来了,叹了口气,李阳元看着死婴,满心愧疚,李益年也知道是自己的错,顿时泪流满面,大声哭了起来,妇人也在房中虚弱地抽泣,李阳元愧疚,伸手去接死婴,刚一接手,却不料死婴竟开口大哭,声音洪亮,众人顿时一喜,手忙脚乱地照顾起婴儿来。

之后李阳元见其无依无靠,出于愧疚,便留妇人与婴儿在李家。妇人本来逃难至此,又有身孕,人命本不值钱,流民命又最贱,再逢此劫难,自知难活,不料遇上了好人家救治收留,感念恩德,便在李家做起了下人,李阳元不让,可妇人也不肯依,从此半客半仆地安定了下来。

婴儿本已死去,可却在哭声中转凶为吉,当天哭了三人,妇人本要取名三哭,李阳元却觉得不好听,改为三笑。

李三笑渐渐长大,便学着李益年习武,李阳元发现他很有天赋,根骨极佳,遂亲自传授他武艺。

李益年年少轻狂,嫉恶如仇,李三笑也同样如此,李益年年长,便偷偷带着李三笑出门行侠仗义,替人打抱不平,李阳元也不反对,虽说隐世,但年轻人就该出去闯,他年轻时也是这样,大不了平一次事,搬一次家而已。

李三笑虽比李益年小七岁,但李三笑武功差不了李益年太多,有一次李益年与李三笑曾两人双枪,杀入数百悍匪老窝,二人一时间声名雀起,江湖上一些有名的恶人也被他俩一一找上门。因此二人在武林里被人称为“大小李”,二人又因长得英俊,对待恶人从不手软,江湖人送外号“玉面阎罗和玉面判官”。但无人知晓二人身世背景,皆以为是横空出世却无背景的青年才俊。

二人到了青壮年时,风头一时无两,却也结下了不少仇家,被仇家花重金请了江湖上排名第一的杀手组织落日渊刺杀二人,落日渊派来了两个寂字级杀手,四人大战,互相奈何不了对方,四人多次对战,棋逢对手,英雄相惜。被落日渊发现后,调了另外三个排名更高的杀手前来。

李阳元知道消息后,便出来护短,一人大战三个寂字级杀手后胜出,落日渊收的报酬请这几个杀手出手已是极限,便让雇主继续增加酬金,雇主拿不出来,落日渊继续出手无益,便停止了追杀,李阳元不肯依,落日渊也不想再招惹这个狠人,便将雇主姓名地址交出谈和。

从此“三李”之名响彻江湖,但李家仍不忘隐世的家训,事后悄悄迁家,从此不再显露。

直至二十年前那场大战来临,李家已是李益年当家,龙殿卫和落日渊竟突然登门拜访,当年李阳元一战三打败三个名列前矛的寂字级杀手,李氏已被各大门派盯上,这种顶级战力可是香饽饽,谁都想拉拢,但李家自然不肯,双方被李氏拒绝后,便要求赌战,双方各派出一人,与李氏对擂,谁若赢了李氏,李氏就必须加入谁,若双方皆败则任李家去留,若双方皆胜,则两家再斗一局,对战开始,李益年率先上场,与落日渊副渊主雷钧对阵,大战一百八十多招后,雷钧不敌认输。随后李三笑与龙潭拉拢来的散人高手“闪电刀”朱霜对阵,朱霜实力比起雷钧差得太多,李三笑轻松胜出。

两家退去之后,李家秘密迁往江南,不料走漏消息,在半道上被横刀门伏击,起因是有人传消息给横刀门,李家已投靠龙潭,正在秘密潜伏过去袭击横刀门高手。李益年与李三笑及时挡住横刀门,李立父亲李恪仁掩护家眷撤退。

谁料此事竟是霞月剑宗用借刀杀人、调虎离山之计,在李恪仁带人走远后伏击李恪仁,李益年与李三笑见家眷已抽身走远也不再纠缠,赶忙脱身。赶到时李恪仁为保护亲人已身受重伤,霞月剑宗也没料到李益年与李三笑武功竟如此高强,掩护、突围、汇合,竟如此之快。“大小李”见亲人死伤过半,又怒又悲,随即含恨出手将霞月剑宗前来偷袭的高手全部斩杀,一个不留。

(本章完)

.

“客气了,在下还有事,先走了。”

李立心惊,消息果然被传出去了,也不在逗留,向人打听知州府邸后,径直过去了。

第二日清晨,五人带着十二个王化基精心挑选培养的亲信暗卫出发了,这些暗卫正面打斗的功夫虽然一般,但忠心耿耿,收集情报、保护主人的手段倒是不错。众人天不亮就出城,一路快马加鞭,跑到郊外时,天也蒙蒙亮了,便稍稍放缓了速度。

行至正午,遇见一片竹林,竹林苍翠,生机勃勃,里面有一个亭子,众人便进去歇息了。吃过干粮,正欲起身赶路,忽然从竹林深处传来一阵琵琶声,清脆悦耳,清澈响亮,如珠落玉盘,十分动听。众人忙着赶路,无暇静听,正要上马,林中却传出一道女声:

李立觉得奇怪,拦住一个面色和善的人问道:“兄台慢走!在下见城中有许多江湖高手,这是何缘故?烦请兄台解惑。”

到了知州府,让一个小厮进去通报,片刻后王举正迎了出来,笑道:“兄长来了!快请,家父正在堂中等候,咱们先过去。”

“诸位~是我弹得不好吗?”声音有些怯懦,又似有些小生气,明丽动听。

敖风听闻此言,道:“姑娘误会了,我们是着急赶路,无福倾听。”

“公子骗我,要是好听又怎不肯留下听完再走?真有那么多事要忙吗?”

“这倒没什么,就是天卦老前辈的弟子衢明传出一则首诗谶,为:新皇登基四年中,启明陨坠淮南东。家师问卦已仙去,得陨铸兵天下雄。后来又重新传出一首:新皇登基四年中,启明陨坠两浙东。家师问卦已仙去,得陨铸兵天下雄。虽然不知道哪一首是真的,但大家也都出来凑热闹了,如今江湖各路人马齐聚淮南和两浙,扬州离双方都近,且也在范围之内,来的人也不少。”

“多谢!”

三人刚到扬州,便见城中游人如织,竟有许多步履稳健、气息雄浑的人掺杂其中,有老者也有少年,有翩翩公子,也有魁梧大汉。这些人虽未佩带兵刃,但也明显是练家子。

王化基并未说话,敲着桌子,思量片刻后说道:“衢明应该不只是朝庭的人,杀掉天卦不符合朝庭利益,再者,启明星事关国祚,朝庭不可能赌,明显是衢明隐瞒了事实,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语出惊人,但众人思量之后,也觉十分有理。

李立道:“我们知道的位置更加详细,是要先下手占先机,还是要帮助朝廷?”

王化基道:“既然朝廷已受人蒙蔽,肯定也不会轻信我们,必须先下手为强,我们尽早过去,早点准备好,查探地形,布置眼线监视各方动静。若我们得了陨石就往东南方走,从海上坐船回来,若陨石落入其他人之手,我们就静观其变,等待时机。此事宜早不宜迟,最重要的是保全自己,咱们今晚准备,明早动身,我假托告病寻医外出,再吩咐下属照看好扬州,咱们到了杭州,我留在城中负责探听各方动向,敖风负责传递消息、接应等事,举正带人去明州备船,咱们若是得手就往明州跑。”

“姑娘真误会了,我们要去杭州,再往前八十里也没有人烟,若是不趁早赶路就找不到地方投宿了。”敖风再解释道。

那姑娘听闻此言,略一思量,也是此理,又忽然想到刚刚有些失礼,急忙赔罪道:“小女子陆沁,刚才失礼了,还望海涵!敢问各位是要去杭州吗?”

李老经验老道,分析道:“后诗必是衢明传出来的,这信息已然不是锁上原文,就已与锁无关,只有可能是衢明重新说出了正确的位置。传出前诗的应当就是那日来夺宝箱的黑渊。”

那人反问道:“天卦老前辈推算启明星要掉下来,谁捡到了谁就能够称雄称霸,难道你没有听说吗?”

李立故作不知,道:“这倒不知,烦请兄台为我讲解。”

阅读北宋江湖事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