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扫码阅读
手机阅读《山河代序》
山河代序

第三十六章 罗家堡

继续上路,地势仍是平坦,视野一览无余,偶尔才出现一些小丘。猛烈的大风在平原上横冲直撞没有阻挡,刮得无数落叶、断枝呼啸来去,只有顺伏的小草能安然生存。

卫义从见了罗宇的饿样,笑着调侃道:“你不是吸风饮露,不食兽的吗?”

罗宇和卫义从相处得不错,也早已看出,为卫良亲传弟子的卫义从才是队伍的实际首领,稳重而知权变,是周处那一类型的,后前途无量,值得结交。他嘴里喊着块,含糊的说道:“这是做熟了的,不一样。生和熟,有本质区别。”

罗宇不知郭谦哪根筋不对,不过他此时食物当前,不和这莽汉一般计较。

----------

卫义从嘿嘿一笑:“你怕是不知,锣场峰换了主人咯。你的老伙计余刚已经解甲归田了。”

话没说完,山腰城垛之上出现一个穿黑甲的修士,以雄浑的语调大声喊道:“来者可是霍山商队?”他眼神在商队中梭巡,突然惊喜的叫道:“少主!”

这声呼唤恢复了平时的音色,罗宇立马听了出来:是罗忠!罗忠穿了甲,左右有人簇拥,他差点认不出来了。堡垒大门很快打开,将商队众人迎了进去。

原来,罗寅筑造直道、安靖南线有功,锣场峰已成了罗寅在霍山的第二座永业灵峰。不过,这里孤悬前线,不是一个好的山门所在,霍光也是打的让罗寅继续抗击越寇的主意。罗寅接收之后,让罗忠带人驻扎在此。“锣”和“罗”同音,因此这座堡垒也被称为罗家堡,和西边荒原的陶家堡遥相呼应。

罗宇兴奋不已,他这几个月出门在外,竟不知自家又添了一处产业。他再也顾不上商队众人,想要去找罗忠叙谈。罗忠却顾不上招呼他,按着礼数与郭谦和卫义从问候起来,说是准备好了筵席。

----------

罗宇被安排在主桌之外的侧席,由罗家堡副首领、刚晋入筑基的罗信相陪。

见罗宇一口一口的喝着闷酒,罗信斟酌着说道:“少主,你应该提前捎个信来,这里是前线,常有越人作乱。”

“你们还当我是少主?”罗宇看着主桌上,罗忠和卫义从相谈甚欢的样子,脸色郁得像是云梦泽畔的沼泽地。罗忠给父亲作护卫时,冰冷得让人注意不到他的存在;如今成了一方之主,就恨不得成为全场焦点了,还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少主怎么说这样的话?”罗信大惊失色,“我们和忠叔来此驻守,全是宗主安排。自从听说少主要来,忠叔每天都上望楼候着,就怕出什么岔子。”

“哦...”罗宇也觉得自己多疑了。罗忠以罗氏奴仆份出来独当一面,此时还算不上站稳脚跟,在外人面前确实应该顾及份。他想开个玩笑缓和一下,又想不到什么合适的话,于是生硬的问道:“你们在这里还好吧?”

“还过得去,”罗信老实答道,“越寇隔段时间就来扰一下,我们以防守为主,没什么损伤。近期越寇更是猖狂,有时还越过堡垒去袭击后方的凡人村庄。其实若我们从堡垒出击拦其归途,定能重创他们。但忠叔不准我们主动出击,说是怕对方有埋伏...”

罗信还在琢磨罗宇刚才的态度,没怎么注意言辞,一不小心把心里的话全说出来了,这会儿才意识到不妥,慌乱解释道:“我不是对忠叔有意见...罗成死后,忠叔就把我们当做子侄对待,我心里感激得很...”

听他说起罗成,罗宇心中咯噔一下。是啊,因为自己的任,将罗忠的亲儿子都葬送了,自己有什么脸面怀疑这个怀疑那个的?听父亲说罗忠原来就是军中将领,近来又苦读经书,也是该出来任事,挑起重担了。罗家堡这块前线飞地,不让罗忠主持,还能派谁过来?自己吗?恐怕自己很难做到虚伪应付。

他再看罗忠与卫义从觥筹交错的模样,感觉又是不同了。

----------

筵席结束,罗宇才有机会和罗忠单独密谈。他想提醒罗忠,关于罗信等下面将士的求战心态,其实有把握的和越寇打个一战也无不可,还有利于树立威信。可他还没开口,罗忠就说道:“少主收到消息没有,宗主受伤了!”

父亲受伤了?罗宇一愣,在他记忆中,父亲有些伤一直没好,却也无碍修炼。是近期和越寇作战又添新伤了吗?

“宗主受霍光之托筑造直道,在上月越寇深入,一战而歼其千余精锐,战果超过陶家堡之役,自己也受了重伤。”罗忠担忧的述说道,“宗主他上次黄鹤坊市一战的伤还没好,这次必须要静养疗伤了。”

罗宇听出了况严重,急问道:“父亲现在在哪?”

“少主请放心,霍光比我们更紧张,早就安排宗主闭关疗伤了,对外只说是去南阳。”罗忠说道,“宗主走之前交待我,我们在霍山有丹阳峰、罗家堡两座灵山,杨行和你又连通霍家军和商队,可以说是气候已成。但我们进展过速,难免有宵小觊觎,宗主闭关之后,没有金丹修士主持大局,敌人很有可能趁机发动诡计。我们必须要韬光养晦,低调行事,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

怪不得罗忠不肯主动出击,相比罗氏在霍山的大局,罗家堡倒是无足轻重了。罗宇神色黯然,父亲这次受伤,不知会不会影响修为。也许自己是该收敛一下了。

----------

第二,罗忠送商队离开时,忽然当着罗家堡将士和商队众人,跟郭谦说道:“郭头领想必知道余刚的去处,烦请带个口信。”

余刚是前锣场峰主将,也是郭谦的老伙计。他在罗氏接受这里之后,就挂印离去,说是解甲归田了。郭谦昨一直在大口喝酒,仿佛要把满腹心事和疑问咽回肚子,此刻听罗忠谈起余刚,他一脸肃穆:“请说。”

“余将军肯挂印离去,想必不是恋栈之人。可罗家堡中不少将士错解了他的意思,请郭头领问候余将军,能否来信劝说一二,或者表个态也行。”

郭谦明白,这正是罗家堡当前症结所在。正如罗信向罗宇抱怨一样,昨晚有不少老相识都跟他提了“锣场峰”变成“罗家堡”的不满。他无法劝说什么,还是要看余刚怎么想。

“我定将口信带到。”郭谦答应了下来。本来送信、带口信、甚至传达军令,也是商队的老本行。

筑基修士接了储物戒,叫手下抛出一只麻袋,袋口松开,滚出来几颗头颅。这骤然的变故把罗宇吓了一跳,见那些头颅上都扎着辫子,肤色黝黑,眼睛闭上,应该是越寇。至于究竟是越寇的修士,还是无辜的越人凡民,就不得而知了,也许霍山有验明之道。

郭谦皱了皱眉头,看也不看那些头颅,叫人把麻袋收好,又拿出一枚储物戒递过去,算是军功奖赏。

郭谦怒极,训斥他们道:“你们勤勤恳恳跑商路,有什么不好?非要去做别人家的奴仆?”又对罗宇说:“你有什么好得意的?所有的一切还不是家里给的,有本事自己挣...”

“你个莽夫,还不是给别家卖命的料!”罗宇回骂过去,好不容易被卫义从劝开了,嘴里仍骂骂咧咧。郭谦却不做声了。

接下来,商队还要一路往南,前往南疆与越寇的交界处,之后北上经过凡人聚居区,最后在黄鹤坊市落脚,回霍山。

叙过正事,院子里拿出烤得微焦的兽款待商队,香味中散发阵阵灵韵,怕是高阶妖兽之。罗宇正是丹药用完之时,体内的气血正嗷嗷待哺,看了只觉饥肠辘辘,拿起烤就撕啃起来,丝毫不顾油滴到道袍之上。

----------

接下来的路,沿途越来越荒芜,大风越来越猛烈。一,一座高耸的孤峰出现在视线尽头。

罗宇抬头望去,和他去过的众多灵峰相比,这座孤峰并不高,只是被周围的平地和矮丘凸显得分外高峻。慢慢走近了看,孤峰形似黄鹤门的仙鹤峰,从山脚到山顶都是壁立千仞的危岩,普通修士难以攀登。再近一些细细打量,山腰的危崖处筑有一圈城垛,两座突兀的塔楼屹立在城垛外侧的岩壁之上,以一弯饱经风霜的拱桥相连。沉默的脸庞在山腰、城垛和塔楼间注视着他们。

罗宇本来还想见识一下霍山对付越寇的堡垒,没想到所谓的堡垒只是一座布置了防御法阵的塔楼,仅仅只比寻常的烽燧高大一些而已。塔楼后方有一小座木料搭建的四合院子,算是屯哨之所。堡垒的军士只有一两个筑基修士,七八个炼气弟子,他们平时在塔楼和院子间轮换值守、居住,战时可躲入塔楼,燃放狼烟或发出响箭示警。

领头的筑基修士出来迎接商队,大声呼喊着郭谦的名字,显得很是相熟。两人寒暄片刻,郭谦拿出一枚绿色的储物戒递了过去,罗宇估计里面是低阶草药和气血丹。这里难以自给自足,很需要这些补给之物,若有战事,更是活命的本钱。

一路走到这里,罗宇才知道,商队并非全是为了行商,至少绕行的这些宗门就没什么油水。这些宗门小而分散,交易量少且杂乱,商队即使卖得贵些,也没什么赚头,主要还是为了霍山大局着想,让这些宗门依靠霍山、离不开霍山。对这些中小宗门施行羁縻之策,是霍山控制边缘地域的一种手段。

沿途又经过了几座这样的塔楼,守卫的军士得到了补给,商队也得到了招待。罗宇想,还是这样的路途比较愉快。

这众人闲聊,谈及这趟回去之后的去处,罗宇忽然想起和郭谦的恩怨了,故意对众人说道:“大家这么辛苦,不如回去了跟着我干!我父亲的威名想必你们也听说过,罗家在霍山有永业灵山,在草市有会馆,别的不说,把你们凡族迁进灵山,还是没问题的。”

有几人听了,露出明显心动的神,面面相觑。

“这座堡垒才算名副其实。”罗宇很想进去看看。这是最后一座堡垒了,再往西去,就是那片著名的荒原了。父亲在荒原上修筑了一条长达万里的直道,自己还一直无缘得见。

“这是锣场峰啊!一百年前,南疆军和越人在此反复争夺,无数修士丧命于此。现在是这一片防线的本部所在。”郭谦喃喃说道,“老伙计怎么没出来迎接?”

一旁的郭谦冷哼一声。

半个月后,商队一路往南到达洞庭湖畔,距离湖畔数里之远,就停下不再往前。罗宇只能远远望见湖水的倩影,据说那里是洞庭盗的天下,也是越寇的地盘。

洞庭湖不比云梦泽稍小,湖畔灵气却比云梦泽充裕很多,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或许和它连着大江,是一湖活水有关。这里是霍山势力的东南边界,在此布置有一连串防御堡垒,与南边的越寇对峙。商队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为这些堡垒运送补给。

阅读山河代序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 加入书签
  • 目录
  • A+
  • A-